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161122 班闵珍琪 20121003194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小说以安娜逃离刻板婚姻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最终悲剧收场与列文寻求人生的解答获得温馨婚姻生活与人生彻悟两条主线形成独特拱形结构。因个人喜好仅就列文这条线索就其所经历的爱情得失、生死体悟、人生思考进行解读分析。关键词:列文 个人 宗教 历代以爱情为主题的西方小说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其中佼佼者,一是因为安娜的悲剧与列文最终的新生两个故事交叉对照着,其实极为清晰的论述了一个道理:仅以爱情本身作为幸福全部意义的爱情只会耗尽双方精力走向覆灭,唯有精神上的
2、相通与扶持才能获得真正平和而淡然的幸福。第二个原因则是,列夫托尔斯泰描绘了当时俄国广阔的生活图景,对于每一个角色都予以极为客观而宽容的评价。以自身为原型所创造了列文这一形象,探索了农民社会的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死、人生要义的终极问题。下文中我将仅就此对托尔斯泰对列文这一人物的塑造及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解读谈谈自己的感悟。一、人物形象概述作为一个三十二岁在莫斯科郊外拥有一定土地的富有青年,他不定期会到莫斯科来看望老朋友和异父同母的哥哥柯兹尼雪夫,他与柯兹尼雪夫在许多观念上有分歧,这在后文中会提及。而在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好赌博的亲生哥哥尼古拉。第五部的 20 节,为全文中唯一拥有小标题的一节,它以
3、“死”作为标题,记述了尼古拉的死亡。而这对列文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由此他对死亡的恐惧转向对生的思索。而列文故事的主线,一方面是向其好友奥勃朗斯基弟妹吉娣的结合,另一部分则是其对乡村生活的理解思索与把握。他与吉娣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一些波折。而他与农民相处的仁厚体恤使得他与农民建立良好关系,并最终经由农民对他的人生思索有了彻底的启发。二、列文思想分析(一)列文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读来最开始让我觉得列文的想法观点开始明晰的是第三部分第三节,列文与来乡下度假的哥哥柯兹尼雪夫的争论。他们双方对于乡村的理解有着根本性差异。“对于列文来说,乡村是他生活和劳动的地方,这里有快乐也有悲伤。对柯兹尼雪夫来说,
4、乡村既是工作之余休息消遣的地方,又是净化读诗腐败堕落影响的消毒剂。”【1】因为两者对乡村态度的根本差别,在争论乡村问题上,列文总是略输哥哥一筹。柯兹尼雪夫因为远离乡村生活,对农民和乡村生活会有刻板印象。而列文作为老百姓的一员,他实际生活于此而有种种复杂情感,无法找到明晰立场轻易说明的区别。这一段让我觉得现在对于农村问题像柯兹尼雪夫如此夸夸其谈的人何其多啊,要么是贫穷落后,要么是田园休憩的自在,这两种刻板印象何从被打破?我也不例外,父辈在乡村生活长大,或许有讲述,但并非真正理解。小时候曾在池塘抓蝌蚪钓龙虾,跟在大人后面歪歪斜斜的插秧,现在看起来有趣的游戏,却是乡村小伙伴生存的根本。真正的理解并非
5、居高临上的摆出同农民亲切交谈的姿态,而是做他们所做的事,过他们的生活,看到他们的勤劳与忍耐,也看到他们的自私与愚昧。惭愧的,很多时候我也是那个夸夸其谈者。我认同实干胜于空谈,并日益强烈的感到这一点,但同样让我羞愧的是,我常常浮于空想,像列文这般投身于乡村生活的实在太少了。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城镇化日益发展,但对于空巢化、劳动力缺失的乡村而言,真正能有想法有建设力的改革实在很少。但或许自梁漱溟一派的乡建思潮仍在,如今能有诸如“碧山计划”类似的乡村建设,也许会是乡村问题解决之道的一种。列文与哥哥这场争论的第二层分歧在于,哥哥热衷于自治会,他认为“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体会和重视他们制度中的重要以及优
