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中国近代音乐史第一章新音乐形态:以借鉴西方高度声乐化和高度器乐化的形式为代表的现代专业创作阶段。1近代以来,西方音乐文化如何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在华传播,西洋音乐文化在中国传播,最早可上溯到唐代,以后元明清三代,陆续有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但传教士在中国所接触到的中国人,主要集中在宫廷和少数教徒,1840 年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带来的西方音乐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一是向中国朝廷进贡的西方乐器:如元代进贡的管风琴,明代利玛窦进贡的古钢琴,清代皇帝学习钢琴。B.1840 年之后,伴随西方列强侵入,越来越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沿海城市兴建教会,传播基督教,同时中国民众通过教会了解
2、了基督教音乐。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定期的礼拜仪式规定唱的基督教歌曲基本都是英美的基督教音乐。新式军队的建立和发展:A.19 世纪 80 年代,外国人在上海租界成立上海公共管乐队,乐队特征是此乐队成员均为外籍人,是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的前身。B.19 世纪 80 年代末,当时在清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特在海关总税务各属下创办的管乐队,一般称之为“赫特乐队” ,在 1908年该乐队随赫特告老返国而解散,其特征主要是靠招收中国年轻队员加以培训,由葡萄牙恩格诺任教练。C.甲午战争之后,1899 年,清廷决定委任袁世凯督练新军,1898 年亲自编订兵略录存中已写明有军队编制及有关要求,是中国自办的第一
3、支新式乐队,民国后的北洋军校和后来的保定路军学校黄埔军校等都一一仿效,而以往在清军中的旧式鼓吹乐很快在军队中消失。新式军校音乐教育:1842 年,马礼逊学堂是现知中国人最早在新式学校中接受音乐教育的学堂。 “崇信义塾”是西方传教士最早在华开办的学校之一。1898 年维新派知识分子改良,清政府决定创办22新式学堂,同时日本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大为鼓吹兴办新式学堂,并在学堂中一定要开乐歌课。1907 年,把乐歌课列为女子小学堂随意课,女子师范学堂必修课。1909 年列为女子初级小学随意课,1910 年列为女子高级小学随意课,外来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要靠制度化的教育,由此,在新式音乐教育中形成编制学堂
4、乐歌,成为近代以来外国音乐最早大规模传入的渠道。2学堂乐歌产生背景:在中国最早开办音乐课的是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来华的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但教会学校里开音乐课影响很小,真正推动新式学堂建立,新式音乐教育的开展,要归功于清末维新派知识分子改良主张和一批留学归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大力推动。1898 年康有为奏呈光绪帝清开学校折 。1904 年颁布癸(gu)卯学制,直至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但清政府依旧闭关锁国,对新式学堂建立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直到 1907 年开始在女子学堂开设随意课,因此,新式学堂的建立不是清政府扶持的,而是维新派改良知识分子和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自发努力,尤其是后者。1定
5、义: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在新式学堂里开设的乐歌课和所唱的乐歌。2主要内容: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要求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文明,以救亡图存(以新音乐改变社会,塑造新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宣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如中国男儿 ,宣传爱国思想,对祖国历史和山河赞美,如祖国歌 、 扬子江 、 十八省地理歌 ,宣传男女平等,提倡女权,如勉女权 、 体操-女子用大量反映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放学、 男儿第一志气高 、 竹马 、 赛船 。3创作方式:选曲填词,只有极少数作品是乐歌作者自己创作。4曲调来源:前期(民国成立前)主要运用日本的学校歌曲,流行歌曲和军歌33后期(民国成立后)直接选
6、用欧美的流行歌曲,基督教歌曲。另外有少量选用中国传统乐曲或民间歌谣来填词,不占主流。基本选用外来音乐的基本原因是:近代以来中国是弱国,以洋务运动起全面学习西方,维新派出现后,从文化层面改革,全方位学习西方文化、艺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远远超过中国,评价为“雅乐论亡,俗乐淫露”甚至出现“全盘西化” 。5学堂乐歌时期的代表作家A.沈心工:编创学校唱歌集 ,代表作品黄河 、 勉女权 , “摆脱旧文学,旧诗词风气”开“白话文”先河。生平:1902 年自费留学日本,考察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并与曾志忞(mn)等留日学生,在江户留学生馆创办了一个类似于音乐补习学校的组织-音乐讲习会,
