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篇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七章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前氏族时期: 1、教育在劳动中进行 2、老人担负教育儿童的任务 二、母系氏族时期: 1、孩子的共属性 2、8岁前不分性别,8岁后接受不同的教育,三、父系氏族时期: 儿童由妇女来照管和教育 四、军事民主时期: 军事训练教育 总括: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独立性 2、平等性 3、原始性,第八章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被统治者所独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一节 东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 1、背景 2、概况-皇族子弟:宫廷学校官吏子弟:家庭职业家庭:继承父业,摩西,二、古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一)背景:犹太教 (二)
2、学前教育概况 1、儿童观父权、先知运动 2、教育方法及内容: 积极影响的手段、宗教教育,早期开始文化知识、民族传说、祖先的训诫男孩的职业技能传授,吠陀经,三、古印度的学前教育 1、背景: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育以维持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 2、学前教育概况家长制 吠陀经,第二节 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 (一)斯巴达 1、背景 2、学前教育概况:7岁前7岁后军事教育,雅典卫城,(二)雅典的学前教育 1、背景 2、学前教育概况 (1)目标: (2)内容:(家庭教育) (3)特点:,二、古代罗马的学前教育 (一)背景 (二)学前教育概况 1、前期:家
3、长制 礼貌、宗教色彩、父亲的格言、歌谣 2、后期:(1)教育变成了皇帝的工具 (2)基督教对学前教育的重大影响,奥古斯丁,苏格拉底,第三节 西方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 (一)生平与著作 阿加德米学园,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的哲学家理想国、法律篇 (二)论早期教育:最早论述 (三)论优生优育:最早论述 1、婚龄 2、婴儿的选择 3、优育的二个阶段,(五)论儿童道德教育 1、讲故事的形式 2、内容的选择 (六)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 音乐,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1、吕克昂 2、政治学伦理学 3、事物是同一的,包括物质和形式,最高级的是神,灵魂包
4、括三个部分:植物、动物、理性,(二)论学前教育 1、胎教:体格、季节、孕妇的保健、人口的限额 2、婴幼儿的体质训练 (1)5岁前,顺其自然,以身体发育为主 (2)反对课业学习和劳作 (3)听故事 3、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决定儿童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智,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1、古罗马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2、雄辩术原理 (二)论学前教育 1、论儿童早期教育:7岁前 2、论游戏:娱乐、学习、活动方式 2、论语言教学法:认识字母、书写、阅读,4、论教师和教学原则 5、论体罚:反对体罚,体罚的5条罪状 6、论家庭教育: (1)慎选保姆 (2)母亲的作用,第九章
5、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公元476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1、特性:宗教性、等级性 2、盛行体罚 3、封建贵族的学前教育分为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 一、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人性的解放 二、培养目标:实际活动家、冒险家 三、研究教育的作用 四、教育对象、内容、学科范围、方法的变化 儿童是自然的人,维多里诺,维多里诺: 1、反对压制儿童个性,提倡学前教育的人道化和人性化 2、关于胎教和婴幼儿的护理 3、教育环境的作用 4、教育的最终目的,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莫斯: 1、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务 2、幼儿期良好环
6、境的重要性 3、早教应从襁褓开始 4、强调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 5、教学方法上注意培养儿童的记忆力,直观教具,蒙田,莫尔: 1、乌托邦公育 2、知识、体育和军事训练、劳动教育 蒙田: 1、教育的目的 2、让儿童理解所学的知识 3、教学方法:启发式 4、体育、智育、德育,康帕内拉,康帕内拉: 太阳城 1、国家办教育、普及教育、男女平等 2、倡导优生与胎教,第三节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著作 1、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 2、世界图解世界上第一本有图的教科书,儿童插图书的始祖 3、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二、学前教育思想 (一)论学前教育的重
7、要性 母亲 (二)论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选择 1、课程:实物课程 2、实物课程的内容 3、教材的选择 (三)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四)论学前儿童智育 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 (五)论学前儿童德育 训斥、榜样、练习 (六)论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教学必须遵循自然的顺序 2、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3、游戏的好处 (七)论儿童入学前的准备 1、6岁前入小学是不合适,原因 2、父母没有准备将子女送往学校是不智之举 3、正确的准备,第五篇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 第十章 外国近代学前教育概况 第一节 近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革命初期至工业革命前的学前教育 1、纺织学校和劳动学校:贫民救济近
