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车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串岗吹牛; 造成误操作或搬错手柄; 机械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加工大件时,未采取保护装置;夹头装夹不紧; 工件脱落或飞出; 人身伤害 3 1 3 9 5操作规程加工时切削量太大,车刀断裂; 损坏设备或断刀伤人;机械、人身伤害 3 2 3 18 5操作规程车削工件时不戴眼镜,戴手套;铁屑飞溅眼睛,手套缠绕设备伤人;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穿编织或飘散衣物操作,未做到“
2、三紧”; 编织线、飘带缠绕设备伤人; 人身伤害 1 1 10 10 5监督检查穿凉鞋、高跟鞋、七分裤; 跌倒、铁屑等划伤;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女工不戴安全帽,男工操作设备吸烟; 头发缠绕设备,吸烟遮挡视线等;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主轴未停稳就进行工件测量、拆装 扭伤手或工件飞出;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装夹时用力过大摔倒; 造成床头箱、台面上摆放工件、量具等 机床震动工件、工具等落下伤人;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用手代工具清屑; 铁屑伤手;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设备旋转时开反车停车;
3、 打坏齿轮,工件松脱; 机械伤害 6 3 3 54 4 操作规程限位器、控制电气失灵; 损坏设备、工件做废、伤人;机械、人身伤害 3 1 3 9 5监督检查电气线路破损,设备接地不良; 短路、触电;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进厂材料有裂纹,对焊件焊接不牢; 车削时断裂飞出;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对焊设备、工艺老化; 对焊件不牢固,有裂纹;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制造不规范 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现场物品摆放多,铁屑未及时
4、清除 有绊倒、划伤人的危险;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现场油污、积水未及时清除; 使人滑跌;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工房狭小,光线暗,机床摆放不规范; 设备拥挤,工作空间不够; 人身伤害 3 1 3 9 5 操作规程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铣工、刨
5、工、镗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串岗吹牛; 造成误操作或搬错手柄; 机械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刀具、工件装夹不牢; 刀具、工件飞出伤人; 物体打击 3 1 3 9 5 操作规程吃刀量过大,铣刀断裂; 主轴损坏或断刀伤人; 物体打击 3 2 3 18 5 操作规程操作铣床时戴手套,高速铣不戴眼镜; 手套缠绕设备,铁屑飞溅眼镜; 人身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主轴、工作台未停稳就进行换刀、工件测量、拆装; 刀具或工作台面等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6、操作规程加工途中紧固压板螺栓时未停机; 铣刀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操作规程装夹时用力过大摔倒; 手碰到工件或刀具上;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操作规程女工不戴安全帽,男工操作设备吸烟; 头发缠绕设备,吸烟遮挡视线等;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限位器螺栓、工作台未锁紧加工; 工件移位损伤刀具或主轴; 机械伤害 3 6 3 54 4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限位器未调整好或失灵; 设备超行程冲脱; 机械伤害 6 1 3 18 5电气线路破损,设备接地不良; 短路、触电; 人身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机床摆放不合理 空间狭小,台面运动方向对人; 人身
7、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高速铣削未设置防护网; 铁屑、刀片等飞溅; 物体打击 3 3 3 27 5 监督检查设备漏油、机械噪声大; 地面油滑、噪音;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行程开关失灵工作台冲出; 砸伤设备或人; 机械伤害 1 6 7 42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料(原材辅料材料裂纹或对焊不牢; 铣削加工时工件断裂飞出; 物体打击 6 2 3 36 4 监督检查刀具质量不好; 铣刀断裂和合金刀片脱落飞出; 物体打击 3 2 3 18 5 监督检查)不按工艺要求安装、装夹加工; 发生质量问题或工件飞出;机械人身伤害 3 1 3 9 5监督检查超负荷超规格使用设备;
