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思日睿日思日睿 笃笃 志志 笃笃 行行湖北大学资环环境学院庐山实习综合报告班级:2010 级地理科学明德明德 静心静心 笃笃 行行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2一、实习目的: 3二、实习时间: 3三、实习路线 3四、庐山简介 3五、实习内容 4【地质地貌】 4【植物】 8【土壤】 .14【气象】 .20【规划】 .21六、实习总结 .23七、意见和建议: 24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3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地貌、植物、土壤等方面的概况、成因和规律2、 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及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3、 通过野外观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及认识4、 在观察中的实
2、践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5、 通过对庐山的征途浏览和观光了解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实习时间:2012 年 8 月 30 日2012 年 9 月 5 日2、实习路线8 月 30 号:湖北大学大门-牯岭镇8 月 31 号:飞来石-如琴湖 -孔雀亭-锦绣谷- 仙人洞-御碑亭-大天池-杜甫草堂-花径9 月 01 号:雅庐别墅-庐山植物园- 含鄱口9 月 02 号:大月山-庐山自来水站9 月 03 号:芦林湖-黄龙寺 -三宝树-黄龙潭- 乌龙潭-大校场-庐山博物馆(芦林一号)9 月 04 号: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 -小天池9 月 05 日:五老峰-三叠泉 -庐山
3、东门大门-湖北大学3、庐山简介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它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 302 平方公里,山体面积 282 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 25 公里,宽约 15 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 1,2001,400 米。主峰汉阳峰海拔 1,474 米(4,422 尺) ,山势雄伟。传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东汉明帝(5875 年在位)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68
4、世纪又为道家、诗人、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观音桥、周瑜点将台、爱莲池、三叠泉、含鄱口等。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岩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 1,056 米。清光绪年间先後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 年始收回。现兴建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2009 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江西罕见的壮丽景观。 “春如梦、夏如滴、秋
5、如醉、冬如玉” ,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 ,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或陈运和等诗文名家 1500 余位登临庐山,留下 4000 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 ,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和爱莲池弘扬“理学” , 中国江西省庐山的一
6、条步道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上世纪初世界 25 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群的兴建;从胡先骕创建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到李四光“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从 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 ,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庐山的历史遗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5五、实习内容【地质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走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呈肾型,中部宽向东北是西南逐渐收窄。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
7、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1、构造地貌:庐山主要构造(褶皱和断层):有 5 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 4 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如图示:(一)褶皱构造地貌:(1)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高 1453 米。(2)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在虎背岭与牯岭之间。其成因: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3)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
