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540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广东惠州市201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S 32 I:127 W:184 Ni 59 As 75 1.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 A. 花生油 B. 味精 C. 紫砂壶 D. 面巾纸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判 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可以首先判断是否为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再 记住常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酶、聚合物等。 2.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2、,22.4 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数目为4N A B. 1 mol Cl 2 通入足量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C. 常温下,0.5 molL 1Fe 2 (SO 4 ) 3 溶液中含Fe 3+ 数目为1 N A D. 常温常压下,5.6 g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 N A 【答案】D 【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 错误;B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参与反应的氯气只有少部分,所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 量小于1mol,故B错误;C、溶液的体积不知,无法由浓度求物质的量,故C错误;D5.6g 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有0

3、.4mol最简式CH 2 ,含有0.4molC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0.4 N A ,故D正确;故选D。 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3 H 6 Cl 2 的有机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 和 互为同系物 C. 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 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A- 2 - . 4. 已知X、Y、Z、T、W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X、T同主族, X与Y形成的简单气态化合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 层数的3倍,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 原子半径: XYZT B. Y元素的含氧酸都属于强酸 C. Z、T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元素Z、T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 【答案】C 【解析】已知X、Y、Z、T、W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X与Y形成的 简单气态化合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化合物为氨气,则X为H元素,Y为N元 素;其中X、T同主族,则T为Na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为O 元素;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W为Si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NO,故A错误;B. N元素的含氧酸有

5、硝 酸和亚硝酸等,其中亚硝酸为弱酸,故B错误;C. Z、T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硅酸 钠,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D.元素Z、T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 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故D错误;故选C。 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3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 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燃料燃烧应放出热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而题目所 给图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酶为蛋白质,温度过高,蛋白质变性,则

6、酶催化能力降低, 甚至失去催化活性,故B正确;C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图 象符合电离特点,故C正确;D强碱滴定强酸,溶液pH增大,存在pH的突变,图象符合, 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的影响。 视频 6. 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 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 电极反应为:V 2+ -e - =V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VO 2 + +2H + +e - =

7、VO 2+ +H 2 O C. 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n(H + )的变化量为1mol- 4 - D. 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答案】B 【解析】A、已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V 2+ -e - =V 3+ ,V 2+ 失去电子,作电池的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错误;B、放电时左槽作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H + 向正极移动,结合 VO 2 + 和VO 2+ 中V元素的化合价,可写出其电极反应为VO 2 + +2H + +e - =VO 2+ +H 2 O,故B正确;C、 由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知,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H + 的物质的量改变2mol,所以C错误; D、根据

8、充电、放电原理可知,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VO 2+ +H 2 O-e - = VO 2 + +2H + ,所以阳极电解液 的pH降低,H + 从左槽(阳极)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槽(阴极) ,所以阴极电解液的pH也降 低,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7. 25时,0.1 mol Na 2 CO 3 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随pH增大, 数值先减小后增大 B. b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 )+c(H + )=2c(CO 3 2- )+c(OH - )+c(Cl - )+c(HCO 3 -) C. 25时,碳酸

9、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 1 =10 -7 D. 溶液呈中性时:c(HCO 3 -)c(CO 3 2- )c(H 2 CO 3 ) 【答案】B 【解析】A. 0.1 mol Na 2 CO 3 与盐酸混合,随pH增大,根据图像,随pH增大,在溶液中出现 碳酸根离子后,c(CO 3 2- )增大,c(HCO 3 -)减小,因此 数值增大,故A错误;B. b点 所示的溶液中c(CO 3 2- )=c(HCO 3 -),根据电荷守恒,c(Na + )+c(H + )=2c(CO 3 2- )+c(OH - )+c(Cl - ) +c(HCO 3 -),故B正确;C.根据图像,pH=6时,c(HCO 3

10、-)=c(H 2 CO 3 ) ,则25时,碳酸的第 一步电离常数Ka 1 = = c(H + )=10 -7 ,故C错误;D. 溶液呈中性时pH=7,根据图 像,c(HCO 3 -) c(H 2 CO 3 ) c(CO 3 2- ),故D错误;故选B。 8. 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NH 2 COONH 4 )的反应如下:2NH 3 (g)CO 2 (g) NH 2 COONH 4 (s)。- 5 - 该反应在干燥条件下仅生成氨基甲酸铵,若有水存在则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1)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_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生成碳酸氢铵的化学方程式_。 (