8、 设备、刀夹具损坏; 机械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铣削铸件不戴防尘口罩; 矽肺病; 人身伤害 1 3 10 30 4 监督检查工房狭小,光线暗,机床摆放不规范; 设备拥挤,工作空间不够; 人身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工件堆码过高; 垮塌伤人;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安全规程操作; 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机械、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
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磨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串岗吹牛; 造成误操作或砂轮爆裂伤人;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女工未戴或未规范戴安全帽; 头发缠绕设备或遮挡视线;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人(操作人员)操作磨床时未戴口罩、眼镜; 矽肺,粉尘铁屑刺伤眼睛;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装夹不牢,顶针孔
10、未顶在顶针上; 工件飞出; 物体打击 3 1 3 9 5 操作规程关机后用手握住砂轮轴停车; 扭伤或割伤手;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吃刀量过大抵爆砂轮; 砂轮碎片飞溅伤人; 物体打击 3 1 7 21 4 操作规程未安装砂轮防护罩; 砂轮无防护若爆裂时会伤人; 物体打击 3 2 7 42 4 监督检查电气绝缘不良,接地不良; 短路或触电;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砂轮选择和机床线速度要求不相符; 砂轮爆裂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5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砂轮质量不好,有裂纹; 砂轮爆裂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自制或购买的内孔
11、磨砂轮粘接不牢; 砂轮脱出; 物体打击 3 1 3 9 5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新砂轮领来不做检查、不校平衡就安装使用; 砂轮爆裂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防尘设施不足,灰尘大; 矽肺病; 人身伤害 3 2 10 60 4避免同时车砂轮,使用已有吸尘器环(作业环境)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机械、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12、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钳工、擦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工件、工具放置不规范,超高堆放; 被工件、工具砸伤,碰伤; 物体打击 3 2 3 18 5 监督检查人(操作人员) 打磨工件时不戴眼镜、防尘口罩; 矽肺病,磨屑飞入眼球;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使用锤子时注意力不集中; 砸伤手指; 物体打击 3 1 3 9 5 操作规程工件转运吊装未按操作规程操作;
13、 砸、碰伤自己或他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操作规程钻孔作业工件未夹紧或用手做固定夹具; 工件甩出或套在钻头上旋转伤人; 物体打击 3 2 3 18 5操作规程开钻床和攻丝机时戴手套; 手套缠绕旋转轴上;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主轴没停稳就移动或拆卸工件; 旋转钻头伤人;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停车后用手握住主轴减速刹车; 扭伤或或割伤手指; 人身伤害 3 1 3 9 5 操作规程钻头、摇臂未锁紧就进行加工; 钻头飞出伤人; 物体打击 3 1 3 9 5 操作规程手持电动工具未定期检查,电源线破损; 触电;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
14、查钻床、攻丝机等皮带轮没有或未装防护罩; 皮带缠绕衣物等伤人; 人身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工件有锐角、毛刺; 划伤手指; 人身伤害 6 2 3 36 4 操作规程钻头、磨头砂轮、角磨片砂轮质量不合格; 断裂、爆裂伤人; 物体打击 3 1 3 9 5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不按工艺规程执行,热处理前该做的工作不做淬火后高硬度导致钻头等断裂; 成本增加,钻头断裂飞出;物体打击 3 1 3 9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工件、工具不及时归类定置摆放;现场凌乱、地面油滑、卫生差; 跘倒、滑倒人;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操作规程操
15、作; 违章发生事故;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 作业场所 分厂夹具、量具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输入程序错误; 损伤机器或刀具断裂; 机械伤害 3
