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98538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复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作 物 栽 培 学 与 耕 作 学 学 科复 试 专 业 课 笔 试 试 题 库参考书名称:1、 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2、 作物栽培学总论董钻,沈秀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 研 究 作 物 生 长 发 育 、 产 量 和 品 质 形 成 规 律 及 其 与 环 境 条 件 的 关 系 ,探 索 通 过 栽 培 管 理 、 生 长 调 控 和 优 化 决 策 等 途 径 , 实 现 作 物 高 产 、 优 质 、 高 效 及 可持 续 发 展 的 理 论 、 方 法 与 技 术 的 科 学 。 作 物 栽

2、 培 学 是 农 业 科 学 中 最 基 本 和 最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2、分蘖节:着 生 分 蘖 的 密 集 的 节 和 节 间 部 分 通 常 称 为 分 蘖 节 。3、生态需水: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4、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5、免耕法:为防止土壤侵蚀,不采用土壤翻耕措施的作物种植制度。6、作物生长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的干物质总重的增长率。7、高油玉米: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含油量为 4

3、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 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8、长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间在 12 h 以上(黑夜短于 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9、源:指向其他的生长器官或组织生产和输送光合产物的器官或组织。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10、 “流” :指源与库间的输导系统,反映了源库间的运输能力。11、障碍性冷害:障 碍 性 冷 害 是 冷 害 的 一 种 类 型 , 是 指 作 物 在 生 殖 生 长 期 ( 主 要 是从 颖 花 分 化 期 到 抽 穗 开 花 期 ) 遇 到 短 暂 而 强 烈 的 低 温 , 生 殖 器 官 受 破 坏 而 减 产 的 现2象 。12、经济产量

4、 :根据人类社会生产目标获得的生物产品产量。13、生殖生长: 当 植 物 营 养 生 长 到 一 定 时 期 以 后 , 便 开 始 分 化 形 成 花 芽 , 以 后 开花 、 授 粉 、 受 精 、 结 果 ( 实 ) , 形 成 种 子 。 植 物 的 花 、 果 实 、 种 子 等 生 殖 器 官 的 生长 , 叫 做 生 殖 生 长 。14、作物生育期:一般指作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以所需的日数表示。部分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绿肥等系指播种到主产品收获所经历的时间。15、作物的物候期:就是指作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作物

5、的物候期16、种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 3 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17、种子寿命:种 子 从 完 全 成 熟 到 丧 失 生 活 力 所 经 历 的 时 间 , 被 称 为 种 子 的 寿 命 。18、作物生长 S 曲线:当种群在有限资源里生长,其生长符合逻辑斯谛微分方程,随时间变化的生长曲线就呈 S 形状。在数学上,它是逻辑斯谛微分方程的解析解。19、延迟型冷害:延 迟 性 冷 害 是 冷 害 的 一 种 类 型 , 是 指 作 物 生 长 发 育 期 间 ( 主 要 是营 养 生 长 期 、 有 时

6、 也 包 括 生 殖 生 长 期 ) 遇 到 低 温 , 消 弱 了 生 理 活 性 而 使 生 育 期 显 著延 迟 , 作 物 不 能 正 常 成 熟 而 减 产 的 现 象 。20、群体结构:作 物 生 物 量 (根 、 茎 、 叶 、 植 株 、 品 种 等 )的 空 间 分 布 。21、叶龄余数:就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22、感光性:植物因光强变化的刺激而发生的感性生长运动或感性膨压运动。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23、感温性: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反应特性。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

7、性。24、基本营养生长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下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 ,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25、生物产量:生物产量一般指经济生物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物质的质量,比如一段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产生量326、相对生长率:在 对 不 同 作 物 群 体 或 植 株 生 长 能 力 进 行 比 较 时 , 生 长 速 度 是 一 个 重要 度 量 。 例 如 , 就 群 体 中 个 体 植 株 而 言 , 第 一 次 取 样 称 重 , 一 个

8、代 表 株 为 1g, 另一 个 代 表 株 为 10g, 第 二 次 取 样 称 重 , 两 个 植 株 都 增 加 1g,最 初 重 量 轻 的 植 株 干 物重 成 倍 增 加 , 而 最 初 重 量 重 的 植 株 仅 增 重 1/10, 显 然 , 重 量 轻 的 植 株 生 长 能 力 强 ,这 样 便 可 在 一 段 时 间 的 生 长 之 后 , 两 个 植 株 达 到 同 样 重 量 , 或 者 生 长 能 力 强 者 超 过生 长 能 力 弱 者 。 因 此 , 在 考 虑 作 物 生 长 速 度 时 , 以 原 重 为 基 础 是 合 理 的 。 相 对 生 长率 即 单