7、此间得以初步学习西洋音乐的基本知识,1903 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中国小学音乐教育,直到 1927 年退休。贡献:一生编创乐歌 180 余首,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体操-兵操 、 竹马 、 黄河 、 革命军等,由于沈心工在学堂乐歌编创和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享有“学堂乐歌之父”的美誉。B.李叔同:“弘一法师”:学堂乐歌作家,音乐及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生平:学堂乐歌时期最多才多艺的艺术教育家,1905 年,东渡日本,主攻西洋绘画,旁修音乐,1906 年,在日本独自创办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同年组织话剧“春柳社” ,并在两部话剧中饰演女主角,1911 年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1918
8、 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贡献:乐歌创作是同时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他写的作品大多是借景抒情,抒发内心情怀,描绘自然景色的优雅之作,由他填词创编的送别迄今仍然脍炙人口,这也是学堂乐歌运动当中传承历史直到今天还在流传的一首歌(还研究词曲结合的特点春游 ) 祖国歌根据民间曲调老六板创作。44C.曾志忞(mn):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作家生平:1901 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1903 年转入东京音乐学校,1902年与沈心工发起组织音乐讲习所,邀请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米次郎担任讲师,1904年创立正雅音乐会,1905 年组织国民音乐会,1907 年回国在上海创办夏季音乐讲习会,1908 年在上海创办半
9、工半读性质的“上海贫儿院”设有“音乐部”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其贡献:音乐理论注述,他是学堂乐歌时较早从事理论注述的音乐家。1903 年在江苏杂志中发表了乐理大意 唱歌及教授法等文章。1904 年编印出版了乐典教科书是中国最早的一本比较系统的介绍西洋乐理的教科书,并在自序中提出口号“为中国造一新音乐” , “新音乐”一词由此开始,1905 年出版音乐全书和声略意 ,发表了音乐教育论曾志忞在这些理论注述中大力鼓吹音乐教育,主张学习西方音乐,改变中国传统音乐,创造中国新音乐,对当时乃至此后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编创乐歌:1903 年发表练兵 、 扬子江等乐歌,同年出版教育唱歌集 ,其中收录
10、了自己编创的歌曲 16首,是学堂乐歌时期,最早的一本个人乐歌集。6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音乐启蒙运动,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A.学堂乐歌期间:西方音乐基本知识,如乐理,演唱演奏法,乐器等开始初步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国人所接受,从这时开始,中国人在制度化的学校音乐教育中所接触并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西方文化,通过学堂乐歌,西方音乐传入中国。B.学堂乐歌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尝试性、探索性的新音乐创作。C.作为一种声乐形态,学堂乐歌的集体合唱形式为三四十年代蓬勃发展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D.学堂乐歌为中国造就了第一批从事国
11、民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家,同时也为后来专业音乐家的成长做了基本的音乐启蒙。55E.学堂乐歌时期,鼓吹学习西洋乐,以及批判与鄙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思想与实践,对当时乃至整个近现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第二章 二十年代音乐(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1931 年)1、二十年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1背景五四运动1921 年中国共产党。2二十年代音乐在新文化方面的主要特点:(与学堂乐歌相比)由于学堂乐歌以来西方音乐和新音乐启蒙,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出现,如 1927 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在上海创办的国立新乐院。受
