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55205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模拟查漏补缺题(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生 物2018.5.18说明:1.题目由一批青年教师命制,由于时间紧,打磨得不够细致,或许还存在科学性不够严谨的地方,希望使用过程中及时调整、修改使用。2.题目总体有一定难度,请考虑学情,谨慎选用。也可根据学情,修改为更简单的版本使用。3.成题中的 A 组题目建议老师们练一练,本年度历次考试覆盖不够细致的内容,还希望老师们自行搭配题目进行训练。4.本卷试题没有“押题”或“猜题”之意,请勿“对号入座”。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部分 部分练习摘编A 组:建议练一练的题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没有细胞结构,但有

2、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仅有一种核酸,DNA 或 RNA 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A. B. C. D.2.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 K 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筛选 1 需要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B.筛选 2 需要用无色物质 K 处理愈伤组织并筛选出呈现蓝色的组织C.报告基因在玉米的愈伤组织和农杆菌细胞中均能正确表达D.诱导幼胚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需添加植物

3、激素3.细胞是个复杂而且精巧的生命系统。某同学对细胞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A.细胞体积不能过大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B.细胞膜外覆盖大量糖蛋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信息传递功能相适应C.叶绿体内部堆叠大量基粒集中分布着的酶系催化光反应和碳(暗)反应进行D.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排列和平均分配染色体,决定胞质分裂的分裂面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

4、物质交换5.下列物质运输途径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 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高尔基体D.合成的 DNA 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细胞核6.关于下列 a、b、c 、d 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和 d 不具有核膜包被细胞核 B.a 和 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7. C.a、b、c、 d 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 a、b、c、d 都可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 P)催化下列反应:果糖-6-磷酸 +ATP 果糖-1,6-二磷酸+ADP,这是细

5、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右图为高、低两种 ATP 浓度下酶 P 与果糖 -6-磷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酶 P 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一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 P 活性呈正相关 C.低 ATP 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 P 的活性D.酶 P 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 ATP 的反馈调节8.用 32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则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 A.染色体数目为 20 条,每个 DNA 都带有 32P 标记B.染色体数目为 20 条,仅 10 个 DNA 带有 3

6、2P 标记C.染色体数目为 40 条,每个 DNA 都带有 32P 标记D.染色体数目为 40 条,仅 20 个 DNA 带有 32P 标记9.下图所示动物精原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10.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 b.水绵 c.酵母菌 d.噬菌体A.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分离B.细胞 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细胞 不是 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D.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7、不含同源染色体11.右图示 A、B 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B.作用于必然导致细胞 B 膜电位出现反转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 BD.信号仅能从 A 向 B 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12.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期,群落生产大于群落呼吸,有机物质不断积累,种类增加B.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抗干扰能力加强C.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极的重要特征D.这一演替过程中无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13.下图

8、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循环流动14.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填“S1”

9、 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利用率。(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14.(1)随机 植被类型 S2 (2)次生 丰富度(或“多样性”) 光能(3)20 恢复力(4)土壤 土壤微生物15.研究人员对蓝藻水

10、华现象较为严重的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有机碳生产率(不考虑其它生态系统输入到该系统的有机碳)进行了研究。请分析回答:(1)在湖泊中,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的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是群落_的体现。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测定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2)研究人员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溶氧量,来估算湖泊的有机碳生产率,结果如图 15 所示。制作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瓶(不透光)和白瓶(透光) ,分别在_m 和-1.0m 的每一个水深悬挂一个黑瓶和两个白瓶。每个实验瓶注满后溢出三倍体积的水,灌瓶完毕,将瓶盖盖好,立即对每一个水深中的一个白瓶溶氧量(IB)进行测定,作为实验开始时的_溶氧量。将黑瓶

11、、白瓶曝光培养 24h,测定每一水深中黑瓶溶氧量(DB)与白瓶溶氧量(LB ) 。则每一水层的呼吸量可用_进行估算;每一水层的有机碳生产量(总光合作用生产量)可用_进行估算。(3)据图 15 分析,影响浮游植物有机碳生产率的环境因素是_。7月份 0.6m 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低于其它月份,主要原因是_。(4)太阳能是经过湖泊生态系统中_的固定而输入该系统,能量在该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具有_的特点。外部能量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系统_功能实现的基础。15.(1)垂直结构 物种丰(富)度(2)0m、-0.2m、-0.4m、-0.6 初始 IB-DB LB-DB(3)光照、温度 蓝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

12、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4)生产者(或第一营养级)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16.近些年,研究人员在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如图 1 所示。图 15(1)图 1 中呈现了_细胞的产生过程(部分染色体未标出),细胞被称为_,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_。(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是 _。在“逆反”减数分裂中,若 M中约 23%的细胞出现了染色体不均分的情况,那么可以估算出约_%的配子异常。(3)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分配规律,如图 2 所示。染色体的这种分配规律及其意义是_。16.

