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余弦和正切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 ; cos() ; tan() . 其变形为: tan tan ; tan tan ; tan tan .,sin cos cos sin ,cos_cos_sin_sin_,tan()(1tan_tan_),tan()(1tan_tan_),2二倍角公式 sin 2 ; cos 2 ; tan 2 .,2sin cos ,cos2sin2,2cos21,12sin2,其公式变形为: sin2 ; cos2 .,答案: A,答案: B,答案: A,应熟悉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应用,公式的正用是常见的,但逆用和变形应
2、用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应用更能开拓思路,培养从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化的能力,只有熟悉了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应用后,才能真正掌握公式的应用,1当“已知角”有两个时,“所求角”一般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 2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然后应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变成“已知角”,通过对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各种题型均可能出现,一般是基础题,难度不会太大,整个命题过程主要侧重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为基础,求三角函数的值或化简三角函数式解答此类问题往往与两角和差的三角公式及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有关,但这类题目考查的重心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规范解答】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并作出角,与,使角的始边为Ox,交O于点P1,终边交O于点P2;角的始边为OP2,终边交O于点P3,角的始边为OP1,终边交O于点P4.,【阅后报告】 解答本题的难点是第(1)问,其原因是不会在坐标系中表示、角,为了建立等式未想到引入“”,还有的考生不知用角的三角函数表示P1、P2、P3、P4的坐标;从而这一问得分极低,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