8、代欧洲幼儿教育与设施的根源和胚胎 2、欧文、怀尔德斯平,欧文,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期幼儿学校运动的开展 1、1816,欧文,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的学前教育机构 2、1824,幼儿教育协会 3、英国政府的帮助:两个方面,(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 1、19世纪50年代,伦克夫妇和别劳夫人将福禄倍儿幼儿园传入英国 2、1870,初等教育法 3、1876,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4、幼儿园双轨发展,第二节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慈善机构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 1、救济贫民 2、对象:1-4岁半,初夏-晚秋结束 3、教育处于附带和从
9、属的地位 德国最早,掀开了德国学前教育史光辉的一页,二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 1、8小时 2、教育内容和方法 3、最终目的:队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宗教教化和道德教化 19世纪上半期幼儿教育基本特点:,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1840,福禄倍儿幼儿园成立,内容: 1、游戏,恩物 2、作业活动 3、语言发展,福禄倍儿,(二)两个团体 1、1860,别劳夫人,柏林福禄贝尔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会 2、1863,别劳夫人,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1874,合并为柏林福禄倍儿协会,第三节 近代法国的学前教育 两个阶段: 18世纪70至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学前教育机构、慈善性质的贫民育儿园和幼教机
10、构托儿所英国影响 19世纪30至19世纪末:确立了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福禄倍儿幼儿园影响,一、奥柏林的编织学校 1、法国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 2、法国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3、近代幼儿教育设施历史开端的象征 4、两位指导老师,教育重于保育 5、性质:慈善机构,二、柯夏的托儿所 1、1828,贫穷家庭儿童 2、内容:宗教、读写算、几何等,同于学校,程度不同 3、直观教学法、实物教学 三、福禄倍儿幼儿园对法国影响 1、别劳夫人传入 2、推动法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3、双轨制,四、19世纪末费里法案和母育学校 1、三原则:义务、免费、世俗化 2、母育学校儿童:2-6岁,男女混合编班 3、保育
11、内容: 4、费里法案:法国确立了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第四节 近代美国的学前教育 19世纪前,学前教育在家庭中进行 19世纪上半期,学前公共教育 19世纪中期,出现福禄贝尔幼儿园 20世纪初,比较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一、幼儿学校的兴衰和家庭教育的回归 1、欧文影响下的幼儿学校 2、裴斯泰洛齐式的家庭教育 二、福禄贝尔式幼儿园的创建和发展 1、贝利.巴拿多发表了一篇介绍福禄贝尔幼儿园的文章 2、舒尔茨:美国第一所幼儿园,德语 3、1860,皮博迪,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儿园,第一所幼儿教师培训机构,三、教会、慈善团体主办的幼儿园和协会的发展 1、私立,免收学费 2、1877,纽约,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慈
12、善幼儿园 3、教会:托里尼特教会 4、1870,第一个幼儿园协会成立 5、旧金山金门幼儿园协会,金门海峡,四、公立幼儿园的发展 1、威廉.哈里斯提出 2、布洛:美国公立学校的幼儿园之母 3、为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奠定了基础,第五节 近代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1872,学制令,最早 二、国立幼儿园的建立与发展 1、1874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 第一所幼儿教师培养机构 2、1876,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 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3、1882,关于幼儿园制补充规定 简易幼儿园 二、日本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一)福禄倍儿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1、中村正直 2、木村拓哉,(二
13、)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的制定 1、1899,日新的本近代学前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日本学前教育走向制度化的开端 2、内容:7个方面,第十一章 外国近代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1、自学、流浪、穷困潦倒 2、著作:新爱露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孤独散步者的遐想对话录:让.雅克评论卢梭,二、自然教育理论 1、来源(1)“归于自然”是卢梭政治观、哲学观、宗教观、教育观的基础 (2)人的教育来源于三方面:自然、人和事物 2、特征:不受传统束缚,本性发展不依附于他人,独立性社会适应性,承担社会责任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独立思考,3、目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三、
