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政策工具,0704,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要求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放的存款占其总存款的比率。影响货币乘数。在基础货币供应不变的条件下,存款准备率降低,全社会货币供应将增加;反之亦然。,再贴现:中央银行对银行贴现票据进行贴现。 影响基础货币供应 通过再贴现利率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买卖证券。 公开市场操作更是直接对应基础货币的供应。中央银行买进将放出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卖出将收回基础货币。 金融市场的利率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存款准备金率的功能及其发展,传统上作为货币政策的“巨斧”。 目前,至少有英国、加拿大、墨西哥、奥地利、新西兰
2、等7个国家的准备金率为零,其他实行正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则大幅度降低了准备金率。于1999年1月启动的欧洲中央银行,对于构成其“储备基础”的一部分负债也实行零准备率。 在上述国家中,“金融机构缴存准备金”帐户被取消了,但代之以“金融机构清算帐户”。所谓准备金为零,指的就是这个清算帐户的余额在一个期限内平均为零。 零准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更多地集中在调控利率这种“价格变量”上。,2、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发挥作用的机制,相当于对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行为课征税收。“税率”便是准备金率。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较高的法定准备金率和同样很高的超额准备金率(目前为5.25%
3、)。使得货币当局的抽紧银根的政策被大大消解。中国是世界上很少几个对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国家。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为1.89%,超额准备金利率为1.62%。这使得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失去了课税的功能,从而难以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提供正向激励的作用。,3、新问题: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的金融机构相继出现经营危机,一些大银行的倒闭,给国内存款人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并带来了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使得人们认识到:银行业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规范和准则。巴塞尔协议就是世界银行业历经磨炼以后而总结出来的这样一套基本规范和基本准则。 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维护银
4、行的正常经营,从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但是,这是用存款者的资财来维护存款者自身。加之,存款准备金只能对现期的风险实施保护。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一途。但如所周知,这会导致道德风险。,3、新问题: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根本的办法是要让银行所有者承担经营的后果。于是,人们就想到要提高资本充足率。 1974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包括英美等国在内的“十国集团”和瑞士的中央银行在瑞士的巴塞尔开会,第一次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管理问题。 1975年2月成立了常设监督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 975年9月26日,该委员会达成第一个契约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这就是最早的巴
5、塞尔协议。,3、新问题: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率,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资本协议,便是实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第一个正式努力。1997年,1988年资本协议被写入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所谓巴塞尔),成为资本监管的国际标准。,4、银行股权资本的职能,股权资本的职能 提供一个应付偶然损失的“资本缓冲器”,使存款人自始至终得到保护; 为购置房屋、设备与其他营业所需的非盈利资产提供资金; 满足银行管理当局有关针对可能招致的风险而备足资本的要求; 向公众保证:即使发生贷款损失和投资损失时,银行仍然具有能力即时偿付债务,并继续为公众服务。,4、银行股权资本的职能,资本充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取决于银
6、行资产和负债的性质。 为了使资金充足程度指标更精确地反映银行实际承受风险的能力,在确定这一指标的构成时,就不应该只针对资产规模来设置,而要把它和银行资产负债组合政策相关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挂起钩来。,5、银行资本的要求,核心资本包括已缴股金的普通股、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公积金和储备提留。 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实际储备、房地产和持有证券的重估增值、贷款损失预提准备、债券股票复合性质的融资、次级定期债券。,6、作为监管规则: 巴塞尔协议的货币政策含义,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是资本充足率。 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下,银行事实上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信用。更有甚者,即便银行拥有足够的存款,而且满足存
7、款准备金率的要求,如果资本充足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银行除非从事零风险的资金使用,它们依然不能扩张贷款。这就使得资本充足率要求具有了相当强的货币政策含义。 与准备金率要求相比,资本充足率管理对银行开展风险贷款的约束力更强。在也正是很多国家废弃准备金手段的原因所在。,7、中国的资本充足率管理,于是,实践中便有两者协调配合的问题。 2004年,中国曾经有过用准备金率来替代资本充足率管理的试验。货币当局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状况,对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要求,试图建立起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践显示,这种做法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1995年5月通过的商业银
8、行法中,已经规定有8%的资本金的要求。但未得执行。 2003年12月修订的商业银行法,重申了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没有相应的补充资本金的措施。,银监会成立以后,2004年2月,商业银行专门颁发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于3月1日实施。 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为2007年1月1日。过渡期内,未达标的商业银行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通过敦促股东注资,调整资产结构,改善经营状况,提高自我积累能力,招募合格战略投资人,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可转债,上市或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当前,中国银行业补充资本的举措遇到了很大困难。 如何贯彻落实资本充足率管理,如何协调银行监管与
9、货币政策的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二、再贴现,历史上再贴现曾经是重要的政策工具。 从目前的情况看,再贴现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但是对利率的影响则比较微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贴现窗口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被动性工具。中央银行可以始终开着再贴现窗口,但却不能强迫银行到它那去进行贴现。 由于金融机构筹资的渠道增多,它们没有必要利用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窗口去获得流动性,这就使得这一工具基本上不发挥作用了。,三、公开市场操作,1、公开市场业务的突出,金融的自由化。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制度的有效性,以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管理为前提。机构边界划得清楚,业务分得明白,管理才能有效。 金融创新。有了金融
10、创新,金融机构可以绕过货币当局的准备金管理,可以不理会贴现窗口的约束,自由地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 金融全球化。在国界日益模糊的条件下,一国金融当局如果对本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非常严格的管理,就会将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挤”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 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已经大大加强了市场的力量。公开市场操作是一种在市场上进行操作并实现货币当局政策意图的工具。,2、公开市场操作对象的选择,公开市场规模大,能有效发挥货币供应“蓄水池”的作用; 市场价值不应有较大的波动,不至于使得货币当局经常需要根据该资产变动了的市场价值来调整其资产负债表; 它不应与微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活
11、动有直接的联系,否则,面向全社会的货币供应政策就会成为偏颇于某些经济主体和某些经济活动的信贷分配政策; 这种资产的市场参与者应当尽可能广泛,其交易应当活跃且不间断,以便货币政策能够全面、及时、且具有连续性地向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传导。,3、公开市场操作:中国的发展,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成立了公开市场操作室,并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试验。但作用不大。 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启动,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市场条件。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公开市场操作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2000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对冲”14000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再贷款的任务。 目前,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
12、为中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4、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困境,缺乏有效的操作工具: 货币当局手中并未掌握较大规模的优良债券。 国债市场规模很小,而且强烈地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规模品种,4、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困境,不得以的选择:央行票据 央行创造以自己为债务人的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越来越高 如果考虑利率成本,则有操纵市场利率之嫌。 可能的选择:发行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资产债券(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做法)。,5、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未来发展,同时调节头寸和利率 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制度框架 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监控体系 完善央行债券资产管理体系,四、若干新的选择性工具,分业管理 分业的历史地位 新的发展方向 市场准入 金融业的“准”公共性质 技术标准的重要性 存款保险 必要性 道德风险问题,贷款分类 “一逾两呆”概念:逾期、呆帐、呆滞。_关注合规 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_关注风险 资本金管理 巴塞尔协议 中国商业银行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