9、 位 时 间 单 位 重 量 植 株 的 重 量 增 加 , 通 常 用 g/g.d 或 g/g周 表 示 。27、净同化率:单 位 叶 面 积 在 单 位 时 间 内 的 干 物 质 积 累 量 。 将 测 定 时 期 内 , 整 株 植 物或 群 体 干 物 质 重 量 增 加 的 克 数 除 以 总 叶 面 积 和 相 隔 天 数 , 常 用 单 位 为 克 ( 干 重 )米 -2天 -1, 一 般 为 4 6 克 ( 干 重 ) 米 -2天 -1, 高 值 可 达 15 16, 甚 至 还 要 高 。28、库:指接受或贮藏光合产物的组织或器官。29、光饱和点:在 一 定 的 光 强 范

10、 围 内 , 植 物 的 光 合 强 度 随 光 照 度 的 上 升 而 增 加 , 当 光照 度 上 升 到 某 一 数 值 之 后 , 光 合 强 度 不 再 继 续 提 高 时 的 光 照 度 值 。30、光周期反应:是 指 在 具 有 生 光 周 期 的 情 况 下 , 生 物 体 对 明 暗 周 期 的 反 应 而 言 。 在通 过 光 周 期 刺 激 花 芽 分 化 诱 导 反 应 中 , 对 连 续 的 暗 期 的 长 短 发 生 反 应 。 不 论 明 期 的长 短 , 只 有 暗 期 继 续 到 一 定 时 间 ( 临 界 暗 期 critical darkperiod) 以

11、 上 , 短 日 照 植物 花 芽 才 能 分 化 , 而 长 日 照 植 物 的 花 芽 则 不 能 分 化 , 因 此 , 一 般 认 为 暗 期 反 应 是 光周 期 反 应 的 主 体 。 在 暗 期 中 受 到 短 时 间 的 光 照 , 暗 期 效 应 也 会 消 失 。 暗 期 反 应 与 温度 或 内 在 节 律 有 密 切 关 系 , 这 种 性 质 在 农 业 和 园 艺 上 已 广 泛 利 用 于 促 进 或 抑 制 花 的形 成 。 31、积温: 指 某 一 时 段 内 逐 日 平 均 温 度 累 加 之 和 。 是 研 究 温 度 与 生 物 有 机 体 发 育速 度

12、 之 间 关 系 的 一 种 指 标 , 从 强 度 和 作 用 时 间 两 个 方 面 表 示 温 度 对 生 物 有 机 体 生 长发 育 的 影 响 。 一 般 以 为 单 位 , 有 时 也 以 度 日 表 示 。32、有效积温:活 动 温 度 与 生 物 学 下 限 温 度 的 差 值 称 为 有 效 温 度 。 生 育 时 期 内 有 效温 度 的 总 和 称 为 有 效 积 温 ( 简 称 A 值 ) 。 其 中 不 包 含 低 于 B 值 的 温 度 , 所 以 更 能 表征 生 物 有 机 体 生 育 所 需 要 的 热 量 。 多 应 用 于 生 物 有 机 体 发 育 速

13、 度 的 计 算 。33、温室效应:温 室 效 应 是 指 透 射 阳 光 的 密 闭 空 间 由 于 与 外 界 缺 乏 热 交 换 而 形 成 的 保温 效 应 , 就 是 太 阳 短 波 辐 射 可 以 透 过 大 气 射 入 地 面 , 而 地 面 增 暖 后 放 出 的 长 波 辐射 却 被 大 气 中 的 二 氧 化 碳 等 物 质 所 吸 收 , 从 而 产 生 大 气 变 暖 的 效 应 。434、干燥度:表 征 气 候 干 燥 程 度 的 指 数 。 又 称 干 燥 指 数 , 通 常 有 字 母 K 表 示 。 它 是可 能 蒸 发 量 与 降 水 量 的 比 值 , 反