16、 1 3 9 5 监督检查未熟悉机床性能就操作; 设备损坏; 机械伤害 3 1 7 21 4 监督检查台面、工件上乱摆工具、量具等; 加工时刀具碰撞飞出;机械、人身伤害 3 2 3 18 5监督检查设备加工时未关防护门; 断刀或铁屑飞溅; 物体打击 3 2 3 18 5 监督检查电火花加工时油液面高度过低,未及时进行添加; 油温过高、出现电击火花; 火灾 1 1 15 15 5操作规程操作手控盒时不专心,速度过快; 可能会抵坏电极或机床; 机械伤害 3 1 3 9 5 操作规程线切割时导体或手触到丝和零件; 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 1 0.5 10 5 5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加工换刀时突然停
17、气; 刀具或设备故障; 机械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机(设备设施)加工材料大或超重; 设备损坏; 机械伤害 1 1 15 15 5 监督检查电火花冷却用油质量不合格; 燃点底; 火灾 1 1 15 15 5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 刀、辅具不合格,高速切削时断裂; 打伤设备或人员; 机械、人身 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工艺设计、编程不合理; 打刀; 物体打击 3 1 7 21 4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加工过程中产生油烟; 环境污染; 人身伤害 3 6 1 18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制度执行; 设备精度降低或自动控制失灵;机械、人
18、身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冲压、剪板、折弯 作业场所 分厂夹具产品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模具未做检查,有裂纹; 碎裂部件飞出; 物体打击 3 6 3 54 4 操作规程将手、工具等
19、物体伸进设备危险区; 被冲床压伤; 人身伤害 1 6 7 42 4操作规程冲床取物时失手误动脚踏开关; 被冲床压伤;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更换模具时不断电、停机; 产生误动作被冲床压伤; 物体打击 3 6 7 126 3 操作规程不使用点动调试; 损坏设备; 机械伤害 3 3 7 63 4 操作规程手伸进冲剪压模行程中; 容易造成伤害;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发现设备异常未停止送料; 设备卡死损坏; 机械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使用折弯机时手放在拆弯处换料; 可能发生误动作压伤手指;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剪板机防护罩未装;
20、旋转皮带轮伤人;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监督检查人(操作人员)冲压设备无安全保护装置或失效; 设备保护无效伤人;机械、人身伤害 3 6 7 126 3监督检查设备紧固螺母松动 造成设备、模具损坏; 机械伤害 1 6 3 18 5 监督检查防护罩缺陷 旋转部件伤人;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监督检查控制失灵,压头自降 设备损坏或伤人; 机械伤害 1 6 7 42 4 监督检查夹模具螺母松动; 模具或工件断裂飞出伤人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料(原材辅料材料不合格,脆性大, 冲剪压产生碎片飞溅; 物体打击 1 6 3 18 5 监督检查)不按冲、剪、
21、压加工工艺要求执行,超设备极限进行冲剪压加工; 损坏设备; 机械伤害 3 1 15 45 4 监督检查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冲剪压板材、余料乱扔; 绊倒、划伤人; 人身伤害 3 2 3 18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造成设备、人员伤害;机械、人身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
22、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锯床 作业场所 分厂下料、夹具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保险调整杆调整不当; 设备抵死损坏; 机械伤害 3 3 7 63 4 操作规程锯长零件时,支撑不牢; 零件翘起蹩断锯条、砸伤设备; 机械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工件未夹紧,发生移动; 夹断锯条,损伤设备; 机械伤害 3 6 3 54 4 操作规程锯片磨损,增大压力使用; 设备负荷增大,锯片断裂; 机械伤害 3 3 7 63 4 操作规程戴手套、不戴防护镜操作; 手套缠绕设备,铁屑飞溅眼睛; 人身伤害 1 6 7 42
23、 4 监督检查人(操作人员)设备磨损,锯条安装倾斜; 蹩断锯条; 机械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设备限位装置失灵; 设备损坏; 机械伤害 3 6 3 54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毛坯料不规矩; 夹持不牢飞出或蹩断锯条; 物体打击 3 2 3 18 5 监督检查锯条有裂纹或弯曲变形; 锯片断裂飞溅; 人身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同时锯几种性质不同的材料; 锯片断裂; 人身伤害 3 1 3 9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现场坯料摆放凌乱,未规范上架管理; 绊倒人; 人身伤害 3 3 3 27 4监督检查漏出的油、切削液未及时清理; 地面油污、滑倒人;
