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省道303新线武夷新区岭至将口大道段公路工程A1标段施工项目,起于建阳市童游镇新岭村的武夷新区工业园区(桩号K17+100) ,路线终点止于将口镇仔头村光坑山隧道(桩号YK23+570 (ZK23+561)) ,全长6.47km。本项目为双向 6 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80km/h。(1)、K17+100 至 K21+200 段断面型式结合城市道路标准布设为:3.25m 非机动车道+1.5m 边分带+12.25m 主车道+8.0m 中分带+12.25m 主车道+1.5m 边分带+3.25m非机动车道=42m。(2)、K21+200
2、 至 K22+300 段公路整体式路基型式为:行车道 63.75m+硬路肩23.0m+中央分隔带 8.0m+土路肩 20.75m+左侧路缘带 20.50m+绿化带 21.5m =42m。(3)、K22+300 至 K22+900 段及 K24+340 至 K25+885.653 分离式路基型式为:单幅宽度为 21m, 4.5m 绿化带+0.75m 土路肩+3.0m 硬路肩+33.75m 行车道+0.75 硬路肩+0.75m 土路肩。(4)、K22+900 至 K23+570 段分离式路基型式为:单幅宽度为 16.5m,0.75m 土路肩+3.0m 硬路肩+33.75m 行车道+0.75 硬路肩
3、+0.75m 土路肩。 (21 米路基过渡到16.5 米路基时,利用绿化带进行线性过渡,过渡桩号为 K22+860K22+900)公路路面结构: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15cm) 、热沥青表处下封层(1cm) 、底基层(5%水泥稳定碎石 30cm) 。二、施工准备1 熟悉图纸,规范2、配合比准备生产配比设计在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后,最终确定生产配比为:最佳油石比24.4%,马氏密度 2.427 g/cm3、理论密度 2.545g/cm3, 热料仓 4#:3#:2#:1#:矿粉=30:22:18:26:4,拌合楼使用筛孔尺寸为:22mm、10mm、5mm、3mm。AC-20 生产配合比级配筛
4、孔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生产配比 100 92.4 83.5 76.7 62.2 40.7 26.7 19.7 14.5 9.8 7.8 5.33、施工材料准备(1)沥青采用厦门华特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 SBS(I-D)改性沥青。(2)下面层集料采用光坑山碎石场生产的粒径为 9.519、9.5-16mm、4.759.5、04.75四种规格的石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碎石。(3)填料采用尤溪聚丰建材厂生产的石灰岩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清洁。4、施工机械准备(1)拌和机:中联重科 3000 型,最
5、大生产能力为 240t/h,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一个 120t 成品储料仓。(2)摊铺机:三一重工 2 台。(3)压路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3 台,轮胎压路机 2 台。(4)载重量 35T 以上的自卸汽车 20 辆。(5)水车 1 台(6)装载机 4 台3三、施工流程:(1)工作面检查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前,首先对沥青下封层进行外观检查。对局部基层外露和下封层两侧宽度不足部分进行修补。对封层表面浮动的矿料或杂物清扫干净,扫至路面以外,确保下封层表面平整,均匀一致无拖痕,无明显离析,外观色泽均匀一致无污染。(2)施工放样下面层宽度为 12.25m,厚度 6.0cm,施工前撒白灰线确
6、定摊铺宽度。(3) 吹灰洒油清理沥青柔性基层表面尘土和污染物后,均匀喷洒粘层油(采用慢裂阳离子型乳化沥青,沥青含量控制 0.61.0kg/m) ,沥青用量可用牛皮纸测,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前保持基层面表面完好、整洁。(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根据目标配合比进行拌和站的冷料控制,使冷料输入量符合目标配合比的级配要求,根据试拌及施工经验,按照产量 240t/h 计算根据生产配合比的热料用量及沥青用量进行热料拌和控制,考虑目前气温,拌和过程中温度控制如下:沥青加热温度为 155-165;集料加热温度为 170-180;出料温度为 155-170,超过 180做废
7、料处理。拌和时间依据拌和情况具体控制,按照试拌经验确定干拌 7s,湿拌 32s,拌和总时间不小于 45s,拌和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粗细集料分离现象,对拌和后场有专人对混合料出场温度及外观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不合格的混合料不准运往施工现场。拌合楼开盘前必须有试验室下发的生产配合比通知单,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调整热仓比例,操作人员上岗期间不准随便离岗,过程中避免手动补料。(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4料车装料前要涂抹隔离剂,拌和机向料车放料时,装料车要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运料车采用厚蓬布覆盖,覆盖要严实,以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进入摊铺现场的车辆轮胎要清洗干净
8、,不允许带泥进入现场。出场、到场时采用热电耦温度计测温,做好记录,插入深度要大于 20cm,混合料运到现场温度应不低于 150,发现到场温度离散性过大要及时和后场联系。保证摊铺机前有 4 辆汽车等待。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 10-30cm 处停止,以防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在摊铺机推动下前进。依据拌和产量、工地运距确定运输车量的数量:N=T*Q/(q *C)式中:N:实际需要的运输车数量q:运输车的平均载重( t) Q:拌和产量(t/h)C:工作效率系数,取 0.7T:运输车量往返所需时间(h)试验段铺筑需运输车辆:N=0.8*280/(28*0.7)=18,根据实际