14、映 了 某 地 、 某 时 段 水 分 的 收 入 和 支 出 状 况 。35、叶龄指数:叶 龄 指 数 是 指 已 出 叶 片 数 占 主 茎 总 叶 数 的 百 分 数 。 叶 龄 指 数 ( ) 当 时 已 出 叶 数 /主 茎 总 叶 片 数 10036、生理需水:直 接 用 于 作 物 生 理 过 程 的 水 分 。37、节水灌溉: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38、经济系数:经 济 系 数 是 经 济 产 量 与 生 物 学 产 量 之 比 , 通 常 用 下 式 表 示 : 经 济 系 数 =经 济 产 量 /生 物 学 产 量

15、39、作物品质:作物品质是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是人类生活必不可缺少的物质。40、营养生长:绿 色 开 花 植 物 的 根 、 茎 、 叶 等 营 养 器 官 的 生 长 , 叫 做 营 养 生 长 。二、简答题1、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是什么?答:大豆重茬和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病虫害容易发生。以大豆为寄主的几种病害如线虫病、黄枯病等,在大豆重迎茬的土壤中由于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必然大量发生,尤以线虫病危害最严重。 根系及微生物分泌物的毒害作用。大豆根系及分泌物能使重迎茬大豆的正常营养代谢过程受到影响,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植株生育受到抑制,导致减产。 营养过度消耗。大豆

16、重迎茬使土壤中磷素营养过度消耗,有效氮磷比例失调,影响大豆生育。2、大豆三种“结荚习性”的特点是什么?答:根据大豆的结荚习性一般可将大豆分为无限、有限和亚有限三种类型。( 1).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茎秆尖削,始花期早,开花期长,主茎中、下部的叶腋首先分化开花,然后向上依次陆续分化开花。始花后茎陆续伸长,叶陆续产生。如环境条件适宜,茎可生长很高,主茎与分枝顶部叶小,着荚分散,基部荚不多,顶端只有 1-2 个小荚,多数荚在中下部。( 2).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一般始花期较晚,当主茎生长高度接近成株高度前不久,才在茎的中上部开始开花,然后向上、向下逐节开花,花期集中,当主茎顶端出现一簇花后,茎的生长终结

17、,这类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短。(3).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偏于无限习性,主茎发达,一般南方有限性品种较多。53、简述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答:大豆产量高低与产量构成因素一一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英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粒茎比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越优越、越合理产量越高。目前,各产量因素都优越的品种.还不多。研究表明大豆各产量因子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虽平方米内的结英数越高.意味着越高产.但百粒重低也不能提高产量。如:哈 76 一6012 品种,平方米结英数为 668 个.由于百粒重仅 17 克.亩产为 176 公斤。相反.哈 76 一6045 品种平方米结英数虽不足

18、 500 个.但百粒重为 24 克.亩产 227 公斤。又如.哈 79 一9440 品种.平方米结英数 953.3 个,粒数 1995.8 粒。按这一指标亩产应超过 250 公斤,可是因为百粒重仅 16.6 克.亩产才 223.5 公斤。所以大豆产量是构成诸因素平衡的结果。在选用品种时必须综合考虑。选用那些产量因素都较优越的品种.如欲达亩产 250 公斤产量水平时,平方米应保持 800 一 1000 个英、2000 粒、百粒重 20 克左右,具有这种能力的品种,才能达到预期目标。4、简述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稻米的区别。( 1)有机食品大米: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按照有机农业或有机食品相关标准

19、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等物质,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产物, 产品质量卫生等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经国家专管机构依法批准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有机食品统一标志的食用大米( 包括稻谷和成品米)。( 2)绿色食品大米: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用大米。绿色食品大米分为A 级和AA级两种。A 级绿色食品大米: 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 /T 3912000农业行业标准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 允许限量

20、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专项标准, 经专门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大米。AA级绿色食品大米: 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 /T 3912000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专项标准, 经专门机构认证并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用大米。( 3)无公害食品大米: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中除生物性农用资料外, 允许定性定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加工及质量卫生等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经专门机构认证, 获得产地认定证书和产品

21、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食用大米。5、简述甜菜块根由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糖分含量情况。甜菜的根是由主根膨大形成的肉质根,称作肥大直根,通称块根。甜菜块根分为根头、根茎、根体和尾根四部分。根头是缩短的茎,其上部丛生叶片,又称青头或青顶子;根茎是最下一排叶痕以下至根沟顶端,这部分既不长叶也不生侧根;根体是根茎以下至块6根直径 1 厘米处;块根直径 1 厘米以下部分为尾根。尾根没有制糖价值,收获时切削掉。糖分在块根中分布是不一样的。根头含糖最低、杂质含量最高;根体含糖最高、杂质含量最低;根茎中含糖和杂质含量在二者之间。从块根的横切面上看,中心部含糖最高,杂质含量最低;最外层含糖最低,