24、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违章操作;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叉车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出车前末做例行检
25、查 车辆带病作业; 交通事故 1 6 7 42 4 操作规程无特种作业证操作叉车 违章操作; 交通事故 3 3 10 90 3 监督检查酒后驾驶叉车 违章操作; 交通事故 1 6 15 90 3 监督检查叉载货物行驶时叉铲高度违章 叉车倾翻; 车辆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叉栽货物提升超高,倾倒 叉车倾翻; 车辆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超负荷、超载搬运货物 叉车损坏; 车辆伤害 1 6 10 60 4 操作规程叉铲物件时车速过快 紧急情况刹不住车; 交通事故 3 6 3 54 4 操作规程超高遮挡驾驶员视线时,末开倒车行驶 视线不清看不见路况; 交通事故 3 6 3 54
26、 4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叉车未进行定期保养维护; 存在行车安全隐患; 交通事故 3 1 7 21 5 操作规程机(设备设施)叉运超宽、超高、超大物料; 叉车倾翻; 车辆伤害 1 2 7 14 5 操作规程料(原材辅料)违规私自将叉车开出生产区域; 生活区车辆、行人、自行车较多; 交通事故 3 1 3 9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工作场地现场凌乱,超高堆码物品; 工作中容易撞翻物品伤人; 人身伤害 6 1 3 18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道路交通法规; 发生车辆、人身事故; 交通事故 3 1 7 21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
27、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行车、葫芦吊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未经培训无证操作行车、葫芦吊; 误操作发生吊装事故; 起重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多人作业、指挥不当; 无统一指挥发生事故; 起重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超
28、范围使用吊装设备 设备损坏,吊物滑脱伤人; 人身伤害 1 6 3 18 5 操作规程起吊不准确、产生扭、曲、沉、斜现象 吊物倾斜、滑脱伤人; 人身伤害 3 6 3 54 4 操作规程起吊固定的物件 损坏吊车或挣断吊绳; 起重伤害 3 6 3 54 4 操作规程起吊过程中,吊勾、物体摆动 吊物滑脱、摆动伤人; 人身伤害 3 6 3 54 4 操作规程吊物下有人,无警告提示通过 吊物滑脱伤人; 人身伤害 3 6 7 126 3 操作规程吊未捆绑牢的物件 吊物滑脱伤人;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机 电气限位失灵; 吊物滑落; 起重伤害 3 6 3 54 4 监督检查吊钩
29、、吊绳强度不够和使用磨损; 吊物滑落; 起重伤害 3 6 3 54 4 监督检查电气破损、设备接地不可靠; 漏电; 触电 3 2 3 18 5 监督检查(设备设施)吊装板件、棱角较锋利物品; 未做保护割断吊绳; 起重伤害 6 1 3 18 5 操作规程料(原材辅料)不按工艺要求使用适用的吊具; 吊具断裂、工件滑脱; 起重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作业现场凌乱、湿滑; 滑跌; 起重伤害 6 2 3 36 4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未严格遵守起重“十不吊” ; 违章操作; 起重伤害 6 1 3 18 5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30、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焊接、空压机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未经培训无特种作业证操作; 发生爆炸、触电等事故; 人身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未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辐射、灼伤; 人身伤害 3 6 3 54 4 监督检查违章搬运气瓶,氧乙炔气
31、瓶混放; 发生燃爆事故; 爆炸 3 6 3 54 4 操作规程气瓶摆放无防倾倒装置; 高压气瓶受冲击爆炸; 爆炸 3 3 15 135 3 操作规程焊接不使用面罩、镜、焊接手套; 弧光、焊屑伤人;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操作规程手代工具; 灼伤; 人身伤害 1 6 3 18 5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违章接电焊机; 触电; 触电 1 6 15 90 3 操作规程氧、乙炔气瓶间距不符合规范; 发生燃爆事故; 爆炸 3 6 3 54 4 操作规程压力表、安全阀未定期校检、失效; 压力表、安全阀失去保护作用; 爆炸 3 1 7 21 4 监督检查非专业人员私自设定空压机压力、私调安全阀;