12、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新型音乐社团组织开始在一些大城市出现,如 1919 年成立的北大音乐研究所,上海的中华美育会,1921 年北京乐友社,1927年刘天华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国乐改进社。新型音乐社团组织的成立对促进美育,活跃当时社会音乐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四运动时期,一些外国音乐家来华演出,进一步把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增强了中西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中国人举办的音乐会演出不断在大城市出现,这些演出活动为当时社会音乐生活,促进美育,推动专业音乐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专业音乐教育的初步发展和一些留学归国的专业音乐人才的加入,中国开始出现第一代专业音乐家,如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等,有的从事音乐
13、教育创建,有的是这一时期有影响的作曲家,为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新型音乐创作开始出现,并且日趋占据主流地位,突破了以往选取填词的编创方式, (开始自己创作曲目) 。配合国民党北伐战争和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斗争,在革命活动最有成效的历史,出现了广泛的群众革命歌咏活动和一些类似学堂乐歌手法编制的工农革命歌曲。各种音乐思潮纷呈迭起,在如何发展中国音乐这一问题上有三种观点,一:认为要全66面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摒弃中国传统音乐,二:认为应该保存和发扬国粹,拒绝外来音乐的融汇,三: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应走中西融合的道路,这条道路符合历史发展条件。2、音乐家:1萧友梅:是我国近代
14、教育家,作曲家,新理论家,中国当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生平:早年到日本留学,民国成立以后,到德国留学, (莱比锡音乐学院)博士论文题目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 ,贡献:专业音乐教育(奠基人开拓者)A.北京时期:1920 年回国,1922 年将北大音乐音乐研究会改组为北大音乐传习所,至 1927 年离开北京,一直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先后在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主持工作,培养了刘伯超、冼星海等音乐人才。B.上海时期:1927 年与蔡元培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国立音乐院” ,1929 年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开始任校长,培养了丁善德、张曙光等音乐家
15、, C.办学:学制和课程设置上引进欧洲和德奥体制,聘请国内外教授,注重教师的培养。音乐作品:作品大约一百余篇,器乐作品早期在德国写过大提琴曲秋思 ,钢琴曲哀悼引 ,回国后所写的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更多作品为声乐作品,为适应专业音乐教育的需要而写了很多声乐歌曲,歌集:今乐初集 、 新歌初集 、 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合唱曲:春江花月夜 、 别校辞 ,歌曲:问 、 五四纪念爱国歌 、 国民革命歌 , (卿云歌为中华民国国歌)器乐曲:夜曲 、 小夜曲 。D.学术研究与理论著述: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中国古代乐器史的学术专著。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 、 和声学 、 普通乐学
16、、 钢琴教科书 。E.音乐思想:主张全面的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用西方音乐的方法,创作中国音乐,最终目标是创造俄罗斯国民乐派意义上的中国民族乐派。772赵元任: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音乐创作为重点,有影响的艺术歌曲分为三类:一类是最早的艺术歌曲,多数收集于新诗歌集 ,用刘半农,胡适的诗词所写。二类是给著名教育家陶先知的诗词专门谱写的儿童歌曲收编于晓庄集和儿童节歌曲集 。三类是爱国歌曲,收编于 1939 年出版的民众教育歌集 。 叫我如何不想他最大贡献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鲜明体现了五四时期民主、平等、博爱的进步思想。注意词曲结合的关系,多数作品都特别研究语言、音调与歌曲曲调的紧密结合
17、,代表作:海韵 叫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作曲) 也是微云 。探索民族音乐风格,在和声上最早进行中国派的试验。注重钢琴伴奏的写作,使钢伴与歌曲声部称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伴奏成为烘托气氛,表达歌曲情感的有力手段。较为熟练的运用西方的曲式、和声、旋法、转调等作曲技法,赵元任的音乐思想:提出了两个不同:不同的不同和不急的不同,不同的不同即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不急的不同即跟西方音乐相比,我们的音乐有待进一步发展,不同的不同要发扬,不急的不同要向西方学习。3刘天华音乐创作:“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其是大二胡名曲, 良宵 、 月夜 、苦闷之讴 、 独弦操 、 病中吟 , 烛影摇红 、 光