22、杂质含量最高;中层含糖及杂质含量也居二者之间。6、简述影响甜菜糖分合成和积累的环境条件。答 : 昼 夜 温 差 与 块 根 增 大 和 糖 分 积 累 有 直 接 关 系 , 昼 温 15 20 , 夜 温 5 7 时 ,有 利 于 提 高 光 合 效 率 和 降 低 夜 间 呼 吸 强 度 , 增 加 糖 分 积 累 。 适 宜 块 根 生 长 的 最 大 土壤 持 水 量 为 70 80%。 持 水 量 超 过 85%时 块 根 生 长 受 到 抑 制 ; 90%以 上 时 块 根 开始 窒 息 , 终 致 死 亡 。 糖 分 积 累 期 持 水 量 低 于 60%时 块 根 生 长 缓

23、慢 , 根 体 小 而 木 质化 程 度 高 , 品 质 较 差 , 不 利 于 加 工 制 糖 。 块 根 生 长 前 期 需 水 不 多 , 生 育 中 期 需 有 足够 水 分 , 生 育 后 期 需 水 量 减 少 。 全 生 育 期 降 水 量 以 300 400 毫 米 为 宜 , 收 获 前 1个 月 内 降 水 宜 少 , 否 则 含 糖 率 显 著 降 低 。 适 宜 的 日 照 时 数 为 10 14 小 时 。 在 弱 光条 件 下 , 光 合 强 度 降 低 , 块 根 生 长 缓 慢 。 日 照 时 数 不 足 会 使 块 根 中 的 全 氮 、 有 害 氮及 灰 分

24、 含 量 增 加 , 降 低 甜 菜 的 纯 度 和 含 糖 率 。 在 遮 光 条 件 下 , 块 根 中 单 糖 占 优 势 ,品 质 显 著 变 化 。7、确定水稻插秧密度应考虑哪些因素?答:适宜的插秧密度是水稻获高产的中心环节,生产上要求水稻个体与群体都要发挥良好,这样能充分利用空间、光能、养分、二氧化碳等条件,发挥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根据当时当地的生产条件、施肥水平、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力状况、栽培技术水平、水源条件、秧苗素质、插秧时间、历年病虫害危害程度、产量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保证高产的实现,从而选择最佳的插秧密度形式。8、简述防治马铃薯病毒

25、病害的途径。1选用抗、耐病品种 如适合山东二季作区栽培的鲁马铃薯 1 号、鲁马铃薯 2 号、鲁引 1 号、双丰 4 号、东农 303、克新 4 号、鲁马铃薯 3 号等,适合山东沿海和山区一季作区栽培的克新 1 号等。2培育和选用脱毒种薯 进行茎尖脱毒,建立无毒种薯繁殖基地,原种田设在高纬度、高海拔、风速大、气候冷凉地区,10 千米范围内无马铃薯生产田和茄科作物,并通过检测,淘汰病薯。脱毒原种繁殖生产用种,也要在高纬度、高海拔、风速大、气候冷凉地区进行。生产上春种马铃薯,要从上述地区调运脱毒种薯。秋种马铃薯可选用当地防蚜网棚或早春阳畦(需 5 月上旬以前收获)生产的脱毒种薯。3农业防治 选疏松肥

26、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马铃薯。结合冬耕或春耕整地,多施腐熟优质有机肥做基肥,一般要求每亩施腐熟圈粪 40005000 千克以上,如地力瘠7薄,还要多施。播种时还要施氮、磷、钾复合肥做种肥(但不宜施用氯化钾)。马铃薯开花现蕾时,喷施 0.1磷酸二氢钾。如遇植株徒长,可喷洒多效唑 10010-6(100ppm)有效浓度,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 20病毒克星可溶性粉剂 400 倍液,或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15植病灵乳剂 600 倍液9、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特点是什么?答:(发棵期):从马铃薯的幼苗期(即 68 片叶)到第

