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 ,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文本的结构安排之所以要做到“言有序” ,从根本上说,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与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所谓语言的线性特征,是指语言的使用只能以在时间中存在的先后承续的单向度的声音形式呈现并为人所接受和理解。通俗地讲,就是字只能一个一个地写,话只能一句一句地说,字与字之间、话与话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是确定其意义的根本因素。因此,要想使阅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写作者意欲传达的思想内容,写作者就必须要经历一个结构安排的过程,按照语言表达的线性要求预先把要说的意思整理成一个有其内在的严密而巧妙
2、的组合关系的线性意义过程,然后才谈得上如何遣词造句、修辞润饰以使其达到好的表达效果的问题。叶圣陶正是基于对结构安排需要符合语言的线性特征的认识,把结构安排比喻为一种思路的安排。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的总之,结构的问题说到底是在为实现写作的由内在思想向外在语言的转换奠定基础,所以有关结构的一切考虑都必然受着语言表达线性特征的制约,也就是说应当做到“言有序” 。例如,文本的思想内容应当划分为哪几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应当按什么次序来展开?其中的主干部分应当放在何处予以突出?次要的或辅助的部分应当如何围绕主干
3、部分发挥作用?应当怎样开篇人题更便于引领下文?应当如何安排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起承转合关系而使它们上下连贯、前后呼应、一脉畅通?应当怎样恰到好处地收束全文,既能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又能言尽而意犹未尽,引导阅读者自己去寻“路”而进?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写作者的内在思想才具有了外化为能够被阅读者有效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文本的可能性和有效性。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作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的产物,成功的写作成果对写作者和阅读者来说
4、,都会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这里暂且不论以审美创造为其本质特征的文学写作,仅就一般写作而言,写作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一般来说,构成文本形式美的因素包括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中的审美效果问题将在“言之有文”中进行讨论,这里只谈结构安排中的审美效果问题。文本的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也将“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确定为结构安排所应当遵循的-条基本原则,它包含完整匀称、周严镇密、错综变化三方面内容。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任何美的事物,形式上都会具有完整勾
5、称的特点。文本的结构安得也不例外。这可以从结构安排的完整性要求和勾称性要求两个方面来看:对文本结构安排的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有头有尾有中段,首尾圆合,自成体,没有结构残缺的现象。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 性, 即都是从其所在的局部意义上为实现统-的文本思想的表达而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对文本整体结构中各个具体环节的局部安排一定要服从整体 表达效果的需要,否则局部各自独立,不能为整体结构的完美和谐发挥积极作用,那么它们本身再好,也没有意义。最后,文本结构的完整性要求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应以使其衔接
6、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对文本结构安排的匀称性要求, 是使结构安排在形式上呈现出各个环节之间和谐关系的根本保证。任何事物,不仅要具有完整的结构,而且其结构内部的各个组织环节也都具有比例匀称、彼此和谐的性质,才会给人带来美感。对文本结构安排的匀称性要求,首先表现在各个结构环节之间在比例上要适量匀称,不要出现“头重脚轻” 、畸大畸小等等情况。比如,一般来讲,文本的开头部分要能以精彩之笔迅速将读者引人正文,结尾部分则要能以含蓄之笔既使文本戛然而止、不拖拉,又要让读者有回味思索的余兴。因此,相对全文篇幅而言,开头和结尾所占的篇幅应当小一些,而把主要箱幅留给中间部分,即文本的主体
7、部分。对此,中国传统写作理论提出的结构安排上的“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就鲜明地体现了对文本的各个主要结构环节之间比例关系上的勾称性要求。其次,文本结构安排的匀称性要求还体现在结构安排与内容表达的需要相互和谐、融为一体,既不让内容迁就结构,也不使结构迁就内容,而是达到两者的自然和谐,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行文中绝无斧凿、拼凑之痕迹。这是写作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当然也正是我们应当努力去实现的目标。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从美学角度来分析,这里所说的周严缜密包含两层意思。结构上的周严缜密体现着写作者作为人的精神创流本质因此所谓文本的形式美,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精神创造能力的一种展现
8、和肯定。我们说好的文本结构安排具有自然和谐的特点,但要说明的是,这种“自然”只是一种比喻。好的文本结构安排总能给人严丝合缝、浑然一体的美感,它是写作者精神创造能力“匠心独运”的产物,但却并无斧凿、拼凑之迹,如同自然天成一般。这正是人所具有的所谓“巧夺天工”的精神创造能力的一种鲜明体现,而一味纯粹地摹写“自然”往往会因为缺乏这种内在的精神创造品性而流于平庸。对此,曹雪芹曾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借薛宝钗之口发表过很好的意见:这园子却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