11、3)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在相应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恒压滴液漏斗中装 入浓氨水。 步骤3:滴加浓氨水并搅拌,调节反应速率,在反应器中得到产品 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 对比碳酸盐和酸反应制CO 2 ,该实验利用干冰升华产生CO 2 气体的优点有 _,_。 以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目的是_。 反应后期CO 2 气流量下降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 (4)该实验装置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是_。 【答案】 (1). 小于 (2). NH 3 CO 2 H 2 O=NH 4 HCO 3(3). 固体氧化钙(生石灰)或 固体氢氧化

12、钠或碱石灰(写成化学式也给分) (4). 不需净化和干燥处理 (5). 提供 低温环境,提高转化率(或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提供低温环境使氨基甲酸铵的合成反应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了反应产率 ) (6). 使氨水顺利滴下(使恒压滴液漏斗上部和三颈 烧瓶气压相通,液体顺利滴下) (7). 调节恒压滴液漏斗旋塞,减慢氨水滴加速度 (8). 产品易堵塞导管;或没有防倒吸装置,稀硫酸会倒吸;或反应器与稀硫酸之间没有防 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器的装置(任写一条,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1)2NH 3 (g)+CO 2 (g)NH 2 COONH 4 (s),该反应为熵减的过程,若能自发进行,说明该 反

13、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答案为:小于; (2)水会和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 +CO 2 +H 2 O=NH 4 HCO 3 ;- 6 - 故答案为:NH 3 +CO 2 +H 2 O=NH 4 HCO 3 ; (3)由于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原料氨气必须是干燥的,以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因此生成的氨 气必须进行干燥,因为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干燥氨气应该用氧化钙或固体氢氧化钠或碱石 灰,故答案为:固体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碳酸盐和酸反应制CO 2 ,则生成的 CO 2 必须进行净化和干燥处理,而直接利用干冰制备 CO 2 ,不需要干燥;又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提供低温环

14、境,可以提高转化率,故答案为: 不需要干燥;提供低温环境,提高转化率; 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恒压滴液漏斗上部和三颈烧瓶气压相通,可以保证恒压滴液漏斗中 的液体顺利滴下,故答案为:使氨水顺利滴下; 反应后期,由于二氧化碳的气流下降,导致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减少,此时可以通过调节 恒压滴液漏斗旋塞,减慢氨水的滴加速度,故答案为:调节恒压滴液漏斗旋塞,减慢氨水的 滴加速度; (4)依据装置图中流程分析,安全问题主要是堵塞导气管,液体发生倒吸;依据反应过程中 的产物分析,不能把污染性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需要放倒吸,实验装 置存在安全问题产品易堵塞导管,稀硫酸会倒吸,故答案为:产品易堵塞

15、导管,稀硫酸会倒 吸。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的设计应用,涉及氨气的制备方法,氨基甲酸的制备实验装 置分析判断。本题的易错点为干冰升华产生CO 2 气体的优点分析,要注意与实验室制二氧化 碳的比较。 9. 用金属钴板(含少量Fe、Ni)制备应用广泛的氯化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注:钴与盐酸反应极慢,需加入催化剂硝酸才可能进行实际生产。 有关钴、镍和铁化合物的性质见下表: 化学式 沉淀完全时的pH 钴镍性质 Co(OH) 2 9.4 Fe(OH) 2 9.6 Co2HClCoCl 2 H 2 Co 2 2NH 3 H 2 OCo(OH) 2 2NH 4 Co 2 2H 2 O Co(OH) 2

16、 2H - 7 - Fe (OH) 3 3.7 Ni2HClNiCl 2 H 2 Ni 2 6NH 3 H 2 ONi(NH 3 ) 6 2 6H 2 O (1) “除镍”步骤中,NH 3 H 2 O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见表中数据:从表中数据可知,当PH 调节至x_时,除镍效果最好。 加NH 3 H 2 O调pH 收率/% Ni 2 含量/% 9 98.1 0.08 9.5 98 0.05 10 97.6 0.005 10.3 94 0.005 (2) “除镍”步骤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沉淀中将有部分Co(OH) 2 转化为 Co(OH) 3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除

