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4548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多层厂房的楼盖平面如图 1-31 所示,楼面做法见图 1-32 ,楼盖采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设计之。设计要求:1 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2 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3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图。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1)计算简图;(2)内力分析;(3)截面配筋计算;(4)构造要求;(5)施工图绘制图 1-31 楼盖平面图图 1-32 楼盖做法详图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10kN/m2。(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20kN/m3) ,板底及梁用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 或 HRB335,吊筋采用 HRB335,其余均采用 HPB235。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6.9m,次梁的跨度为 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3m。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 1-33 所示。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 57.m230/4l/h,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 mh80,所以板厚取80mh。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618,取 50h,截面宽 b)3/12(,取b25。主梁截面高度应

3、满足 l9/5,取 6,截面宽度取为 ,柱的截面尺寸 bh=400400 mm2。图 1-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 、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 22/5.017.152880/42mmkN板 底 石 灰 砂 浆 :钢 筋 混 凝 土 板 :水 泥 砂 浆 面 层 :小计 6活荷载标准值: 2/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2/.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3.1, 22/.6/186.30/.5mkNmkNgq, 近 似 取荷 载 总 设 计 值 :活 荷 载 设 计 值 :恒 荷 载 设 计 值 : (2) 、计算简图取 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

4、,板的实际结构如图 1-34(a )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 b= 5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a= m10,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mllalhnn 2052391)10( 2095852032/0101 中 跨所 以 边 跨 板 的 计 算 取 确 定 :边 跨 按 以 下 二 项 较 小 值板的计算简图 1-34(b)所示。图 1-34( a)板的实际结构 图 1-34 (b)板的计算简图(3) 弯矩设计值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20529小于 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表 12-2 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 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表 1-8表 1-8

5、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 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M1/11 -1/11 1/16 -1/14计算跨度 l0(m) l01=2.095 l01=2.095 l02=2.05 l02=2.052)(qg(kN.m)1/095.62= 4- 1/095.26= - 416/05.2= 414/05.2= 86(4)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10N/mHPB235 ;N/m3.14,0.30,168802 210 y cf faCmbhm钢 筋 , 混 凝 土 ,板 厚对轴线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 2 截面和支座 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 2

6、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 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1-9表 1-9 板的配筋计算截面位置 1 B 2 C弯矩设计值( k) 6.46 -6.46 4.26 -4.86 s=M/ 1fcbh02 0.125 0.125 0.083 0.094s 0.134 0.112d=12 22=264mm,取 300mm.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 m1750170625/305/ ldln , 取 。图 1-35(c)次梁的配筋图5、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kN4.197,k34.1976.2 2.86,2.860573

7、kN601. .1305.).5(.)8 k26.73.140. QQGG取活 荷 载 : 取恒 荷 载 :( 主 梁 自 重 ( 含 粉 刷 ) :次 梁 传 来 的 恒 载 :(2)计算简图满 足 要 求,104.210.56. 33bsAvs。中 跨 近 似 取所 以 边 跨 取 ,因 为边 跨 跨 度 按 以 下 方 法 确 定 :的 混 凝 土 柱 上 , 其 计 算中 间 支 承 在 为支 承 长 度主 梁 端 部 支 承 在 墙 上 的所 示 , 由 图 可 知 ,主 梁 的 实 际 结 构 如 图m.690 ,m6945,5.694206580.12/51m.425. ,069

8、 ,370a 36(a)-1 l lbnllnl 计算简图如图 1-36(b)所示。图 1-36 (a)主梁的实际结构图 1-36 (b) 主梁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绘制因跨度相差不超过 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弯矩值计算: QlkGM21:弯 矩,式中 k1 和 k2 由附表 1 查得表 1-13 主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 mkN)项次 荷载简图 1MBk2CMk弯矩图示意图1恒载 .4620.0749.361.0742活载2.398.12.8.3活载7.61043.8214703.1824活载 9.32.6.0*9.5活载 7.40*/8.12.374.261 组合项