13、(1)卵 初级卵母细胞 交叉互换(2)M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M 同源染色体分离(2 分) 23(3)参考下表,依据学生思考和解决该问题时的表现描述,确定相应水平并给予该水平的分数。水平一 水平三由低到高,高一级水平的学生表现中涵盖低一级水平的学生表现,未达到水平一的学生,得 0 分。本小题共 3 分。水平划分 学生表现描述 得分水平一能准确获取图示信息,理性分析并准确归纳、概括出图示分配规律的特点,但未能正确阐述其生物学意义。如“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进入卵细胞的染色体更多是发生过重组的一条”。1 分水平二能准确获取图示信息,理性分析并准确归纳、概括出图示分配规律的特点,能结合遗传

14、和变异的知识阐述图示分配规律的生物学意义。如“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变异性(具有更大的基因多样性)”。2 分水平三能准确获取图示信息,理性分析并准确归纳、概括出图示分配规律的特点,能结合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运用进化与适应观,讨论图示分配规律的生物学意义。如“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变异性(具有更大的基因多样性),为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子代群体对环境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进化)”。3 分17.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 DNA

15、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_所致。(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 1 均为野生型,F 1 自交,测定 F2 水稻的_,统计得到野生型 122 株,窄叶突变体 39 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_控制。(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 2 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突变基因 碱基变化 CCG CT CTTC蛋白质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长度

16、比野生型明显变短由上表推测,基因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序列,该基因突变_(填“会”或“不会” )导致窄叶性状。基因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的突变导致_。(5)随机选择若干株 F2 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的 36 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 35 次为 T,基因的 21 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 TT 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_发生了突变。(6)F 2 群体野生型 122 株,窄叶突变体 39 株,仍符合 3:1 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17.(1)增添、缺失、替换(或填“替换、缺失”)(2)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3) (单株)叶片宽窄

17、 一对隐性基因(4)密码子对应(或“编码”) 不会(1 分) 翻译提前终止(5)、(同时)(6)基因、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中的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3 分)18.研究发现,M 和 P 两个品系果蝇杂交过程出现一种不育现象,子代性腺发生退化,无法产生正常配子,此现象与 P 品系特有的 P 因子(一段可转移的 DNA)有关。用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4亲本组合 PP MM MP PM子代配子正常率 100% 100% 100% 0%(1)由实验结果可知,这种子代不育现象仅在_时出现,据此判断不育现象的发生除了 P 因子外,还与_品系的细胞质成分有关。由

18、此分析,1 组和 2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的原因是_。(2)研究发现,P 因子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相同或不同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上,会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_,进而导致不育现象。体细胞阶段,P 因子能表达出抑制 P 因子转移的阻遏蛋白,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受精后,P 品系卵细胞质中积累的大量阻遏蛋白_,因此第 3 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P 品系精子只提供_,因此第 4 组子代不能正常产生配子。(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殖细胞阶段,P 因子能表达出 P 因子转移所需要的转移酶。这种转移酶总长度大于阻遏蛋白,并且前面 2/3 左右的_序列与阻遏蛋白完全相同,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P 因子_。(4

19、)雄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但是将 P 因子导入到雄果蝇染色体上,可以引起 P 因子处发生交叉互换。若右图所示基因型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aabb 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n,则该雄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所占比例为_。18.(1)P 作父本、M 作母本 M 1 组没有 M 品系的细胞质成分, 2 组没有 P 因子(或 “1 组、2 组不同时存在 P 因子和 M 品系细胞质成分” )(2)基因突变 抑制 P 因子的转移 P 因子(或“细胞核” )(3)氨基酸 (在体细胞或生殖细胞阶段)可以转录形成不同的 mRNA,翻译形成阻遏蛋白或转移酶(4)1-2n19.(2013天津卷

20、)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所需的酶是_。(2)过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原生质体经过_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_植株的根尖,通过_、_、染色和制片等过

21、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5)采用特异性引物对花椰菜和黑芥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下图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再生植株 14 进行 PCR 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 14 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_。(6)对杂种植株进行_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19.(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叶绿体(3)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 细胞壁(4)双亲(或花椰菜和黑芥) 解离 漂洗(5)1、2、4 (6)黑腐病菌20.科研人员研究 6-BA(一种植物激素)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拟南芥种植

22、在含有不同浓度 6-BA 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 6-BA 对根生长的作用是_。(2)科研人员利用两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一步研究 6-BA 对主根作用的机制。株系 和中转入的表达载体上,GUS 基因分别与拟南芥的 M 或 N 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基因表达的 DNA 序列)连接在一起,基因及相关描述见下表。株系 转入的表达载体 相关基因的描述株系 GUS 基因与 M 基因的启动子连接株系 GUS 基因与 N 基因的启动子连接GUS 基因表达产物经染色后形成蓝色;M 基因仅在细胞从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时表达;生长素可引起 N 基因的表达

