收藏 分享(赏)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16877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212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2页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2页
某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目 录1.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规划评价依据 .21.2.1 政策、法规、条例、技术导则 21.2.2 相关规划与评价区域的发展计划 31.2.3 有关标准 41.3 评价技术路线与工作重点 .51.3.1 评价技术路线 51.3.2 评价工作重点 71.4 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 .8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1.5.1 污染控制目标 131.5.2 环境保护目标 131.6 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 .131.6.1 评价范围 131.6.2 评价工作等级 142.规划分析 152.1 *市工业区规划概述 .152.1.1 工业区一期工程规划实施概况 152.1.

2、2 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及规划土地调整情况 162.1.3 工业区市政及基础设施规划 .192.2 规划内容与目标的合理性分析 .252.2.1 规划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252.2.2 本规划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322.2.3 本规划定位与*都市经济圈的协调性分析 .352.2.4 本规划与区域环境资源体系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373. 规划区域污染源分析 403.1 工业园区现状污染源分析 .403.1.1 园区现状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 413.1.2 园区现状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413.1.3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443.2 北、东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443.2.1

3、 废水污染源预测 463.2.2 废气污染源预测 493.2.3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预测 503.3 规划项目实施后园区污染物总量控制 .513.3.1 总量控制思路与技术路线 513.3.2 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 524. 规划区域环境现状 5424.1 自然环境背景调查 .544.1.1 地理位置 544.1.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 .544.1.3 水文及水文地质 554.1.4 气候气象 574.1.5 生态环境 584.2 社会经济环境背景调查 .594.2.1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 594.2.2*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614.3 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14.3.1 大气环境

4、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614.3.2 水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644.3.3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84.3.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94.4 现状分析与评价 .734.4.1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734.4.2 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744.4.3 “零方案”影响分析 775. 规划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795.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795.1.1 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795.1.2 规划项目大气污染影响预测 865.1.3 预测结果及评述 905.2 水环境影响评价 .925.2.1 工业园区用水可行性分析 925.2.2 一期工业园区排水依托*市政

5、排水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935.2.3 北、东工业园区排水去向及比选方案 935.2.4 工业园区排水就近资源化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985.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005.3.1 项目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005.3. 2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025.3.3 小结 1055.4 固体废物管理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1055.4.1 工业园区现状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效果分析 1055.4.2 北、东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1065.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075.5.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分析 1075.5.2 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1095.5.3 对园区周边可

6、能受影响的敏感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45.5.4 小结 1156. 公众参与 1166.1 公众参与方法 .1166.2 公众参与结果 .11636.2.1 调查结果 1166.2.2 小结 1217. 规划园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体系 1227.1 北、东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识别 .1227.1.1 环境风险评价目的 .1227.1.2 环境敏感要素识别 .1227.1.3 园区行业风险事故概述 .1237.2 环境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1247.2.1 物质危险性分析及评价标准 .1247.2.2 环境风险源识别 .1287.3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1307.3.1 风险事故预测类型 .

7、1307.3.2 甲醇事故风险预测 .1317.3.3 硫化氢泄漏风险预测 .1377.3.4 油类罐区火灾爆炸风险预测 .1397.3.5 事故救援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 .1417.3.6 系统波动引起的环境风险分析 .1417.4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机制 .1427.4.1 各类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处理措施 .1427.4.2 区域环境安全应急体系 1487.4.3 应急响应 .1527.4.4 应急保障 .1577.4.5 后期处理 .1587.5 环境风险评价小结 .1598. 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1608.1 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与循环经济模式 .1608.1.1 规划

8、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1608.1.2 规划区域宏观环境战略分析 .1648.2 规划园区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方案的综合论证 .1698.2.1 园区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案 .1698.2.2 北、东工业园区内废水资源化利用及排水方案分析 .1728.2.3 北、东工业园区噪声控制方案 .1748.2.4 北、东工业园区固废处置及综合利用方案 .1758.3 北、东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768.4 北、东工业园区规划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要点 .1788.4.1 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要求 .1788.4.2 北、东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 .1789. 监测与跟踪评价 18