14、教育年龄分期及教育内容 (一)四阶段:1、出生到2 身体养护 2、2-12岁,感官训练 3、12-15岁,知识、劳动教育 4、15-20岁,性、道德和宗教教育 (二)出生-2岁婴儿教育准则: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三)反对12岁前读书和学习,四、论感觉教育 教育史上首次论述了如何训练儿童的感官 1、认识过程分为感觉和判断 2、先有感觉,后有观念 3、感觉: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五、评价,第二节 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 教育漫话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生平简介 1、白板说 2、绅士教育:何谓“绅士” 3、著作: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二、关于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 1
15、、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培养绅士,反对劳动子女的教育 3、在家庭中进行 三、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体育 2、德育 3、智育形式教育 四、评价,第三节 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贫苦者之友 一、生平简介 1、拯救农村,教育救民 2、新庄:孤儿院 3、著作,二、关于和谐发展教育 “遵循自然” 教育的目的: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善的人,核心是体智德劳和谐发展 1、体育和劳动教育 (1)体操 (2)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3)体育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和初步的阶段,2、关于德育 (1)任务 (2)内容 3、关于智育 (1)任务 (2)内容 (3)原则和方法,三、关于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
16、1、尽可能早接受教育 2、母亲教育的两条法则 3、家庭的重要性 四、评价,第四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1、1816,性格形成学院 2、新和谐村 二、性格形成学说 三、关于幼儿学校的主张与实践 1、设立的必要性 (1)工人子女的不利地位,(2)幼儿学校的目的 2、幼儿学校的教育实践 四、评价 马克思教育主义的萌芽幼儿学校的创始人,第十二章 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者福禄倍儿 幼儿园教育之父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一、早年生活的不幸 1、缺乏母爱 2、教区学校一生中所受的唯一系统教育,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二、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三、好学不倦与弃笔从戎 四、从事教育活动和幼稚园的创立
17、1、1814,开办学校 人的教育 2、1840,“幼稚园” 3、1843,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4、1861,幼儿教育学,第二节 论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的目的是发展 天生而善 二、发展儿童秉性的方法是自我活动的表现 1、游戏 2、恩物和手工材料 三、发展儿童的方法是让儿童从事创造性活动、参与社会活动 学校是以一个雏形的社会,第三节 论入学前幼儿的教育 一、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语言和游戏 2、家庭和父母 二、论幼儿园的意义和任务 1、基本思想是帮助幼儿自我表现并由此得到发展 2、与花园相连 3、具体任务,第四节 论恩物 六种:1、6个不同色彩的绒线球 2、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3、木
18、制立方体(积木) 4、可分为8个小长方体的木制大立方体 5、可分为27个等值的小立方体的木制立方体 6、可分成18个相同的小长方体、6个相同的小方柱体和12个相同的小四角体的木制大立方体,第五节 论游戏和作业体系 一、游戏 1、游戏的重要性 2、家庭 3、三类:身体的、感官的、精神的游戏 4、公共游戏场,二、作业 1、是恩物的发展,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2、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简单到复杂 3、纸工、泥工 三、福禄倍儿对世界幼儿教育史的贡献,第六篇 外国现代学前教育 第十三章 外国现代学前教育概况 第一节 现代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20世纪前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麦克米伦姐妹创立的保育学校 1、
19、1905,3-5岁 2、1908,学校治疗中心 3、1913,野外保育学校 ,宗旨 (二)1918,费舍法案,2-5岁,(三)、哈多报告:1933,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 立足于儿童中心主义,英国学前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 二、20世纪后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巴特勒法案 1944,确立英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 (二)幼儿游戏小组活动:特点,三、21世纪的英国学前教育 (一)“儿童保育十年战略”政策的出台 指导当前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 目标: (二)可持续的财政保障 (三)战略性与前瞻性 公益性、福利性、奠基性、长效性终身学习与发展,四、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1、保育学校和保