23、。将两个株系分别培养在基本培养基和含 6-BA 的基本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主根根尖的染色结果如下图。株系的根尖细胞中,GUS 基因功能是作为_的报告基因。据图分析,株系根尖上着色较深的部分为主根根尖的_区,B 与 A 相比,说明 6-BA 对主根的作用为_。株系的 GUS 基因表达反映出根尖对_信号的响应状况, C、D 的结果表明 6-BA_。(3)为验证“6-BA 对侧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研究者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实验结果是_(填字母) 。a. 株系 b. 株系 c. 基本培养基 d. 含 6-BA 的基本培养基e. 着色浅于对照组 f. 着色深于对照组 g.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由

24、以上实验结果还可以对拟南芥组织培养时,_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根这一事实作出解释。20.(1)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2)细胞分裂 分生 抑制分生区细胞分裂生长素 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或“与生长素相互拮抗” )(3)a、c、d、e(4)提高21.(2013 福建卷)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 天后进行检测。检测 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 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 b:测定脑

25、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AchE 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 )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 醋酸铅溶液浓度/gL-1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AchE 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通过该指标可知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 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与突触后膜上

26、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变化。ACh 发挥效应后在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_。(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21.(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 (2)突触间隙 电位 乙酰胆碱酯 胆碱(3)慢(4)重复训练22.近年来研究发现,H5 亚型禽流感能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类。因此,在流感疫苗开发中考虑对人流感和禽流感主要亚型进行共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针对人流感病毒 H3以及禽流感病毒 H5 进行了相关研究。(1)H 蛋白是构成流感病毒的主

27、要成分,可以作为 _制成疫苗,接种到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_免疫。(2)研究人员利用 p 质粒构建 p-H5/H3 共表达的重组质粒(如下图) 。设计思路是:获得 H5 基因和 H3 基因,先将 H5 基因整合到 p 质粒(仅含有 Nhe和 Xho酶切位点)上,再将 H3 基因插入,获得重组质粒。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在目的基因两端引入酶切位点,在 H5 基因两端需要引入 _酶切位点。(3)为研究共表达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研究人员在第 0、21 和 35 天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重组质粒 p-H5/H3,对小鼠进行免疫;对照组处理是 _。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含量。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实

28、验组小鼠体内针对 H5 和 H3 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 p-H5/H3 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针对 H5 和 H3 的_免疫。(4)研究人员分离了实验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分别加入_进行特异性刺激,发现 p-H5/H3 免疫后 T 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且产生了大量的干扰素,说明免疫后诱导小鼠产生了_免疫。(5)科研人员研制的 p-H5/H3 DNA 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至少写出两点) 。22.(1)抗原 特异性(2)Nhe、 Cla和 Xho(3)将小鼠分三组,在第 0、21 和 35 天分别改为注射等量相同浓度的 p 质粒、p-H5、p- H3 进行免疫 体液(4)H5 流感病

29、毒或 H3 流感病毒 细胞(5)能实现两种病毒共预防;不具有“减毒”疫苗的危险性(或“安全性更好” ) ;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好、便于保存(答出两点或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23.研究者在一个果蝇纯系(全为纯合子)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果蝇 (雌蝇、雄蝇都有) ,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红眼。(1)让 与_ 眼果蝇杂交,发现 _,F 1 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并且由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 F2 果蝇眼色出现 3:1 的分离比,由此判断紫眼为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_性突变。(2)果蝇共有 3 对常染色体,编号为、。红眼果蝇 的 4 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30、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果蝇 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_,表明果蝇 以_形式连续遗传。进行杂交“” ,子代果蝇中紫眼个体和红眼个体的比例为 1:1,表明 携带红眼基因,同时携带紫眼基因或携带_基因。同时发现,子代果蝇中所有正常刚毛、钝圆平衡棒的个体都是紫眼,所有短刚毛、正常平衡棒的个体都是红眼,并且正常翅脉、卷曲翅、紫眼:正常翅脉、卷曲翅、红眼 :多翅脉、正常翅型、紫眼 :多翅脉、正常翅型、红眼为_,所以判断紫眼基因定位于_号染色体上。(3)研究者推测紫眼基因是红眼基因的突变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红眼基因转给,发现其眼色由紫色恢复为红色,通过与_ 两种果蝇的眼色对

31、比,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测。(4)分别提取 和红眼果蝇的总 RNA,通过 PCR 技术,依次完成逆转录和_过程后,比较获得的 cDNA 长度,发现 的 cDNA 比红眼果蝇的多了 45 对脱氧核苷酸,推测紫眼基因的单个表达产物会比红眼基因的多_个氨基酸。23.(1)红 正交和反交(或“ 为母本和 为父本” ) 隐(2)AaCcSsTt 杂合子对紫眼基因隐性的红眼基因的突变(或“发生失活突变的红眼” ) 1:1:1:1 (3)红眼(或“野生型” ) 、紫眼(或“未转基因的 ”)(4)DNA 复制 1524.抗生素耐药性是微生物的一种自然进化过程。现在我们使用的抗生素大多来自于放线菌(一种与细菌细胞结构类似的原核生物),研究发现,病原细菌的耐药基因往往是通过图 1 所示机理获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