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35 页)2019 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 (2 分)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 DNA 合成和 RNA 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C不同 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DNA 分别位于染色体和拟核中2 (2 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与生物膜有着直接联系C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2、只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D不同生物膜之间都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3 (2 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中内质网膜面积很大,有利于多种代谢反应的顺利进行B神经细胞具有细而长的突起,有利于调节全身各器官的生理活动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D性腺细胞有大量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4 (2 分)细胞代谢的顺利进行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作用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D
3、胃蛋白酶保存和催化的最适温度都是 375 (2 分)如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中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 伴随着吸能反应B过程只发生于线粒体中第 2 页(共 35 页)C能量 A 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D能量 B 可以用于 Na+进入细胞6 (2 分)科学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可以转化成一种液体状、侵入性的状态,以随时在身体的狭窄通道内移动,这种转化是由化学信号溶血磷脂酸(LPA,一种磷脂)触发的。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通过阻断 LPA 信号通路,停止早期胚胎细胞运动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为人类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LPA
4、 与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相同BLPA 的受体分布在癌细胞膜的外表面C通过阻断 LPA 信号通路可抑制癌细胞扩散DLPA 作用下形成的液体状细胞都是癌细胞7 (2 分)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B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源染色体C图示过程的下一时期将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电镜下观察该时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赤道板8 (2 分)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染色单体和
5、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9 (2 分)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 3 页(共 35 页)AtRNA、mRNA 和 rRNA 均参与该过程B图中共有 4 条多肽链正在同时合成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 1 条多肽的翻译D图中 处核糖体已合成的多肽链最长10 (2 分)鸡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ZZ 雄性,ZW 雌性) 。Z 染色体上的 DMRT1 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睾丸的发育,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卵巢的发育。研究发现:无 Z 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一定因素影响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6、 )A正常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 DMRT1 基因B鸡群中可能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Z 的雌性个体C正常的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其染色体组成改变为 ZZD性反转的公鸡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 2:111 (2 分)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色表示该病的患者。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 2、 2、 4 一定是杂合子C 2 为携带者的概率为D 3 致病基因不一定来自 I212 (2 分)二倍体西瓜(2N 22)幼芽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植株成为“嵌合体” ,其部分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7、第 4 页(共 35 页)A “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变异B “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不一定可育C低温处理植株可能出现“ 嵌合体”植株D “嵌合体”植株可通过有性生殖保持性状13 (2 分)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和翻译出现差错可引起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DNA 复制出现的差错都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D基因发生突变但其遗传信息不一定发生改变14 (2 分)下列关于遗传病调查和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减少遗传病发生D近亲结婚会增加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5 (2 分)许多年前
8、,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c 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不一定都经过 d16 (2 分)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内分泌器官才可以产生并分泌激素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为靶细胞供能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只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D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还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第 5 页(共 35 页)17 (2 分)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
9、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1 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B图中、 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C细胞 2 可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形成细胞 3D进行二次免疫时细胞 5 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 a18 (2 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胰岛素激活 InR 后细胞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神经元凋亡B促进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促进神经元摄取葡萄糖D促进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19 (2 分)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研究人员连续 6 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
10、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6 页(共 35 页)A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 40 吨B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C第 7 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 37 吨以内D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才能进行捕捞20 (2 分)月季成熟的叶片为紫红色,其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物质,液泡中的花青素为水溶性物质。以此为实验材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素的色素带C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二、非选择题(60 分)21 (8 分)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细