27、 12 或第 16 叶展平,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第二花序开花为第三段生长结束的标志,为期 30 天左右,称为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发棵期) 。在这期间,马铃薯的主茎快速增长,根系继续扩大,块茎膨大到鸽蛋大小,生长中心已由根、茎、叶等生长转向马铃薯的块茎生长。10、简述马铃薯贮藏的基本条件和方法。答:(1)贮藏地点和贮藏窖要具有通风、防水湿、防冻和防病虫传播的条件。(2)贮藏前将块茎分级摊晾 715d,进行“预贮”使伤口愈合。适宜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 90%左右。(3)预贮后,剔除愈合不良的伤薯、病薯、畸形薯等,再行贮藏。(4)种薯贮藏以 24为宜;食用薯以 14为宜;加工用商品

28、短期贮藏以 10左右为宜,不能见阳光,以免积累龙葵素。11、烟草的壮苗标准是什么?无病虫害是壮苗的主要标准,其次是根系发达,第三是茎秆有韧性、高度适宜,第四是叶数适宜、叶色正常绿色。但在不同烟区、不同烟草类型、不同栽培措施下,对壮苗的具体形态要求有所不同。12、烟叶成熟的标准是什么?答:叶由绿变成黄绿 2.主脉变白发亮,支脉褪青变白 3.叶尖下垂,茎叶角度变大 4.叶面的茸毛脱落 5.叶基部出现离层 6.叶面出现成熟斑会变皱13、简述优质烟叶生产的生态条件。14、向日葵有哪几个类型?各有哪些特点?1)按种子的经济用途分为食用型、油用型、中间型(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介于食用型和油用型之间) 。8(

29、2)按生育期分为极早熟种(生育期在 85 天以内) 、早熟种(生育期 86100 天) 、中早熟种(生育期 101105 天) 、中熟种(生育期 106115 天) 、中晚熟种(生育期116125 天)和晚熟种(生育期 126 天以上) 。(3)按选育途径分为常规种和杂交种。(4)按习惯分为野生向日葵、观赏向日葵、栽培向日葵。15、简述向日葵生育时期的划分及其特点。答:向 日 葵 的 生 育 期 是 指 从 出 苗 到 种 子 成 熟 所 经 历 的 天 数 , 一 般 为 85 120 天 以上 。 生 育 期 长 短 因 品 种 、 播 期 和 栽 培 条 件 不 同 而 有 差 异 。

30、向 日 葵 整 个 生 育 期 分 为 幼苗 期 、 现 蕾 期 、 开 花 期 和 成 熟 期 四 个 生 育 时 期 。 ( 1. ) 幼 苗 期 从 出 苗 到 现 蕾 , 称 为 幼 苗 期 。 一 般 需 要 35 50 天 , 夏 播 28 35 天 。 此 时 期是 叶 片 、 花 原 基 形 成 和 小 花 分 化 阶 段 。 该 阶 段 地 上 部 生 长 迟 缓 , 地 下 部 根 系 生 长 较快 , 很 快 形 成 强 大 根 系 , 是 向 日 葵 抗 旱 能 力 最 强 的 阶 段 。 2. 现 蕾 期 向 日 葵 顶 部 出 现 直 径 1 厘 米 的 星 状 体

31、 , 俗 称 现 蕾 。 从 现 蕾 到 开 花 , 一 般 约 需20 天 左 右 , 是 营 养 生 长 和 生 殖 生 长 并 进 时 期 , 也 是 一 生 中 最 旺 盛 的 阶 段 。 这 个 时 期向 日 葵 需 肥 、 水 最 多 , 约 占 总 需 肥 水 量 的 40 50%。 此 期 如 果 不 能 及 时 满 足 对 水 肥的 需 要 , 将 会 严 重 影 响 产 量 。 3. 开 花 期 田 间 有 75%植 株 的 舌 状 花 开 放 , 即 进 入 开 花 期 。 一 个 花 盘 从 舌 状 花 开 放 至 管 状花 开 放 完 毕 , 一 般 需 要 6 9

32、天 。 从 第 二 天 至 第 五 天 是 该 花 序 的 盛 花 期 。 这 4 天 开花 数 约 占 开 花 数 量 的 75%。 花 多 在 早 晨 4 6 点 开 放 , 次 日 上 午 授 粉 、 受 精 。 未 受精 的 枝 头 可 保 持 7 10 天 不 凋 萎 。 向 日 葵 自 花 授 粉 结 实 率 极 低 , 仅 为 3%左 右 , 而异 花 授 粉 结 实 率 高 。 气 温 高 , 雨 水 多 , 湿 度 大 , 光 照 不 足 , 土 壤 干 旱 等 会 使 结 实 率 降 低 。 因 此 , 调节 播 期 , 适 时 施 肥 、 浇 水 , 防 治 病 虫 害

