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格检查,型形 活动度 肌力 肌张力 反射,生理:如膝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病理:巴士径、霍夫曼、,辅助检查,1、2、力光 3、CT 4、MRI 5、骨核素扫描 6、股与关节起声,1、肌电图 2、神经传导速度 3、体感诱发电位,就诊检查方法,1、关节镜检查 2、云纹图检查,骨科病历,是病史、临床、及其他检查、化验结果、诊断、治疗和病程的记录 每页必须填写病员的姓名、病历号,凡有新的记载,都要写上日期,有关要求和格式和内科病例一样。,一般资料及临床意义,1、性别:有些疾病的男女发病率不同,先髋多见类风湿女性较好,血友病只有男性表现。 2、年龄:先髋在出生后或幼年即表现 骨关节炎病多发于四十岁以
2、后股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3、籍贯及长住地应如东北某地应:大骨关节病南方寒湿易有关节痛 4、职业、工种:如搬运工、翻砂工、车工:腰痛纺织工:屈指指肌腱炎、腕管综合征。,病史,尽量由病人自己按时间顺序叙述,病人描述不清时要加以引导。 首先要明确主诉、来院求治的主要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骨科病员主诉基本分三类:1、畸形、挛缩、错位、肿物2、运动功能性障碍3、疼痛,现病史,一、发病与受伤的情况:1.包括原因、急性或慢性2.早期症状的演变3.来院前的治疗和对治疗的反应 二、疼痛及其分析疼痛是很重要的症状1.皮肤受伤疼痛时局限的2.韧带骨膜等深层组织损伤,疼痛范围较广,现病史,三、疼痛和发病的关系有肿物时
3、要问发生在疼痛之前之后1.炎症时间时2.损伤钟在痛后3.肿瘤先肿后痛,现病史,四、痛的部位1.局限、多发抑或游走2.放射痛(1)腰间盘:踝足外侧(2)肩周炎:上臂、肱骨外踝部(3)髋关节:膝内侧,现病史,五、痛的性质骨折、韧带急性损伤:锐痛感染化脓:跳痛神经根:烧灼样/刺痛骨肿瘤、软组织:胀、钝痛急性损伤:持续性痛负重局部供血有关的病变:间歇痛肿胀或感染病变:伴化痛骨内高压:静息痛,现病史,六、发生疼痛的时间肿瘤:持续性,夜间加剧儿童髋关节结核:“夜间哭闹”肌肉劳损:休息减轻,活动加重关节风湿病:东春天气变化时疼痛咳嗽、喷嚏时加重、大小便时加重,常见于腰椎间盘脱出病人,既往史,1、出生何地,常
4、住过什么地方,分析地方病关系 2、先天畸形的病人,生产和发育情况 3、什么伤痛,什么手术和现在主诉的关系 4、嗜好:吸烟和闭寒性脉管炎 5、妇女问月经、妊娠和哺乳史,家族史,1.近亲健康和死亡原因 2.家族型传染病“结核” 3.风湿,痛风,血友病,先天畸形,肿瘤,多发性软骨病,询问家族史,个人史,1.对现病的思想要求 2.有某些病人向单位了解情况 3.个别病人精神状态,骨科临床检查总论,诊断疾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力线检查、以及其他特殊检查,其中临床检查实诊断疾病的基础,造成误诊的原因是未想到、不认识及未查到,只有查出病变才更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注意事项,一、根据需要充分显露受查部位 二、
5、了解病史决定受检部位1.上肢和颈部相2.下肢和腰骶部相连3.腰背部与胸腰盆腔相连,注意事项,三、 1. 和健肢或健康人对比2.在不同体位对比3.不要忽视临近的关节或其他有关部位4.结合全身检查5.必要时反复检查,注意事项,四、手段:望、触、动、量、叩诊、听诊五、上肢颈部取坐位或立位下肢腰背部取卧位及下蹲位六、重点项目是形态、姿势、疼痛以及运动功能必要时查神经血管及有关内脏,形态的检查,除观察全身营养发育情况外,通过视、触、动诊尤其是量诊主要检查有无姿势异常,有无长短、粗细、成角畸形,局部肿块、瘢痕、窦道;皮肤色泽、纹理异常,长度检查,除了检查躯干及四肢的长度比例是否正常以外,重点检查是否等长,