11、菌作为饲料,放在容器中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一段时间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长,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某同学欲探究双小核草履虫是否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补充完善该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实验步骤:(1)以细菌为饲料,用蒸馏水培养双小核草履虫,一段时间后过滤掉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得到滤液。(2)取两个相同容器, ,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3) 。第 7 页(共 35 页)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若 ,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若 ,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22 (12 分)科研工作者
12、在研究影响某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时,偶然发现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与其他植株明显不同,回答下列问题。(1)为研究甲植株叶片颜色不同的原因,分别取甲、乙(叶色正常)植株叶龄相同的新鲜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分别如图 1、图 2 所示。由图可知:与乙植株相比,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时该植株对 光的吸收会减弱。(2)为进一步研究叶片颜色变深对甲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分别测定甲、乙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CO2 的吸收速率,结果如表: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甲 3.6 0.72 2.4 3.0 4.8 6.9 7.2CO2 吸收速率(mgm
13、2 h1)乙 4.6 1 2.4 3.6 5.8 7.9 8.8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株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乙植株的光合速率,请分析其原因 。23 (12 分)如图表示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 a 处的突触后膜是 ,b 处的突触后膜是 。(2)当 b 处突触小体的膜电位为 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第 8 页(共 35 页)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3)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内 ,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升高血糖浓度。(4)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是 调节的结果。24 (12
14、 分)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导致部分耕地抛荒。如表是某地弃耕后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某阶段能量流动情况。表中的A、B、C 表示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同化作用固定能量(Pg )生物体储存能量(Pn )生物体呼吸消耗能量(R)A 157.8 65.0 92.8B 870.7 369.4 501.3C 211.5 20.1 191.4说明:PnPgR 单位:10 2kJm2a1(1)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原因是 。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阶段,称为顶级群落。不同地区的荒地演替形成的顶级群落可能不同,是由 (至少填两种)等环境条件不同决定。(2
15、)科研小组对演替过程中两种草本植物甲和乙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图。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时,应随机取样,常用的两种取样方法是 。图中甲和乙两个种群分别在 、 时间段数量接近“J”形增长。(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仍处于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 。25 (16 分)水稻的 A 基因控制赤霉素的合成, B 基因控制赤霉素受体的合成,a 和 b 基因没有相应的功能。某实验室从一种野生型水稻(正常株高)的群体中发现了甲、乙两第 9 页(共 35 页)株矮生突变体植株,其自交后代全为矮生。将甲、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分别与野生型水稻杂交,两组 F1 均为正常株高,两组 F2 均出现正常:矮
16、生3:1 的分离比。请回答:(1)研究者以野生型水稻和甲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分析可知,甲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2)将甲、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进行杂交,产生的 F1 均为正常株高,说明乙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3)利用上述植株设计杂交实验探究 Aa、Bb 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4)A、B 均可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5)A 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赤霉素的合成;B 基因通过 直接控制赤霉素受体的合成。上述实例说明 ,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第
17、10 页(共 35 页)2019 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 (2 分)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真核细胞中 DNA 合成和 RNA 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C不同 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 DNA 分别位于染色体和拟核中【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4:对比分析法;51I: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
18、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 较大(1100um)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A 错误;B、由于真核细胞中
19、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真核细胞中 DNA 合成和 RNA 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 正确;C、不同 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作为骨架,C 错误;第 11 页(共 35 页)D、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位于拟核中,细胞质中还有少量的 DNA,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2 (2 分)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
20、翻译过程与生物膜有着直接联系C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只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D不同生物膜之间都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考点】2I: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15:生物膜系统【分析】生物膜系统: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解答】解: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
21、间的信息交流,A 正确;B、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都不是在膜上进行的,B 错误;C、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C 错误;D、有的生物膜不能形成囊泡,例如线粒体,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 (2 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 12 页(共 35 页)A肝细胞中内质网膜面积很大,有利于多种代谢反应的顺利进行B神经细胞具有细而长的突起,有利于调节全
22、身各器官的生理活动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D性腺细胞有大量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考点】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16:细胞器【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 形态结构 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23、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消化车间” ,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第 13 页(共 35 页)体 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解答】解:A
24、、肝细胞中内质网膜面积很大,有利于多种代谢反应的顺利进行,A 正确;B、神经细胞具有细而长的突起,有利于调节全身各器官的生理活动,B 正确;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主动运输的能量供应,C 正确;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由内质网合成, 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答题。4 (2 分)细胞代谢的顺利进行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B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作用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D
