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学习目标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和单质硫的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三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征。 新知预习 知识点一:硫元素的存在和单质硫的性质 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的硫存在于_或_。 化合态的硫主要以_和_的形式存在。几种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式:硫铁矿 _ 黄铜矿_ 石膏_ 芒硝_ 2单质硫的性质 (1)_色晶体,俗称 ,质脆,不溶于_,微溶于_,易溶于_。 (2)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知识点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1SO 2 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
2、色、有 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 ,_液化,_溶于水。 2SO 2 的化学性质(酸酐的通性、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 (1)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与水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如Na 2 O)反应: 与碱(如NaOH)反应: 2 【思考与交流】阅读课本第90页,比较SO 2 与水的反应与其它化学反应的区别,总结“可逆反 应”的特点,并分析H 2 燃烧生成水,水电解能生成H 2 和O 2 ,这是可逆反应吗? SO 2 不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分析现象并书写离子化学方程式。思考该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SO 2 和CO 2 。 (2)漂白性 【实验探究1】将SO 2 通入品红溶液,然后再加热。将C
3、l 2 通入品红溶液,然后再加热,观察前后 现象的变化。分析原因。 【实验探究2】将SO 2 、Cl 2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比较异同。思考SO 2 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3 【总结归纳】SO 2 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后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 。 通常只能漂白 ;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思考与交流】常见的漂白剂还有哪些,它们的漂白原理,漂白范围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漂白效 果又如何呢? 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SO 2 、Cl 2? (3)氧化性 能与H 2 S反应生成S单质。写出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4)还原性 SO 2 能被氯水、O 2 、HNO 3 、Fe
4、 3+ 、MnO 4 - 、ClO - 、H 2 O 2 、Na 2 O 2 等氧化剂氧化成+6价S的相关微粒 (如果在溶液中,则一定是SO 4 2- )。先回顾价态的变化规律,然后完成下列方程式。 SO 2 + Cl 2+ H 2 O SO 2 + Fe 3+ + H 2 O SO 2 + H 2 O 2 【思考与交流】分析下列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4 SO 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 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原因: SO 2 使品红试液褪色,原因: SO 2 使滴加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褪色,原因: SO 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 将SO 2 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原因: 知
5、识点三:三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三氧化硫常温下是 态, 溶于水。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 和水反应: 和碱(如NaOH溶液)反应: 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 课内达标 ( )1、SO 2 和Cl 2 都具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 此时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 立刻褪色 B. 慢慢褪色C. 先褪色后复原 D. 颜色不褪 ( )2.检验SO 2 气体中是否混有CO 2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品红溶液 B. 通过澄清石灰水 C.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 先通过酸性KMnO 4 ,在通过品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 ( )3.除去CO 2 中混有的少量SO 2 气体,可选用试剂 A. 澄清石灰水 B. 品红溶液 C. 溴水 D. 饱和NaHCO 3 溶液 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SO 2 中混有CO 2 。5 课后收获 我学会了: 我有疑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