20、育班 2、日托中心 3、游戏小组 4、学前学校 5、幼儿玩具图书馆,第二节 现代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20世纪前半期的学前教育 1、公立的母育学校对幼儿实行免费制度 2、私立幼儿园由母育学校女负责视学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学前教育 1、1969,三段分期教育法,也称“三分制教学”,2、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融合: 2-11岁,三个学习阶段: (1)初步学习阶段:小、中班 (2)基础学习阶段:母育学校大班、小学前2年 (3)深入学习阶段:小学后三年 3、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三、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1、托儿所 2、幼儿班 3、母育学校 4、保育室和日间托儿所 5、其他教育机构,法国幼儿园
21、的美术室,第三节 现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幼儿园不是教育制度的一环,是社会福利的一环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学前教育 1、1922,青少年法,白天的幼儿之家 2、1933,确立了法西斯教育体制,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学前教育 1、开始不属于义务教育 2、70年代把幼儿园3-4岁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5-6岁纳入义务教育 三、特点 (1)混龄编班 (2)多数半天,少数全天 (3)公立私立收费大致相同 (4)课程特点 (5)政府投入 (6)家长是教育的主人,崇尚自然,制作饼干,第四节 现代美国的学前教育 一、20世纪前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蒙台梭利运动”的兴起 (二)保育学校的兴办 1、1915,
22、集体协作形式开办了第一所保育学校 2、1916,第一所公立常设保育学校成立,二、20世纪后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50-80年代 1、开端计划 教育机会均等 2、幼儿智力开发运动 (1)科学教育新闻 (2)电视节目:芝麻街 3、蒙台梭利的复兴和发展,(二)80-90年代 整体性、综合性 1、学前教育观念的演进 2、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实施 (三)21世纪的美国学前教育 1、强调均衡发展 2、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 “0-5岁教育计划”,Hill blocks,三、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1、保育学校 2、日托中心 3、幼儿家庭教育组织 4、托儿所 5、幼儿园,日托中心,四、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启示 (一
23、)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8个方面 (二)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1、形式多样的儿童活动 2、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 3、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 4、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 (三)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第五节 现代日本的学前教育 一、二战前 1926, 幼儿园令 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又独立的法令 二、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战后及50年代的学前教育 1947,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二)60-80年代的学前教育 1、三次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制订 (1)1961,振兴幼儿教育的决议 (2)1972,振兴幼儿园十年计划 (3)1991,第三次幼儿教育振兴计划 2、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制定与修
24、改 (1)1948,保育大纲 (2)1956,1964,1989幼儿园教育大纲,(三)90年代以来的学前教育 1、天使计划 2、紧急保育对策等五年事业、儿童育成计划制定指针 (四)21世纪的日本学前教育 1、加强立法、规范办园 2、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三、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 (一)保育所 (二)幼儿园 (三)临时收托服务机构,8字形空间,抗震教育,第六节 苏联的学前教育 一、十月革命胜利至30年代的学前教育 1、1917,教育人民委员部学前教育局, 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告 2、1918,统一劳动学校章程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 3、1918,彼得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国立的学前
25、教育专业的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4、1932,幼儿园教学大纲草案 5、1938,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克鲁普斯卡娅:苏联国母、苏联第一夫人,二、40-50年代的学前教育 1、任务是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加强爱国教育 2、1944,幼儿园规则 3、“保教合一”的教育体系 三、60-80年代的学前教育 (一)托幼一体化的发展 (二)改革与发展,四、苏联幼儿教育机构的类型 1、托儿所-幼儿园 2、疗养幼儿园 3、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 4、特殊儿童幼儿园 5、体弱儿童幼儿园,幼儿园交通 安全教育,第七节 现代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一、学前教育重心的转移 智育中心向整体转变