33、, 以 及 采 取 放 蜂 或 人 工 辅 助 授 粉 等 措 施 , 可提 高 结 实 率 。 4. 成 熟 期 从 开 花 到 成 熟 , 春 播 25 55 天 , 夏 播 25 40 天 。 不 同 品 种 有 差 异 。 开 花 授 粉盾 15 天 左 右 是 子 粒 形 成 阶 段 。 比 期 需 天 气 晴 朗 , 昼 夜 温 差 较 大 和 适 宜 的 土 壤 水 分 。16、甜菜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糖分积累期有什么特点?。17、简述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18、简述玉米对光能的利用及其限制因素。919、玉米的根分为几种,其特点是什么?答:玉米的根有三种,即初生根、次生根

34、和支持根。初生根,又称胚根或种子根。是玉米种子发芽时从种胚处长出的一种根,它包括一条主胚根和数条侧胚根,共同组成初生根系。它在幼苗出土后 23周内,在输导养分和水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次生根,又称节根、永久根、不定根。是构成玉米根系的主要部分,玉米一生中所需要的水分和矿质养料,主要依靠次生根系来供应。当幼苗长出 34片叶时,从茎的第一个完全叶节上长出第一层根,以后每个地下茎节上长出一层次生根,形成强大的次生根系。支持根,又称气生根。是玉米拔节后到抽穗前于靠近地面的 13 个节上长出的几层根,它有支持植株,防倒伏的作用,同样也能起到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玉米根系发育好坏与产量有密切关系,俗话说“根

35、深叶茂”,只有根系发育良好,才能吸收较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充分满足地上部生长的需要,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形成较大的果穗,获得较高的产量。若根系发育不良,则植株瘦弱,果穗小,产量低。20、简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1 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节水作用地膜覆盖处理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覆膜处理后土壤含水量明显增高。2 地膜覆盖能有效地调节土壤的温度覆膜处理耕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趋势平缓,昼夜温差小,并且最高土壤温度在玉米根系生长的范围内。3 地膜覆盖能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地膜覆盖能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21、影响高粱粒重的因素是什么?22、高粱有哪几种类型?各有

36、哪些特点?答:高 粱 有 很 多 品 种 , 有 早 熟 品 种 、 中 熟 品 种 、 晚 熟 品 种 , 又 分 常 规 品 种 、 杂 交 品 种 ;口 感 有 常 规 的 、 甜 的 、 黏 的 ; 株 型 有 高 杆 的 , 中 高 杆 的 , 多 穗 的 等 ; 高 粱 杆 还 有 甜的 与 不 甜 的 之 分 。 粮 食 ( 面 粉 做 出 的 食 品 ) 颜 色 有 红 的 、 白 的 , 白 脸 红 面 的 , 不 红也 不 白 的 等 多 种 。 按 性 状 及 用 途 可 分 为 食 用 高 粱 、 糖 用 高 粱 、 帚 用 高 粱 等 类 。 高 粱10属 有 40

37、余 种 , 分 布 于 东 半 球 热 带 及 亚 热 带 地 区 。 高 粱 起 源 于 非 洲 , 公 元 前 2000年 已 传 到 埃 及 、 印 度 、 后 入 中 国 栽 培 。 主 产 国 有 美 国 、 阿 根 廷 、 墨 西 哥 、 苏 丹 、尼 日 利 亚 、 印 度 和 中 国 。 按 照 用 途 分 为 粒 用 高 粱 和 秸 秆 高 粱 , 秸 秆 高 粱 主 要 是 指 高粱 的 转 化 品 种 甜 高 粱 。23、简述影响小麦籽粒生长的环境因素。24、简述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答:水稻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构成的。这 4

38、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尤其是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每穗颖花数 X 结实率)有较大的负相关,只有在各因素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25、简述谷子叶面积动态变化规律。 答:从出苗到拔节为缓慢增长期,叶面积指数以 0.51 为宜。拔节到抽穗,叶面积发展迅速,至抽穗开花达到最大值,为直线增长期,以 45 为宜。抽穗到乳熟期,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后为稳定期,能保持在 30d 以上不下降或变动很小,稳定期长,有利于提高结实率。从蜡熟至完熟期,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为衰亡期,保持在32 为宜。26、环境因素对谷子的营养品质有何影响?1. 蛋白质谷子蛋白质含量有随降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在