6、测量时应将肢体放在对称的位置躯干长度:颅顶致尾骨端上肢长度:1.肩峰至桡骨茎突尖部(中指指尖)2.可以从第七颈椎棘突至桡骨茎突尖部(中指指尖)前臂长度:1.肱骨外上踝至至桡骨茎突2.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长度检查,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踝下肢长度:骨盆摆正,髂前上棘通过髌骨中点至内踝下缘;或脐(剑突)至内踝下缘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下缘(腓骨头至外踝下缘),周径检查,在髌骨上10-15cm处,角度检查,记录方法:单位是0度超伸:正常-0度-5度伸差:正常-相差0度-0度,各关节的中立位测定下,肩关节中立位为上臂自然下垂,贴近胸旁,外展上举180度 外旋外展上举
7、180度, 水平前屈135度 水平后伸40度-50度 内旋45度-70度 外旋45度-60度,屈肘90度前臂伸向前 前屈70度-90度 后伸40度 前屈上举150度-170度 外屈80度-90度 内收20度-40度,各关节的中立位测定下,肘:屈曲135度-150度超伸10度旋前80度-90度旋后80度-90度 腕关节:背屈35度-60度掌屈50度-60度桡倾25度-30度尺倾30度-40度,掌指关节:近端90度掌指60度-90度拇指指间90度掌拇20度-50度外尺40度,各关节的中立位测定下,脊椎:中立位为直立两眼平视下颌内收屈90度伸30度侧屈20度-30度旋转30度,髋关节:中立平卧位,两
8、髂前上棘在同一水平,下肢自然伸直于髂前上棘连线,髌骨向前仰卧位测:内收20度-30度外展30度-45度内旋40度-50度外旋30度-40度屈曲130度-140度超伸10度-15度,各关节的中立位测定下,膝关节:大小腿成一条直线屈曲120度-150度超伸5度-10度 踝关节:踝关节中立位,足纵轴于小腿呈90度背屈:20度-30度跖屈:40度-50度,跖趾关节: 足的中立位,脚尖向前方,趾与足底平成一条直线内翻30度外翻30-35度背屈45度跖屈30度-40度,局部检查,一、主要检查局部病变的范围、深浅、目或尺侧面积或体积检查:1.软硬度2.移动度3.波动度4.搏动感5.冷热6.周围软组织及骨关节
9、的关系,局部检查,二、通过触诊及量诊检查骨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是否改变1.关节脱位:肘内踝和鹰嘴一条连线上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一条连线2.关节肿大和健侧相比较3.骨样硬韧肿大多为骨和软骨增生4.膝、踝、肘、腕波动性肿大多为关节积液,疼痛的检查,结合问诊,分析疼痛的部位、性质、过程及体位运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了解压痛(喜按,虚点;拒按,实点)一、疼痛的分析疼痛通常局限于病灶,但是也可因病变刺激邻近的神经根而引起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如髋关节炎引起膝痛,脊神经后支支配应的骨关节或软组织病变引起反射痛,内脏牵涉痛等,疼痛的检查,二、压痛、叩击痛、挤压痛1.压痛: 是常用方法,判断病灶的部位、深浅、
10、有无放射痛,真正痛点不会改变部位 2.叩击痛 :深部骨质改变神经再生触痛点,该神经分布皮肤放射痛3.挤压、骨折:骨折线压痛,延长轴挤压痛骨盆骨折、肋骨骨折,步态,1.抗痛步态 2.肢短步态 3.强直步态 4.剪刀步态 5.摇摆步态 6.先髋臀中肌瘫痪步态 7.股四头肌瘫痪步态 8.臀大肌瘫痪步态,主动运动,肌力检查:0级肌力:肌肉无收缩,关节无运动1级肌力:肉肌稍有收缩,但不能带动关节运动2级肌力:肌肉收缩能带动关节运动,不能对抗肢体重力3级肌力:能对抗肢体重力,不能对抗阻力4级肌力:能部分对抗阻力使关节活动,但关节不稳定5级肌力:能对抗阻力,肌力正常,关节稳定,关节运动异常,1.肌肉痉挛:局