18、明行 、 悲歌 、 空山鸟语、 闲居吟 ,是五四时期新国乐创作的代表作,三首琵琶曲歌舞引 、 改进操 、虚籁 ,一首改编的民族器乐合奏变体新水令 ,最早写了 47 首二胡练习曲和15 首琵琶练习曲,开创了我国民族乐器编写练习曲的先河。音乐教育:1922 年到北大任教,直到 1932 年去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是我国二胡音乐的奠基人,(1926 年在北京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出版 310 期音乐杂志 ,在中国社会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0 年,刘天华听记梅兰芳歌曲谱是我国最早用五88线谱记写的传统音乐曲谱集) ,此外培养了储师竹、陈振峰、蒋峰之等一批二胡家。(吴伯超)对民族音乐的改良:对
19、二胡、琵琶进行改制,师从俄籍教授学习小提琴,把小提琴的演奏技法融汇到二胡的演奏技法中去,在哥哥的帮助下,把十二平均律用到琵琶中。搜集整理传统音乐:1930 年,听记梅兰芳歌曲集一册,这里用五线谱和工尺谱对照记写的梅兰芳京剧唱腔谱集,整理了安次县哨子合乐谱、 佛曲谱 (未完成)和沈州的琵琶传曲瀛洲古词 。音乐思想:主张走中西交融的道路,学习西方音乐、改进国乐,创造新国乐,提出了“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4黎锦晖: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创作分两个方面:A.儿童歌舞音乐:分为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创作动机是为了美育。主要特点:自己作词作曲,音乐有的是学堂乐歌的曲调,有的是民间音乐的曲
20、调,更多的是自己新创作的。歌词用白话文,通俗易懂。词曲结合比较贴切,能够抓住儿童的心理。通过歌舞音乐作品对儿童进行新思想的教育,对当时音乐教育,儿童音乐的奠基人。B.时代爱情歌曲:主要表现成人爱情为内容,在音乐上主要为城市小调和爵士乐的混合, (采用民歌、西洋乐队伴奏,代表作毛毛雨是我国近代第一首流行歌曲,其演出场所主要在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这些作品由于在风格和内容上与九一八以后救亡思潮的兴起存在矛盾之处,受到当时几乎所有音乐家的批判,而且内容上存在粗枝烂造,格调低下的现象,但总的来讲,黎锦晖是近代流行歌曲创作的先驱。5王光祈(q)近代音乐学研究的奠基人,在教学研究方面主要是比较音乐学和音乐史两
21、个领域:A.比较音乐学:开创性的把“世界乐系”分为三大类,即中国、希腊、波斯阿拉伯三大乐系的见解,他首先引进并发展了比较音乐学,这种分类方法至今仍为世界不99少民族音乐学家所采用。B.音乐史:否定了中国乐律来自希腊的学说,以进化的观点和中西比较的方法,对于祖国的音乐历史和乐律学进行了清理,开辟了一条音乐史学新路。研究方法上讲究时改,实物为主,精神次之。最有代表性的论著:东西乐制之研究 、 东方民族之音乐 、 中国音乐史 、 论中国古典歌剧 (博士论文)音乐思想:音乐救国,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研究,提出“恢复礼乐精神”,通过研究推动新国乐的创作,新国乐发展起来,就能恢复中国和谐,才可救国图存,这一
22、思想本末倒置,是不可能实现的。第 3 章 三十年代音乐(左翼音乐家、学院派)一:总特点:抗日救亡,音乐文化发展特点:九一八以后救亡音乐兴起,救亡歌曲创作和群众性的歌咏运动,蓬勃发展,左翼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新音乐运动得以迅速发展。左翼音乐运动: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加之左翼进步文化组织的影响,左翼音乐运动开始酝酿与发展起来,最早成立的音乐组织为聂耳、李元庆等人在北平组织成立的“左翼音乐家联盟” ,此后,1933 年田汉、任光等又正式发起成立了“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左翼音乐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场新的音乐运动登上了中国音乐史上的舞台,以音乐为武器,自发地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反映反封建的主题和
23、为大众而鼓呼呐喊的音乐创作,逐渐汇集为一般迅速成长的音乐思潮,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在内容形式上追求大众化,是左翼音乐的重要特征。(代表有:聂耳、任光、张曙、麦新、吕骥等)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分为三个阶段日本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开始,抗日救亡思潮逐渐形成,开始酝酿,最早写出抗日救亡歌曲的是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国立音专”爱国师生创作了从军歌 ,黄自写了抗敌歌 、 旗正飘飘 ,周淑安同胞们应尚能吊吴淞 ,1010黎锦晖义勇军进行曲 、 爱国歌曲 。“一二八”事变后,形成热潮,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任光打回老家去 ,吕骥新编“九一八”小调 ,冼星海抗日军歌 ,张寒晖松花江上 。七七
24、事变后发展到高潮,冼星海在太行山上 ,张曙日落西山 ,贺绿汀游击队歌 ,刘雪庵长城谣 。2“九一八”后开始出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区:国统区、抗日民族根据地、沦陷区。3与二十年代相比,三十年代,新音乐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大批经典作品集中。4出现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新音乐家的队伍不断壮大。2、音乐家1左翼音乐家(聂耳、任光、张曙、麦新、吕骥)聂耳(小简答题)创作了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30 首话剧,影片主题歌,插曲与歌曲共计 35 首歌曲和 3 首民族器乐合奏曲翠湖春晓 、 金蛇狂舞 、 山国情侣 。他主要是通过30 年代进步影片进行歌曲创作,体现了围绕着抗日救亡题材而写