25、胃蛋白酶保存和催化的最适温度都是 37【考点】39:酶的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1A: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解答】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其中 RNA 的合成不需要经过翻译阶段,A 错误;第 14 页(共 35 页)B、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B 错误;C、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如呼吸酶、ATP 合成酶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C 正确;D、低温条件下,酶
26、的分子结构稳定,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保存。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特性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 (2 分)如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中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 伴随着吸能反应B过程只发生于线粒体中C能量 A 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D能量 B 可以用于 Na+进入细胞【考点】3D: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3:模式图;51B: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过程是 ADP 与 Pi 合成
27、ATP 的过程,需要的能量 A 来自于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过程是 ATP 水解产生ADP 和 Pi,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 B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解答】解:A、过程为 ATP 的合成,伴随着放能反应,A 错误;B、过程为 ATP 的分解,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多个部位, B 错误;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能量 A 为合成 ATP 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C 正确;D、该题考察的是人体的神经细胞, Na+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 ATP 与 AD
28、P 的转化过程和场所,对于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第 15 页(共 35 页)用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6 (2 分)科学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可以转化成一种液体状、侵入性的状态,以随时在身体的狭窄通道内移动,这种转化是由化学信号溶血磷脂酸(LPA,一种磷脂)触发的。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通过阻断 LPA 信号通路,停止早期胚胎细胞运动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为人类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LPA 与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相同BLPA 的受体分布在癌细胞膜的外表面C通过阻断 LPA 信号通路可抑制癌细胞扩散DLPA 作用下形成的液体
29、状细胞都是癌细胞【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5A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18:物质跨膜运输;51F: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1、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2)形态结构变化:扁球形;3)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明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解答】解:A、LPA 为磷脂,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而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 错误;B、
30、LPA 能进入细胞,其受体在细胞内,B 错误;C、通过阻断 LPA 信号通路,可抑制癌细胞转化为液体状,从而抑制癌细胞扩散,C 正确;D、根据题意 LPA 可以使多种细胞转化为液体状,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癌变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癌细胞的特点,掌握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并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7 (2 分)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16 页(共 35 页)A该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B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源染色体C图示过程的下一时期将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电镜下观察该时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
31、赤道板【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3:模式图;51E:有丝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 6 条染色体,12 条染色单体,12 个 DNA 分子。【解答】解:A、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分裂后可产生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A正确;B、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含有 3 对同源染色体,B 错误;C、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 错误;D、赤道板不是一个真实的结构,所以在电镜下观察该时期的细胞不可能观察到赤道板,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细
32、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8 (2 分)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一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21: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第 17 页(共 35 页)(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
33、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时期有减 后期和减后期,其中减后期无同源染色体,A 错误;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为减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 正确;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为减后期,一般不发生等
34、位基因分离,C 错误;D、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有减全过程以及减前期和中期,只有减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2 分)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RNA、mRNA 和 rRNA 均参与该过程B图中共有 4 条多肽链正在同时合成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 1 条多肽的翻译D图中 处核糖体已合成的多肽链最长【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3:模式图;52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 18 页(共
35、 35 页)【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发生,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其中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解答】解:A、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所以 tRNA、mRNA 和 rRNA 均参与该过程,A 正确;B、由图可知,一条 mRNA 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所以 4 条 mRNA 上有许多条多肽链正在同时合成,B 错误;C、一条多肽链只能由一个核糖体合成,C 错误;D、图中 处的核糖体刚与 mRNA 结合,形成的多肽链较短,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
36、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图示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0 (2 分)鸡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ZZ 雄性,ZW 雌性) 。Z 染色体上的 DMRT1 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睾丸的发育,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卵巢的发育。研究发现:无 Z 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一定因素影响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 DMRT1 基因B鸡群中可能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Z 的雌性个体C正常的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其染色体组成改变