9、经验增加数量至20 辆。(6)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二台三一重工摊铺机作业,松铺系数暂定 1.23。摊铺机开始工作前熨平板下面垫方木,方木高度以沥青混合料松铺厚度为准。在摊铺混合料前,对熨平板进行预热,控制温度在 100-120;起步摊铺时将料斗布满,再开始摊铺;摊铺时熨平板采用中强夯等级,如需提高摊铺速度,则5相应提高夯实震级。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为确保摊铺面平整度,派专人指挥车辆,运料车倒车卸料时不准撞击摊铺机,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要及时清除。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145,混合料温度在运料车卸料到摊铺机上时测量。摊铺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如
10、有局部离析,由现场主管孟雷指导,人工辅助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找补时采用 10mm 的方孔筛料,缺陷较严重时予以铲除,并及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摊铺速度的确定:V=(100*Q/60D*W*T)*C式中 : V:摊铺机速度(m/min)D:压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3)Q:拌和机产量(t/h)T: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cm) W:摊铺宽度(顶宽) , 12.25mC:效率系数,取 0.8拟采用的摊铺速度为:2.0m/min(7)沥青混合料压实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分三次压实,即初压,复压,终压。初压采用光轮压路机静压,复压采用胶轮压路机震动压,终压用光轮压路机静压。(8)施工过程温
11、度控制见下表:施工过程温度控制表6辽河 70 沥青加热温度 施工加热 155165集料加热温度 正常施工 170180混合料出厂温度 正常施工 155170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 150摊铺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 140初压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 135复压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 120终压温度 正常施工 不低于 100碾压终了温度 - 不低于 70(9)施工接缝处理(1) 、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平接缝。位置应通过 3m 直尺测量确定刨除范围,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做横缝处理,横缝刨边做到直顺、避免犬牙交错。碾压时压路机先采用横向辗压,辗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面层上,错过新铺层 15c
12、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 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然后在纵向 30m 长的范围内斜向辗压,以获得在较大面积的路面平顺,最后改为正常施工路段的纵向辗压。(2) 、纵缝施工:面层经碾压检验合格,再用 3m 直尺检查其纵缝边缘,将不合格的沥青混凝土用切割机切除,且切面应平行于路面设计中心线。第二幅摊铺时应以第一幅摊铺面作为纵向基准线,另一个传感器为横坡传感器,共同控制摊铺机的行走。摊铺时应重叠 510cm,在碾压前人工将重叠的沥青混凝土铲除,并修补纵缝。碾压时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纵向碾压新铺层 1015cm,并逐步移向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最后再按相反的程序由新铺面层向
13、已铺面层碾压,并移向已铺面层 1015cm,充分将接缝处压实紧密,同时用 3m 直尺检查其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筛细料补平,并且上下层纵缝应错开 15cm 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划线位置上。7四、质量控制要点(1)正式施工前作好中线恢复、水准复测工作,确保外形尺寸和高程放样的准确性。(2)认真作好封层的检查和清扫工作。(3)在施工过程中,作好混合料出场、到摊铺现场、摊铺、压实各工况施工温度记录。(4)按照既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作好各工艺流程之间的衔接工作。(5)施工过程中及时作好自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6) 通过铺筑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以下
14、技术参数:拌和站:拌和时间、拌和出料温度、正常拌和产量。摊 铺:摊铺速度、摊铺温度、初步振捣夯实方法和强度等。碾 压:碾压温度、顺序、速度、遍数、碾压接头处理方式及施工缝碾压处理方式。其 它: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暂定 1.23 设定;在摊铺前,按 10m 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五个点测量沥青下封层顶面标高,摊铺后同一点位再测标高,碾压结束后,同一点位再测一次标高。通过三次测量,可以得出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从而计算出松铺系数(7)试验及检测: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
15、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8五、施工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机构前场指挥:钟峰急救组员:姜雄、王波、毛露后场指挥:邱爱生急救组员:杨威、朱隆懿、田斌外部联系及协调:廖海军物资器材:刘军生活供应:陈永丽(二)应急岗位职责:(1)指挥职责:下达抢险救援令,正确指挥抢险队伍,投入抢险救援工作。(2)急救抢险组员职责:接到指挥抢险令后,全组人员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制定抢险方案和计划,对危险区域标出警示,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尽快运出危险区域。(4)外协组职责:负责伤员的救护。并迅速送至指定医院,对受灾人员妥善安置,提供抢险车辆的