11、部肌肉有压痛、紧张、僵硬。如关节炎或外伤,由于疼痛可使主 动及被动运动受限2.挛缩:由于痉挛日久,拮抗力失衡,肢体处于不良的体位或被运过久,或瘢痕引起关节囊、韧带、筋膜、肌肉、肌腱结构上的变化活动受限 3.关节强直:运动完全丧失4.关节活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被破坏,关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度松弛或断裂5.假关节活动:不在关节处肢体的异常活动,活动与疼痛的关系,1.活动时间与疼痛的关系 2.活动方向与疼痛的关系 见于肌肉韧带筋膜损伤 3.痛弧:腰椎间盘:30度-70度 肩上肌:60度-120度肱骨外踝炎:对抗阻力,伸腕可引起肩锁关节外展:150度-180度 4.对抗阻力收缩肌肉而引起的疼痛,见于肌肉
12、和肌腱末端损伤,活动时的摩擦音与摩擦感,触诊配合听诊及动诊,可以测定关节、肌腱、韧带、腱鞘及筋膜的病变1.关节内不正常的组织2.磨损面不平滑3.慢性滑膜炎4.弹响,听诊,1.骨关节活动时响声 2.骨传导试验 3.肢体的血流杂音,神经系检查,一、感觉1.本体感觉2.痛温感觉二、运动观察肌肉外形、周经、肌力、肌张力,神经系检查,三、反射1.深反射:2.浅反射:3.病理反射:,肱二头肌(颈5-7) 肱三头肌(颈6-8) 膝反射(腰2-4) 跟反射(腰4-骶2),腹臀反射(上,胸7-9)(中,胸9-11)(下,胸11-腰1) 提睾反射(腰1-2) 肛门反射(骶4-5),霍夫征 巴宾氏征 髌阵挛、踝阵挛
13、,神经系检查,四、植物神经1.皮肤、毛发、指甲营养状态2.皮肤划纹试验3.排尿障碍,周围血管检查,1.颜色和温度 2.脉搏 3.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颈部检查,颈部疾病常引起肩胛部或上肢痛、麻、无力、头晕、下肢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心悸、胸闷、出汗等,望诊,1.表情和姿势,转头试验(头和躯体一起动)病因:颈椎有炎症、损伤。如外伤、筋膜炎 2.颜面是否对称(先天斜颈) 3.颈椎后凸、侧弯,扭转畸形、后凸,两肩是否同一水平,肩胛骨的位置 4.颈部肌肉痉挛或短缩,上肢肌有无萎缩或张力改变 5.有无肿块、疤痕或窦道 6.颈部长度与宽度的比例是否协调,颈部检查,触诊,压痛部位和颈部解剖关系,是否引起放射痛(硬
14、块、条索),1.棘突间 2.刺间韧带、项肌、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前后据肌、菱形肌的边缘 3.肩胛骨各缘,注意内上角,肩胛上切迹,颈部运动检查,双肩固定躯干不能参与活动 环枕关节,间盘病变,侧屈、后伸受限 结核,全部受限 颈椎病特别是旋转时有摩擦音或摩擦感,神经检查,一、 1.本体感觉 2.痛温感觉3.二、三头肌腱反射和霍夫氏征二、对比肌力、肌张力,神经检查,三、必要时查躯干、下肢四、颈脊定位1.颈4:膈、肋肌,自动呼吸2.颈5:全上肢活动丧失3.颈6:肩部活动,屈肘 不能 伸肘 屈伸腕及手指4.颈7:伸肘、伸腕 不能屈腕、屈指、对掌5.颈8:能屈腕,不能屈四、五指6.颈部交
15、感:霍纳氏综合症,神经检查,五、侧屈位锥孔挤压试验病人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医生双手放在病人头顶部向下方挤压颈椎1.第六椎神经根:拇指,手及前臂桡侧2.第七椎神经根:示中手背3.第八椎神经根:小、环、尺侧,神经检查,六、后仰位椎间孔挤压试验病人坐位,头稍后仰,以上双手交叉放在病人头部,向下方挤压颈椎,血液循环检查,一、对手皮肤颜色、温度、指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液循环检查,二、桡动脉搏动1.深呼吸试验:病人坐位两臂放膝上,深吸气,屏住气仰头并将下颌转至患侧,同时下压肩部(前斜角肌)2.挺胸试验(肋锁综合征):病人取立正位挺胸两臂后伸3.超外展试验:锁骨下动脉是否为啄突和胸小