8、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成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 米。(4)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组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 米。(5)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6)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7)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
9、,而东谷向西南倾斜。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6(二)断层构造地貌:(1)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 1000 米,向东北方递减,断层崖亦分 23 段,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五老峰即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2)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洞和莲花洞一带高达 1000 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2、流水地貌概况:由流水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而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和类型。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
10、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一)流水类型(1)坡面流水:面状、间接性流水,无固定流路(2)沟谷流水:间接性流水,有固定流路(3)河流流水:经常性流水,有固定流路注:汉口峡中的河流为山区侵蚀性河流,横剖面呈 V 型,河床裸露,发育有跌水、壶穴、 岩槛等地貌。石质浅滩与深槽、岩槛与壶穴都是山区侵蚀性河流的河床地貌河谷的发育:初期:纵剖面坡度大以下蚀为主,横剖面成 v 形,两岸山体交错。中期:纵剖面坡地越来越小,以旁蚀为主,山体被削平,谷地变宽,谷底发生堆 积,形成河漫滩,
11、河谷从峡谷变为宽谷。晚期:蚀积达到平衡,河谷纵剖面成为均衡剖面。(二)流水特殊地貌:河流袭夺(1)定义:分水岭两侧的河流,侵蚀作用较强一侧的河流先切穿分水岭,抢夺了另一侧侵蚀作用相对较弱河流的现象。(2)标志:袭夺河、被夺河、袭夺湾、断头河、裂点、分水岭、垭口等(3)形成过程:自然界中,相邻几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总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其侵蚀活跃,下切较深,使其支流的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也较为强烈,甚至切穿分水岭,夺取分水岭另一侧位置较高河流的河源段。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4)庐山的典型河流袭
12、夺地貌1、汉口峡河流袭夺方式:女儿城与大月山之间是谷地,谷地间发育有河流汉口峡,大月山砂岩抗侵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7蚀能力比女儿城岩石抗侵蚀能力强,汉口峡水流袭夺大校场上游水流,大校场谷地伸向西南,在汉口峡转向西北后又转向西南与东谷水流汇合,下切很深,形成了袭夺河,袭夺湾成九十度转弯,袭夺河改变水流方向,长期侵蚀作用下,崖口处侵蚀向被夺河移动,沿着崖口形成一条与原先水流相反的河流,称为反向河,崖口也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大校场河流成为断头河。如图所示:(根据老师在大月山水库边的讲解所画,有点抽象)2、锦绣谷袭夺河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
13、绣谷袭夺。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第一,裂点上溯不远;第二,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3、三叠泉河袭夺河原来的青莲寺河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蚀,袭夺了青莲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青莲寺谷上溯 2 公里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 150300 多米。三、重力地貌:坡地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
14、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一)类型(1)蠕动:主要是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根据蠕动的规模与性质,大致可将蠕动划分为两个类型,即疏松碎屑物的蠕动与岩层蠕动。蠕动地貌上发育有马刀树,它和生长在滑坡体上四处歪斜的醉林不同,它们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十分有规律。注:于黄龙寺附近有马刀树发育 (2)崩塌:是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层,主要在重力的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的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根据发生崩塌坡地的组成物质、地貌部位有其运动特征,可划分为山崩、散落、坍岸等类型。 (3)滑坡:是
15、在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8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主要由滑坡体、滑动面或滑动带、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鼓丘、滑坡湖、滑坡洼地、滑坡裂缝等。注:由于实习过程中有大雨,因此在路程中发现了一些滑坡地貌出现四、冰川地貌: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应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一)分类: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1、冰蚀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线以上