9、次Mmin(kNm)+84.4+-586.5+-141.3+-586.5 组合项次Mmax(kNm)+542.3+-282.1+312.3+-282.1 *注:此处的弯矩可通过取脱离体,由力的平衡条件确定。根据支座弯矩,按下面简图确定图 1-37 主梁取脱离体时弯矩图、剪力设计值: 中 查 到 ,由 附 录式 中 系 数剪 力 1,: 4343kQKGkV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经过计算如表 1-14 所示。表 1-14 主梁的剪力计算(kN)项次 荷载简图恒载 2.63702.10967.801活载 9.1708.340活载 .368.2512.41活载 .170896.17096.53780组合项

10、次Vmax(kN) +234.1+-126.8+327.4AVkBlVkBrVk组合项次Vmin(kN) +45.6+-368+86.2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荷载组合+时,出现第一跨跨内最大弯矩和第二跨跨内最小弯矩,此时, mkN4.32.18.60, BAM,以这两个支座的弯矩值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边跨载集中荷载QG4972.8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则第一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值为 max01kN4.52)( MlQGB,第二集中荷载作用下弯矩值为3823M。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小时,两个支座弯矩值均为342.4KNm,以此支座弯矩连线叠加集中荷载。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为kN14.3102BMGl。荷载

11、组合+时支座最大负弯矩 mkN5.86B,其它两个支座的弯矩为 mkN1.28,0CAM,在这三个支座弯矩间连线,以此连线为基线,于第一跨、第二跨分别叠加集中荷在 G+Q 时的简支梁弯矩图: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依次为 461kNm,265.5kNm,167.3KNm,268.7KNm。同理,当 最大时,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倒位排列。荷载组合+时,出现边跨跨内弯矩最小与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大。此时, 4.3CB,第一跨在集中荷载 G 作用下的弯矩值分别为 85.4KNm,-28.7kNm,第二跨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为 kN3.12+5 情况的弯矩按此方法计算。所计算的跨内最大弯矩与表中有少量的差异,

12、是因为计算跨度并非严格等跨所致。主梁的弯矩包络图见下图。荷载组合+时, 1k.234maxAV,至第二跨荷载处剪力降为 234.1-283.6=49.5kN;至第二集中荷载处剪力降为 49.5283.6= 333.1kN,荷载组合 + 时, BV最大,其 68Bl,则第一跨中集中荷载处剪力顺次为(从左到右)199.2KN,84.4KN,其余剪力值可按此计算。主梁的剪力包络图见 1-38 图。图 138 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4)配筋计算承载力计算 ;N/m43.1,/3.14,0.30 221 tcffaC混 凝 土 ,纵向钢筋 HRB400,其中2 0,5HRB,N/m6yvy ff箍

13、 筋 采 用。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跨中正弯矩按形截面计算,因 06/8/0hf翼缘计算宽度按 Sbml n3.2/9.6/0 和 ,中较小值确定,取 mbf230。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m9kN.524.5.80max bVMB。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 T 形截面 截 面均 属 于 第 一 类 Mhfffc 211 .12)06(830.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如下表 1-1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计算截面 1 B 2弯矩设计值(kN.m) 5423 529.9 312.3 141.3 s=M/ 1fcbh02 47.590226367.5801492.6153

14、041209.63412s0.048(VA=234. 1kN 和 VBr=327.4 kN)(754mm 和 500mm),现在取距离柱边 1960mm 处截断 5 号钢筋。其它钢筋的截断如图所示。 主梁纵筋的伸入墙中的锚固长度的确定: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 ,802543.160mdfltya 取 880mm.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12d=12 25=300mm,取 300mm 检查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是否包住弯矩包络图和是否满足构造要求。主梁的材料图和实际配筋图如图 1-39 所示课 程 设 计 题 目课 程 设 计 题 目图 1-39 主梁材料图与配筋图课 程 设 计 题 目图 1-40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配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