16、肌压迫病人取坐位或立位,上肢从侧方被动外展高举过肩至头上方4.椎动脉扭转试验:病人头后仰并向侧方运动,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常见病,一、斜颈 二、先天短颈 三、胸锁出口综合症1.前斜角肌 2.肋锁 3.啄突胸小肌 四、颈椎间盘突出1.压迫脊髓 2.神经根 3.椎动脉 4.压迫食道 五、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肩胛上神经自臂丛上干分出,经肩胛切迹与肩胛横韧带所形成骨膜管表现:局部不适,外展外旋障碍,切迹压痛,重者冈上下肌、三角肌萎缩,颈、脊柱检查,线 1.第二颈椎棘突和颈椎同一水平2.第七颈椎棘突3.肩胛冈内缘 第三胸椎,棘突下缘约3-4间隙4.下肩胛角连线 第七胸椎棘突,约平第八椎体5.双髂骨最高点
17、一般第四椎椎体下部4-5间隙6.髂后上棘连线 第五腰椎与第一棘突之间,姿势和步态,1.腰扭伤或腰椎结核病人,由于胺部不能持重常以双手撑腰行走,坐下时双手撑在椅子上帮助2.腰椎间盘脱出的病人,向前侧方倾斜3.下腰部棘间韧带损伤的病人,由弯腰站起时,常腰向前挺值,双手扶髋,要随着双膝关节由屈曲而伸直站立,站位检查,滑动触诊法:中指放在棘突上,十指及环指在棘突旁用力自上而下滑动,按摩逐一检查是否有侧曲后凸侧“凸”比如:有黄褐斑和局部丛毛皮肤改变,背肌,肌痉挛:腰扭伤,椎结核出现较多压痛点病人指出做标记 叩痛 1.直接叩诊 2.间接叩诊 用于深部疼痛的鉴别,前面观察,观察胸廓是否对称(鸡胸,漏洞胸),
18、胸式还是腹式呼吸,胸围差,坐位检查,立位、坐位弯腰可鉴别腰骶关节与骶髂关节的疼痛,病人先后进行立位与坐位弯腰动作,若立坐位弯腰均疼痛者,多在骶关节;若立位弯腰疼痛,而坐位弯腰不痛或疼痛显著减轻者,病变多在骶髂关节,坐位屈颈 坐位屈膝,蹲位检查,正常人下蹲时,双足可跟着着地,脊柱呈平滑弧形前屈 脊柱强直不能弯腰下蹲 腰椎间盘脱出的病人站立痛,蹲位减轻,仰卧位检查,一、腹部触诊,注意腹膜后肿物(肾下垂),胸椎中下段引起胃痛,直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冠心病,腰大肌寒性脓肿二、1.直腿抬高试验2.加强试验3.健侧直腿抬高试验三、腘神经压迫试验,仰卧位检查,四、轴位牵引试验五、腰骶关节试验 (下腰部软组织劳
19、损 腰骶)六、髋外展外旋试验(4字)(骶髂关节),仰卧位检查,七、床边试验八、仰卧挺腹试验胺4神经综合征,腰3、4间盘,疼痛部位:股膝前部 感觉:小腿前内侧减退 肌力:股四头肌减退 张力: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反射:膝反射减退消失,腰4、5间盘,疼痛部位:股后部腿肚足背 感觉异常: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拇指 肌力:胫前肌,趾伸肌 张力:直腿抬高试验 反射:膝反射可亢进,跟腱反射减低,腰5、骶1,疼痛部位:股后部,腿肚,外踝 感觉异常:足背外侧,小指感觉减退 肌力:腓肠肌,比目鱼肌,指屈肌(背伸) 张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消失,俯卧位检查,1.脊椎,畸形,侧弯后凸 2.压痛点:棘