25、作的音乐特点,他的 35 首歌曲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群众歌曲:毕业歌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风格,情绪明朗饱满,语调斩钉截铁,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很强的感居力,易于群众广泛传唱,有着历史性的开拓意义。2劳动歌曲:码头工人 大路歌 开路先锋为代表,以强调节拍重音和强调分明的节奏为特征,蕴含一种坚毅刚强的气质,第一次塑造了觉醒了的工人阶级形象和表现了掌握自身命运的巨大能量。这种歌曲将劳动号子的节奏转化为一种抗争精神,显示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所具有的斗争力量。抒情歌曲:1111梅娘曲 、 塞外村女 、 铁蹄下的歌女为代表,多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为创作题材,
26、音乐上突出“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具有一种倾诉性音调特征,感情真挚淳朴,旋律优美动人,而且也出色的塑造了不同社会职业女性。儿童歌曲:卖报歌 十野猫为代表,儿童歌曲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音域较窄,节奏轻快活泼,旋律流畅自如,但聂耳的儿童歌曲却赋予了铸造儿童灵魂的历史使命,在儿童歌曲共有的特性之外,以更加向往未来的新生活为其特点。任光一生创作了 40 余首歌曲,13 部电影配乐,1 部五幕歌剧和 4 首民族器乐曲,代表作品渔光曲 、 抗敌歌 、 母性之光 、 王老天 ,影片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影片,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 ,体现了任光音乐创作细腻,抒情委婉流畅的个人风格与才华,歌曲打回老家去是一首有
27、很大影响的救亡歌曲,曲调简洁明快,节奏坚定有力,也标志着任光前后两个时期音乐创作风格的重大变化,此外还有别了皖南和歌剧洪波曲等。张曙创作歌曲 200 余首,代表作品有保卫国土 、 卢沟问答 、 胜利的明天 、 赶豺狼 、 日落西山 、 洪波曲 、 艺术的先锋队 、 丈夫去当兵等,多为激昂慷慨的风格,但也不乏抒情细腻,具有浓于民间气息的作品;其中丈夫去当兵是一首抗战中开叙事歌曲的先河之作, 日落西山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独唱歌曲,将山歌、抒情性和进行曲三种风格揉合于一首短小的歌曲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自然,而且有一定的声乐技巧要求,这首歌常作为音乐会去演唱。麦新一生创作了 37 首歌词,67 首歌曲,
28、他从歌词写作走上音乐创作道路,他的只怕不抵抗 、 保卫马德里 、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都是守作曲家喜爱的歌词作品,作词作曲代表作有马儿真正好 、 大刀进行曲 、 游击队歌等。以大刀进行曲1212最为著名,这首歌曲情绪愤慨激昂,节奏果断有力,具有鲜明的动力感,曾被李抱忱(chn)选入其编选的英文版中国抗战歌曲集在海外出版,1936 年与孟波一起编辑出版了大众歌声一、二、三集,在抗战前后的群众歌咏运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吕骥在音乐领域的成就主要是歌曲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歌曲创作代表有新编“九一八”小调 、 武装保卫山西 、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 开荒 、 五四纪念歌、 参加八路军等,歌曲创作以短小
29、精悍,铿锵有力为其特征,1931 年连续发表了中国新音乐的展望 、 论国防音乐 、 音乐的国防动员 、 伟大而贫弱的歌声、 新音乐的现阶段等文章,对新音乐运动的性质,任务和发展前途进行了理论阐述,吕骥是“救亡派”新音乐理论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以国立音专为中心的学院派音乐家(黄自、青主、贺绿汀、冼星海)黄自(1)音乐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留学期间,完成的全部都是器乐习作,20 余首复调作品,第二阶段是音专任教时期。器乐作品都市风光幻想曲一首,主要都是声乐作品,a.艺术歌曲:思乡 、春思 、 玫瑰三愿 、 花非花 、 踏雪寻梅 、 雨后西湖等,清唱剧:长恨歌 ,抗日救亡歌曲抗敌歌 、
30、 旗正飘飘 ,儿童歌曲西风的话 ,管弦乐怀旧 。创作的特点:A.艺术歌曲是黄自所有音乐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形式,感情真挚,结构熟练,旋律曲折委婉,听后让人久久沉思,回味无穷。B.抗日救亡歌曲属于多声部合唱作品,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悲壮激昂的力量,体现了黄自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C.儿童歌曲富有天真活泼的情调和淳朴的音乐美感,语调亲切,格调1313清新,给人深刻的美感享受。D.清唱剧长恨歌分别采用了合唱,重唱,独唱等多种形式,以第三乐章和第八乐章最为出色,前者具有气势磅礴的特点,后者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柔美淡雅的艺术美感。(二)专业音乐教育:1935 年在教课和创作之余,还写作了音乐的欣赏 、