17、铁”步骤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 “除铁”步骤中加入的纯碱作用是_。 (5)在“调pH”步骤中,加盐酸的作用是_。 (6)已知25时,K sp Fe(OH) 3 4.010 38 ,则该温度下反应Fe 3 3H 2 O Fe(OH) 3 3H 的平衡常数为_。 【答案】 (1). 10 (2). 4Co(OH) 2 O 2 2H 2 O4Co(OH) 3(没有配平扣1分) (3).2Fe 2 H 2 O 2 2H 2Fe 3 2H 2 O (没有配平扣1分) (4). 使Fe 3 转化为Fe(OH) 3 沉 淀而除去(或2Fe 3 3CO 3 2 6H 2 O2Fe(OH

18、) 3 3CO 2 ) (5). 防止Co 2 水解 (6).2.510 5(molL -1 ) 2 (没有单位不扣分) 【解析】用金属钴板(含少量Fe、Ni)制备应用广泛的氯化钴的工艺流程为:钴板在稀硝酸作 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镍、氯化钴和氯化铁、氯化亚铁等,调节溶液的pH除去镍,然 后加入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纯碱将铁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铁除去,最后 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氯化钴晶体。 (1)根据表中的数据知道,当pH等于 10的时,收率最高,镍离子的含量最小,除镍效果最- 8 - 好,故答案为:10; (2)钴离子易从正二价容易被氧气氧化到正三价,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Co(

19、OH) 2 +O 2 +2H 2 O=4Co(OH) 3 ,故答案为:4Co(OH) 2 +O 2 +2H 2 O=4Co(OH) 3 ; (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正三价,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Fe 2+ +H 2 O 2 +2H + =2Fe 3+ +2H 2 O,故答案为:2Fe 2+ +H 2 O 2 +2H + =2Fe 3+ +2H 2 O; (4)加入碳酸钠可以和酸发生反应,在适当的环境下,可以让铁离子形成沉淀而除去,所以 加入的纯碱作用是起到调节溶液的pH的作用,故答案为: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 除去(或2Fe 3+ +3CO 3 2- +6H 2 O=

20、2Fe(OH) 3 +3CO 2 ); (5)钴离子是弱碱阳离子,能发生水解,显示酸性,加入盐酸可以防止Co 2+ 水解,故答案为: 防止Co 2+ 水解; (6)K sp Fe(OH) 3 =c(Fe 3+ )c 3 (OH - )=4.010 -38 ,c(H + )= ,反应Fe 3+ +3H 2 OFe(OH) 3 +3H + 的平衡常数K= = = = =2.510 -5 ,故答案为:2.510 - 5 。 10.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I 2 (s)+5O 2 (g)2I 2 O 5 (s) H1966 kJmol -1

21、2CO(g)+O 2 (g)2CO 2 (g) H1200 kJmol -1 。 则5CO(g)+I 2 O 5 (s)=5CO 2 (g)+I 2 (s)的H= _。 (2)碘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钾溶液并生成多碘离子,反应如下: I 2 (s)+I - (aq) I 3 - (aq) H”或“”)。 反应从开始到t 1 (t 1 = 3 min)时间内 I 2 的平均反应速率v(I 2 )=_。 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值为_。 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 (填选项字母)。 A.I 2 与WI 2 的浓度相等 B. 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

22、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 【答案】 (1). -2017 kJ mol -1(2). 增大 (3). c(I 4 2- )/c 2 (I - ) (4). (5). 0.012molL -1 min -1(6). 9 (7). BC 【解析】(1)已知:2I 2 (s)+5O 2 (g)2I 2 O 5 (s) H1966 kJmol -1,2CO(g)+O 2 (g) 2CO 2 (g) H1200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将 - 得:5CO(g)+I 2 O 5 (s) =5CO 2 (g)+I 2 (s) H=(1200 kJmol -1 ) -(1966 k

23、Jmol -1 ) = -2017 kJ mol -1 ,故答 案为:-2017 kJ mol -1 ; (2)已知反应的H0,所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已知方程式 I 2 (s)+2I - (aq)I 4 2- ,则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故答案为:增大; ; (3)(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时,WI 2 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该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 (2)因为v(WI 2 )= =1.2010 -2 molL -1 min -1 ;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所以v(I 2

