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 长 :马 军 组 员 : 陈 龙 指导老师:杨晓梅制作日期:2011.4.22,静电的产生、危害及应用,绪论,?,一:什么是静电、它是怎样产生的,所谓静电:任何物体内部都是带有电荷的,一般状态下,其正,负电荷数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出带电现象,但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 其中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则获得一些电子,这样使它们带上的电,称为静电.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在一般情况下,玻璃棒就失去一些电子,丝绸则获得一些电子.这样就破坏了原来两个物体的电中性,当两个物体分开后,失去电子的物体,其体内的正电荷总数多于负电荷,表现为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物质正相反,体内的负电总数多于正电
2、荷,表现为带负电.,斥力,静电吸附,二、静电有利及应用,一、医疗方面:利用静电臭氧杀菌技术。采用的是面放电技术,臭氧的发生量增加几十倍。因此,成本迅速降低。臭氧是一种强氧化物,可用于消毒灭菌。臭氧气体有净化空气,消除臭味之功效。国际上正在进行工业自来水臭氧杀菌技术的研究试验,用以取代化学杀菌方法。,静电医疗机,二、农业方面静电场具有生物效应,能够引起生物遗传因子的明显变化,是培养新品种的有效手段。辽宁省采用高压级静电处理各种农作物种籽,可以增强种籽的生物活性。出苗可提早三天左右,苗壮色深,经几个不同地区,上万亩大面积玉米的试种,平均增产5以上。静电喷涂农药技术,可以充分有效地施用农药。不但节省
3、农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农作物基因变异,三,工业方面应用静电应用于工业领域历史最为悠久的是静电收尘技术。现代静电收尘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有效地抑制开放性尘源。静电分选技术在近10年来发展很快,迄今已有几十种静电分选设备问世,主要用于分选其它方法不易完成的、形态相似的、比重相近的固体颗粒混合物料。其特点是工艺简单,耗电量小,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设备本身具有收尘效能,无环境污染,有益 于劳动保护环境保护。高压脉冲放电,能在液体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这项技术可应用于清理铸件砂芯,被称作电液清洗技术。电液清砂技术具有高效低耗,清洗质量高和卫生等优点。特别值得一提的
4、是,正在研究开发中的静电触媒技术和强电磁场材料改性技术。科学家准备将静电作为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利用强电磁场改变材料的性质,获得新材料。这些技术如能早日应用于工业,其经济价值难以估量。,三、静电的危害及预防,(1)人体电击当带电人体接近接地时,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的瞬间电流流过人体某一部位而引起电击.电击强度与人体存储的静电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受电击的程度越重.同样,不带电的人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也可能因为静电放电而引起人体电击.人体电击不会必然发生,通常也不会致人死亡.但电击会使人可能受伤或引起恐慌.更危险的是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生产中断、摔倒、特别是高空作业的人从高空坠落。,(2)对电子产
5、品、纤维品的危害 由于人体静电泄放时间极短,瞬时脉冲高,平均功率可达到千瓦以上,足以击穿元器件,导致电子设备或系统失灵.元器件的电击穿分为软击穿和硬击穿,软击穿不但会造成设备工作失误,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毫无规律可行的潜在性失效,使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下降. 静电是一种物质。低湿天气出现时,化学纤维质地的内衣、地毯、坐垫和墙纸等受到摩擦都能产生静电。另外,家用电器使用时亦会产生静电效应或外壳带上静电。 静电令人身体不适,还会引起头痛、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导致皮疹和心律失常,对神经衰弱者和精神病人危害就更大。,静电放电保护,(3)化工生产的危害 化工生产行业由于静电放电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灾害事故,
6、时有发生,使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化工行业中,大量生产和使用各种易燃易爆物料,如汽油、甲醇、苯粉、氢氧化钾、松香、油脂、硫磺、丙酮、各种生胶、再生胶、油脂、有机药品、纺织品等均属可燃物质。由于这些易燃和可燃物的掺杂混用,生产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而化工产品及橡胶制品中的涂胶作业、成型作业及运输途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其电压可达几万伏,一旦放电,可引燃有机粉尘和化学易燃品,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环氧到导静电防腐材料,(4)预防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花纤的衣服。 2、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
7、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穿全棉的内衣。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你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哈。接下去,用力一关,搞定 5、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诸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
8、,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 另外,推荐给您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您不妨试试。 6、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四、探讨静电未来的发展,(1)静电复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静电复印技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复印机产品从手动到全自动,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式到数字式,从单色到多色、全彩色的发展,说明静电复印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走向更加