31、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 、 和声学序 、 勃拉姆斯 、 怎样才可以产生吾国民族音乐 、调性的表情 、 音乐欣赏等论著,并与张玉珍等合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6 册。(3)音乐思想:全面学习西方好的音乐,用西方好的音乐整理中国传统民谣,创造中国新音乐,创建中国的国民乐派(与萧友梅相似) 。(四大弟子: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青主(1)音乐创作:全部是声乐作品,共 32 首,主要收集于清歌集和音培两本歌集中,主要作品有大江东去 、 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中的珍品,总的特点是表现出受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痕迹同时,也有民族风格,全部为五声性旋律。(2)音乐美学乐话 、 音乐通论这两本著作集中
32、体现了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是上界的语言”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受当时德国盛行的表现主义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他是把西方表现主义艺术美学介绍到中国音乐界的第一人。(三)音乐批评:所写的音乐批评文章中表达了对中西音乐关系的认识,认为中国音乐远远落后于西方,没有改善的可能,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国礼乐思想的批判,要想使音乐获得独立的生命,就要摆脱礼为乐服务这一现象,反对音乐成为政治雇佣。贺绿汀1414音乐创作,分三期,第一期:国立音专时期,主要作品:牧童短笛 、 摇篮曲还为一些电影写过主题歌和插曲,第二期:抗战时期,代表作品:游击队歌 、晚会 ,第三期:解放战争时期,代表作有森吉德玛 (管弦乐) 。贺绿
33、汀的创作既不同于学院音乐家,又不同于左翼音乐家,他把欧洲的近代音乐作曲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起来,有中国气息和时代精神,又能雅俗共赏。冼星海1936 年创作了茫茫的西伯利亚 、 莫提起 、 夜半歌声 、 热血 、 黄河之恋等电影歌曲, 救亡军歌 、 只怕不抵抗等救亡歌曲,七七事变后创作了送棉衣 、 祖国的孩子们 、 游击军 、 江南三月 、 赞美新中国 、 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等大批优秀歌曲,1939 年创作生产 、 黄河大合唱,后又创作九一八及牺盟大合唱等大型声乐作品。创作的歌曲共 90 首,大合唱 4部,声乐套曲斗争就有胜利1 部,两幕歌剧军民进行曲1 部,大型交响曲2 部,钢琴独奏曲
34、哈萨克舞曲3 首,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作于 1939 年,包括序曲共分九个乐章,一是序曲 (管弦乐) ,二是黄河船夫曲 (合唱) ,三是黄河颂 (男声独唱) ,四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配乐诗朗诵) ,五是黄水谣 (合唱) ,六是河边对口曲 (对唱) ,七是黄河怨 (女声独唱) ,八是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九是怒吼吧,黄河 (合唱) ,这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史诗性的大型声乐作品,兼具交响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是我国大型合唱作品中一部有着巅峰意义的杰作。第 4 章 四十年代音乐1马思聪一生创作了交响曲、管弦
35、乐曲、钢琴协奏曲、奏鸣曲、舞曲、室内乐、芭蕾舞剧、1515歌剧、合唱曲、小提琴等大量多种形式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的小提琴音乐作品,三四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摇篮曲 、 第一回旋曲 、 内蒙组曲(1917 年分为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 、 西藏音诗 (1941) 、 牧歌 、 F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949 年创作了三首回旋曲 、 春天舞曲 、 新疆狂想曲 、 阿美组曲 、 高山组曲和双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曲中流传着最广泛的是思乡曲为近代音乐中同类题材之最为感人的作品。直到建国后,马思聪依然是近现代小提琴音乐创作的代表。2谭小麟音乐创作:国内阶段曾创作民乐合奏, 子夜吟 、 湖上风
36、光改变琵琶曲飞花点翠 、 蜻蜓点水 、国外阶段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 、 弦乐三重奏 、 中提琴和竖琴浪漫曲及艺术歌曲自君出之矣 、 鼓浪矶 、 别离 。创作特点是力图使欣德米特的作曲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3江文也(三四十年代中国乐坛中作曲很有成就的作曲家)1936 年,管弦乐台湾舞曲 ,1938 年钢琴小品断章小品 16 首 ,回国后先后创作了管弦乐北京点点5 首, 孔庙大成乐章 ,北平时期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曲北京万化集10 首, 中国民歌集第一卷 ,舞剧大地之歌 ,舞剧香妃传 ,管弦乐为世纪神话的颂歌等,1946 年出版了第一弥撒1948 年的圣咏歌曲集 、