9、09.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跟踪 .1809.1.1 规划实施至今的实际环境影响 1809.1.2 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设想及建议 .1809.2 项目实施后跟踪评价方法与计划 .18149.2.1 评价时段 1819.2.2 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1819.2.3 跟踪评价内容 1849.2.4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法 1849.3 环境监控计划 .1859.3.1 园区企业污染源监测计划 1859.3.2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18610. 环境管理 18910.1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18910.1.1 机构设置的目的 .18910.1.2 环境管理机构的的组成 18910.1.3 环境管理

10、机构职责 19010.2 环境管理内容 .19210.2.1 环 境 综 合 管 理 .19210.2.2 园区企业管理 .19411. 执行总结 19711.1 北、东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建设现状及环评编制背景 .19711.2 规划方案分析 .19711.2.1 工业区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19711.2.2 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9811.2.3 与环境资源体系的协调性分析 .19911.3 规划区域环境现状 .19911.3.1 环境资源现状 .19911.3.2 环境影响敏感目标 20111.4 规划项目实施的预期环境影响 .20111.5 工业区规划环境保护对策 .202

11、11.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0511.7 总体评价结论 .20511.总论1.1 项目背景为全面落实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关于加快*和*发展的战略部署,2005 年 8 月,*党委作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势资源转换步伐,建设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转换基地,提升工业整体水平,确立工业主导地位,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具体落实、*党委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市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市工业经济发展

12、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托资源、区位、环境政策等优势,增强竞争实力,按照战略部署及*“两线四片”的工业布局思路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高集中度”的布局要求,在*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投入建设*北、东工业园区、大黄山煤焦化基地和四个*场的特色工业园建设,实现工业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工业区的建设正是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具体步骤,关系到市工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对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市工业区开发已具雏形,工业区一期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有部分企业入驻,今后将作为*市建成区的一部分,纳入城区范围;二期工业园区分为北、东两个工业园区,分别位于*市*、*,是*市工业园区未来发

13、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最近由*市政府、*城乡规划设计院修编完成的*市工业区总体规划 ,将北、东两个园区作为*工业区,重新界定了*北、东工业园区的内容。2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就工业区(以往称为二期园区) ,即北、东两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内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在收集有关资料、现场踏勘调查及熟悉现有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该规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报告书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修订后,报主管部门审批。1.2 规划评价依据1.2.1 政策、法规、条例、技术导则(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

14、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3)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5)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 计划和 2

15、015 年远景目标 ;3(16)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7)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8)国发200539 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9)国环发2005114 号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20)国家发改委 40 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21)*党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22)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新环财发2005407 号;(23) 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2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HJ/T130-2003) ;

16、(2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声环境,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1993.09,1995.11,1998.06;(2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27)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试行) (HJ/T192-2006 ) 。1.2.2 相关规划与评价区域的发展计划(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 ,2003 年 10 月;(2)*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市工业区总体规划 ,2006 年 3 月; (3) *国民经济

17、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年 1 月;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5)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 年 3 月;(6) *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 11 月;(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8) *化工工业园总体规划 ;(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 年2 月;(10) *准东地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发展规划纲要 ,*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贸易委员会,二七年一月;(11) *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12) *都市圈发展战

18、略研究 ;(1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同及其他相关资料。1.2.3 有关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标准;(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III 类、IV 类标准;(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II、III 类标准;(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三级标准;(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标准;(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

19、297-1996)二级标准;(9)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二级标准;5(1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二级标准;(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二级标准;(1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二级标准;(13) 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II、 III 类标准; (1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 (1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6)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1997) ;

20、(1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996) ;(18)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1.3 评价技术路线与工作重点1.3.1 评价技术路线本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的 技 术 路 线 如 图 1-1所 示 。6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选择或放弃规划方案图 1-1 *市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园区发展规划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制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环境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总量控制与产业引入 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预测环境

21、影响评价结论规划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编制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方案分析 污染源分析公众参与7该图中,技术路线主要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并参考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的要求,调查范围、评价指标及预测内容以前者为主,污染源调查及预测计算等工作方法借助后者已成熟的经验,紧紧抓住项目特点开展评价。其评价主线为:重点结合*北、东工业园区的环境现状和开发特点,从环境背景出发,根据环境历史资料和必要的补充监测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依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区域资源特点及区域社会经济

22、发展目标,识别、筛选出该区域开发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规划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为依据,结合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进行的资源需求预测分析,筛选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推荐适合规划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总量控制规划、产业准入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1.3.2 评价工作重点根据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结合区域开发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价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规划及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目前已形成的*工业区为“一区三园”,一期工业园区纳入建成区,北、东工业园区形成“一区两园”,是未来工业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园区根据环境功能及经济组成划分