6、越之处,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才是有历史地位的民族。”列文则认为“凡事如果有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想要维持长久是不可能的”【2】。地方自治会对于他只是负担。两种说法其实都有道理,如果以前,我会认同柯兹尼雪夫,但现在我会觉得,因捍卫自己切身利益而起的战斗才是有效的,就如同我认同法律而非道德才是捍卫人基本权利的工具一样。这种观念一直存在,在第六部列文等待吉娣分娩,为打发时间与奥博朗斯基一同去卡辛选举会的过程中也体现这一点,列文始终与选举会的喧闹气氛格格不入,但他在绕出会场后与地主谈论农村改革问题反而很尽兴。列文并不关注政治上的种种空谈,他更倾向于对他的领土,他的责任范围内的事物尽他的一份心力。这是他进行农
7、场改革的重要原因与动力。而他的思想自个人主义的想法的进一步发展,则与他同吉娣的结婚生子从而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对农场改革与农民对话这两方面的不断深入而得以完成。(二)列文的爱情婚姻观念列文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便是从郊外前往莫斯科向吉娣求婚,这也是小说主线之一。列文与安娜的爱情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摆脱某种束缚,安娜是冰冷的丈夫与枷锁般的婚姻,而列文是独身的孤独。除此之外,他们对于爱情同样勇敢,都明晰而直接的传达了爱意。但他们却有不同的结局,列文在爱情与婚姻中获得了自我的成熟,而安娜却从爱情禁锢中挣扎得遍体鳞伤。最初一开始脱离了他所熟悉和主导的乡村生活,他在莫斯科的社交圈里多少显得有些孤傲和格格不
8、入,吉娣对伏伦斯基的好感更是如此让他胡思乱想自怨自艾。但另一方面,从莫斯科回来后“为了使自己更心安理得,他决心今后要劳动得更多,生活得更俭朴。”【3】而开始了他独立充实与自省的乡村生活。我认为小说第二部结尾吉娣到国外温泉疗养院遇到瓦伦加小姐,对她的感情经历了从崇拜到幻灭的过程。瓦伦加小姐更多象征的是一种一心侍奉上帝的禁欲式形象,吉娣企图在瓦伦加身上找到“什么事最重要,为什么能安然处之和自尊自爱的答案”【4】,但最后她因学习关爱他人而导致他人家庭纠纷后,她同瓦伦加爆发争吵。“为了让别人感谢我,让上帝赞扬我,让自己赞扬自己,为了欺骗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这么干了!就算坏一点,也不至于虚伪,不至于欺骗大
9、家”。【5】她意识到现实生活并非能按照理想的神爱世人般完满实现,于是她回归到个人生活,并以此为前提与列文再遇并缔结姻缘。在奥博朗斯基家吉娣与列文互诉衷肠,列文诚实的将日记交给吉娣,告知他非处子之身的事实,吉娣由震惊转向接受。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也是这一部分,看的时候禁不住微笑。他们确定彼此心意直到结婚,列文都一直处于懵懂状态,甚至因为衬衫问题差点在婚礼上迟到。而吉娣则显得理智包容的多。从列文和吉娣身上我读懂托尔斯泰所想表达的爱情观: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上的结合,应以两者生活信念的一致和精神生活的接近以及彼此的坦诚信任为前提。在婚礼上,“列文越来越觉得,他关于结婚的一切想法,他关于安排生活的理想,都
10、是很幼稚的,都是他至今不理解的,而且现在更加不理解了,虽然他正在亲身参与这件事”【6】。托尔斯泰大概同我一样觉得,虽然在追求爱情时,男人看上去是主动的那方,但在婚姻中他们的决断力也许远远不如女性。列文无论在婚礼上,还是结婚后的一段时间都表现的迷迷糊糊。但吉娣却清楚她对未来生活所应做的选择。关于蜜月,“她知道他们的家将安在乡下,她不愿到他们将来不准备长期生活的外国去,而要到他们安家的地方去”。【7】在婚后她也迅速的接过列文家管家阿加菲娅的活计,尽管她从来没管过却对于家务活有一种天然的熟稔。家庭的一切都尽在她的掌握之中。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列文亲生哥哥尼古拉的死的问题上。列文在哥哥病情加重时就开始感到
11、难受不断离开病房又回到病房,因为他无法单独待着。而“她毫不怀疑她应该帮助他,也毫不怀疑她能够帮助他。她立刻动手。那些琐碎的事情她丈夫一想到就害怕,却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8】吉娣的存在对于列文生活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她的怀孕使得他继关于死亡问题的思索转向关于生的问题的思考。而他的思索开始更加深入。(3)列文关于生死和人生终极命题这一部分的思索在第八部得到集中体现,而在之前漫长的叙述中其实一直有铺垫。列文同他人意见的种种分歧与不同,他在农场改革问题上不断与教授专家的探讨、与两位哥哥就这一问题的争论都体现这一点。而在尼古拉去世和吉娣分娩后,他开始意识到“他所谓信仰不仅是无知,而且是一种缺乏知识的胡