24、)=1.2010 -2 molL -1 min -1 ,故答案为:1.2010 -2 molL -1 min -1 ;- 10 - (3)反应开始时,碘的物质的量为n= =0.002mol,反应达平衡时生成WI 2 1.8010 - 3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需要碘 1.8010 -3 mol参加反应,剩余碘0.0002mol,所以平衡 时,c(WI 2 )= =3.610 -2 mol/L,c(I 2 )= =0.004mol/L,因为W是固体,所 以K= =9,故答案为:9; (4)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 生变化。A、反应达平衡时

25、,I 2 与WI 2 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与反应初始浓度及转化率 有关,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容器内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表示反 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即质量也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再变化,故C正确;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 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 BC。 11. 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 2 O 3 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 生产原理为2Al(OH) 3 12HF3Na 2 CO 3 =2A3CO 2 9H 2 O。

26、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冰晶石的化学式为_, 含有离子键、_等化学键。 (2)生成物中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写分子式),该分子的空间构型_,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 (3)反应物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_(填元素符号),写出其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 图:_。 (4)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 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 代表的微粒是_(填微粒符号)。 (5)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 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 若已知Al的原子半径为d,NA

27、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一个晶胞 中Al原子的数目为_个; Al晶体的密度为_(用字母表示)。- 11 - 【答案】 (1). Na 3 AlF 6(2). 共价键、配位键 (3). H 2 O (4). V形 (5). sp 3(6). F (7). (8). Na (9). 4 (10). 【解析】(1)冰晶石的成分是Na 3 AlF 6 ,该物质中Na + 和AlF 6 - 之间存在离子键,Al原子和F原 子之间存在配位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Na 3 AlF 6 ;共价键和配位键; (2)H 2 O中含有10个电子,水分子中含有2个共价单键和2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

28、构型为 V形,O原子采用杂化,故答案为:H 2 O;V形;sp 3 ;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最强的是F元素;F原子核外最外层上 s、p能级,s、p能级上电子分别是2、5,其最外层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 F; ; (4)的个数=8 +6 =4,个数=12 +8+1=12,要使两种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3,则大 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Na + ,故答案为:Na + ; (5)该晶胞中Al原子个数=8 +6 =4,该晶胞棱长= =2 d,所以晶胞的体积=(2 d) 3 ,= = = ,故答案为:4; 。 点睛:本题涉及晶胞的计算、化学键的判断、原子杂化方式等知识

29、点,利用均摊法、价层电 子对互斥理论等知识点分析是解答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晶胞的计算,注意(5)中棱长不是 Al原子直径,为易错点。 12. 我国化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除草剂的合成路线如下: (1) 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除草剂的分子式为_ 。- 12 - (2)与生成的反应类型是_, 转化中另外一种产物是 HCl,则试剂X是 _ 。 (3)写出一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两种; 在铜催化下与O 2 反应,其生成物 1 mol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 mol Ag (4)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_。 (5)卡巴拉丁是老年人认知

30、障碍的重要治疗药物。请结合上述合成路线及下面所给的反应: ROHSOCl 2 RClHOSOCl 请写出合成卡巴拉丁流程中A、B、D 的结构简式,C试剂的化学式。 A:_、B:_、C:_、D:_。 【答案】 (1). 羟基 (2). 醛基 (3). C 18 H 20 O 5(4). 取代反应 (5). ClCH 2 COOH (6). (7). (8). (9). (10). HBr (11). 【解析】(1)为 ,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和醛基;除草剂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 子式为C 18 H 20 O 5 ,故答案为:羟基、醛基;C 18 H 20 O 5 ;- 13 - (2)与生成和HCl,

31、应为取代反应;转化的另一产物是HCl,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则X为ClCH 2 COOH,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lCH 2 COOH; (3)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在铜催化下与O 2 发生反应,其生成物1mol与足量的银氨 溶液反应生成4molAg,说明生成物中两个醛基,结合的结构简式可知,则该同分异构体分 子中含有2个-CH 2 OH,苯环上的一取代物只有两种,可以为两个不同的取代基且处于对位, 可以含有为2个-CH 2 OH、1个-CH 3 ,处于间位或间位且甲基处于2个-CH 2 OH之间,符合条件 的同分异构体有: ,故答案为: ; (4)为取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5)由除草剂的合成路线可知, 与KBH 4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A为 ,进而与SOCl 2 反应生成B为 ,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为 ,D发生 取代反应可生成卡巴拉丁,故答案为: ; ;HBr;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等。本题的易错点为(3)- 14 - 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对于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出 官能团的结构和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