23、出不同的产业,通过统筹规划、调剂余缺,实现园区价值提升。同时工业区也是*经济圈的有效组成部分,合理的产业划分和布局方案是本规划方案论证的重要部分。(2)规划项目污染源及园区污染防治对策分析。对*北、东工业园区在规划阶段根据产业划分规划了行业类型,本评价要在入驻行业范围的基础上对规划区范围内企业的类型、污染因子、影响范围、8程度及主要的污染物进行估算、论证分析,结合该区域的环境特点,找出敏感的环境风险及污染影响因素,并给出切合实际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及污染防治对策。(3)现有企业环境风险及入园准入条件分析。正在规划中的北、东工业园区所在的*市是*市的后花园,工业区的建设及企业入驻的环境风险影响到了

24、园区内企业的选择及布局。掌握入驻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根据环境特点,严格控制入园条件,是控制污染和降低风险的关键。(4)水环境影响分析。位于区域水环境系统末端的*市水资源较为紧缺,工业区远期水资源的保证率有赖于区域水资源重新规划和平衡,排水受纳区相对不敏感,对水环境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经济合理地治理水污染,又要重视工业节水和废水的资源化利用。(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从发挥*市优势资源条件和维护区域环境功能而言,应着重考虑规划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对邻近居民区的影响。1.4 园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识别从规划目标及园区滚动开发现状分析,工业区中北工业园区主要依托*市及周边资源,以绿色、环保、经济

25、、节能为发展原则,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棉纺织、塑料化工、制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基础能源、建材及新材料工业等;东工业园区主要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重点发展对市经济带动力强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焦化、造纸、印染等产业。从上述产业内容看,北工业园区主要为依托农产品及服务与经济的污染较轻的一、二类产业,东工业园区为依托资源优势的污染较重的重化工类行业。基于两园区引入行业类型的不同,其环境影响类型、9程度、范围也有所区别,本项目的环境影响也是主要基于园区入驻企业的行业类型及园区环境容量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影响识别采用核查表法,在核查表中,按时间顺序将开发活动分为选址、设计、建设和运

26、行阶段,并从总体上进行衡量;确定的环境资源参数包括了自然物理资源、自然生物资源、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特殊国家利益等五个方面:开发活动在不同阶段对环境资源参数的影响程度分为非显著影响和显著影响两类,后者又分为影响小、影响中等、影响严重三种情况,见表1-1。10表 1-1 *北、东工业园区环 境 影 响 因 子 识 别 表显著影响影响环境资源利用价值的行为 对环境的影响因素非显著影响 小 中 大A.由于开发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选址引起的不必要的环境损失1.足够的防护距离 由于合适的防护距离可避免危害邻居 2.过量的交通危害道路畅通 社区经济和社会经济值的损失 3.对邻近区域的危害 对邻近居民及农

27、田的危害 4.对邻近财产的影响 对邻近财产的影响 5.工业排水问题 工厂和邻近区域的水污染 6社会影响 邻近居民的不满 B与规划有关的环境问题 由于不好的规划设计引起的不必要的环境损失1.总体规划布局 布局对环境保护不利 2废水排放 破坏水质影响使用,浪费水资源a)受 纳 水 体 环 境 的 敏 感 性 在 较 敏 感 的 情 况 下 危 害 较 大 b)排 向 城 市 污 水 管 道 适 当 控 制 能 达 到 经 济 价 值 并 更 好的 保 护 环 境 c)处 理 水 资 源 化 利 用 具 生 态 效 益 的 循 环 经 济 模 式 3.固 体 废 弃 物 排 放 地 下 水 、 地

28、表 水 、 水 质 、 土 地 与大 气 质 量 变 坏a)地 下 水 使 用 敏 感 度 在 主 要 使 用 地 下 水 的 地 方 损 失 最大 b)固 体 废 弃 物 类 型 水 、 陆 地 、 大 气 质 量 损 失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污 泥 和 废 物处 理 过 程 中 的 污 泥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污 泥 和 废 物 处 理 过程 中 的 污 泥 无 害 废 物 /垃 圾 /灰 处 置 不 当 引 起 扬 尘 有 害 固 体 废 物 有 害 固 体 废 物 c)联 合 处 理 经 济 且 简 化 监 测 4.废 气 排 放 地 区 大 气 质 量 损 失a)社 区 /区 域