16、保障,对现场安全进行疏导。(6)物资器材组职责:确保抢险抗洪物资、器材的供应。9(7)生活供应组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生活供应和资金保障。六、安全、环保技术交底1、安全措施:沥青混凝土拌合站(1)对燃油设专人负责,严禁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带入场内,并在现场安放消防器材。导热锅炉设专人监控锅炉的操作控制系统,发现漏油及时修理及时更换。(2)严格执行各项用电管理制度,禁止使用老化的电缆和线路,发现漏电现象及时采取措施。(3)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在检修拌合设备时必须断电,不得带电作业,保持场内的整洁。(4)在沥青拌合站除尘器附近挖设粉尘池,将排出的粉尘,加水处理后倒入粉尘池中,以减少粉尘对农作
17、物及人畜的污染。(5)沥青砼拌合站场地内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保持场地整洁。1.施工现场(1)洒水车在上下坡及弯道运行中不得高速行驶,避免紧急制动,洒水车驾驶室外不得站人。(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各种机械操作规程施工,在作业地点挂警告牌,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3)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与电气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保证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4)卸料车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卸料时料车附近严禁站人。人工清除粘在压路机滚动轮上的混合料时,必须跟在压路机后作业,严禁在压路机前面倒退作业。10(5)对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必须是有驾驶证的专职司机驾驶,严禁司机酒后驾驶,按照规定及时
18、保养车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严禁机械、车辆带病行驶,在卸完料后车斗需放下方可驶离现场。(6)拌合楼有专人操作,控制室内不准无关人员入内,在拌合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操作手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7)注意天气情况,特别注意大风、大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2、环保措施:(1)对于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施工噪声,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筑路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同时注意对机械的经常性保养,尽量使其噪声降低到最低水平。(2)运输车辆白天经过靠近乡镇、村庄的路段时,减慢车速,防止噪声和扬尘污染。(3)运输车辆在运送混合
19、料时,采取蓬布遮盖,防止遗洒。(4)沥青砼拌和站产生的污水或废粉,挖池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沟渠中。七、质量检验标准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查标准项目 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差试验方法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每车料一次 应符合表九的规定 温度计测定11运输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0.075mm 22.36mm 54.75mm 逐 盘 在 线 检 测6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0.075mm 12.36mm 24.75mm 逐 盘 检 查 , 每 天 汇 总1次 , 取 平 均 值 评 定2按本指导意见七、3、 (6)条规定总量检验0.075mm 22.36mm 4矿料级配,
20、与生产设计标准级配的差(%)4.75mm 每 台 拌 和 机 每 天 上 、下 午 各 1次5拌和厂取样,用抽取后的矿料筛分逐 盘 在 线 检 测 0.3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 盘 检 查 , 每 天 汇 总1次 , 取 平 均 值 评 定 0.1按本指导意见七、3、 (6)条规定总量检验沥青含量(油石比) ,与生产设计的差(%)每 日 每 机 上 、 下 午 各1次 )0.1 ,+0.2拌和厂取样,离心法抽提空隙率 上 下 午 各 一 次生产配合比空隙率1%旋转压实VMA 上 下 午 各 一 次 生产配合比 VMA1%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试验12马歇尔试验:稳定度( ) 不小于 8.0流值(
21、0.1mm) 2040空隙率(%)每 日 每 机 上 、 下 午 各1次生产配合比1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试验压实度(%)每层 1 次/200m/车道不小于 97(旋转压实密度)不小于 98(马歇尔密度)9397 (最大理论密度)现场钻孔试验(用核子密度仪随时检查)厚度 不超过 1 次/200m/车道 4mm钻孔检查并铺筑时随时插入量取,每日用混合料数量校核平整度 不大于每车道连续检测 1.4mm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宽度 2 处/100m 不小于设计宽 用尺量纵断面高度 3 处/100m 15 mm 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横坡度 3 处/100m 0.3% 用水准仪检测中线平面偏位 不大于4 点/200m 20mm 用经纬仪检测渗水系数 不大于与压实度相同 60ml/min 改进型渗水仪13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八、质量、安全保证体系1、质量保证体系1415九 、下 面层施工工艺流程16沥青面层施工后场质量控制体系工序 控制要点 责任人 沥青面层施工前场质量控制体系清理下封层检查下封层完整性,清扫下封层表面浮动的矿料,杂物测量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