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序数对教学案例当阳市两河中学 汤海蓉【摘要】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逐步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关键词】有序数对,合作交流,数形结合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分析: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的认知水平,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加以探索,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体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学习任务分析:主要内容: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这节内容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通过对生活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实践与思考,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由此联想到是否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的问题,为坐标思想的形成和树立做准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模型,为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逐步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教学方法:启导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 1:在建国 50 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
3、门广场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你知道是它怎么组成的吗?情景 2: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每人都需要一张电影票,你是怎么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引入的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入的效果: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的情景中。(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第一环节:概念的引入活动一: 在班里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你知道是谁吗?(1) 只给一个数据“第列” ,你能确定老师的好朋友是谁吗?(2) 给出两个数据“第列,第 3 排” ,你能确定是谁吗?能确定的请说出这位同学的名字,不能确定的说明原因,并说明怎样补充完善才能确定。 (3) 你认为确定一个位置需要哪些条件?(4) 什么是数对?
4、这种由两个数如(2,3)组成的表示某一具体位置的,我们就称之为数对. 活动目的:通过对第 2 列第 3 排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它的不足,需要补充从左向右数,从前往后数等,从而体会到在一个数对中每一个数有其实际意义,数对中的数有一定的顺序。活动效果: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数对”的理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活动 2:请以下座位的同学今天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1,3) (3,1) (2,4) (4,2) (5,6) (6,5)观察上面的每组数对及它们表示的位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活动目的:通过熟悉的找座位,使学生感受到“有序”的必要性,加深对有序的理解,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活动效果:学生
5、清楚的认识到数对是有序的,顺利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第二环节:有序数对概念的归纳及注意事项活动 3:学生看书 P65 的内容,思考问题:什么是有序数对?有序数对有什么用途?书写有序数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活动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活动效果:通过读书,学生基本能回答上述问题。活动 4:教师讲解有序数对的概念、作用及注意事项。(1)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可以准确地表示出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记为(a,b)(2)注意:有序数对必须是有顺序的,前后两个数不能颠倒,中间用逗号隔开. 有序数对必须提前规定好前面的数表示什么,后面的数表示什么.
6、有序数对必须用括号括起来活动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活动效果: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进一步明确有序数对的概念、作用、表示方法。(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活动 1:这是某班几个同学写出来的一些有序数对,哪些是正确的?A ( 3,7 ) B( x、y ) C ( 5 6 ) D 7 ,8 E ( a ,4 )活动目的:帮助理解概念,强调有序数对的书写要规范有序。活动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有序数对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 2:请各位同学写出自己座位的有序数对5 876432112345讲台21 3 4 5 6 7 812345讲台请座位号是(3,5)的
7、同学起立,请他说出同学座位的有序数对,座位号是(6,2)的同学是谁?(此活动可以请不同的学生多做几次) 。活动目的:用有序数对作为学生的座位号,可以巩固有序数对;通过应用数学,体现数学的价值。活动效果:通过反复训练,加深对有序数对的理解和掌握。活动 3: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它棋子的位置。(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3)如果马要到(3,1)的位置,至少需要几步?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合作完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活动效果: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和
8、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 ,活动 4: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吗?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应用数学的例子。活动效果: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活动 5:练一练 ,课本 P65 页练习题如图,甲地表示 2 街与 5 巷的十字路口,乙地表示 5 街与 2 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地的位置,那么“(2,5)(3,5) (4,5) (5,5) (5,4) (5,3) (5,2)”表示从甲地到乙地的一种路线,请你用有序数对写出另种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线。活动目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
9、,体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活动效果:学生体验到了数学问题解决的多样性,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9(5,1)1 街3 巷5 巷543211 2 3 4 5 6 7 8 9甲乙2 街 3 街 4 街 5 街 6 街1 巷2 巷4 巷6 巷(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活动目的:通过提问,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活动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五)作业:课本 P68 页:习题 7.1 第 1 题活动目的: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反馈学习情况。活动效果:通过作业训练,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进一步夯实基础。(六)拓展探究:活动 3 中的马跳 5 步能回到原来的位
10、置吗?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活动效果: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拓宽了知识面。四、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有序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学习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并且会用有序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选取国庆 60 周年天安门广场背景图案的组成,同学们熟悉的电影票,教室的座位,象棋作为素材,借助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相结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力求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参考文献】1、 中国教育信息化2、 数学教学研究2008 年第 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