32、超负荷超压使用空压机; 爆炸 1 1 15 15 5氧、乙炔气泄露; 发生燃爆事故; 火灾 1 6 15 90 3 监督检查电焊机接地不良; 操作时触电; 触电 3 2 3 18 5 监督检查减压阀失效; 发生燃爆事故; 爆炸 3 3 7 63 4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焊条质量不过关; 产品焊接不牢; 人身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料(原材辅料)不按工艺要求施工,不做保温处理; 焊接部位脆裂,断裂或碎片飞溅; 人身伤害 6 2 3 36 4 监督检查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气瓶摆放处温度过高; 可能产生爆炸; 爆炸 1 3 7 21 4 监督检查作业区通风条件不好,堆放易燃烧品; 烟
33、气伤人、火花引燃火灾;人身伤害火灾 1 3 7 21 4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违章操作;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热处理 作业场所 分厂热处理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34、 控制措施不按要求正确穿戴劳保护品; 淬火液飞溅灼伤; 烫伤 3 6 1 18 5 监督检查硝、盐、氯化钡加料时手接触; 灼伤皮肤、中毒; 人身伤害 1 6 7 42 4 操作规程捆绑零件不牢,工件坠落盐炉中; 淬火液飞溅灼伤; 烫伤 3 6 3 54 4 操作规程零件淬火,油温过高,油池着火; 发生火灾; 火灾 6 6 3 108 3 监督检查人(操作人员)校直零件,不戴眼镜,碎片崩飞;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炉窑破损,无门盖或关不严; 漏电、耗电; 机械伤害 3 6 1 18 5 操作规程炉窑升温时炉体漏电,溶液喷发; 淬火液飞溅灼伤; 人身伤害 1 1 7 7 5 操作
35、规程机(设备设施)潮湿零件零件未经预热除水就放入盐炉 淬火液飞溅灼伤; 烫伤 3 1 3 9 5 操作规程料(原材辅料)未按加工工艺加工; 产生废品或发生事故; 人身伤害 3 3 3 27 4 监督检查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高温淬火时未开抽风机 有毒气体不能排出; 人身伤害 1 6 3 18 5 监督检查车间通风不好,室温过高; 淬火烟气、高温伤害; 高温 3 6 1 18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 地面潮湿,硝盐拨撒; 滑跌、灼伤皮肤;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违章操作; 人身伤害 6 3 3 54 4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
36、、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机修工、电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未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物体划伤人; 人身伤害 1 6 3 18 5 监督检查未断电源作业、无警示标志; 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 3 6 3 54 4 操作规程人(操作人员)上齿轮
37、、皮带操作不当; 夹伤手指; 机械伤害 3 3 3 27 4 操作规程高处作业不保护; 人员坠落; 高空坠落 3 6 3 54 4 操作规程高空作业,工具掉落 击伤旁人; 物体打击 1 6 3 18 5 操作规程携带过重、大物体登高 不胜负荷,人员坠落; 高空坠落 1 6 7 42 4 操作规程搬大物件或二人作业不协调; 压伤手脚; 人身伤害 6 1 3 18 5 操作规程清洗零件时吸烟、明火作业; 清洗汽油着火; 火灾 3 3 3 27 4 监督检查未经特种作业培训无证进行电工作业; 发生触电等事故; 人身伤害 3 3 7 63 4 监督检查带电作业精力不集中 触电; 触电 1 6 15 9
38、0 3 操作规程闸刀质量不好,推拉产生弧光 弧光伤人; 灼伤 1 6 3 18 5 操作规程维修、检测工具不合格或磨损、失效; 工具打滑、检测失误导致事故; 机械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机(设备设施)机修配件、电气元件质量伪劣; 影响修理质量或电气火灾; 机械伤害 3 1 3 9 5 操作规程料(原材辅料)不按机床说明书和电气线路图维修设备; 发生设备损坏事故; 机械伤害 3 2 3 18 5 操作规程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作业环境狭小、凌乱及油污; 产生磕绊、滑跌; 人身伤害 3 3 3 27 5 监督检查维修后废弃物不按规范进行处理; 对环境造成危害; 环境污染 3 2 1 6
39、 5 监督检查环(作业环境)不按特种作业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发生违章行为; 人身伤害 3 1 3 9 5 监督检查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附表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单位: 编号:作业活动 车工 作业场所 分厂各部工房风险评估风险类型 危险源/危害因素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L E C 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人(操作人员)机(设备设施)料(原材辅料)法(工艺规程、工艺设计)环(作业环境)管(制度规程)注:1.作业活动为工种、工序、工步等; 2.场所名称按工段、班组、工房等填写;、 3.风险类型分人、机、料、法、环、管五种; 4.事故类型按GB64411986 的要求填写;5.风险评估采用 LEC 法; 6.风险等级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