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48521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质量分析:,一.选择题,二.选择题,三.理解与应用:23-12 24-18 25-6% 26-19% 四.实验探究题: 27-16% 28-22% 29-17% 五.化学计算:30-17% 31-53% 分数段统计:70分以上:17 人 A级: 0分以上: 20人 B级:,1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D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 少量的乙物质,议论纷纷,1.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_放出氢气多? 等

2、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_放出氢气多?,2.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发现金属有剩余, 放出氢气质量 ?,浪里淘沙,1.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化合价相同,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放出的氢气越多。,2.酸的质量相同,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一定相等。,小试牛刀,甲 乙,g,0,g,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消耗的稀硫酸质量大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O,2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

3、溶液,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无法进行区别的是( B ) A氯化铜、氢氧化钠、硫酸镁、硫酸 B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 C氯化镁、氢氧化钡、硫酸钠、硝酸 D硝酸银、碳酸钾、氯化钡、盐酸,我会总结:,不使用其他试剂对物质进行鉴别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从特殊现象入手,寻找突破口,2.利用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情况进行判断,26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将该气体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 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无水硫酸铜

4、具有遇水变蓝的性质); 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并用化学式填空:该气体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有一瓶气体,它是由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a将气体通过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无明显现象。b在导管口将气体点燃,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2)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气体,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燃烧后气体中各

5、成分的质量,将.g该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甲方案:先通过碱石灰(氧化钙、氢氧化钠),再通过浓硫酸。乙方案: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上述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浓硫酸增重.g碱石灰增重.g,该气体的组成是,激情超越,(2)活动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物质的除杂注意的问题:不增、不减、易分 1.不增:在除去原有杂质的同时不能增加新的杂质 2.不减: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中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操作简单易行,被除去的杂质和新引入试剂都应易于分离除去。 注意:当加入的物质过量时,该物质变成了新的杂质,应该注意把该物质除去。所以在做题时要注意看加的物质是否过量。,31.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布置作业:,写出本次考试的心得和体会,成功和失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