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24932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 20mm 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 240mm 厚砖墙,不设边 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 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 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梁中受力钢筋为 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 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 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 尺寸为 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 7.5m,其截面尺寸 300mm8

2、00mm。按刚度 要求,板厚 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 hl/25=240mm ,主梁高度 h l/15=500mm ,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 3 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 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2(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 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 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ln1=1.122

3、80=2508mm 应取 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 L01=2500mm 中间跨 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 02 =(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39 跨按 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 2(b)所示。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 1m 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 10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251.00.1=2.5kN/m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重 201.00.02=0.4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2.5+0.4=2.9kN/m 可变荷

4、载: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qk=6.0kN/m 折算荷载: 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连续板的剪力一般由混凝土承担,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亦不需设 置腹筋。弯矩计算结果见表 1。4支座边缘的弯矩值: V0 = 2 / ) 15 . 1 ( n k k l q g =(5.9+1.153.0) 2.3/2 =10.75kN MB=(MB0.5bV0)=(6.440.50.210.75)=5.37kNm MC=(MC0.5bV0)=(5.310.50.210.75)=4.24kNm 4.配筋计算 b=10

5、00mm, h=100mm, h0=75mm,fc=9.6N/mm 2 ,fy=210N/mm 2 ,承载力安全系数 K=1.25,计算结果列于表 2。注:中间板带的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拱的作用,其弯矩可以减小 20%配置钢筋。 连续板中配筋要求:直径不宜超过两种,直径差值不小于 2mm;采用弯 5起式配筋时,各跨间钢筋间距宜相等或成倍数,以使钢筋上弯后,在支座上面钢 筋间距较为均匀。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 926 所示。 连续板的构造钢筋:分布钢筋选用 6250 ;沿垂直板跨方向的板边为 6200,平行于板跨方向的板边为 6200;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 用 8200 。墙角附加钢筋 620

6、0 ,双向配置于四个墙角的板面。配筋图见 图 3。(二)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 次梁设计时,取其中相邻板中心线之间部分作为计算单元。本例为三跨连续 6梁。次梁构造及计算简图如图 4(a) 、 (b)所示。计算跨度: 边跨 ln1=6000240/2300/2=5730mm l01=ln1+a/2+b/2=6000mm l01=1.05ln1=1.055730=6017mm 取 l01=6000mm 中间跨 ln2=lca=6000300=5700mm l02 =lc =6000mm l02 =1.05ln2=1.055700=5985mm 两者相差很小,为计算方便,取 l02 =6000mm。

7、 2.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 板传来荷载 2.92.5=7.25kN/m 次梁梁肋自重 0.2(0.50.1)25=2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 =7.25+2 =9.25kN/m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 qk =62.5=15kN/m 折算荷载: gk=gk+qk/4=9.25+15/4=13.00kN/m qk= 3qk/4=315/4=11.25kN/m 3.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值的计算及结果列于表 3。7支座边缘的弯矩设计值 MB V0 =(gk+qk )ln/2=(13.00+11.25)5.7/2=69.11kNMB=(MB0.5bV0)=(101.290.50.369.

8、11)=90.92kN m (2)支座剪力计算值的计算及结果列于表 4。4.配筋计算 (1)计算翼缘宽度 bf。根据整浇楼盖的受力特点,板所在梁上截面参与次梁 受力,因此,在配筋设计时,次梁跨中截面按 T 形截面设计,翼缘计算宽度 bf=l0 /3=6000/3=2000mm bf=b+sn=2500mm 取 bf =2000,荷载计算单元如图 4(c )所示。 次梁支座截面因承受负弯矩(上面受拉,下面受压)而按矩形截面计算。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b=200mm,h=500mm ,h0=460mm,fc=9.6N/mm 2 ,ft=1.1N/mm 2 ,fy=300N/mm 2 ,承载力安

9、全系数 K=1.25,计算结果见表 5。8(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6。次梁的配筋图见图 5 所示。9板和次梁的钢筋表见表 7。10说明: (1)图中尺寸单位均为 mm; (2)板、次梁及主梁均采用 C20 混凝土; (3)梁内纵向受力钢筋、腰筋采用 HRB335 级,其它钢筋均为 HPB235 级; (4)板的混凝土净保护层 c=20mm,梁的混凝土净保护层 c=30mm,钢筋端 部的保护层为 20mm; (5)钢筋半圆弯钩的长度为 6.25d; (6)钢筋总用量没有考虑钢筋的搭接和损耗(损耗一般按 5%计) 。 (三)主梁设计 1.计算简图 主梁的构造及计算简图如图 6 所示。

10、 11图 6 主梁的构造及计算简图计算跨度:边跨 ln1 =7500120400/2=7180mm l01 =lc=7500mm l01 =1.05ln1=1.057180=7539mm 取小值,l01=7500mm 中间跨 ln2 =7500400=7100mm l02 =lc=7500mm l02 =1.05ln2 =1.057100=7455mm 应取 l02 = 7455mm,但是跨度相差不超过 10%,采用等跨计算,取 l02 =7500mm。内力可按三跨连续梁内力系数表来计算。 2.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 由次梁传来荷载 9.256=55.50kN 主梁梁肋自重 0.3(0.80.1

11、)7.5/325=13.13kN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55.50+13.13=68.63kN 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标准值 Qk=156=90kN 3.内力计算 根据弹性方法,集中荷载作用下连续梁的内力按下式计算 M=1Gkl0+1.152Qkl0 V=1Gk+1.152Qk 12Gkl0 =68.637.5=514.73kNm Qkl0 =907.5=675kNm 式中 1、2、1、2 可查附录四表格。 计算结果见表 8、表 9。注:M1a =M1MB /3;M2b =M2(MBMC) /3,其中 MB 、MC 均以正值代入。13可变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位置见图 7。图 7 可变荷载的最不利组合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见图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