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6806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哲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3.18 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这说明(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4、韩非子上记述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从哲学上看( )A、属于唯物主义 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属于唯心主义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眼开则花明,

3、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6、“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说,真正的哲学( )A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能够到达认识的顶峰7. 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 )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A. B. C. D. 8、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减员增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青春永远不下岗”激励了无数下岗职工,

4、他们纷纷开始第二次创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主要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科学家们进一步指出,P16 的发现,至少意味着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来进行调节。这一发现在预防衰老和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然有着积极的前景。这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10、“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惟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11.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 B C D12.“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话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实践和历史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13、辨证的否定是( )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发展的环节 事物联系的环节 绝对的否定A. B. C. D.14.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安倍去年十月的“

6、破冰之旅”和今春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后,到此次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 正式宣告了中日关系持续多年的“政冷经热”尴尬局面成为过去,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教领域稳步发展,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抓住机遇,推动中日关系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不失时机地促进飞跃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A. B. C. D. 15. 下列诗句中与孔子“和而不同”这一思想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杰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A. B. C. D. 16今年“两会”期间,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代表、委员

7、们的一个热门话题。漫画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从哲学上告诫我们( ) 要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要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 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AB C D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 “形势稍好,尤需兢慎。”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据此回答 17-18 题。17、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18、下列成语与材料中唐诗的哲学内涵相一致的是( ) A、声东击西 B、

8、居安思危 C、循序渐进 D、画蛇添足19、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B部分功能决定整体功能,整体服从部分C事物是由各个部分有机联结而成的整体 D部分具有整体所不可能有的功能20、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1、胡锦涛指出,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

9、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一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内因和外因的统一22“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 )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 23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

10、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及 1000 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4.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一真理蕴涵的哲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A. B. C. D.25以下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世道变则观念变 历史是沿着伟人划出的轨道谱写的仓廪实而

11、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英雄造时势A B C D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答题卷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领导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粮食,结果农民收入大幅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6 分)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

12、人类的梦想。公元 132 年,中国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6 分)(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4 分)28、某中学课题组以本市自来水厂的水资源状况及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调研过程是:首先,在 A.B.C 三处采集水样化验,发现 B.C 处水质污染严重,A 处水质污染程度较轻,但 A 处岸边有化工厂在建。接着,对 D 处水样化验,发现水良

13、好。课题组根据上述调研,向市政府建议:(1)首先从 D 处引水,解决城市供水的燃眉之急。(2)停建 A 处化工厂,同时治理 B.C 处水质。该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哲学道理?(8 分)29、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 30%。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 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 962 亿元,涉及 17 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上江上游、黄河中游的 9 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

14、等重点国有林地的 4.95 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 1.3 亿亩。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6)(2)为了很好的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10)30、探究题某同学在刚刚结束这次的全省学业水平测试中感觉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老师让你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鼓励这位同学重新振作起来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所学的辩证法知识,将你准备对这位同学要说的内容写出来(内容包括 1-2 位名人敢于面对挫折,勇于

15、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事例。)(10 分)15 CDCBB 610 CBBAB 11-15 DBBDD 1620 BABCC 2125 BABCC26.(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地区的上级部门要求增加粮食生产的文件精神不天文数字合本地实际,命令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犯了教条主义错误。(3 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上级领导下达错误的文件,某地领导错误的命令,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正体现了这一点。(3 分)27(1)上述材

16、料说明:人类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这是因为: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的人类也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6 分)(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实践。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客观物质性;二是主观能动性;三是社会历史性。(4 分)28 答:(1)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17、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3 分)(2)从不同的地点采集水样,进行化验,体现了全面看问题。(2 分)(3)建议的内容先引水,再治水,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3 分)29(1)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否则整个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2 分)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2 分) 坚持适度原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有限度的,过度砍伐会走向反面。(2 分) (2)我们应坚持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4 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 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 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认识了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 分)30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保持信心,准备走曲折的道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观点 5 分,事例 5 分)(事例略)注: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