37、为 ZZD性反转的公鸡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 2:1【考点】8A:伴性遗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29:伴性遗传【分析】1、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 ZW 型,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2、分析题干的信息:“Z 染色体上的 DMRT1 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 ,分析可知 ZZ 表达量高表现为雄性、ZW 表达量低表现为雌性,说明鸡的性别取决于 Z 的数量,含有一条 Z 的发育为雌性,含有 2 条 Z 的发育为雄性。【解答】解:A、正常卵细胞中不一定有 Z 染色体,A 正确;B、根据题意只含一条 Z 染色体的个体将发
38、育成雌性, B 正确;第 19 页(共 35 页)C、性反转母鸡的染色体组成仍为 ZW,C 错误;D、因 WW 的个体无法发育,所以子代中雌性:雄性为 2:1,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信息试题主要抓住题干的信息解答试题,本题中的信息主要是“Z 染色体上的 DMRT1 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 ,也就是说性别的决定主要与 Z 的数量有关。11 (2 分)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色表示该病的患者。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 2、 2、 4 一定是杂合子C 2 为携带者的概
39、率为D 3 致病基因不一定来自 I2【考点】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5:遗传系谱图;52D :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系谱图:图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1 和2 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这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B、不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2、 4 一定都是杂合子,B 正确;C、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2 为携带者的概率为
40、;如果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2 为携带者的概率为 ,C 错误;D、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3 致病基因来自 3 和 4, 3 致病基因来自第 20 页(共 35 页) 1 和 2;如果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3 致病基因来自 3 致病基因来自 3 和 4, 3 致病基因来自 2,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根据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 (2 分)二倍体西瓜(2N 22)幼芽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植株成为“嵌合体” ,其部分组织细
41、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变异B “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不一定可育C低温处理植株可能出现“ 嵌合体”植株D “嵌合体”植株可通过有性生殖保持性状【考点】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97: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2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A、 “嵌合体“ 是由于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 正确;B、由于
42、组织细胞染色体有的是 22 条,有的是 44 条,如果 11 条染色体的配子和 22 条染色体的配子结合形成 33 条发育而成植株,该植株由于含有 3 个染色体组而不育,B正确;C、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原理相同,因此可能出现“嵌合体”植株,C 正确;D、由 B 项可知, “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可育,也可能不育,但难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能保持性状,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明确“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可能不育,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13 (2 分)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和翻
43、译出现差错可引起基因突变第 21 页(共 35 页)B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CDNA 复制出现的差错都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D基因发生突变但其遗传信息不一定发生改变【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2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解答】解:A、DNA 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转录形成的是RNA,翻译形成的是蛋白质,转录和翻译出现差错与基因突变无关,A 错误;B、突变(包括基因突
44、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B 正确;C、DNA 复制出现的差错可以为基因突变,包括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其中隐性突变不一定能在后代中表现,C 错误;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其遗传信息一定发生改变,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14 (2 分)下列关于遗传病调查和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确定遗传方式C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减少遗传病发生D近亲结婚会增加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考点】A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
45、2D:人类遗传病【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第 22 页(共 35 页)判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多,A 错误;B、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并判断,B 错误;C、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C 正确;D、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错误。故选:C。【点评
46、】本题考查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的调查对象,掌握调查内容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5 (2 分)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c 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渐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不一定都经过 d【考点】B8: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3:模式图;52E:生物的进化【分析】1、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47、、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2、分析题图:图中 a 表示地理隔离,b 为突变和基因重组,c 表示基因库产生差别,d表示生殖隔离。【解答】解:A、a 表示地理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 A 正确;第 23 页(共 35 页)B、b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正确;C、c 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 正确;D、d 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因此变式和爆发式的物种形成方式,都要经过 d,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种的概念和形成,要求考生识记新物种形成的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
48、确答题。16 (2 分)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内分泌器官才可以产生并分泌激素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为靶细胞供能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只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D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还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1:正推法;53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 3105 1410 5 mg/mL,而 1mg 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 4200kJ。(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解答】解:A、动物激素的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对动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 错误;B、激素不能提供能力,只能调节生命活动,B 错误;第 24 页(共 35 页)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