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建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学校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四川省于 2009 年秋季起进入新课程实验阶段。实施一年来各级学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发现,学校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给予指导和解决。一、现状全省各级学校对本次高中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中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管理高中课改
2、实验工作,成果显著:75.0%的学校制定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细则;72.7%的学校制定了学生学分管理办法;64.9%的学校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49.1%的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其余学校正在制定中。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的学校都在 90%以上;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的学校占总学校的 62.1%;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也多元化: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的学校占在学校的71.9%。各级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
3、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包括教师的数量问题和专业素养问题。最突出的是通用技术专任教师没有的学校占 42.9%,大部分学校的通用技术老师由物理老师兼任,专业素养都比较低。2、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1)思维惯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不少学校对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不够,少部分学校老师在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方法上仍沿用以前的传统模式,想改也改不过来,思维惯性很大。(2)领导导向 部分学校领导对新课改认识和重视不够,重视的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高考指挥棒将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的视野短路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产品。(3)高考指挥 由于我省适用于高中课改的高
4、考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学校顾虑重重,害怕课改没取得成效,高考又出现滑坡,而教师对把握教材有难度。讲浅了,生怕对高考有影响;讲深了,时间不够。把高考视为课改的终极目标。3、教学层面的问题(1)课程资源问题 学校反映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匮乏。一方面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等不足以支持新课程的要求;一方面是师生所需要的教材配套品种如参考书、教辅、电子音像出版物匮乏。 特别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足,导致许多实验不能开设。突出的是通用技术实验室配备有 58.9%的学校没有。(2)课时问题 学校随意增减课时的情况极为普遍,如:语文、数学、英语周课时 6 节的居多(省上要求为 4 节) 、物理、化学周课时
5、4 节的居多(省上要求为 2 节) ,通用技术周课时 1 节的占 41.1%(省上要求为 2 节) 。(3)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只有 73.2%的学校没有开展,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开课比例也分别为 60.7%、76.8%,显然没有高考科目开课比例(95%以上)高, 这使得课改的一大亮点黯然失色。(4)评价问题 学校对老师成绩的评价是课改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5) 老师和学生负担有所加重 学生普遍反映新课改
6、后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学习任务加重,课改一年多来,学生的学业负担与以前相比,认为“增加许多和增加一些”占总人数的 54.3%,而授课教师的工作情况与以前相比,认为“负担和困难增加许多和负担和困难增加一些”占总人数的 78.9%。三、对策与建议1.加强组织和领导:各级高中要加强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在健全机构、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把工作做全、做细、做实。2. 加强各级各类培训:学校要严格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敦促并积极引领各级各类人员参加课程培训,学校要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3. 科学编排课程:各级高中要创造
7、性地编排课程,建立课程编排方案,合理科学有序安排各学科课程,课程设置有特色,切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发展要求。4. 立足课堂,加强研究:各学校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教方式的全新转变,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创设教学新方案,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 加大校本研修力度,提高教师实施高中课程的能力和水平6. 建立立体、科学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各高中要加强成绩评价、过程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遵循目标多元、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注重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成长记录结合,构建发展性评价制度。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温总理在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激励各级学校领导一定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