39、同样降水年份,旱地谷子比水地谷子的粗蛋白质含量要高。施用肥料的种类、用量不同,对谷子蛋白质含量影响也不同。据张珠玉试验,在单施氮肥时,0112.5kg/hm2 用量范围,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 112.5168.75kg/hm2 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趋势减弱,配合施磷与单施氮肥相比,对谷子蛋白质的增加影响不明显。谷子的产地、品种与生产年份不同,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 2 脂肪干旱有助于谷子脂肪的含量提高。据杨官厅研究,在干旱条件下比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脂肪含量提高 9.6%,最高的达 274%。谷子脂肪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积温的增加,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含量还随纬度、海拔增加而呈增

40、加趋势,随施肥量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3. 淀粉谷子无论是单施氮肥,还是氮、磷配合,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总淀粉含量减少。而直链淀粉含量则随施肥量增加呈增长趋势,支链淀粉含量则随施肥量增加呈下降趋势。1127、简述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答:水稻分蘖与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是影响分蘖的重要因素,分蘖的最适温度是 2831。低于 18就不会发生分蘖。水稻的分蘖部位,一般在表土下 23厘米处。因此,影响分蘖最直接的温度是水温和泥温。据研究,分蘖期白天浅灌 12厘米水层,比深灌 4 厘米水层的泥温高 12,而晚上浅灌的反而比深灌的低 0.5左右。所以,分蘖初期白天应浅灌,夜间深灌,对促进分蘖有良好的

41、效果。 光照对分蘖有很大的影响。移栽后,如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叶鞘增长,秧苗细弱,不利于分蘖发生,反之,分蘖期晴天多,光照充足,叶鞘较短,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而快。 插秧深浅与分蘖快慢有密切关系。秧苗浅栽,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如秧苗深插达 7 厘米,移栽后的泥温要比栽深 3.5 厘米的泥温低 12。分蘖节要在表土层才能分蘖,深栽秧苗被迫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而消耗养分。每生长一个节,需时约 57 天,分蘖期延迟,有效分蘖大大减少,对夺取高产不利。 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和分蘖发生也有密切关系。一般供肥充足,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的时间延续得长;反之,分蘖发生

42、迟缓,停止也早。28、简述大豆的中耕除草作业的方法。答:中耕可以破除板结,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加速麦茬等有机物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旱时蓄水保墒,涝时散墒,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大豆苗期中耕是促苗早发、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俗话说“麦锄三遍没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夏播大豆苗期高温多雨,草苗齐长,易出现草荒。因此,必须及早中耕。大豆生育期内一般需中耕 23 次。第 1 次在苗高 610 厘米时进行;第 2 次在苗高 1520 厘米时进行;第 3 次在开花前进行。灭茬播种的大豆,第 1 次中耕要深,以松土灭茬除草为目的,同时要防止带土压苗;第

43、2 次中耕深浅应视苗情而定,对旺长的苗可深中耕;第 3 次中耕应浅,可结合培土进行,以松土、除草、防倒伏为目的。也可应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播后苗前进行 1 次土壤化学封闭性除草,将杂草消灭在出苗前后。常用药剂为每亩 50%乙草胺乳油 2575 毫升,72%都尔乳油 150 毫升,或 48%拉索乳油200 毫升,对水 45 千克喷雾。29、如何巧施水稻穗肥、粒肥?答; 科学施好穗肥和粒肥是水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保证。据试验证明:水稻巧施穗肥和粒肥,可增产 20%25%。 水稻施穗肥是指在抽穗前的幼穗分化期,适时追施一定数量的速效性氮肥,有助于巩固前期有效分蘖,减少和防止颖花退

44、化,促使稻穗良好发育。由于各地稻田的地12力、栽培品种和气象条件的不同,追施穗肥的时间和方法也不同。 一般追肥时间以枝梗分化到颖花分化期为宜,大约在抽穗前 1618 天,或水稻叶龄指数达到 90%,水稻剑叶刚露尖,幼穗长到 12 毫米时进行。每亩追肥量是:如用硝酸铵需 45 公斤,如用硫酸铵需 6 公斤,如用磷酸二铵需 45 公斤。追肥前,灌水 35 厘米深,堵好上下水口,均匀撒施,45 天后再转为正常管于。遇阴雨连绵天,生长过旺的稻田可不追施穗肥。 水稻追粒肥是指出穗后 510 天施用的少量肥料,或当水稻裂口抽穗前 23天追施的肥料。施用适当,可使子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施用不当,不起作用或贪