16、位置,形态类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蚀地貌。2、冰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二)庐山典型冰川地貌:1、三逸乡冰窖:冰窖是冰川的主要屯冰处,它是 300-250 万年,120-150 万年,110-90 万年,40-20 万年四次冰期的屯冰之所,窖内坡势平缓,并堆积有 40-20 万年冰碛物泥砾层。 冰窖直径约 1000m,深约 80m,盆底海拔 1050m。2、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冰桌又称为冰台,是指在 U 形
17、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西谷冰川 U 形谷中的冰桌,下部的巨大漂砾长 8.9m、宽 6.1m、高 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 5.6m、宽 4.5m、高 2.9m。其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注:飞来石是否为冰川搬运而来有不同观点,以下列举(1)冰川作用说观点:流水搬运能力有限,形成石块棱角不分明,而冰川搬运能力大、高、远。(2)反冰川说观点:从街心公园到飞来石距离短,冰川发育规模小,搬运能力小。东谷和西谷形态不成 U 形谷。刨蚀、扰动作用不明显。冰川刨
18、蚀作用应很强,在搬运过程中很多物质会被侵蚀掉,但是岩石的棕红色堆积物却保存很完整。.可能是冻融作用下,巨石从山上滚落而形成。(3)我的观点:在老师的讲解下。我认为牯岭镇群山环绕,可能是由于常年的风化作用,巨石从山上崩落。3、王家坡 U 形谷:王家坡 U 形谷,为庐山 U 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之一。位于庐山的东北部,位于小天池东北 3km 处,从小天池以下至山里之间,宽阔的谷地均为此范围。4、剪刀峡:U 形谷下套 V 形谷,认为冰后期 U 形谷受河流下切,山嘴交错,河床曲折,认为也是冰川谷,山麓地带有山丘,山丘外有水,认为是山体冰川终责堤。两列终责堤之间为冰水湖。构造学派认
19、为此峡与锦绣谷发育一样,西北坡上切穿虎背岭形成崖口,此处至谷底 700m,对面望江亭,在莲谷登山小道上有好汉坡。 5、大校场冰川 U 形谷口:位于大校场冰川 U 形谷口的冰碛剖面,由黄棕色泥砾组成,最大砾石约 3.5 m、大小混杂无分选,是 4 02 0 万年前庐山期冰川消融后的堆碛物。其中曾发现过冰川条痕石及熨斗石,都是冰川成因的证据。(在庐山的过程中,只看到了剪刀峡、飞来石、大校场)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9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0【植物方面】1、庐山植物概况:庐山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
20、渡特征。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杜鹃花种类繁多,植物园已建成拥有 300 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二是裸子植物丰富,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 260 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喜树、香果树、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特征。 二、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
21、,地表水、热 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灌丛山地草甸。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1、山地常绿阔叶林带: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 700 米(西北坡)或 800 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2、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 1000 或 1100 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在海拔 700 或 800 至
22、1000 米(西北坡)或1100 米(东南坡) ,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三、植物样方提取(1)样地面积:20*20 平方米 (2)日期:2012 年 9 月 1 日 (3)调查地点:江西省九江市牯岭镇牯岭村(4)地貌:山地 (5)坡向:阳坡 (6)海拔:1104 米(7)土壤状况:山地黄棕壤 (8)样方各层数量特征:灌木:高度 小于 3 米 盖度 25%草本:高度 60cm 盖度 10%(9)群落外观:以柳杉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编号植物种类组成 株树 盖度 多度 高度(m) 物候相生活力中文名 学名层次实生
23、萌生平均 最高1 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 乔木层1 85% 4 28 35 营养期旺盛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1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2 蕨类 Pteridophyta草本层50% 5 0.4 0.5 营养期旺盛3 山茶 Camellia japonica灌木层7% 3 7 9 营养期旺盛4 云实 Caesalpinia decapetala灌木层3% 2 1 2 营养期旺盛5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Hance乔木层3% 2 13 17 营养期 旺盛6 桦科 corylaceae)乔木层2% 偶见 25 28 营养期旺
24、盛7 蔷薇科Rosaceae 灌木层3% 偶见 2 2.5 营养期旺盛8 拔契 草本层4% 偶见 营养期旺盛9 金樱子Cherokee Rose灌木层3% 偶见 开花期旺盛10 菊科 Asteraceae 草本层2% 偶见 0.45 0.5 营养期旺盛11 壳斗科Fagaceae 灌木层1% 3 2 2.6 果实期旺盛12 葡萄科Vitaceae 灌木层2% 偶见 1 1.5 营养期旺盛13 禾本科Poaceae 草本层20% 2 0.3 0.5 营养期旺盛14 楤木 Aralia chinensis L. 灌木层3% 偶见 3 5 营养期旺盛15 五加科Araliaceae 灌木层2% 偶见
