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财政教学反思政治组:覃晓虹新课程理念日益普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就更促使我们学会反思,有效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会学,学会用。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做如下反思:国家财政课程基本要求: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根据课程标准,重点学习了国家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本课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性,但
2、是又跟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在收入与支出的形式上可以借助图表和材料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但也要配合必要的国家财政收入的数据和发展状况让学生理解和明白。而在此次教学中,只是简单的引用课文中的数据,学生也没能进一步的思考。重难点上,在分析讨论“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的过程中,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及时纠正可能的错误以加深理解该内容。可惜的是,在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这一问题时,没能在黑板上点出学生的观点。这其实是一次教学生如何学的过程。错过学生
3、在思考过程中,蹦出的思想火花。对于“如何看待财政赤字”一定要把握一个线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分析财政赤字的利弊。特别是过去几年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财政政策,这些良好的时政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赤字对于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在讲解财政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国家财政在去年发生了那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所起到的作用,并及时点评,而且一定要点评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自己的看法,善于引导就可以!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在反思过程中也越来越明确了“教会学生学习”的应有之意。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