29、 大 气 的 环 境 敏感 度大 气 混 合 物 不 易 扩 散 的 地 方 危 害最 大 b)污 染 物 排 放 类 型 特 征 废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对 居 住 区 的大 气 质 量 及 人 群 危 害 5.有 害 材 料 处 置 ( 在 工 厂 和运 输 中 ) 对 职 工 和 邻 居 的 危 害 6.噪 声 与 振 动 危 害 工 厂 和 邻 居 7.工 业 区 的 排 水 系 统 污 染 外 溢 危 及 园 区 及 临 近 区 域 11续 表 1-1 *北、东工业园区环 境 影 响 因 子 识 别 表显著影响影响环境资源利用价值的行为 对环境的危害非显著影响 小 中 大C.建

30、设 过 程 中 的 环 境 问 题 在 环 境 资 源 方 面 不 必 要 的 损 失1 交 通 问 题 交 通 问 题 2.对 工 人 的 危 害 伤 害 工 人a)事 故 包 括 火 灾 和 爆 炸 事 故 包 括 火 灾 和 爆 炸 b)有 害 材 料 的 处 置 有 害 材 料 的 处 置 c) 流 行 疾 病 危 害 流 行 疾 病 危 害 3.土 壤 腐 蚀 及 水 土 流 失 土 壤 损 失 和 水 质 恶 化 的 影 响 4.噪 声 与 振 动 对 工 人 和 邻 居 的 危 害 5.尘 与 气 体 尘 与 气 体 6.施 工 中 的 监 测 条 例 建 设 行 为 对 环 境

31、 的 危 害 D.在 正 常 运 行 中 的 环 境 问题由 于 管 理 和 维 修 较 差 引 起 的 环 境 损失1.环 境 污 染 物 环 境 质 量 的 损 失a)液 体 污 染 物 土 壤 、 水 体 质 量 的 损 失 b)固 体 污 染 物 土 地 、 水 质 的 损 失 c)气 体 污 染 物 大 气 质 量 损 失 2.对 附 近 居 民 和 财 产 危 害 对 邻 居 、 财 产 和 旅 游 者 的 危 害a)噪 声 与 振 动 噪 声 与 振 动 b)尘 /气 体 /大 气 污 染 物 尘 /气 体 /大 气 污 染 物 c)有 害 材 料 处 置 对 职 工 和 邻 居

32、 的 危 害 d)交 通 堵 塞 交 通 堵 塞 e)环 境 生 态 的 破 坏 环 境 生 态 的 破 坏 3.足 够 的 健 康 与 安 全 内 容 对 健 康 、 安 全 经 济 状 况 危 害a)有 害 材 料 的 控 制 有 害 材 料 的 控 制 b)常 规 体 检 常 规 体 检 c) 受 伤 人 员 赔 偿 受 伤 人 员 赔 偿 5.环 境 管 理 体 系 没 有 完 成 设 计 目 标 6.运 行 中 合 适 的 监 测 计 划 由 管 理 带 来 的 危 害 E.总 体 上 环 境 衡 量 珍 贵 的 不 可 取 代 的 环 境 资 源 损 失1.珍 贵 不 可 替 代

33、资 源 消 耗 自 然 资 源 及 能 源 不 合 理 使 用 2.旅 游 及 社 会 经 济 方 面 的 损失 社 会 公 众 忧 虑 及 引 发 冲 突 12从上表中列出相应的识别因子,列入显著影响较大的4项,中等显著影响以上的16项,需进行重点分析,并将其列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列入显著影响小的24项,作为一般性评价和评述;对于非显著影响一般不做评述。通过核查表可看出:A类开发建设行为属宏观选址行为及生产布局,由于*市工业园区属“滚动开发”性质,一期工程规划较早且已进入全面开发,北、东工业园区作为未来开发的主要方面,其用地范围已确定,工业园区选址、布局问题基本已解决,此阶段主要的