9、完善、更加成熟的道路,也给以人们享受着现代办公自动化的快乐。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静电复印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应用静电复印技术的产品将向着更深化的复合化、彩色化及商务化和网络化迈进。这是21世纪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多功能复合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脑的普及和进入家庭,办公自动化设备成为办公室和家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原来的各种独立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且价格昂贵,维护费用极高,还可能因连接等问题引起诸多不便。SOHO(小型办公及家庭办公)要求新的办公设备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尽量多的功能,少花经费,
10、且对产品的个性化、占地空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机将成为未来SOHO一族的主流办公自动化设备。,二、印品彩色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大人群对信息彩色化和图像逼真的形象要求日趋提高。未来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的印品将实现彩色化,可以使人的理解力提高,注意力持续延长,信息搜寻更加轻松。更加办公环境里的电话屏幕彩色化,世界将变得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呈现出一个多采的新世界。从企业角度上讲,办公的多彩化可以让员工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从商业意义上说,彩色化的办公环境,实际上是对人性化的一次大推动,使彩色化的商业价值日益明显。 三、办公自动化设备网络化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人
11、们每时每刻都想及时准确地得到技术信息、商务信息、政务信息等,以便使人们为下一步工作定好方向和目标,免得误入歧途。由于网络的普及,办公设备具备网络化是潮流所向。网络办公(打印等)的优势十分明显:1、更低的TCO(总体拥有成本);2、强大的管理性;3、打印速度快,打印容量大;4、网络中间打印更稳定可靠,减少了为维护设备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5、提高了网络用户的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总之,以静电复印技术为原理的复印机诞生60多年来,产品已从手动到全自动,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单色向多色、彩色化方向不断发展,使复印机产品真正成为办公自动化不可缺少的设备,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12、,改善劳动强度之目的。,(2)抗静电的发展传统抗静电方法 传统的纺织品抗静电加工方法有: 1)采用抗静电纤维。抗静电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平衡回潮率,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使纺织品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即不易产生静电,对已经产生的静电比较容易逸散。 2)施加抗静电剂。抗静电机理同抗静电纤维。 3)不锈钢纤维混纺。利用金属纤维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容易逸散。 4)有机导电长丝嵌织或有机导电短纤维混纺。抗静电机理与不锈钢等金属导电纤维类似,即起到容易造成电荷逸散的效果。对于有机导电纤维而言,不但有采用碳黑为导电物质的灰色产品,也有以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为导电物质的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有机导
13、电纤维。,抗静电新技术 近几年又出现并推广了两类导电纤维,可应用于纺织品的抗静电加工。 1)镀银纤维或长丝。由于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导电性能,故纺织品含较少镀银纤维(1%左右)时就有抗菌功能及良好的抗静电功能,如果在镀银纤维使用时使之在织物内形成导电的网络结构且这个结构相对比较致密,还可以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针对抗静电功能而言,由于银纤维的导电性能好,静电荷的逸散能力强于有机导电纤维,故一般而言,抗静电效果优于有机导电纤维。 2)导电高分子材料。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这些导电高分子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工程应用的。现在d 导电高分子已经可以制成纤维或者涂料,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可
14、以作为纺织品抗静电加工的一种新型原,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主题作业,我们对静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怎样才能更好的预防。 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合作的重要性,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通过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学会了知识框架的构造和一套好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探求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拓展。 老师的教学改革更大的促进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使教与学得到了升华。 我们最能体会到的是网络和多媒体是很好的学习工具。 谢谢老师的指导。,六、参考文献,1、陆承祖、王克起,静电原理及防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2、陈庚远,静电的防护及应用,阜宁高等师范学校,2010.123、仇明,静电的应用及危害,云南:昆明市重工中学,2008.14、孙铁雷、王顺喜,静电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2006.45.王万禄,静电危害及其预防,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2.3,谢谢您的观看,完成日期:2011年4月22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