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与原因,大趋势,失败,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慈禧杀害,袁世凯复辟帝制,国民之疑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深化。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背 景,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新青年的
2、创办,1.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什么问题?,民主共和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改变。说明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这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
3、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中国大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La Jeunesse),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La Jeunesse),政治:,经济:,思想:,直接原因,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 (基本国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
4、进一步发展,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能够发生,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言论自由的大环境。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中国国民党1927年开始训政,中国言论空前自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大陆言论自由受到极大限制,直到近年改革开放,才开始逐步放松;而台湾在解除戒严后,逐步恢复了言论自由。,蔡元培,(1858-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4年创立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6年任北大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讲学。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仿世界各大
5、学通例, 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主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鼓励各科学观点自由发展,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
6、”思潮泛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什么是旧道德?结合教材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1、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思考:“打倒孔家店”是要打倒孔子吗? “打倒孔家店”的实际上是反对什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为了打倒孔子 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上海大世界(民国时期),上海大世界关于 交谊舞的宣传画,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教
7、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界的新潮流。,新道德是: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什么是新道德?是什么性质的道德观?,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是否适用于今天?,(1)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口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民主: 独立.平等.自由, 当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 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
8、员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贫民的哭声,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科学: 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湖南督军张敬尧带兵打仗, 出战时让士兵左手写“得”字,右手写“胜”字,向西磕几个头,说是保管得胜。 陈独秀克林德碑,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妻纲:
9、嫁鸡随鸡,仁、义、礼、智、信,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3、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三纲:,五常:,材料: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祝福(节选)鲁迅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
10、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1917年1月,爱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聘任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至北京。新青年自4卷1号变为北京大学6位教授轮流编辑的著名刊物,加上胡适投稿帮忙,开启了以普及推广白话文为第一目标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 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11、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为此,“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并在该刊物上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思想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们也纷纷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如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大钊、周作人、吴虞等。这些撰稿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当时,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以西方文化为楷模改铸中国传统文化的六项主张。,在中国教科书中,以“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1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伦理解放1903年前后,西方社会主义废财产、废婚姻之说流入中国。陈独秀号召青年从旧家庭旧习俗旧制度中解放出来,批判遵循儒家伦理和传统礼教的中国人没有独立人格,与民主共和制度不相容(陈独秀)。 宣传革命提倡法国俄国式的革命。李大钊是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5卷5号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两篇文章,赞扬十月革命。,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刊载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和大量全国各地工人劳动、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及材料(包括数十幅照片),
13、代表新青年同人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渐转向了无产阶级的立场。 1923年到1924年新青年更新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瞿秋白成为主编,从介绍唯物史观发展到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期变化 1916年3月,“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生因素,就这样被消除了。从此新文化运动开始逐渐淡去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一般性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陈独
14、秀离开文化走上了组党干政治的道路。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则沿着“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了。鲁迅成为了左翼文化的代表人物。,反对新文化运动者,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群体,多为留美学者教授,熟悉西方人文科学,主要代表包括梅光迪、吴宓、刘伯明、胡先骕、柳诒徵、缪凤林、林纾等人。1922年1月,梅光迪留美归国,创办学衡杂志,公开抨击新文化运动。,例如:,中国近世之病根,在满清之旗人,在鸦片之病夫,在污秽之官吏,在无赖之军人,在托名革命之盗贼,在附会民治之名流政客,以迨地痞流氓,而此诸人故皆不奉孔子之教。”“中国最大之病根,非奉行孔子之教,实在不行孔子之教”。,孙中山认为新文化
15、运动源自外来民族的压迫,不赞同新文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主张对其继承、改造。他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蒋介石则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文化,竟发生了绝大的弊窦,就是因为在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之下,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恐怕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极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固有
16、文化的遗产”。,摩罗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主动将自己的国家纳入西方意识形态的卖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替欧洲建立种族和文化优势,为西方征服东方提供了进化论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精英群体在西方枪炮前文化信心和民族信心崩溃之后,不得不接受了西方殖民者的文化霸权及其对中国的妖魔化描述,从精神文化、民族性格、人种层面为中国的失败与绝望寻找原因。胡适、鲁迅、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者不过是“身在中国、心系西方”的洋奴。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崇洋媚外,推崇进化论。,历史评价,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
17、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知识分子在此运动中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根基。,摩罗等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文化自虐思想以及“逆向种族主义”的高潮。,另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部分青年自由主义者和左翼激进文人之间的不稳定组合,主要成员都相信必需用现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国传统文化,但彼此对西方文化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大相迳庭,所以这个运动迅速分解并依照各种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组合。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都可以在这个运动中找到源头。,影响,新文化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推动民主和科学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是失败的,中国的专制极权仍然根深蒂固,从未根除。,
18、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了后来对国学的忽视,国学开始衰落。其实,西方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中国热,相应地,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等“西方热”在人类历史上看来实属正常。,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子说得一无是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样的话。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根据毛主席语录坚称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