37、 儿童圣咏曲集等宗教音乐作品。4秧歌剧:代表作夫妻识字 (马可) 、 兄妹开荒 (安波)第一部是一种以民间为主体的有情节的新型小歌剧形式,其歌唱部分吸收了群众喜爱的民间小调,地方戏曲中的眉户、道情,陕北民歌等。按照音乐在秧歌剧中表现作用的不同分为三类:民间歌舞小戏类型话剧加唱歌剧雏形。特点:内容绝大多数表现山区人民的特点,新思想、新生活。音乐1616主要采用当地民间音乐同时加以改编或新创作。表演形式借鉴了民间秧歌载歌载舞的特点加以发展。伴奏乐队主要是民间乐器,同时也加进一些大提、小题等西洋乐器。意义: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基础上,为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剧白毛女打下基础。5白毛女词:贺敬之,曲:马可、张鲁
38、诞生:1944 年由邵子南写出初稿,并由马可、张鲁开始为其中 10 多场戏配曲,1945 年在张庚领导下,组成了歌剧剧本新的写作组,剧本由贺敬之执笔,曲作者增加了翟维、向隅和李焕之,歌剧的创作及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延安作曲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他的创作有一个不断加工,提高的过程。内容与意义: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重大题材,为后来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品深刻的表现了中国社会变革中农村的基本矛盾,即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与斗争,鲜明的塑造了正面人物杨白劳,喜儿和负面人物黄世仁、黄母的形象,将农民的善良,痛苦与斗争精神和地主的奸险、狠毒、残忍形象进行
39、了典型化的艺术处理,作品具有特定时代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音乐特点:歌剧音乐对于人的形象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以人物主调贯穿发展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白毛女的音乐主要是建立在河北,山西等地民歌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秦腔等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并运用板腔变化的手法,使得曲调具有人物性格化的特征,以此塑造了不同特点的人物形象,乐队为中西混合伴奏形式, 白毛女开辟了一条探索西方歌剧民族化的道路。(补充)1北大音乐传习所:原名“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近代学校音乐庄园,1919 年,1 月 30 日成立,蔡元培任会长,其前身为 1916 年秋成立
40、的北京大学音乐1717团,1918 年初成立北京大学音乐会,1918 年 6 乐成立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1919年 1 日成立北京大学附设音乐讲习会,在这四种组织的基础上演变而成,1920 年确定该会宗旨为“研究音乐,发展美育” ,同年三月,创办“同人刊物”性质的“音乐杂志” ,初级钢琴,提亲,古琴,丝竹,昆曲五组,后又增设歌唱班,1920 年任教者有萧友梅、王露、赵子敬等,在我国高等学校组织音乐社团产生了重要影响。1922 年 8 月 1 日,在原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基础上,经萧友梅提议,蔡元培赞同,学校第九次评议会研究通过成立的我国近代第一个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由蔡元培任所长,萧友梅任教
41、务主任,音乐传习所于 10 月 2 日正式成立,办学方针为“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传播西洋音乐,包括理论和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广大之” 。设本科、师范科和专科,导师有萧友梅、杨仲子、易韦斋、刘天华等,1923 年 4 月北京大学管弦乐队正式成立,1927 年 6 月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教育组总长刘哲以“音乐有伤社会风化,浪费国家钱财”为由,除保留北平国立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外,下全取消北京各国立音乐学校的音乐学科,音乐传习所被迫暂停。2上海音乐学院1927 年 11 月 27 日,萧友梅与蔡元培创办,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萧友梅曾先后任教务主任,代理院长和院长,1929
42、年 7 月, “国立音乐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萧友梅任校长。萧友梅认为“西洋音乐的进步全凭讲究音乐教育” ,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萧友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将“国立音专”建设为亚洲一流的高等院校,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立音乐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3新诗歌集1818近代歌曲集,1928 年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共收录了赵元任于 20 年代创作的 14 首歌,如卖布谣 、 教我如何不想他 、 也是微云 、 听雨 、 海韵等,20 年代是赵元任音乐创作最为旺盛的阶段。作品鲜明体现了五四时期的精神文化风貌,代表着 20 年代我国