45、青晚熟,影响产量。 巧施粒肥,必须要做到“三看” ,即看天、看田、看苗。看天就是要掌握好天时,干旱时要巧施,阴雨少施。看田就是掌握不同田块的土壤肥力,瘦田多些,肥田少施。看苗要根据苗情,长势瘦弱、抽穗后叶色落黄严重的多施,长势旺盛、抽穗后轻度落黄的少施或不施。 粒肥一般施用硫酸铵、尿素等化肥,每亩施 35 公斤。施用时,田中要灌浅水,施肥后不要灌水,让其自然落干。如没有尿素也可追施硝酸铵。除做田面追肥外,也可采取根外叶面追肥。方法是:1.叶面喷施尿素液,浓度 1%,每公顷追施 5 公斤。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液浓度 0.5%,每公顷喷施 2.5 公斤。30、简述水稻育苗的基本环节。答:水稻育苗

46、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关系到水稻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 1备好床土准备扣棚: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干燥的田块,及早扣棚提高苗床低温。 2做好种子发芽试验:在浸种之前都必须做好种子发芽试验,芽率低的及时换种。 3在浸种前选择晴天晒种 2-3 天,将晒好的稻种用 1.13 比重浓度的盐水选种(按 25公斤的清水加 6 公斤盐的比例配比)选中后一定要用清水洗稻种 2 次,以免影响发芽。 4注意浸种消毒的时间:浸种消毒的水温和时间长短对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影响很大。因为恶苗病的发生主要是由种子带菌引起的,所以种子消毒是防治恶苗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目前消毒效果较好的药剂是咪酰胺类消毒剂,一定要严格控制

47、药量。浸种药液要高出种子 15 公分,每天要搅拌 2-3 次,浸种积温达到 100 度。即如果浸种水温是 15度则需要 6-7 天,如果水温 20 度则需浸泡 5 天,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5、控制播量:稀播育壮秧,催芽种子建议播种量,机播盘育苗每盘 100-200 克,手插盘育苗每盘 60-70 克,旱育苗每平方米 150-200 克,抛秧盘育苗每孔 2-3 粒。 136、苗期管理:温度管理;育苗至 2.5 叶前,棚内温度控制在 30 度以下,秧苗到 2.5 叶后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度以下。出苗前 25 度就应留通风口,出苗后当天的外界气温 15度以上时,就应早点留小通风口 。水分管理:早晨

48、太阳出来前稻叶尖上有大的水珠不浇水。如需浇水时一次浇透,不要勤浇水。立枯病防治:立枯病的诊断,首先看稻苗新叶尖上没有水珠或发黄,其次是把稻苗连根拔起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就是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先是新叶不吸水变黄,严重时整株变黄死亡。防治方法:每平方米苗用床用 50%立枯净 1.2 克兑水 3 公斤喷洒,或每平方米用 3.2%克枯净 10 克兑水 3 公斤喷洒。稻苗根系发育不好的需要叶面喷施促根剂。 三、论述题1、试述高粱保全苗技术。2、试述高粱抗旱耐涝机理。3、试述玉米的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4、试述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5、试述小麦阶段发育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6、试述玉米合理

49、密植原则及种植方式。7、试述影响小麦品质的环境因素。8、论述水稻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9、试述甜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10、试述影响大豆子粒蛋白质和油分积累的因素。11、试述大豆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12、试述防止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13、试述大豆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规律。14、试述马铃薯的产量形成特点。15、试述烟草早花的原因及防止途径。早花发生的原因 (1)育苗原因:播种期过早,播种量过多,未及时间苗,烟苗过分拥挤和水肥管理不善,5 片以上真叶时遇低温时间过长。14(2)气候原因:低温寡照持续时间长,天气干旱等。移栽前后遇到 1318的低温,并持续 10 天以上。低温是发生早花最重要的原因。(3)栽培原因:栽培管理粗放,如大田期的干旱、积水、肥料不足和土壤板结等。(4)品种原因:有些品种对低温反应敏感,遇低温时易早花;少叶型品种容易早花。 预防措施(1)适时播种:苗龄不可过长,加强苗床管理,注意剪叶、炼苗,移栽前炼苗时要注意预防冷空气,培育出数量足够,苗龄适宜,健壮整齐的烟苗(2)适期移栽:必须强调适时移栽,切忌雨大栽烟,移栽成活后,及时追肥,中耕除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