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9454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编码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前者成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以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

2、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旋转增量式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知道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比如,打印机扫描仪的定位就是用的增量式

3、编码器原理,每次开机,我们都能听到噼哩啪啦的一阵响,它在找参考零点,然后才工作。增量式编码器特点:增量式编码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借助后部的判向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还可以把没转发出一个脉冲的 Z 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编码器轴转一圈会输出固定的脉冲,脉冲数由编码器光栅的线数决定。需要提高分辨率时,可利用 90 度相位差的 A、B两路信号对原脉冲数进行倍频,或者更换高分辨率编码器。增量式角度数字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图片文字依次为:光源、码盘、光敏元件、放大整形、脉冲输出)在一个码盘的边缘上开有相等角度的缝隙

4、(分为透明和不透明部分),在开缝码盘两边分别安装光源及光敏元件。当码盘随工作轴一起转动时,每转过一个缝隙就产生一次光线的明暗变化,再经整形放大,可以得到一定幅值和功率的电脉冲输出信号,脉冲数就等于转过的缝隙数。将该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中去进行计数,从测得的数码数就能知道码盘转过的角度。为了判断旋转方向 ,可以采用两套光电转换装置。令它们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从而保证它们产生的信号在 相位上相差 1/4 周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徐海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内部两个光敏接受管转化其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其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在接合数字电路特别是单片机后

5、,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在角度测量和角速度测量较绝对式旋转编码器更具有廉价和简易的优势。下面对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内部工作原理(附图)A,B 两点对应两个光敏接受管,A,B 两点间距为 S2 ,角度码盘的光栅间距分别为 S0和 S1。当角度码盘以某个速度匀速转动时,那么可知输出波形图中的 S0:S1 :S2 比值与实际图的 S0:S1:S2 比值相同,同理角度码盘以其他的速度匀速转动时,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 比值与实际图的 S0:S1:S2 比值仍相同。如果角度码盘做变速运动,把它看成为多个运动周期(在下面定义)的组合,那么每个运动周期中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 比值与实际图的 S0:

6、S1:S2 比值仍相同。通过输出波形图可知每个运动周期的时序为顺时针运动 逆时针运动A B1 10 10 01 0A B1 11 00 00 1我们把当前的 A,B 输出值保存起来,与下一个 A,B 输出值做比较,就可以轻易的得出角度码盘的运动方向,如果光栅格 S0 等于 S1 时,也就是 S0 和 S1 弧度夹角相同,且 S2 等于 S0 的 1/2,那么可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度为 S0 弧度夹角的 1/2,除以所消毫的时间,就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速度。S0 等于 S1 时,且 S2 等于 S0 的 1/2 时,1/4 个运动周期就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如果 S0 不等于

7、 S1,S2 不等于 S0 的 1/2,那么要 1 个运动周期才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了。我们常用的鼠标也是这个原理哦。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1.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 A、B 和 Z 相;A、B 两组脉冲相位差 90,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 Z 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光电编码器分类和选择光电编

8、码器是利用光栅衍射原理实现位移数字变换的,从 50 年代开始应用于机床和计算仪器,因其结构简单、计量精度高、寿命长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和推广。近年来更取得长足的发展,在精密定位、速度、长度、加速度、振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编码器按编码方式分为二类:增量式与绝对式。1、增量式编码器特点:增量式编码器转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其计数起点任意设定,可实现多圈无限累加和测量。编码器轴转一圈会输出固定的脉冲,脉冲数由编码器光栅的线数决定。需要提高分辩率时,可利用 90 度相位差的 A、B 两路信号进行倍频或更换高分辩率编码器。2、绝对式编码器特点:绝对式编码器有与位置相对应的代玛输出,通常