34、环境问题在于工业区设置后用地功能的合理划分,入驻企业的合理布局与园区环境污染防治问题。针对影响本项目的重要因素水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生态功能维护与重建问题,在此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方面是:确定严格的项目入园条件,通过划分合理的功能分区及产业布局,缓解实施规划园区对*市人居、旅游、娱乐功能的影响。B类开发建设行为是与规划有关的环境问题,与规划及布局阶段有关,其中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或环境保护方面是:实施规划后土地功能的调整问题,生态功能维护与重建问题、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工业废水排出后的处理利用问题。C 类环境问题是开发建设过程中问题。在这一阶段处于显著影响的因素不多,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主要在于加强施工建

35、设中的管理、控制可能出现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及防止含尘气体对施工人员及周围人群的伤害。D 类环境问题是区域发展正常运行中的环境问题。在这里需重点考虑解决园区环境保护对策问题,严格执行本项目入园的企业准入条件及环境管理体系的配套建设,除重点评价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外,还需要重点分析项目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能形成事故污染和环境风险的可能。13E 类问题是整体环境问题。分析的重点是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以及涉及到旅游资源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问题,也是本项目环评延伸问题,要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规划环评角度予以分析。1.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5.1

36、 污染控制目标本项目主要污染控制要求在于通过划分产业、合理布局、规范入园及对污染源的有效控制,避免规划实施后可能对水环境、生态功能、旅游资源及人居环境的污染影响、危害和环境风险。1.5.2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园区办公区及园区外*城区居民,及本项目排水影响到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要求为: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在二级。 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工业园区取用水资源不致对下游农业、生态用水产生明显影响;工业园区排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并满足处理水排放及利用区环境质量目标。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园区内声环境及临近

37、商业、办公、居住区等敏感区分别达到相应的声环境功能的要求。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目标:最大可能的实现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实现综合利用。1.6 评价范围与评价等级1.6.1 评价范围*北、东工业园区分别位于*市北、东方向的14*、*。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 34.5km2,东工业园区用地面积27km2,工业区总用地 61.5km2。评价范围以两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控制区域。噪声评价范围包括基础控制区域及邻近周边居民区;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包括基础控制区域,并沿规划区边界延伸至边缘居民、农田区;水环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自基础控制区域扩大至排

38、水沿线猛进干渠、老龙河、沙山子水库、沙漠区及废水资源化利用区域。1.6.2 评价工作等级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市工业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三级评价内容要求执行;声环境、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按照三级评价执行,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参照建设项目按二级执行。152.规划分析2.1 *市工业区规划概述2.1.1 工业区一期工程规划实施概况2.1.1.1 一期工业园区开发现状2003 年编制的*市总体规划已规划了工业区的基本雏形,即目前的一期工程范围。*北、东工业园区一期工程位于*市主城区的行政中心的北部,同时也位于天山- 猛进水库- 城市中心区- 未来新城区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发展方向上的重

39、要节点,园区总用地面积约 301hm2。根据* 一期工业园区规划,园区从功能上被化分为 4 个区:科技服务区机械、建材、化工区食品加工区、纺织、医药、金属结构综合区。*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规划自 2001 年开始实施,目前已引入企业 6 类 13 个,实现投资额近亿元,工业园区已完成“七通一平”,给企业入驻园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市总体规划及近期新的部署,一期工程范围地处城市向北发展的延伸范围,目前可以纳入城区。待今后由一期工程继续向北发展后,再规划新的城区范围,远期规划与北工业区村成一片。2.1.1.2*工业区实施背景*市凭借其与西部重点城市*的紧密联系以及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自然环境,迎接我

40、国产业大调整的同时,主动参与到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去,这就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开放的、高品位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而工业区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形象的直接窗口。作为城市经济建设、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将对全市工业企业的产业重组起积极的作用。一期园区划入16城区后,北、东工业园区作为独立于城区外的两个区块,是*北、东工业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评价的规划内容。2.1.2 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及规划土地调整情况2.1.2.1 工业区规划内容及用地范围(1)规划期限及规模本次规划的基期年为 2005 年,规划期限为 2005-2020 年。其中近期为 2005 年-2010

41、 年;中期为 2011 年-2015 年;远期为 2016 年-2020 年;2020 年以后为远景规划。(2)规划用地范围北工业园区区位于*城区北部,紧邻城区。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带,面积 34.5km2。东工业园区位于*东侧,面积27km2,距离北工业园区约 8km。北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造纸厂西侧,西至*市与*交界,南面至热电厂界以南 500m,北面由* 与*界线沿五检路向西至 14 村居民点交至*与共青*交界处,形态基本为长方形。东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侧,南侧距离甘莫公路约7.0km,西侧距离凤凰路约 4.0km,形态基本为长方形。工业区区域位置见图 2-1。(3)规划区人口规模规划工