12、思乱想”【9】。这一问题终究将他引领至一个新的高度。他在其他人关于哲学的思索中寻找不到答案,“当他在精神、意志、自由、本质这些含义不清的名词上兜圈子,存心落入哲学家或者他自己所设下的文字陷阱时,他似乎有所领悟。但只要抛弃认为的思想,从现实生活出发,回到他一向感到满意的习惯的思路上来,这种空中楼阁立刻就像纸屋一样坍塌了。”【10】他靠向宗教的原因有些牵强,开始只是因为周围的正派人士都信奉宗教。而他同农夫费尔多的谈话却使他有了一番思考“不应为我们所理解、所迷恋、所追求的东西或者,而应该为那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为了灵魂,为了上帝”【11】,他思索的结论是“我的思想不能为我找到答案,因为它达不到这个水平
13、。答案是生活本身给我的但这种知识我不是用什么方式取得的,它是天赋的,就像每个人都是天赋的一样。”列文最终认为这些问题凭自身无法找到答案,而对于善、对于一切道德准则的认知是天赋的,是上帝所赐予的,宗教的教义是对人所达不到的真理的侍奉与解释,而教会则是对这些的联接。而关于上帝或许仍有一些不清晰的地方,他只需知道,人终须以善为唯一行事的准则就足够了,这已经足够是新的开始。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列尔斯泰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并不满意。一个章节来回答这些复杂的关于人生终极奥义的问题略显单薄。与其说托尔斯泰最终用宗教来作为一切的回答,毋宁说他是默认善是宇宙中唯一公认并启示人类赖以生存和信仰的唯一答案。宗教在托
14、尔斯泰看来只是善的一种执行者约束者,是善的一种具象化体现。这些思索其实略显仓促,但就全书而言,已达到托尔斯泰的目的,人生存于世上,必然经历这一番思索脱胎换骨一次,方才能有对各种琐事和对人生的重新认识和关键把握。这一所得或许无法用言谈明晰的描述,但却能给人生以深刻而清晰的烙印,标记着这一段生命在整个历程中的不同航向。3、总结关于列文这一人物的思想其实还有一部分很有意思的关于俄国农村改革的问题,但因为篇幅原因暂且不收入,仅在此略提一点。列文困惑的是现代化技术在农场无法推行,农民们拒绝新事物而恪守古老的手艺,生产率无法提高。因此他提出将土地租赁给农民自负盈亏,其实与家庭联产承包制有些相像,但农民又缺
15、乏足够的资产进行这样的劳作。种种问题,列文其实并未给出最终的解决答案,却并不让人感到遗憾。他对农民的全然信任,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尝试,都让人坚信这个问题终有解决的一天。其实除列文外,安娜卡列尼娜中仍有许多形象饱满的人物,她们有闪光之处,也无法避免的有缺点。只是以个人偏好而言,相较于安娜对于爱情飞蛾扑火般的自我覆灭而言,我更欣赏列文对内的自我探索,对外对农奴的不断思考。他同样不成熟,对于婚姻对于小孩子还很懵懂,对于社交也不擅长,但正因为这些特质他在我看来那么淳朴可爱。托尔斯泰对于笔下的每个人都有父亲般的慈爱宽容,我同样喜欢卡列宁,他对于原则的坚守,对安娜的忍让让我对他感到心疼,他生气,但最后道德的
16、约束让他选择放下和原谅。他的冰冷并非是冷漠和没有风度,他只是习惯教条,无从遵从内心的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对安娜的阅读使我感觉到,所谓经典,并非是那些人人认为应该读却最终束之高阁的东西,它所讨论的或许是你所困惑的,同样它也并非完美,或许它给不了终极答案,但却能使你在朝向终极走去的路上更近一步。参考文献:1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2332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277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944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2195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2316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4377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4218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4739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73810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74911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 P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