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一、工程项目投资(费用)的确定 工程项目投资确定的过程和阶段,工程多次性计价示意图,我国现行工程项目投资的构成,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技术及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等进行研究并基本确定等基础上,估算项目所需资金总额并测算建设期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 投资估算等主要依据:(1)主要工程项目、辅助工程项目及其他各单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2)专门机构发布的建设工程造价及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估算工程造价的文件;(3)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办法和费用标准,以及政府部门发布的物价指数;(4)
2、已建同类工程的投资档案资料;(5)影响建设工程投资的动态因素。,投资估算的内容,建设投资估算方法(1)生产能力指数法(2)资金周转率法(3)比例估算法(4)综合指标投资估算法 流动资金的估算一般参照现有同类企业的状况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情况或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工程项目的设计概算,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按照设计要求概略地计算拟建工程从立项开始到交付使用为止全过程所发生的建设费用的文件,是设计文件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概算的编制内容,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筑安装费用组成,施工图预算,单价法编制土建工程预算步骤,实物法编制土建工程预算步骤,二、项目成本和项目成
3、本控制的有关概念,项目成本是指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市场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费用,周转材料的摊消费或租赁费等,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等,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以及进行施工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组成。 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措施费等。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全部费用支出,是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工程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项目成本管
4、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 项目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计划; 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核算; 项目成本分析; 项目成本考核。,项目成本预测,项目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项目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在项目施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 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管理者在满足业主和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预测是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
5、据。,项目成本计划,项目成本计划是以货币形式编制项目在计划期内的市场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 一般来说,一个项目的成本计划应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施工成本。 项目成本计划是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多种形式,消除施工中的损
6、失浪费现象。 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到项目竣工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项目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并按动态控制原理进行控制。,项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按照规定开支范围对项目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项目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核算对象。 项目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核算,措施费核算,分包工程成本核算,间接费核算等。 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环节的依据。
7、,项目成本分析,项目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明代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项目成本分析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工程,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主要利用项目成本核算资料,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项目成本考核,项目成本考核是指在项目完成以后,对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预算、定额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
8、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项目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效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三、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项目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实现降低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 编制项目成本计划,需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以作为项目成本计划报纸的依据。(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成本预测资料) 按照项目投入的市场要素,结合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拟采取的各种措施,估算项目生产费用支出的总水平,进而提出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指标,确定目标总成本。最后,通过综合平衡,编制完成项目成本计划。,项目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和成本计划,项目成本计
9、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重要基础,关键前提是确定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是项目或企业对未来时期产品成本所规定的奋斗目标,它比已经达到的实际成本要低,但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目标。 项目的目标成本的计算:项目目标成本=项目结算收入-税金-目标利润目标成本降低额=项目预算成本-项目目标成本,项目的计划成本是项目组织以施工定额和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为依托,预先确定的以货币表示的项目成本耗用的计划数,它是项目成本计划的核心内容。 项目的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部在进行成本预测的基础上,以货币形式确定的项目计划期内施工市场所需支出和降低成本的具体行动方案,并且按成本管理层次、有关成本项目以及项目进展的逐阶段但成本计
10、划加以分解,并制定各级成本实施方案。,项目成本计划的内容,项目的成本计划一般由降低直接成本计划和间接成本计划造成。(如有附属市场单位,加工厂、预制厂、运输队,那么成本计划还应包括产品成本计划和作业成本计划)。 直接成本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初步目标及核算原则;降低成本计划总表或总控制方案;对成本计划中的计划成本估算过程的说明;计划降低成本的途径分析。 间接成本计划主要反映施工现场管理费用的计划数以及降低额。间接成本计划以项目总收入的管理费为基础,制定各部门费用的收支计划,汇总后做为项目的间接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有关表格来反映,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定额估算法 根据已有投
11、标、预算资料,求出中标合同价与施工图预算的总价格差以及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总价格差。 对施工预算未能包含的项目,参照定额进行估算。 对实际成本与定额差距大的子项,按实际支出水平估算出实际与定额水平之差。 考虑价格因素、不可预见和工期制约等风险因素,进行预测调整。 综合计算项目的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直接估算法以施工图和施工方案为依据,以计划人工、机械、材料等消耗量和实际价格为基础,由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或人员)归口计算各项计划成本,据此估算项目的实际成本,确定目标成本。具体步骤为: 将施工项目逐级分解为便于估算的小项,按小项自下而上估算人工、材料、机械、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计划成本。如:人
12、工费的计划成本=计划用工量实际水平的工资率 进行汇总,得到整个项目的成本估算数据。 最后考虑风险和物价的影响,予以调整。项目计划成本=各小项工程成本之和(1+取费率)(1+价格风险系数),四、项目成本控制方法,项目成本控制步骤在确定了项目成本计划后,必须定期进行成本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单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项目成本控制的步骤如下: 比较: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和偏差产生的原因; 预测:估算项目完成时的成本,为决策提供支持; 纠偏:采取适当措施,以期减少成本偏差的程度; 检查:对项目进展
13、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情况和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偏差分析法,关于偏差项目成本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位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成本=已完工程量计划单位成本 注意:结果为正表示项目成本超支,结果为负表示项目成 本节约。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成本 注意:进度偏差为正值,表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值表示工期提前。,偏差分析的方法,已完工程计划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2)表格法,(3)曲线法,五、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综合指标法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
14、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成本分析的综合指标主要有: 计划完成差额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利用指数分析法,通过指数体系,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从数量上说明成本变动的具体原因。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计划数的差异。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以计划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计划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将各因素的实际数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的成本的影响程度。,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因素的计划与实际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