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病毒检测,方法学评价,乙肝病毒结构,(一)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特点,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sAb:保护性抗体HBcAg:仅存于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一般不存在于血循环中 HBcAb: 非保护性抗体,HBcAb-IgM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HBeAg:HBV复制及强感染性的指标 HBeAb: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预后良好,患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基本形态,大球型颗粒,又称Dane颗粒;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 小球型颗粒;管型颗粒 管型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一)血清学检查 (二)生化学检查 (三)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查,血清学检查,项目:HBsAg、抗-HBs、HBeAg
2、、抗-HBe、抗-HBc以及抗-HBc IgM 方法 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最常用,定性),HBsAg 感染的标志 Anti-HBs 既往感染/接种疫苗 Anti-HBc IgM 急性感染标志 Anti-HBc IgG 既往或慢性感染 HBeAg 急性病毒复制,有传染性Anti-HBe 病毒不再复制 HBV-DNA 急性病毒复制,比HBeAg更准确;主要用于监测治疗反应,HBV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两对半的意义, 乙型肝炎的诊断 判断传染性 判断预后 筛查献血员 流行病学调查,乙肝三系定性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
3、平的初步检查,对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所以乙肝患者在做乙肝三系定性检查的时候,应结合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检查、B超检查等来判定病情的轻重,,ELISA检测灵敏低的原因及局限,ELISA法受其自身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限制; HBV S和前C基因区出现位点突变导致HBsAg和HBeAg表达缺陷。 影响因素多,如加样时间,试剂平衡时间,样本溶血程度等等。特别是低浓度样本易导致假阴性结果,使弱阳性样本漏检。 急性感染的窗口期; HBsAg检测方法灵敏度不足;血清亚型的漏检等。 标本中病毒颗粒少;,血清学检测的局限性,HBV具有“检测窗口期 假阴性结果 无法检测突变株及抗体,乙肝病毒的定量检测
4、,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 1)参考值:0-0.05IU/mL 2)临床意义: (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 (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 (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
5、)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
6、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两对半定量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LiCa技术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5ng/ml,而ELISA检测HBsAg达到2ng/ml时才会阳性。急性乙肝早期定量能及早检出HBsAg,确证HBV感染,几乎能与PreSi同时检测,在病程观察中大大缩短了“窗口期”,而酶标检测在乙肝早期往往HBsAg呈阴性。慢性乙肝一些患者由于机体常缺乏对HBV包膜蛋白的免疫应答,HBsAg表达较低,酶标检测可出现HBsAg和HBsAb均阴性的
7、情况,而定量检测则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灵敏度如病毒发生变异后,表达量较低,常规ELISA测不出抗原,而定量检测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发现极有可能同时检测出HBsAg和HBsAb,血清中HBsAg含量与病人对HBsAg细胞免疫成反比关系,而肝功能改变则与此种细胞免疫成正比。定量HBsAg是反映这一关系的唯一手段。可发现低浓度的HBsAg携带者,特别是一些群体如医务工作者及病人家属等。,定量检测意义,监测疾病发展 评估药物疗效 指导疫苗接种,国内疫苗评价标准,无应答者:无抗体产生 (5%) - 加强计量复种 低应答者:100 IU/L (20%) - 无须复种,PCR技术在
8、乙肝方面的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度3.2kb目前感染人类最小的DNA病毒部分双链环状DNA。,定量PCR的特点,可定量结果,准确灵敏地反应了病原体的感染和治疗恢复情况光谱分析仪直读结果,自动分析, 增强了灵敏性和客观性。,HBV基 因 及 编 码 蛋 白,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慢性乙肝诊断 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价 跟踪随访 预后判断,(二) HBV-DNA与“两对半”,1. “两对半” :机体的免疫反应状态; FQ-PCR:检测的是HBV本身的遗传物质DNA,是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指标。 2. “携带者”、“大三阳”、
9、“小三阳”等免疫学指标不能 反应体内病毒复制水平与感染程度。,3. 血清学指标()不能排除HBV感染。 4. 也可能出现HBsAg(),HBV-DNA()。 5. HBsAb () 、 HBcAb () 、 HBeAb ()三抗体阳性 与HBV DNA 2.5 103 copy /ml 结果解释。,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方面: 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 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 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对HBV-M起补充作用: HBeAg()/ 抗HBe()乙型肝炎 (前C区变异) HBsAg()乙型肝炎 (S区变异) 低水平感染 单项抗HBc
10、()乙型肝炎, 疗效判断: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预后判断HBV DNA水平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一、乙肝病毒DNA检查可检查乙肝病毒的复制状况。如乙肝病毒DNA测定值1000copies/ml,就提示乙肝病毒有复制,而且病毒数量的高低与病毒复制的程度成正相关。若结果阴性,则表明病毒处于不活跃阶段,病情比较平稳。二、乙肝病毒DNA检查还是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的重要指标。如果乙肝病毒DNA测定值1000copies/ml,常提示具有传染性,且检测值越高就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三、乙肝病毒DNA检查可以作为肝病患者确诊病情的主要依据。乙肝病毒DNA阳性者
11、,即使肝功能正常,必要时也应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就是乙肝病毒DNA1000copies/ml,且患者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两倍,此时是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四、乙肝病毒DNA检查结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乙肝病毒是否产生了变异,如在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由阴性转为阳性时,则提示病毒已发生变异,应结合具体病情重新选择抗病毒药物。,基因检测在乙肝诊疗各阶段的应用,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 (用药: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前C区1896位点突变检测,跟踪随访,乙 肝 病 毒 定 量检测,确 诊,病毒学分析,乙肝病毒分型检测,拉米夫定耐药检测,阿德福韦耐药检测,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检测,恩替卡韦耐药检测,FQ-PCR检测的优势,灵敏度高可以达到 pg 级而 ELISA 只能检测 ng级,可以检测包括乳汁的其他低含量的标本;不受病毒变异影响,而前C和S变异后ELISA难以检测;荧光定量PCR 技术采用闭管检测, 无须凝胶电泳, 避免了交叉污染,实现了对HBV DNA 的定量测定, 其实时监测技术使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成为可能;漏检率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