9、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说的虽然是绘画的谋篇构图问题,但也不妨将其看作是曹雪芹关于文本结构安排的经验之谈。显然,在曹雪芹看来简单地摹写“自然” “是必不能讨好的”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精神创造才能,在正确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写作主体周严镇密的构思谋划,才能使文本结构安排浑然一体,如同自然天成一般。曹雪芹的这种认识,与马克思对人的精神创造本质的论述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服从自然,而人则高于自然,因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这其中
10、也就包含着“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文本结构,使其既周严缜密而又自然天成。其次,结构中各个环节之间所具有的周严缜密的逻辑关系,既是我们以上所说的建构完整匀称的结构“大厦”的内在框架,也是我们以下将要谈到的结构安排虽有错综变化又能不乱阵脚的内在根基。从对结构中各个环节之间所应当具有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看,对结构安排的周严镇密的要求,首先体现在结构安排中依次展开的各个环节之间必须具有逻辑上的连贯性,不论其所表现的内容如何纷繁复杂、曲折变幻,始终都要一以贯之地体现写作者思路的清晰脉络,否则线索一断,各个环节成了“断线的珠子” ,就既谈不上结构的完整勾称,而所谓错综变化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其次,对结构安排的周
11、严缴密的要求还意味着,结构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承接转换关系必须安排细密, 令人无懈可击。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的:“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 的确,写作者如果仅仅只是根据文本内容表达的要求合理地划分出全文的层次及段落安排,而不善于采用周严缜密的逻辑线索将这些层次及段落的“碎片”或隐或显地“缝”合起来,全文仍然会像 盘散沙样,形成不了整体感。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凡是美的事物都具有 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其结构形态具有错综变化的特色。那些形态呆板、结构滞涩的东西,是不可能带给人美感的。文本结构
12、当然也不例外,故而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要特别指出:“文章最忌排行,贵在错综其势” 。所谓错综其势,就是要求文本结构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切不可千篇一律。文本的结构安排要富于变化,首先是指写作者不应当仅仅满足于遵循结构安排的一般原则和共同要求来写作,更需要突出写作的个性化特征,在不违背一般原则和基本 要求的前提下,真正从自己独特的构思角度出发,使结构安排体现出写作者个性化的构思特点。这样就能使不同写作者的结构安排各具特色,富于变化。其次,写作者还应当重视和掌握使行文能够“错综其势”的一些结构艺术手法。 例如在如何使文势的发展具有曲折变幻之美,如何使内容的表现具有虚实变幻之美,如何使行文的节奏具
13、有张弛变幻之美等等方面,都有一些特定的结构安排的艺术手法。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就能够有效地使文本结构产生错综变化的审美效果。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 ,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即按照:冷漠热情同情关心牵挂这一感情变化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文章的思想内容自欺欺人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既反映了作者的心情的变化,也能通过阅读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这对强化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是很有帮助的。这篇小故事写的是“我”在火车上的一段经历,作者的行文很朴素很克制,但恰恰是这样的笔触很好地写出了人
14、世间那些无法避免的伤痛与悲苦命运,使文章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主题) ,很动人。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简单地交待背景:“我”大年三十晚上坐火车回家,冷清中遇到一对父女,但无多的交谈,因为“我”认为“他们”“土头土脑” ,不是共度寂寞的玩伴,而这个冷漠的“认为”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重要的伏笔,为文章最后的“我”的转变、 “我”对“父女”的牵挂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好地突出了主题,在文章的感情发展的线路上掀起了波澜。第二部分是文章重点,故事展开。“我”由于寂寞想请那对“父女”吃饭,故事进行到这里并无多的进展,转机发生在小女孩的提问:“你看过雪吗?”注意了:题目中的“雪”出现了。但是, “我”
15、只是随意应付了几句,这个细节的安排在后面是极有用处的。然后,故事进一步发展, “我”发现那个男人在偷偷地哭泣,于是, “我”知道了这个苦难的家庭,知道了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小女孩因为白血病就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个男人就是带女儿专程去杭州去雪。于是, “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 。前面那个“应付”的细节在这里得到了呼应。第三部分是尾声,是对文章思想的重要烘托与进一步推波助澜。“我”回到了家里,此时“我”由最怕碰上风雪天变得“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然而,文章写道:“一天无雪” , “一夜无雪” 。两段话,分别只有一句话。这样的安排非常强烈地表达了“我”对那个小女孩的心痛的感觉,只是这种心痛是藏在朴素的文字下面的,更是能够揪住读者的心肺。最后的安排非常地温情,终于,下雪了,越下越大,如一床巨大的被子,“被子下面熟睡着一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 ,苍天有情。文章进行到这里,我们的感情跟随着“我”翻山越岭、一路跋涉,由冷漠淡然走到悲天悯人、温暖而感伤。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完整匀称的,有头有尾的,内部材料的组织也是周严缜密,并且有起伏有变化,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