26、二、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三、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1、幼儿园社会服务功能的扩大 2、微型化和家庭化 3、社区学前教育机构,儿童画展,四、政府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第十四章 外国现代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著作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 2、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追求 3、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本质及目的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准备 3、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4
27、、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二)教学理论及基本原则从做中学 (三)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1、强调“儿童中心”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政策 2、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的过程 3、强调教师的社会职能 三、评价,安东.马卡连柯,捷尔任斯基公社,第二节 马卡连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 1、教育革新家、理论家、实践家、作家 2、高尔基“第一位导师”和“行为的典范” 3、工学团 4、捷尔任斯基公社,二、马卡连柯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集体主义教育 1、关于“集体”的概念 集体的四个特点 2、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 (1)对儿童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平行教育影响 (3)前景教育,3、集体主
28、义教育的方法 (1)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传统 (2)纪律教育 (3)奖惩原则 (4)劳动教育 4、集体的组织结构 (1)统一的学校集体 (2)基层集体和集体中的自治 人数:715人,(二)论教师集体和家庭中的集体教育 (三)论幼儿游戏 1、论游戏的目的 2、论儿童对玩具的态度 3、论家长和幼儿在游戏中的关系 4、论游戏的意义 三、评价,皮亚杰,纳沙泰尔大学,第三节 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二、主要学前教育观点 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 建立了完整的发生认识论以及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 (一)智力,(二)图式 1、定义 2、智力结构三要素:整体性、转换性、自动调节
29、性 (三)同化、顺应 1、一种心理上进行的、内化的动作 2、可逆的内化动作 3、守恒 4、有逻辑结构的动作,儿童智力的发展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思维萌芽 2、前运算:2-7,表象和形象思维出现 3、具体运算:7-12,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 4、形式运算:12-15,抽象逻辑思维,实验设计:(1)三座山一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子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上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2)向儿童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三座山的照片,让儿童挑出娃娃所看到的那张
30、照片。(3)给儿童三张硬纸板,要儿童按娃娃所见把三座山排好。 实验结果:8岁以下儿童一般不能成功。大多数六岁以下儿童选择的照片或搭建的模型,与他们自己的观察角度一致,而不是娃娃的。,(五)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 1、成熟 2、经验物理、逻辑数理 3、社会环境 4、平衡化,(六)新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儿童实际经验中的智力活动应居于优先地位 2、知识是学习者的内部构成物,学习是一种儿童主动动作的过程 活动法发现法冲突法 三、评价,蒙台梭利,第十五章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实践 一、罗马大学医学院的第一名女生,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二、1907,罗马贫民区“儿童之家 ” 三、190
31、8,教育人类学 四、“儿童之家”的教师与家长 五、1909,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儿童之家,第二节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1、童年的秘密 2、心理的胚胎 二、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敏感期”,四、感觉教育 1、包括:触、视、听、嗅、味 2、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1)肌肉练习 (2)由简到繁 (3)自我教育:错误检验系统 3、感觉训练的优缺点,五、纪律教育 1、真正的纪律 2、工作 六、教师 1、教师是一位观察者 2、教师是指导者 (1)准备好环境 (2)教师指导儿童操作教具材料 (3)教师指导教室的纪律和秩序,七、课程组织结构 (一)实际生活 教师的创造活动最多 (二)感觉 每套材料训练一种感觉,突出一个具体的概念或感觉 (三)语言,(四)数学 1、0-10的数字 2、线性数数材料 3、小数系统 4、算术运算 (五)艺术表现力 (六)音乐感知 (七)文化课程地理和科学,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简评 一、影响 二、缺点: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