25、 1 2 营养期旺盛16 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灌木层4% 偶见 1 2 营养期旺盛17 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灌木层4% 偶见 1 2 营养期旺盛四、典型植物: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2三宝树(9 月 3 日,黄龙寺附近)银杏:晋僧诜所植,树龄 1600 年,高 30m,胸围 5.46m,冠幅 484。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 4 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 3 一5 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
26、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 2 裂,宽58(一 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原来广范分布于北半球,现野生树种只存在于我国的浙江天目山。柳杉(两棵,树龄 600 年,高 41m 胸围 6m 冠幅 480m)乔木,高达 40 米,胸径可达 2 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 1-1.5 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 2.4 厘米。五、庐山植物园1、野黄桂(学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产地: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福建
27、、湖北、江西、四川、湖南、广东等地用途:可作工业原料;既是优良的经济树种,又是难得的园林绿化树种。2、日本柳杉(学名:Cryptomeria japonica )杉科产地:日本用途:观赏 ongoing3、柳杉:(学名:C 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杉科,柳杉属产地:浙江、福建、江苏;为中国特有种用途:工业用材、观赏4、油茶:(学名:Camellia oleiferaAbel)山茶科产地:南方各省用途:油料树种;食用5、台湾松:(学名:Pinus taiwanensis )杉科,松属产地:台湾、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和
28、贵州等地区用途:观赏及材用6、日本香柏(拉丁名:Thuja standishii Linn. )柏科产地:日本、江西、江苏、山东、浙江用途:材用及观赏7、罗汉柏(学名:Thujopsis dolabrata)柏科 罗汉柏属产地:日本以及中国的武汉、井冈山、福州、上海、南京、青岛、庐山、杭州等地用途:庭院观赏树种8、青灰叶下珠:(学名:Phyllanthus glaucus Wall. )大戟科 叶下珠属产地:浙江、江苏用途:药用9、化香树:(学名: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胡桃目 胡桃科 化香树属产地: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用途:材用10、金缕
29、梅:(学名:Hamamelis mollis )金缕梅科、金缕梅属产地: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用途:观赏11、湖北算盘子:(学名:Glochidion wilsonii Hutch. )大戟科 算盘子属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3产地:贵州、江西、湖北等用途:药用、材用12、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 etWils. ) Cheng )黄杨科 黄杨属产地:安徽、广西、四川、江西、浙江、贵州、甘肃、江苏、广东等地用途:观赏13、南方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产地:广东、浙江、广
30、西、福建用途:工业用材14、大字杜鹃:(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 Maxim.)杜鹃花科 杜鹃花亚科 杜鹃属 映山红亚属产地:南方各省用途:观赏15、肉花卫矛(学名:Euonymus carnosus Hemsl.)卫矛目卫矛科、卫矛属 分布:安徽、湖北、浙江、福建、湖南、台湾、江西、日本 用途:药用、观赏16、大果卫矛(学名:Euongmus myrianthus Hemsl.)卫矛目卫矛科、卫矛属 分布:华东、中南、四川、云南 我国特有 用途:药用、橡胶 17、鸡爪槭(学名:Acer palmatum Thunb ) 槭树科、槭树属 分布:江南,原产日本 用
31、途:观赏18、伯乐树(学名:Bretschneidera sinensls Hemsl )伯乐树科产地: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台湾、华南、西南等地 菲律宾用途:供药用19、猴头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 杜鹃花科产地: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用途:供观赏20、虎皮楠(学名:Daphniphyllum oldhamii(Hemsl) Rosontu. )交让木科产地:分布于江南 朝鲜、日本用途:供观赏21、水青冈(学名:Fagus longipetiolata Seem )壳斗科、水青冈属 分布:西南、华东、中南、陕西 用途:单宁、木材 22、云锦杜鹃(学
32、名:Rhododendronfortunei ) 杜鹃花科 分布:江西、云南、贵州 用途:观赏23、四照花(学名:Cronusjaponicavar.chinensis )山茱萸科产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用途:供观赏24、孔雀柏(学名: Chamaecyparis obtusecv.Tetragon )柏科 扁柏属产地: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用途:观赏25、银木荷(学名:Schima argentea Pritz. ex Diels )山茶科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4产地:江西、湖南、广西、西南用途:供木材26、云片柏(学名:Chamaecyparis
33、 obtuse CVBreviramea)柏科产地:变种用途:观赏27、油茶(学名:Camellia oleiferaAbel)山茶科 分布:江南、我国特有 用途:食用油、药用、蜜源28、野鸭椿(学名:Euscaphisjaponica)省沽油科 分布:除东北、西北外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 用途:药用29、华中蜡瓣花(学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 金缕梅科、蜡瓣花属 分布:华南、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我国特有 用途:观赏30、华木槿(学名:Hibiscus sinosyriacus Bailey )锦葵科产地:江南、贵州、广东用途:优良庭院、
