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振兴),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背景,1956年,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入发展重点。 1963年,制定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了两弹一星的研制。,目的,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成果,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一名苏丹小女孩,瘦骨伶仃,身后立一只不怀好意的秃鹫
2、,它虎视眈眈着,正要伺机扑上来。卡文卡特开始以为小女孩已经死了,可他忽然听到了小女孩微弱的哭声,原来她正在艰难地向救济中心爬行。卡文卡特赶紧调好相机,按下快门,然后赶走那只兀鹫。待一切收拾妥当,他坐在树下,点起烟,念着上帝的名字,放声恸哭起来。 卡文卡特看到了自己跟整个人类脆弱的命运,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哀伤。,照片拍摄于1993年的苏丹。当时,苏丹处于战乱、饥荒。踏上苏丹国土的卡文卡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坐在灌木丛中,想让自己平静一会儿,没想到却看到了让他更加吃惊的情景。,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袁隆平其人,1973年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意义,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
3、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A、大大提高中国水稻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号”,我国从此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1965年,我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
4、成蛋白质时代。,人类基因工程研究 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即完全覆盖人的基因组,准确率超过9999的全DNA序列图,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我国承担的工作区域,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由于该区域的遗传大小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因此简称为“1项目”。这一项目主要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资助。于2001年提前两年完成。,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世界前列,1983年,银河-I号,计算机技术,世界第一,1973年,杂交水稻,世界第一,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生物技术,2005年,神州六号,世界第三,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航天,世界第五,1970年,人造卫星,
5、20世纪60年代,导弹,世界第五,1964年,原子弹,两弹一星,地位,时间,成就,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简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认识问题,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加强了中外交流; 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认识问题,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秦山核电站、大亚
6、湾核电站,导弹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返回,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返回,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内部,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b.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a.我国的核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
7、用核武器,无条件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2)导弹,.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年),钱学森:中国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
8、之父”和“火箭之王”。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3)卫星技术: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
9、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1、2007年10月24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国的西昌,为什么? 2、你知道下面这幅是什么照片吗?,从时事热点导入,(设计意图)注意从最近的时事 热点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 兴趣。,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返回,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
10、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两弹一星精神”,热 爱 祖 国, 无 私 奉 献, 自 力 更 生, 艰 苦 奋 斗, 勇 于 登 攀。,返回,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至2002年,“神舟” 号飞船先后四次成功进行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 “神州”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入太空并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 “神州”六号载着聂海胜、费俊龙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 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首次发射重量仅40千克的伴飞小卫星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返回
11、,(4)载人航天工程:,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返回,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月日凌晨时分,在经过小时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返回
12、,北京时间2008年月日时分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分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了空间出舱活动。2008年28日17时13分飞船着陆,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返回。,返回,袁隆平其人,中国著名农学家,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7月生于北京。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60年代初,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年,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1979年4月,袁隆平出席国际水稻研究所科学年会,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3、1981年,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金质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袁隆平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其人,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4-10-14 世界粮
14、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返回,杂交水稻优势 1、根系发达。且根系功能旺盛,吸肥、吸水能力强。 2、光能利用率高。能较好地利用光能,制造更多的养分;物质积累多,为穗大粒多创造了条件。 3、穗大粒多。一般平均每穗有150粒左右,每亩比常规稻品种增产5060公斤。 4、适应性广。有较强的耐旱、耐淹、耐碱、耐酸能力。无论在山区、高寒山区、丘陵区、平原湖区或者肥田、瘦田、深泥脚田、浅泥脚田、冷浸田种植,均表现增产。特别是在山垄田、冷浸田改种杂交稻后,往往表现成倍增产。,超级水稻,超级水稻被誉为水稻的“第三次革命”。我国自1996年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1998年8月,袁隆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 “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计划分三期进行。以长江流域中稻为例,第一期目标是育成大面积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水稻品种,这一目标于2000年实现;第二期目标是育成大面积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水稻品种,这一目标于2004年实现。而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原计划在2010年实现,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目标要提前在湖南实现了。,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