42、业区总用地 61.5km2,参考周边工业园区及现状园区人口密度 1300 人/ km2,预测未来由于工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工业区人口密度下降为 800-1000 人 / km2,则规划期末工业区总人口规模为 5 万人。其中:北工业园区用地面积 34.5km2,人口为 3 万人。东工业园区用地面积 27km2,人口为 2 万人。172.1.2.2 北工业园区用地布局(1)工业用地园区分三个组*布置工业,三个组*依据距离城区的远近和风向关系按照工业污染程度大小分配工业项目。甘莫公路以南的组*靠近城区,布置综合污染较小的工业,如绿色食品加工业、轻纺业、果蔬加工业等,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区,

43、力争建设成为传统农业+高科技农业 +农业深加工 +观光农业+农业生态环境的现代农业新概念、新形态和新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甘莫公路以北分为两个组*,其中东部组*布置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等工业项目,西部组*布置畜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道路及工厂之间设置林带隔离。工业用地总面积 1657.3hm2。(2)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物流用地分两处,一处结合粮食储备库在其周边布置仓储物流用地,为园区提供原材料运输服务。此处位于甘莫公路与新五蔡路交汇处,交通优势突出。可以依托吐乌大高速公路、乌奇公路发展成为区域的物流仓储中心和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业基地。(3)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布置在中心区东南侧,主要考虑远期能与城市

44、结合发展。居住用地采用多层公寓的居住小区形式,小区内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居住用地面积 77.4hm2。(4)配套公共服务用地园区中部甘莫公路与新五蔡路交汇处布置园区配套服务中心。此处位于园区中心,且有猛进干渠穿越,利用其独有的环境及便利的交通集中布置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休闲娱乐、医疗卫生等。商业服务功能包括超市、宾馆、银行等;休闲娱乐包括人工湖、公共18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 75.3hm2。(5)职工居住选择根据预测,园区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 3 万人。园区紧邻*城区,园区中心距离城区约 12km,近期职工居住可

45、考虑在城区内解决,远期职工可在规划居住区内解决。2.1.2.3 东工业园区用地布局(1)工业用地园区分三个组*进行建设,组*各自形成鲜明特色,相关产业集中发展,形成积聚效应,也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概念。南部组*发展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加工等产业;中部组*发展煤化工产业;北部组*发展造纸、印染业。工业用地总面积1698.4hm2。(2)仓储物流设施规划考虑到化工类仓储的危险性,同时又考虑到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将其布置在规划区的东侧,远离*,同时位于甘莫公路的直线延伸段上,交通便利。规划仓储用地面积为 94.0hm2。(3)居住用地居住用地结合*部布置,远景考虑与*村接成为一个整体,统一发展。居住用地采用多

46、层公寓的居住小区形式,小区内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设施,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居住用地面积 35.6hm2。(4)配套服务用地规划依托*部建设园区配套服务中心,提供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包括超市、宾馆、银行等;休闲娱乐包括公共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5.8hm2。(5)职工居住选择19根据预测,园区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 2 万人。园区紧邻*部,距离*市约 20km,近期职工居住可考虑在 *和*市内解决,远期职工可在规划居住区内解决。2.1.2.4 用地调整计划(1)工业区建设用地的解决途径土地置换,大力推进散、小、乱的

47、*向中心*或城区(*村)搬迁,促进小康*建设和*场小城镇建设。根据“*北、东工业园区规划选址可行性报告”中提出的工业区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具体措施:A 结合“500 工程”建设和缴纳耕地开垦费,增加耕地开垦面积。B 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C 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工程”,收复弃耕地,增加造地面积。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促进土地的流通,鼓励土地置换,制定土地的使用制度。集中紧凑地进行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到开发一片、建成开发一片,对长期闲置不用的土地限期收回土地的使用权,提高土地的经济性。(2)*建设用地解决途径工业区包括*五村、七村、九村、十村、十二村、十四村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规划将这些*进行整合,逐步向中心*或城区(*村)搬迁,其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3)殡葬用地解决途径规划区甘莫公路南侧有一处墓地占地约 0.4 km2(600 亩),根据*市领导批示精神,要求近期不再安排殡葬墓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