20、上韧带、棘间韧带、棘旁1.5cm、腰椎横突腰椎腹部放高枕下腰部和腰骶部:旁开1.5cm痛,腰椎间盘严重脱出臀部,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连线 3.股神经试验(股神经) 4.跟臀试验(股神经,骶髂关节),俯卧位检查,5.脊柱被动伸展试验 6.梨状肌试验 俯卧,伸髋,屈膝,被动将髋内收外展出现下肢放射疼痛为阳性 7.脊柱骨折病人检查(1)有怀疑,认真对待(2)脊髓神经损伤(3)棘突压痛、变形、肿胀、出血等其他部位骨折(4)生命体征,俯卧位检查,8.脊柱三柱概念 (1)椎体前半位前柱(2)椎体后半至椎党前臂为中柱(3)椎党后壁以后部分后柱 分型: (1)压缩骨折(前柱)(2)爆裂骨折(前中柱,椎弓根,椎板
21、)(3)后柱骨折(4)骨折脱位 三柱全断(5)旋转损伤(间盘)(6)压缩骨折并后柱(7)爆裂骨折并后柱,髋关节检查,人类直立行走,髋关节是夏至最易受累的关节,它的损伤和疾病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一、髋关节疼痛的特点,(1)走路增加而加剧,解剖基础是沿闭孔神经前支放射位于腹股沟部,大腿前面膝部内侧,(2)脊椎病变也可引起牵涉性“髋”痛,表现在臀部,大腿外后侧,咳嗽、喷嚏时加重,甚至放射到足底、小腿外后方,髋关节检查,二、常见痛0-2先髋2-5髋关节结核5-10髋关节过性滑膜炎,无菌性坏死10-20股骨头、股骨后滑脱20-50创伤或炎症引起的关节炎50骨关节炎或骨折,髋关节检查,三、活动步态,鸭步 单
22、侧摇摆跛行躯干前倾手扶大腿、膝部躯干后倾手扶臀部单侧髋屈膝垂足身体一侧倾斜,上提并旋转另一侧骨盆一侧负重时间短步幅明显变小,髋关节不稳定 单位髋关节不稳定肱四头肌肌瘫臀大肌单髋关节屈曲弯缩或强直一侧髋关节伸直畸形负重时疼痛,双先髋、臀中、臀小肌麻痹 单先髋、臀中、臀小肌麻痹脊灰脊灰髋结核、强脊各种髋关节伸直畸形单侧髋关节炎症,髋关节检查,四、卧位检查1.仰卧位检查畸形及压痛,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时,呈外旋畸形(常合并缩短)。粗隆间骨折时,大粗隆处有肿胀和压痛髋关节脱位时呈屈曲、内收、内旋、缩短、弹性固定关节前方空虚感前方脱位时患肢外展、外旋、屈髋、屈膝位弹性固定叩痛:叩大粗隆和足跟部下肢周经及长
23、度测量髂前上棘到内踝尖股骨大粗隆位置:(1)内拉线 (2)布莱恩特 (3)舒梅克尔关节运动检查医生必须用前臂或手放在双侧髂骨峰上固定骨盆观察:内旋、外旋、内收、外展、屈曲及伸展,髋关节检查,2.侧卧位检查髋外展试验奥伯尔氏试验3.俯卧位检查姿势:髋关节屈曲痉挛不能俯卧臀肌有无萎缩髋关节超伸试验,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一、股骨颈骨折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患髋内收、屈曲、下肢外旋短缩畸形,头下型 经颈型 基底型,分型,不完全 无移位完全骨折 部分移位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完全骨折,分类,1.Pavwels氏法:双髂嵴连线远端骨折线角度30度-50度 2.Linton氏法:骨折线和股骨干纵轴垂直线30度-5
24、0度,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二、粗隆间骨折年龄较大,髋部疼痛严重,下肢短缩外旋畸形,分类,1.顺粗隆间型 2.顺粗隆间粉碎型 3.反粗隆间型 4.粗隆下型,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新生儿、婴儿:会阴增宽内收肌挛缩2.幼小儿童:走路较晚,双侧鸭步,单侧摇摆跛行3.力线:股骨头及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脱位,患侧股骨头骨骼比健位小,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四、髋关节结核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1.低热、盗汗、食欲下降,哭诉,膝关节内侧疼痛2.髋关节疼痛伴跛行3.早期:积液积脓,肢体呈外旋、外展位晚期:生理性脱位,内收、内旋4.腹股沟肿胀,中外下各2.5cm处压痛5.活动受限早期:骨质疏松,