34、观赏树种31、金松:(学名:Sciadopitys verticillata)金松科产地:原产日本。中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有栽培。用途:建筑、造船、庭园观赏32、山樱花(学名: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蔷薇科产地:河北、江西用途:材用及观赏33、红毒茴(学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 Smith) 木兰科产地: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华东 我国特有用途:供药用、观赏 芳香、 有毒34、长柱紫茎(学名: 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 Var)山茶科产地
35、: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 我国特有,国家保护植物用途:供观赏35、假地枫皮(学名:Illicium jiadifengpi B. N. Chang )木兰科产地: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用途:供观赏、木材36、红茴香(学名:Illicium henryi Diels )木兰科产地: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中、华南、西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用途:供观赏、药用、芳香、有毒37、蝴蝶荚蒾(学名:Viburnum plicatum f.tomentosum )忍冬科产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和河南、陕西 日本、朝鲜用途:供观赏38、庐山忍冬(学名:Lonicera modest
36、a Rehd. var. lushanensis Rehd.)忍冬科产地: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 我国特有用途:供芳香,观赏39、毛蕊花(学名:Verbascum thapsus L.)玄参科产地:新疆、西藏、云南、四川、浙江用途:观赏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540、洒金桃叶珊瑚(学名:Aucuba japonicaVariegata )山茱萸科产地:原产中国台湾及日本。常绿灌木用途:观赏41、雀舌黄杨(学名:Buxus harlandii )黄杨科产地:江西、福建、广东用途:观赏42、金钱松(学名:Pseudolarix amabilis)松科产地: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
37、、湖南、四川、湖北、河南(固始)用途:工业用材、药用43、紫花含笑(学名:Michelia crassipes )木兰科产地:湖南、江南用途:观赏44、阔叶大功劳(学名:Mahonia fortunei (Lindl.)Fedde )小檗科产地:河南、江西用途:药用45、圆头柳杉(学名:Cryptomeria japonica (Linn. f.) D. Don cv. Yuantouliusha )杉科产地:栽培变种用途:观赏46、浙江新木姜子(学名:Neolitsea aurata (Hay.) Koidz. var. chekiangensis )樟科产地:华东 特有用途:观赏47、天目
38、紫茎(学名:Stewartia gemmata )山茶科产地: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安徽 我国特有用途:供观赏48、梓 树(学名:Catalpa ovata G. Don) 紫葳科产地:分布于广东、山东、江西等地用途:供观赏、药用49、具柄冬青(学名:Ilex pedunculosa Miq)冬青科产地:分布于辽宁、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 我国特有用途:供药用 0、线柏(学名: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old et Zuccarini) Enelicher cv. SquarrosaOhwi )柏科产地:栽培变种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6【土壤】1、土壤
39、的形成因素:(1)五大土壤成土因子: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1、母质对成土因素的影响: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它的某些性质可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2、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3、气候因素,尤其是水、热,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主要推动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4、地形与前三要素不同,它不以物质和能量参与成土过程,一般只是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故又称之为成土条件。5、时间因素,即土壤年龄,可反映土壤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育、演变的动态过程,气候、生物、母质和地形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均随着
40、成土年龄的增长而加深。(2)原始成土过程:1、漆皮阶段:微生物着生在岩石表面,合成有机物,死亡后,形成腐殖质,粘附于岩石。2、地衣阶段:随着腐殖质的产生,岩石表面有了一定的厚度,地衣就可生长,保水蓄肥能力增加。3、苔藓阶段:随着土层的进一步增加,保水保肥能力进一步增强。苔藓植物开始生长,植物高度升高,光合作用使有机质在岩石表面不断积累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1)垂直地带性土壤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 4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