43、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被萧友梅评价为“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 ,萧友梅称赵元任为“中国的舒伯特” ,是对赵元任的高度赞扬。新诗歌集绝大多数是用新诗人胡适、刘半农、刘大白、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在曲调写作与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因此,赵元任的歌曲在体现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方面,和同时代萧友梅的歌曲创作比较,显然是一种突破,或者说,他在歌曲创作中解决了萧友梅未曾解决的“中国派”问题。4国乐改进社1927 年 5 月,由刘天华、吴伯超、曹安和、郑颖孙、张友鹤等 35 人发起成立的国乐社团,发起成员为女子大学,北京大学,艺术专门学校三校音乐系部分教员及同学,以促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刘天华执
44、笔起草的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提出“我们想介绍西乐,以为改进的辅助” ,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我们想从创造方面去求进步,表现我们这一代的艺术。 ”自 1928 年至 1932 年,其出版 10 期不定期社刊音乐杂志 ,这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5赫德乐队随着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及其音乐的传入,风琴、管风琴等成为教堂中唱圣咏歌曲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由铜管乐器组成的“军乐队”则是继而传入中国的西方乐器形式,用其运用于清末之宫廷与后兴之学堂。19 世纪 80 年代末,1885 年由当时在清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德在海关税务署名下创办的管乐队,聘
45、请葡萄牙籍教练恩格诺来北京担任教练,天津的乐1919队归入直隶总督府,成为中国欧洲式乐队的先驱, “赫德乐队”是我国近代有较大影响的一支铜管乐队,在 1908 年该乐队随赫德告老还国而解散。其特征为主要靠招收中国年轻队员加以培训,规模约 20 多人,曾多次在赫德的官邸或其他官场担任礼仪式的吹奏。中国近代音乐史(补充)一、人物“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沈心工: 音乐教育家,出版了心工唱歌集 ,代表作体操兵操 、 黄河等。萧友梅: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加组建了我国早期的几所音乐教育机构,1927 年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代表作春江花月
46、夜 、 新霓裳羽衣舞 、 问 、 南飞之雁语等。.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是黎锦晖,他创作的毛毛雨是我国近代第一首流行歌曲青主:音乐学家、作曲家,著有音乐美学论著乐话和音乐通论 ,代表作大江东去 、 我住长江头等。聂耳: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是左翼音乐活动的主要骨干,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 铁蹄下的歌女等。刘雪庵:作曲家,曾创办抗日音乐刊物战歌 ,代表作长城谣 、 飘零的落花 、何日君再来等。任光:作曲家,曾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代表作渔光曲 、 王老五 、民族器乐合奏彩云追月等。丁善德: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曾在巴黎音乐学院留学,代表作中国民2020歌主题变奏曲 、 序曲三首 、 新中
47、国组曲 、 春之旅等。江文也:作曲家,生于台湾,曾留学日本,代表作台湾舞曲 、 孔庙大晟乐章 、汨罗沉流 、 乡土节令诗等。马思聪: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是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代表作内蒙组曲 、第一回旋曲 、 西藏音诗 、 牧歌等。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曾赴美留学并师从作曲大师欣德米特,代表作彭浪矶 、 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 、 弦乐三重奏等。马可:作曲家、音乐学家,代表作白毛女 、 南泥湾 、 陕北组曲 、 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他还长期进行有关民族音乐和冼星海的研究。吕骥: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新编“九一八”小调 、 保卫马德里等。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草原小姐妹 、 天鹅等。刘文金: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豫北叙事曲 、 三门峡畅想曲等。殷承宗:钢琴家,参与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和演奏,并作有快乐的罗嗦等杜鸣心: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 、鱼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