9、为二进制码或 BCD 码。从代码数大小的变化可以判别正反方向和位移所处的位置,绝对零位代码还可以用于停电位置记忆。绝对式编码器的测量范围常规为 0360 度。速度计与长度计一般采用增量式编码器,以下就其参数范围作简要的介绍,供选型参考。(1)光栅线数:常 用 线 数30、60、100、120 、200、 250、256、300、360、 400、 480、500、512、600、700、800、900、907、1000、1024、1200、1250 、1440、1500 、1800 、2000 、2048、2400、2500 、2669 、3000、3600 、4000、 4069、4500、

10、5000、5400(2)输出方式:常规有五种输出方式: 集电极开路输出(通用型) 互补输出 电压输出 长线驱动器输出 UVW 输出(3)工作电压:常规有以下几种:5V、12V、24V、5-24V(通用型)、5-30V(4)防护性能:常规为防油、防尘、抗震型。(5)弹性联接器:编码器轴与用户轴联接时,存在同轴误差,严重时将损坏编码器。要求采用弹性联接器(编码器厂家提供选件),解决偏心问题,一般可以做到允许扭矩 1N.m, 不同轴度 0.2mm,轴向偏角 1.5 度。弹性联轴器常用规格为:编码器端孔径(mm) 用户端孔径(mm)4、5、6 、8、10、154、5、6 、6.35、8、10、15(6

11、)安装使用及注意事项:编码器属于高精密仪器,安装时不得敲击和碰撞。轴端联接避免钢性联接,而应采用弹性联轴器、尼龙齿轮或同步带联接传动。使用转速不要超过标称转速,否则会影响电气信号。光电编码器的简单认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圆盘上有规则地刻有透光和不透光的线条,在圆盘两侧,安放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当圆盘旋转时,光敏元件接收的光通量随透光线条同步变化,光敏元件输出波形经过整形后变为脉冲,码盘上有之相标志,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 90 的两

12、路脉冲信号,如图所示。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1、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 A、B 和 Z 相;A、B 两组脉冲相位差 90,从而可方便地判断出旋转方向,而 Z 相为每转一个脉冲,用于基准点定位。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适合于长距离传输。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2、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

13、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编码的设计可采用二进制码、循环码、二进制补码等。它的特点是:(1)可以直接读出角度坐标的绝对值;(2)没有累积误差;(3)电源切除后位置信息不会丢失。但是分辨率是由二进制的位数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精度取决于位数,目前有 10 位、14 位等多种。3、混合式绝对值编码器,它输出两组信息:一组信息用于检测磁极位置,带有绝对信息功能;另一组则完全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息。光电编码器是一种角度(角速度)检测装置,它将输入给轴的角度量,利用光电转换原理 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或数字量,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数字化等优点。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

14、回转台、伺服传动、机器人、雷达、军事目标测定等需要检测角度的装置和设备中。增量型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一、增量型旋转编码器轴的每转动一周,增量型编码器提供一定数量的脉冲。周期性的测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的脉冲计数可以用来测量移动的速度。如果在一个参考点后面脉冲数被累加,计算值就代表了转动角度或行程的参数。双通道编码器输出脉冲 A、B 之间相差为 90O,能使接收脉冲的电子设备接收轴的旋转感应信号,因此可用来实现双向的定位控制;另外,三通道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每一圈产生一个称之为零位信号的脉冲(Z)。二、增量型绝对值旋转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为每一个轴的位置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数字值。特别是在定位控制应用中,绝

15、对值编码器减轻了电子接收设备的计算任务,从而省去了复杂的和昂贵的输入装置:而且,当机器合上电源或电源故障后再接通电源,不需要回到位置参考点,就可利用当前的位置值。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把轴细分成规定数量的测量步,最大的分辨率为 13 位,这就意味着最大可区分 8192 个位置+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不仅能在一圈内测量角位移,而且能够用多步齿轮测量圈数。多圈的圈数为 12 位,也就是说最大 4096 圈可以被识别。总的分辨率可达到 25 位或者 33,554,432 个测量步数。并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传输位置值到估算电子装置通过几根电缆并行传送。假设串行绝对值编码器,输出数据可以用标准的接口和标准化的协议传送,同时在过去点对点的连接实现了串行数据传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