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69548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1.物价稳定,稳定物价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一般稳健的做法是控制在1

2、%-3%。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反之,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即消除非自愿失业。 充分就业不等于失业率为零。,3.经济增长,GDP的增加; 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 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其增长率。初步核算,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略有顺差或逆差。,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 事实证明,稳定物价与充分

3、就业两个目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若要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人数,就必须增加货币工资。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少,对充分就业目标就无明显促进作用;若货币工资增加过多,致使其上涨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必然造成物价与就业两项目标的冲突。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关系可用菲利浦斯曲线来说明。,1958 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勾划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 由于货币工资增

4、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这条曲线又被西方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当经济主体投资高涨,从而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往往伴随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货币当局为稳定物价,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果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同时,经济增长率也随之下降。,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货币当局为了抑制物价上涨,有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或降低货币供应量,则在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利率的提高有可能导致资本流入,资本项目出现顺差;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下也可能会出现顺差;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国际收支失衡,4. 经济增

5、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国内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国民收入和支付能力的增强,进而进口需求增加。如果出口的增长不及进口增加,则必然会导致贸易收支逆差。 如果采取信用紧缩,减少货币供给,抑制国内需求,消除逆差,则会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三、协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矛盾的方法,1.统筹兼顾: 2.相机抉择 3.政策搭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物价稳定、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统筹兼顾:一是对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统筹兼顾,力求协调或缓解这些目标之间的矛盾; 相机抉择:指政府经过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根据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决定借助外力,采取相对应的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

6、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政策搭配:是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其他政策配合运用。,四、中国人民银行的最终目标,单一目标论: 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只有一个。分成两个支派: 一派主张以稳定货币从而稳定物价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另一派主张以经济增长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双重目标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有两个,一个是稳定物价,另一个是发展经济。 多重目标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是多重目标.,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指出,我国货币政策要坚持多目标,强调促进经济发展。 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首先在宏观调控和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促进就业,其次注重通货膨胀的防治

7、,保持币值稳定,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钱“毛了”,还要促进和支持消费。,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被确定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 按照2007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已释放出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的信号。,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在2007年的“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如今将由“稳健”直接改为“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由此“全新登场” 。 中国十年来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7月,央行表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

8、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这意味着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之前的“双防”微调为“一保一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中央银行面临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过紧可能影响经济复苏,过松则助长泡沫和难以抑制通胀。 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取向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2011年2012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

9、工具,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1.存款准备金政策,(1)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目的 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控制货币供应量,(3)作用机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信贷规模(存款货币)成倍收缩货币供应减少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存款货币)成倍扩张货币供应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萧条,(4)特点,政策效果

10、 效果显著,且能迅速达到最终目标 局限性 缺乏应有的弹性 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同,对小银行的冲击远大于大银行,这显然不利于维持一个较为合理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效应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本次下调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由21%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则降至17%。根据2012年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80.13万亿元总量计算,此次央行将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2.再贴现政策,(1)含义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

11、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2)再贴现率的特点 一种短期利率 一种官定利率 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3)作用机理,再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成本降低+市场利率降低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供应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市场利率提高信贷规模收缩货币供应减少(紧缩性货币政策),(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具有告示效应 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 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再贴现政策的效果不如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且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也不如其他两者。,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含义 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

12、价,其交易量和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短期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等)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2)作用机理,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成倍扩张 中央银行买入证券货币供给增加+有价证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 中央银行出售证券基础货币回笼货币供应成倍紧缩 中央银行出售证券货币供给减少+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3)特点,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处于主动地位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公开市场业务可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随时作逆向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对整个

13、银行系统基础货币总量的调控,使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与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的利率。,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以抑制过度的投机。 主要工具是: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 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只需按照一定比率缴纳保证金,经纪人则可通过向商业银行借款,为其客户垫付部分价款,以增加

14、交易量。 通过提高该比率,控制商业银行对经纪人的放款,进而达到收缩信用的目的。,2.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所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交易中的过度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主要包括规定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限以及首次付款和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等。,3.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所规定的销售融资的限制性措施。 消费者信用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中首次付款的最低金额、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以及适用于分期付款的耐用消费品的种类等。,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

15、 (1)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及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对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加以合理分配和必要的限制。,(2)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在其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 规定该比率主要是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并限制信用的过度扩张。 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与收益率成反比。因此为保持央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商业银行必须缩减中长期贷款,(3)利率上限,利率上限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对存贷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 规定利率上限主要目的是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以及为了取得高回报在资产运用方面承担过

16、高的风险,2.间接信用控制,(1)窗口指导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属于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窗口指导是监管机构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风险,进而实现监管目标的监管行为。 (2)道义劝告 所谓道义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特殊的声望和地位,通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或与其负责人面谈等方式,来影响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一、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基本概念 二、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 三、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作用,一、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基本概念,1、操作目

17、标 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基础货币、短期利率等指标。 2、中介目标 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等,二、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选择,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对其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 具有明确的定义、能迅速获得准确数据 可控性 中央银行可以较有把握的将选定的中间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 相关性 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紧密的关联性,三、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作用,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实践中: 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是连接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的桥梁。,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