25、关节囊阴影增宽,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或死骨形成,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五、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婴儿多见,发病较急,突然发热,髋部软组织增厚关节运动障碍,有时臀部/大腿内侧皮肤出现脓肿,较大儿:,1.髋部疼痛伴发热、寒战、白血球增高 2.髋及腹股沟部肿块、饱满、压痛,大粗隆叩击痛 3.髋关节活动受限 4.关节穿刺吸出脓液 早期:骨质疏松,关节囊阴影增宽,关节间隙增宽 晚期:骨皮质破坏、骨死、增生,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病发多为老年人,继发外或疾病时常在中年1.腹股沟部和大腿前面、膝内侧痛,行走加重休息减轻2.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穿鞋袜/剪指甲困难3.常有屈髋挛
26、缩畸形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硬化,关节边缘增生骨赘股骨头囊变,塌陷变形性改变,常见髋关节疾病检查,七、髋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病史同类风湿八、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病史:强脊患者多为中青年男性,初期为双侧髂关节疼痛,有时大腿后外侧放射,同强脊化验,膝关节检查,检查时,病人脱去长裤,以便双侧对比 一、望诊:1.患者直立,双腿靠拢,正常时,双膝和两踝应能同时并拢(X,O,膝反张),比较双侧股四头肌有无萎缩2.卧位时观察关节内外有无肿胀3.屈膝髌韧带两侧的正常凹陷,消失表示肿胀4.俯卧位,膝后部有无病变,膝关节检查,二、触诊膝部有肿胀或肿物,分清关节内、外骨肿瘤,有坚硬感,不能移动慢性滑膜炎:柔韧肥厚感关节
27、积液有波动感浮髌试验:一手按压髌上囊,将液体挤入髌骨关节腔,另一手反复按压髌骨,在髌上囊处可感波动,髌骨碰触股骨,不按即浮起,膝关节检查,压痛点:,1.髌骨:,将髌骨推向一侧 顺时针检查,周缘有无压痛(时针记录法) 上下左右推压髌骨检查髌骨关节软骨面光滑摩擦音、疼痛,活动范围2cm,2.检查顺序:股骨内外上踝,胫骨平台,侧副韧带、髌韧带、胫骨结节 3.关节间隙:自膝眼向后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伸膝:象眼处压痛,屈膝消失,提示前角损伤膝周围:肌肉附着点大多有滑囊,多见于半腱肌、髂胫束、腓肠肌附着点,俯卧位,腘窝囊肿深在,多关节腔相连屈膝小,伸膝大。半月板囊肿,半屈位时突出明显,膝关节检查,三、动诊
28、屈约150度 伸约10度1.髌骨:半脱位:屈膝30度正常30度并有弹响2.盘状半月板:有清脆弹响,撕裂时有程度不同的疼痛3.髌骨软化症时,有摩擦音/摩擦感 四、量诊关节活动度屈膝90度侧副韧带松弛,有内旋10度外旋20度,伸直时被动内收,外展,有无侧方活动,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1.侧方应力试验:仰卧位,膝关节置于0度位,然后行内翻、外翻应力试验用于:内外侧到韧带、关节囊、内外半月板关节较量2.重力试验:右侧卧位抬左腿为例伸屈膝关节某一角度出现痛为阳性,(左右外侧半月板过软?)3.过伸试验:半月板前角4.过屈试验:半月板后角,膝关节检查,特殊检查:5.旋转挤压试验平卧位,检查右膝外半月板时,检