41、质。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 900 或 800 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 1000 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 800(900)1200 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2)非地带性土壤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
42、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古红土:分布在海拔 1088 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7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3
43、、土壤剖面描绘(一)剖面一:时间:8 月 31 日 地点:御碑亭前行 200 米处 海拔:960 米 天气:多云(这是我们小组挖的第一个土壤剖面,由于初上手,所以选的地点和测定过程都做得不是 很好,因此有数据记载不完全。希望老师见谅) (1)土壤类型:山地黄壤土层,铁铝土纲,温暖铁铝土亚纲,山地黄壤性土亚类,残积 长石砂岩山地黄壤土属,薄层长石砂岩山地黄壤性土种(2)黄壤形成过程:黄化过程:在湿润条件下,氧化铁水化转变成黄色;富铝化过程:湿热条件下,土壤在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矿物在高温条件下强分解,硅大量流失,铁铝氧化富集。分四个阶段:矿物分解,中性淋溶阶段,酸性淋溶阶段,富铝化阶段。(3)
44、黄壤性质:黄壤土体构型为:O Ah ABsBsgC 型。 因黄化和弱富铝化过程使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铁铝 B 层;粘粒硅铝率为 20 25,硅铁铝率 20 左右;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亦有三水铝石出现;黄壤质地一般较粘重,多粘土、粘壤土。 由于中度风化强度淋溶,黄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交换性酸以活性铝为主,每百克土 410cmol(+)kg-1,最高达 18cmol(+) kg-1;土壤交换性盐基含量低,盐基饱和度小于 20,比红壤低。 因湿度大,黄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 50200g kg-1,较红壤高 12 倍,且赘合淋溶较 强,表层以下淀积层亦在 10 g
45、kg-1 左右;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 HF0305;黄壤质地 粘,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交换量每百克可达2040cmol(+) kg-1。开垦耕种后表层有机质可急 剧下降至 2030 g kg-1,而盐基饱和度和酸碱度均相应提高。 (二)剖面二:时间:2012 年 9 月 1 日 地点:天狗洞向前 200 米的柳杉林地海拔:1104.6 米 天气:晴厚度(cm)颜色 结构 质地 湿度 硬度(mm)PH 根系状况枯枝 02 有较多粗厚度(cm)PH 值 颜色 湿度 根系状况枯枝落叶层 02 无根系腐殖质层 211 5.2 黑棕,7.5YR,2/2润土 有较多粗根系心土层 1152 ? 红棕,5
46、YR,4/6潮土 有较少粗根系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8落叶层(O)根系腐殖质层(A)217 黑红壤,7,10YR,2/1粒状 轻壤土润土 15 5 较多粗根系过渡层(AE)1732 黑棕壤,27,7.5YR,2/2碎块状 轻壤土潮土 17.5 5.8 少量细根系心土层(B)3280 棕壤,25,7.5YR,4/4棱块状 轻壤土偏重潮土 20 6.2 很少根系,几乎没有(1)土壤类型: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暗黄棕壤亚类,湿暖淋溶土亚纲,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属,厚层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种(2)黄棕壤形成过程:1、腐殖质累积过程:生物循环比较强烈,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2、粘
47、化过程:粘粒含量高,常形成粘重的心土层,甚至形成粘磐。结构面上有明显的粘粒淀积胶膜。3、弱富铝化过程:含钾矿物快速风化,SiO2 部分淋溶,形成粘土矿物,铁释放明显,因铁的水化度高,故呈棕色,结构面聚积铁锰胶膜或结核。(3)黄棕壤性质:腐殖质含量为 2%4%,从表层向下粘性增加,酸性到微酸性反应, BPS 较高30%,CEC 为 720cmol/kg,粘土矿物含水云母、高岭石、蛭石, 2:1 型、1:1 型皆有,为过渡类型。在利用上要多施有机肥改善黏度,种植生长期长、抗涝能力强的植物,如柳杉、松树。(4)利用与改良适地适树,发展经济林业 高度重视水土保持 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 (三)剖面三时
48、间:9 月 2 日 地点:大月山海拔:1260 米 天气:晴厚度(cm)颜色 结构 质地 湿度 硬度 PH 根系状况枯枝落叶层02腐殖质层216 暗灰棕,5YR,4/2块状 中壤土偏轻潮土 17.2 5.2 多细根系过渡层 1640 暗棕,7.5YR,3/4碎块状 中壤土 潮土 25.8 5.6 少根系心土层 4074 棕色, 块状 中壤土偏 潮土 21.3 5.2 无根系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97.5YR,4/4重(1)土壤类型:淋溶土纲,山地棕壤土类,典型亚类,坡积大月山长石石英砂岩山地棕壤土属,中层坡积大月山长石石英砂岩山地棕壤土种(2)棕壤形成过程:淋溶过程,棕壤一般为酸性,剖面无
49、石灰反应。黏化过程,粘粒的移动使得某一层粘粒含量高,分为淀积粘化(粘粒来自别处)和残积粘化(粘粒就地形成) ,棕壤以淀积粘化为主。生物富集过程,棕壤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腐殖质层明显,腐殖质含量高。(3)棕壤性质:呈微酸性至中性,全剖面无石灰反应,质地较粘重,腐殖质含量高,因此肥力高矿物风化较弱,以 2:1 型水云母为主,含有少量的蛭石和高岭石,棕色新土层(铁、锰移动电解) ,CEC15,BPS 70%(四)剖面四:时间:2012 年 9 月 3 日 地点:离黄龙寺 300 米处的柳杉林海拔:900 多米 天气:雨厚度(cm)颜色 结构 质地 湿度 硬度(mm)PH 根系状况枯枝落叶层(O)02 多粗根系腐殖质层(A)217 暗灰棕,18,5YR,4/2碎块状 中壤土湿土 11 5.2 有少量根系过渡层(AE)1731 棕,25,7.5YR,4/4块状 中壤土偏重潮土 17 5.6 少量根系心土层(B)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