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黎明共舞,走近李白 诗韵悠悠,师:明媚晨光,我们用晨诵迎来美好的一天 生:琅琅书声,我们用诗歌开启生命的黎明 师:悠悠诗韵,播撒五彩童年的阳光 生:汩汩诗情,流淌传统文化的精髓 师:孩子们,我们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诵 生:读出诗文的美妙,诵出成长的喜悦 合:让诵读开启生命的黎明,让诵读谱写生命的华章!,李白一生重视朋友情义,一生坚守友情的纯真。诗仙朋友遍天下,他将自己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融入诗中。走进他的友情诗,你会读懂他的平民情结,跨国之情,忘年之交,文人相重,古韵悠悠之李白,半亭清风山与水 一船明月酒和诗,李白一生爱游山玩水,公元755年,54岁的李白来到了安徽泾县桃花潭游玩,在这里李白和
2、村里在的老百姓一起品好酒,赏美景。游完后李白准备离开时,阵阵歌声从岸边传来,汪伦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李白,诗人脱口而出,于是有了这首传诵千年的友情诗篇,赠汪伦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在桃花潭游玩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不及:不如。,读一读,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
3、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背一背,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后因政治上顿失意而隐身。他洁身自好,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后世所倾慕。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他的诗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王维并称,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李白和孟浩然都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两人之间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尚未有名,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昌),一起游玩了数
4、月,最后,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相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十年之后,李白与孟浩然见了第二次面,这次李白写了赠孟浩然,以表达自己的朋友的钦佩。全诗通过对孟浩然的赞美也表现了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诗作开头提出“吾爱”,自然描写孟浩然的“可爱”,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而写,所以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注释: .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卧松云:隐居。 .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清芬:指美德。,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背一背,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