29、查者左手放于膝关节上稳定大腿并感觉异响、右手握足跟使小腿在内旋位充分内收,极度屈膝然后外展伸直有响声为阳性6.抽屉试验仰卧位,屈髋45度,屈膝90度检查者肘部或臀部压住足背以上固定,两手握住小腿上端前后推拉正常5cm前活动大,前交叉,后活动大,后交叉,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一、1.膝关节的骨折脱位:(1)外伤史(2)肿痛,功能障碍(3)移位可看到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2.合并伤:半月板、韧带、关节囊损伤3.注意腓腘神经,皮肤温度、感觉、背动脉搏动、运动、障碍4.髌内侧时,内缘压痛,关节内出血,外推髌骨疼痛,下髌骨脱位,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二、半月板损伤症状:1.外伤史(旋转)2.症状,
30、打软腿,关节交锁,弹响及疼痛史检查:过伸,过屈,旋转、挤压,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三、交叉韧带损伤1.伤后三小时内出现关节内血肿,伤后听到关节内响声X天骨折2.抽屉试验,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四、侧副韧带损伤1.外伤史2.单侧侧副韧带损伤,仅在屈膝30度内收外展,伤侧间隙增宽3.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同时损伤,称“三联征”,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五、半月板囊肿半月板中部前缘可位于关节内,可以突出?部胀痛,伸直半屈位明显六、滑膜皱裂综合征滑膜皱裂增厚,纤维?失去弹性呈弓弦状(髌上、内、下、皱裂),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七、膝部滑囊炎髌前 半腱肌 腘窝囊肿 八、胫骨结节、骨骺炎好
31、发于12-14男性青少年,有外伤史,常双侧对称胫骨结节骨骺较正常隆起用力伸膝,股四头肌牵拉胫骨结节局部疼痛和? 九、髌骨关节退行性变见于不同病期,髌骨软骨软化、碎裂,软骨脱落、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十、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多种原因引起症状:关节肿痛,浮髌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受限1.结核性:关节肿胀,触之有柔韧感,轻压痛2.?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有间断发作,中年男性多见,可见黄棕色关节液3.痛风性: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组织皮下有红肿压痛4.血友病性滑膜炎:有出血史5.类风湿性6.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刺激滑膜充血,炎症而渗液关节活动有摩擦音,晚期伴膝内翻,压痛多在增生部位,膝关节常见病检查和体征,十一、膝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往往在小儿胫骨、股骨干骺端处发病,干骺端有压痛,有感染体征 十二、骨肿瘤1.良性:软骨瘤,骨巨细胞瘤2.恶性:骨肉瘤3.滑膜肿瘤:膝关节良性滑膜软骨瘤,多关节滑膜增生、变态,成为软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