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德育教育实践,努力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案 例好的主题班会,需要好的方案设计,而每一个活动过程,都是为最终解决问题服务的。在设计活动过程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的明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从班级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流程构思实施过程,在充分的前期准备、人文的过程引导、追踪的后期关注中注重学生的心灵体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针对案例一我的朋友在哪里的问题,严玉洁严老师开了一节主题班会研讨课人人都有好朋友 ,下面通过她的教育方案,理清主题班会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活动背景】本班大部分学生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少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因 为自身性格问题,
2、有的因为行为习惯问题。他 们在班级中几乎没有朋友,感觉非常孤单。同学 们交朋友基本普遍靠个人好恶, 对同学之间的友情没有明确概念, 对班级整体人际关系状况不太关心。总体来看,本班在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方面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明白同学交往中友谊的重要意义。2学会分析自我,改变自我,树立信心,学会交友。3培养正确的友谊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活动准备】1教师根据班级真实人物隐去姓名创作案例,安排一位同学熟练朗读。2教师设计问卷,调查班级同学交友状况,制作 PPT 呈现调查结果。3按照“ 益友”、 “挚友” 、“诤友”、 “损友” 四种类型, 编写四个案例。4学生搜集歌颂友谊的
3、名人名言与短小的诗歌。5学生自己学唱周华健的歌曲朋友。【活动流程】1案例导入,引出主题(1)呈现案例:安排一位同学朗读案例。(2)交流发言: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么?(说明与分析:此时同学们的发言基本是凭着第一感觉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说,如从旁观者角度,从当事人角度等,但要不落痕迹,坚持开放性的原则。 )(3)教师小结(教师概括同学们的发言,然后点名主题。 )2呈现调查结果,分析交友现状(1)夸夸“我的好朋友 ”,谈谈为什么愿意和他(她)交朋友?(2)用 PPT 呈现班级同学交友 现状的调查结果。(3)分组讨论: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与分析
4、:第一、问卷调查是署名调查,只需要 设计两个问题:“ 课余时间你喜欢和谁一起玩?” 、“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一起玩?”。不要设计“ 不喜欢和谁一起玩”的问 卷,一是因为这是不良引导,二是因为“ 愿意和他(她)一起玩”被选择少的人就是朋友少的同学了。第二、在制作数据图 表时,必 须匿名,用字母代替,只要可以看出“朋友多的同学有多少”、 “朋友少的同学有多少 ”即可。第三、按照正态分布,总是有几个人 缘特别好的,有几个朋友特别少。教 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对比强烈的结论。第四:以上环节接设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引 导学生从关心个体到关心班级整体。 )(4)教师小结(说明与分析:教师概括同学的发
5、言,突出对比性结论,过度到下一个环节。 )3聚焦问题,深入讨论(1)寻找身边的榜样大家评:谁 是我们班级 “最好的朋友”?大家说:你最喜 欢“ 最好的朋友 ”的哪一点? 大家听:谁 愿意分享“ 我和我的好朋友 ”的友情故事?(2)赞美友情 :你最喜欢的赞美友情的诗歌或名人名言是什么?(说明与分析:以上环节正面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心理,以名人名言和诗歌赞美友情,烘托气氛。 )(3)换位思考:如果你缺少好朋友,心情会怎样?谁愿意说说自己曾经的或最近的孤独的心情?(4)教师小结(说明与分析:以上环节从正反两面说明人人需要好朋友,没有好友会很寂寞。在换 位思考时愿意发言的同学会比较多,愿意剖析自己的心情
6、会比较少。此时,教师应该予以鼓励,加之同学的理解,会引 发一些孤独者的 倾诉愿望。这个时候,教 师可以引导同学予以 赞扬,并相信他或她能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4怎样交到好朋友?(1)辨析:什么是真正的“ 好朋友 ”?呈现四个案例,阅读案例。分组讨论:案例中 “朋友 ”是真正的“朋友”吗?他们是什么样的“朋友” ?为什么?启发与引导 ,归纳和定义:“朋友”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益友”、 “挚友”、 “诤友” 、“损友”。反思:我有几个好朋友,我的朋友属于什么类型的朋友?教师小结(说明与分析:以上环节重在理性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也为下面 环节作铺垫。 )(2)我
7、们都来交朋友茫茫人海,几十亿人,为 什么我们是同学? 我们需要什么 样的“ 朋友 ”?为什么?世界上有完美的人么?有缺点的同学还能交到好朋友 吗?小组讨论:真情互 动,大家都来做“诤友”,为同学提出中肯的意见。全班交流:高峰体验,请愿意听取意见、改变决心大的同学说说真心话。教师小结(说明与分析:以上环节先从“相聚就是缘分” 激发情感,然后冷静思考“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的道理,学会宽容对待存在缺点的同学。在充分铺垫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朋友的“ 孤独者”“勇敢面对批评,虚心听取意见,决心改正缺点,努力融入集体”的表 现也就水到渠成了。班会课进行到这个 时候,往往会有一些感人的场景,一些学生非常投入
8、,真情流露,热泪盈眶,感人至深,真正实现了“ 说真话,诉真情”的教育效果。此时,教 师应该适当引导,乘热打铁,在学生情感最热烈的时候,把教育目标无痕地化为学生的语言。 )5总结(1)学生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你有哪些收获?(2)教师总结(说明与分析:只要时间允许,可以给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言机会。他们是否说出了真诚的语言,能否通过 他们的发言感受到学生在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上发生了积极变化,是衡量一节 主题班会是否成功的关键。 )6合唱歌曲朋友(说明与分析:此环节不是必须的,视时间是否允许灵活安排。 )【活动反思】本次班会的主题是针对班级生活中较常见的,与所有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而确立的,因此,每位
