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耕作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8624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作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耕作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耕作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耕作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耕作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1、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二、填空1、耕作制度包括 、 两大部分。2、种植制度包括 、 、 等方面。3、土壤管理制度包括 、 、 等方面。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1、 是非题1、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我国耕作制度的中心目标。2、 选 择 题1、粮食的安全系数2、恩格尔系数3、精确农业中“3S”技术4、我国耕地红线5、弱筋小麦与强筋小麦三 、 填 空1、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 、 。2、耕作制度宏观调控功能的意义(1) ,(2) , (3) 。3、世界各地农业的基本历史进程是从 到 再到 。4、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1) ,(2) , (3) ,(4) ,(5) 。5、21 世纪世界农业将 、 、 、

2、、 等类型发展。6、新时期农业向多功能发展,有“5F”功能:(1) ,(2) ,(3) ,(4) ,(5) 。7、我国农业的特点是(1) ,(2) , (3) ,(4) 。8、种植业生产目标可概括为“十个字”: , , , 。9、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 、 、 、 ”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农业规模效益的途径:一是 ,二是 。11、农业产业化三要素是指:(1) ,(2) ,(3) 。12、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四个途径:(1) ,(2) ,(3) ,(4) 。13、持续农业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指 、 等方面。14、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1) ,(2) ,(3) ,(4) 等。15

3、、在营养管理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采取的措施有:(1) ,(2) ,(3) 。16、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应当注意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17、科学发展观是指 、 、 、 地发展。四 、 名 词 解 释1、种植制度2、养地制度五 、 简 答 题1、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什么?简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作物布局一 、 是 非 题1、农村产业结构2、C4作物与 C4作物3、耐荫作物4、喜湿润型作物5、短日作物与长日作物二 、 选 择 题1、纬度、海拔与温度的关系2、作物 CO2的补偿点3、作物耐寒性的强弱4、作物耐热性的强弱5、冬小麦越冬的界限温度三 、 填 空1、作物布局的意义主要有(

4、1) , (2) ,(3) ,(4) 等。2、作物布局的原则:(1) , (2) ,(3) ,(4) 。3、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 , , , 的比重与关系。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包括 , , , 四大要素。5、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 , ,补短板。4、优质是一个相对概念,农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1) ,(2) , (3) ,(4) , (5) 等。5、根据作物喜光的程度,可把作物分为(1) , (2) 。6、根据作物对温度的需求,可将作物分为(1) (2) 。7、作物对水的适应性可分为(1) ,(2) , (3) ,(4) ,(5) 。8、南方作物布局的特点主要有(1) , (2

5、) ,(3) 。四 、 名 词 解 释1、作物布局2、作物生态适应性五 、 简 答 题1、一个地区应该如何进行作物布局?2、农村合理产业结构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江苏省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点有哪些? 第三章 复种 一 、 是 非 题1、多熟种植与立体种植二 、 选 择 题1、积温与熟制2、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的计算3、10日数与熟制的关系4、复种方式对10积温的要求三 、 填 空1、利用土地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有三个:(1) ,(2) ,(3) 。2、研究复种时常用的热量指标有 、 、等。3、对于一个地区来说, 条件是复种可行性的首要条件, 条 件 是复 种 可 行 性 的 关 键 因 素 , 水平

6、是复种产量高低的主要矛盾。4、提高复种经济效益的途径:(1) ,(2) ,(3) 。5、提高复种指数的技术主要有(1) ,(2) ,(3) ,(4) 。四 、 名 词 解 释1、复种2、复种指数3、多熟种植4、休闲五 、 简 答 题1、复种效益原理。2、复种对农业增产的作用。第四章 间套作一 、 是 非 题1、幅宽与带宽2、间混套作、复种的表示方法二 、 选 择 题1、LER 的计算2、株距、行距与间距三 、 填 空1、间混套作复合群体比单作具有更复杂的特点。群体内除了种内关系外,又增加 ; 群 体 结 构 除 了 水 平 结 构 外 , 又增加了 。2、自然植物群落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 ,二

7、是 。3、间套作时间互补主要表现在(1) ,(2) 。四 、 名 词 解 释1、单作2、间作3、套作4、立体种植5、间距5、幅宽6、带宽五 、 简 答 题1、简述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展间套作应注意哪些问题?2、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是什么?其技术特点有哪些?第五章 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一 、 名 词 解 释1、种养结合2、循环农业二 、 填 空1、种养结合的意义:(1) ,(2) ,(3) ,(4) 。2、种养结合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生产阶段和 生产阶段。3、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1) ,(2) ,(3) 。三 、 简 答 题1、农业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的“一控两减三

8、基本”目标,其基本内容是什么?简述种养结合的意义。第六章 轮作与连作一 、 是 非 题1、 轮作与连作2、薯类和甜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二 、 选 择 题1、耐连作作物与忌连作作物2、轮作休耕试点三 、 填 空1、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称为 , 后 作 物 称 为 , 将 前 后 作 物的轮换称作 。连作也叫 。2、作物茬口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 ,(2) (3) 。3、作物茬口特性按养地作用的大小分为三类:(1) ,(2) (3) 。4、用地作物包括 类作物、 类作物和 类作物。兼养作物包括 与 , 与 等作物。5、一般说来, 科作物较耐连作,而 科、 科、 科作物不耐连作。6、耐瘠型作物

9、有三种:(1) , (2) ,(3) 。7、忌连作的作物有 、 、 等。四 、 名 词 解 释1、轮作2、复种轮作3、连作4、 复种连作5、茬口6、茬口特性五 、 简 答 题1、简述连作运用的利弊。2、论述轮作换茬的作用?为什么连作能够一直存在于生产实际?第七章 土壤耕作一 、 是 非 题1、水与热2、水与气3、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二 、 选 择 题1、耕层总孔隙度2、水稻根部一生所需的氧气3、旱地土壤 O2含量4、土壤质地与土壤宜耕期三 、 填 空1、 农田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四层:(1) ,(2) ,(3) ,(4) 。2、耕层可分为三层:(1) ,(2) (3) 。3、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主要有:(1) ,(2) ,(3) ,(4) ,(5) ,(6) 。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 , (2) ,(3) 。4、土壤耕作措施包括(1) ,(2) 。5、土壤基本耕作包括(1) ,(2 ) , (3) 三种。6、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主要有(1) ,(2) , (3) 。四 、 名 词 解 释1、土壤耕作2、耕层构造 3、土壤耕性(土壤宜耕性)五 、 简 答 题1、 土壤耕作的实质是什么?阐述少免耕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 土壤耕作的任务是什么?少免耕的依据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