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学习目标,掌握:防治作用、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概念。 熟悉:药物作用的基本作用、选择性、局 部作用、吸收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停药反应。,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 1、药物作用 初始作用,动因2、药物效应 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效应),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原有功能活动增强抑制作用:原有功能活动减弱注意: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兴奋 抑制,二、药物作用的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例:肾上腺素激动心肌1受体心脏兴奋(直接)酚妥拉明 反射性兴奋心脏(间
2、接)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1.局部作用 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例:消毒药(碘伏)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杀菌作用 2.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例: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抗心绞痛作用,扩张血管,概念: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作用性质或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即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例:强心苷对心脏的兴奋作用。 意义:选择性高作用专一,不良作用少;应用时,针对性较强,疗效好。 注意:选择性是相对的,随着剂量选择性作用范围扩大。(尼可刹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预防作用:,治疗作用,1.防治作用,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2.不良反应: 对机体不利 不符用药目的,副
3、作用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停药反应 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 三致反应,9,“反应停”致“海豹样婴儿”,2019/11/5,沙利度胺:镇静催眠、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10,皮下出血,2019/11/5,双手剥脱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概念:在治疗量时,和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产生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 特点: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轻微,危害不大;与治疗作用之间可互相转化;是可预知的。,副作用,概念: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或少数机体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所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分类:急性毒性:常影响循环、呼吸、神经系统慢性毒性:常影响肝、肾、骨髓、内分泌等三致反应
4、致突变、致畸、致癌 特点:性质比较严重,但可预知。,毒性反应,概念: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者 特点: 反应的性质与剂量、途径、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反应的程度与剂量无关。 致敏原:药物或代谢产物,杂质 不可预知;,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用药前应注意:详细询问服药史,常规做皮肤敏感试验,但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概念: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苯巴比妥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后遗效应,,Company Logo,停药反应,概念: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现或加剧,又称
5、回跃反应。例:可乐定、普萘洛尔,鹅口疮 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耐受性,概念: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方可保持原有药物效应,称为耐受性。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 敏感性降低,称为耐药性,也称抗药性。,耐药性,1自愿呈报系统 这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系统,是由国家或地区设立的专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监测报告把大量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收集起来,再经加工、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储存,并将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测报告单位以保障用药安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成员国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2集中监测系统 集中监测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
6、内根据研究目的分为病源性监测和药源性监测。病源性监测是以病人为线索,了解病人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药源性监测是以药物为线索,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我国集中监测系统采用重点医院监测和重点药物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系统。,知识链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Company Logo,什么是假药、劣药? 假药: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劣药: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3、过期的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 香料、矫味
7、剂及辅料,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小结,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 停药反应 2.简述在临床用药中,如何防范药物副作用、毒性反应和变态反应?,下次课预习内容:,第一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2,3节),Company Logo,学习目标,掌握 激动剂、拮抗剂的基本概念。 熟悉 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效能、效价强度的概念 了解 药物作用机制。,第二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剂量:用药的份量。 量-效关系绝大多数药物,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 随药物剂量的增减而增减,这种关系即为量-效关系。,量反应型量-效关系,质反应型量-效
8、关系,二、药物的量效关系,二、量-效关系中的常用术语,质反应型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不随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例:死亡与生存;有效与无效,1)效能 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 2)效价强度 指引起同等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所需的剂量小,效价越高。反映:药物亲和力的大小 注:效能和效价强度无相关性,二者反应药物的不同性质,三、量-效曲线的意义,效能(maximum efficacy),药物浓度,效应强度,效能与效价,半数有效量(ED50) 使一半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衡量药效强弱的指标。 半数致死量(LD50)使一半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衡
9、量药物毒性大小的指标。 治疗指数(TI)LD50/ED50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I大的药比TI小的药安全性相对大),是反映药物安全性的另一个参数,指治疗浓度的范围,即介于最小有效浓度和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是根据药物的药效及毒性的量效曲线提出的量化安全指标。治疗窗的大小即治疗浓度的范围,该范围的高低限比值超过5则表明其安全性较高。,知识链接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Company Logo,1.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关系不大。,例:口服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甘露醇脱水、利尿作用。硫酸镁导泻作用。,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一、药物作用的非受体途径,C
10、ompany Logo,2.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铁剂/磺胺药 3.影响自体活性物质:激素、递质等 4.对酶的影响:ACEI药、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 5.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干扰载体转运利尿药抑制Na+-K+、Na+-H+交换等 干扰离子通道:硝苯地平 6.影响免疫功能:卡介苗;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二、药物作用的受体途径,受体和配体 受体是一类功能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产生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药理效应的能力。,受体的特性: 1.特异性:受体对其配体具
11、有特异性识别、结合能力 2.灵敏性:只需与很低浓度配体结合显著的效应。 3.饱和性:受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作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竞争现象。 4.可逆性 5.多样性:同一类型受体分布部位不同产生效应不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激动剂:与受体既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根据与受体结合是否可逆,阻断药分为以下两种:,竞争性阻断药与非竞争性阻断药,四、受体调节,受体数目,亲和力或效应力,可因长期使用拮抗剂而造成受体增敏反跳现象的原因 受体数目,亲和力或效应力,长期使用激动剂后出现受体脱敏 耐受现象的原因,向下调节,向上调节,例如长期服用三
12、环类抗抑郁药的病人,提高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浓度,易导致受体数目和5-HT受体减少,一旦突然停药,会产生抑郁及自杀倾向。,躁狂症和抑郁症 发病可能与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改变有关,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5-HT)缺乏是共同的生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亢进为躁狂症(发作时患者情绪高涨、烦躁不安、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不足为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临床上对作用于同一受体的两个激动剂、激动剂与部分激动剂不应合用。作用于同一受体的激动剂与拮抗剂需要根据用药目的进行具体的分析。当激动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时,可以用作用于同一受体的拮抗剂消除
13、其不良反应。,(五)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与临床用药,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 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拮抗剂,试题,1、药物的基本作用可分为:A.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C.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D.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与预防作用 B.原发作用与继发反应C.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D.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A,C,试题,3、副作用是:A.应用药物不当而产生的作用 B.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C.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 D.停药后出现的作用 4、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是:A.完全激动药 B.拮抗药 C.部分激动药 D.阻断药,B,C,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