9、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敞开心怀,畅所欲言,说自己和朋友的故事,反思自己朋友都是什么类型的,找找自身可以改进的地方课堂氛围热烈又不失自然。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是帮助班级中朋友少的同学找到自身存在的原因,并为他们提出诚恳的建议,以便他们以后能交到更多真诚的朋友。他们能否心甘情愿接受同学的意见,是本次班会的难点。因 为之前有了 层层铺垫,到了同学 们提意见这个环节时,这些同学不再感受到敌意,都能欣然接受,他 们几乎都勇敢地站起来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正,欢迎同学监督。 这也是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从严老师的方案设计不难发现,以“问题”为主线的生成性主题班会的设计思路有一定的模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10、题,通过案例呈现的方式,用学生的话语系统进行真实表达,在讨论、分析中达成共识,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般需要“前期准备”充分、 “过程引导”有效、 “后期追踪”强化三个阶段。这里给出的方案设计思路是以“问题”为主线的生成性主题班会的常规思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有些主题因为“距离”学生较近,学生有话可说,多数情况下不必在前期准备阶段安排学生的调查研究、生活体验环节,但有些主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真实感受,比如说针对案例三“贫二代”花钱也潇洒主题班会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教师就设计了学生分组赚取十元钱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因此而体会到靠劳动赚钱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只有经过前期的
11、活动参与,才有主题班会活动中的有感而发,否则难免无话可说,泛泛而谈,因为没有关键过程的参与,就没有情感投入,就没有态度的认同,就没有价值观的形成。案例二我的眼里都是她中所描述的高中生的青春期问题,苏老师也发现班级内同学也有很多类似情况,于是开了主题班会栀子花开 。【活动背景】高一学生正是“少男多情” 、“少女怀春” 的年龄,在青少年越来越早熟、性观 念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青春期教育往往成了无力而又苍白的说教。因此,必须 探索能够被高中生接受的教育方法,把他 们 当成有思想、有担当、 负责任的平等的对话者,启发他 们深刻思考, 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慎重选择。【活动目标】1正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压力,懂
12、得友情和 爱情的区别,知道 爱情需要哪些能力,知道异性交往的道德规范。2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 够妥善处理人际 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通过讨论与思考,形成正确的友情观和爱情观。【活动准备】1调查本班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2了解学生喜欢的歌曲,以“栀子花开” 作为主题音乐。3拍摄根据案例五改编的短片我的眼里都是她。4拍摄我的眼里都是她续集“去”还是“不去” ?。(“去”还是“不去”?主要情节:阿峰向云儿表白后,云儿成了阿峰的“女友”,一天,阿峰打电话给云儿,说父母出差了,邀 请云儿晚上去他家玩,云儿很矛盾,不知道“去”还是“不去”。 )【活动流程】1友情?爱
13、情?(1)播放歌曲:何炅“ 栀子花开 ”。(2)视频播放:我的眼里都是她。(3)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的友情是怎样的?爱情又是怎样的?(4)教师归纳:阿峰和云儿的感情究竟是不是爱情呢? (5)教师小结:用 PPT 演示 “友情、 爱情、迷恋的区 别 ”。2爱情需要能力(1)学生讨论:爱情是需要准备的,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应具备哪些能力迎接爱情的到来呢?(2)教师小结:用 PPT 演示 “爱情需要的能力,当然 这 些能力的获得需要时间去培养”。3男孩女孩要交往(1)学生讨论:在生活中,你们喜欢和怎样的异性做朋友呢?(2)教师小结:结合异性交往要义,归纳学生所罗列的男生、女生的优秀特质。4理性的选择
14、(1)学生观看视频“ 去” 还 是“不去”?,讨论:当我们面临云儿的处境,我们该如何处理?(2)教师介绍:用 PPT 演示 “理性决策模式”(“3C” 模式)的基本内容。(3)按照学生的不同选择重新分组讨论:替云儿做出选择,并罗列各种选择的积极和消极作用。(4)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归纳。告诉学生在今后人生面临艰难选择时要学会用“3C 模式” 做出理性抉择。5总结(1)学生总结: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得到的收获。(2)教师总结:爱,因为美丽而去等待,因 为等待才会美丽。【活动反思】本次班会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友情、 爱情、迷恋的辨别”,二是运用 “理性决策模式”做出理性 选择。从学生的表现来看
15、,第一个问题对他们几乎没有难度,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这说 明现在的高中生道德判断能力还是有较高的水平。但是从对于“去 ”还是“不去”的初步讨论结果来看, “爱情至上”、 “及时行乐”、 “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等思想在高中生中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在了解“3C”模式后,学生学会了全方位的分析与思考,能够对行为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从他们代替云儿作出选择和罗列的各种分析结果来看,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学生学会了理性思考友情和爱情,学会理性判断 爱情中的行为及影响。也许本节课的教育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对孩子们健康的成长一定会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上好主题班会,光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如何针对教育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方案,开展卓有实效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机智。教师应记录主题班会的完整过程,从选题、分析、准备、设计、反思、延伸活动到总结评价,特别是根据录像完成课堂实录,有助于提高关于主题班会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智慧。开展德育教育实践,努力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案 例)会宁县实验中学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