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炎 症说课课件,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病理教研室 宋文刚 2010年05月,说课内容,3 地位及作用,4 主要内容,5 教学方法,1 教学对象,2 教学目标,1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学生 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正常人体学知识基础。2、学生即将学习临床医学课程。,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1. 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和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类型。 2. 熟悉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3. 熟悉炎细胞的类型、作用。 4了解炎症介
2、质的类型、作用。, 能力目标,1会描述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会描述不同类型炎症的病变特点。 2能解释常见炎症的临床病理联系。 3能识别炎症的不同类型。, 素质目标,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 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3 地位及作用,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及机体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变化和转归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考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解释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沟通
3、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3 地位及作用,本章内容是病理学总论第三章。本章对炎症的一般规律(定义、原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与结局)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为病理学各论中具体炎症性疾病(如风湿病、肺炎、结核等等)的学习提供指导。同时,炎症过程中包含了病理学前面两章中学过的大部分病理过程(变性、坏死、充血、淤血等)。本章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4 主要内容,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与原因 第二节 炎症局部病理变化 第三节 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1炎症的概念 2炎症局部临床表现 3炎症的全身反应 4基本病变:(尤为渗出) 5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教学
4、重点,1基本病理变化 2各种炎性细胞形态及功能 3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4炎症介质的概念及常见炎症介质 5纤维素性炎发生部位及病变特点 6化脓性炎类型及病变特点 7肉芽肿性炎概念及常见肉芽肿性炎,教学难点,5 教学方法, 演示法:抽象现象,形象展示, 启发法:难点内容,循循善诱, 案例引导法:结合案例深入理解, 讲授法:主要针对概念与疾病过程, 讲授法,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炎症的概念,1.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原因均可引起炎症。2. 炎症是活体细胞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产生的以血管渗出为中心的防御性反应。3. 炎症的基本病变有致炎因子导致的组
5、织细胞变性坏死(变质);机体血管反应(渗出);局限杀灭损伤因子和局部组织细胞的(增生),修复损伤组织。4. 炎症的本质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与机体抗损伤反应的矛盾斗争过程。5. 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结果既为炎症的结局抗损伤 损伤炎症痊愈 损伤 抗损伤炎症蔓延扩散 抗损伤 = 损伤炎症迁延不愈6. 炎症的意义: 即是机体重要的保护反应, 抗损伤和修复作用,又能引起机体不同程度损伤(过敏反应, 水肿积液, 机体瘢痕), 案例引导法,男性,40岁,颈部患“疖”,红、肿、热、痛,10天后局部红肿发展至手掌大,体温38,局部手术切开引流。当晚即恶寒、高热、头痛,次日体检发现病人轻度黄疸,肝脾肿大,体温39,
6、WBC计数21.0G/L思考题:用所学的炎症知识,作出病理诊断并解释上述临床表现。, 启发法,?,?,?,?,?, 演示法,中性粒细胞渗出,纤维蛋白渗出,肺泡壁,肺泡腔, 演示法,红 Redness,肿 Swelling,热 Heat,痛 Pain,功能障碍 Dysfunction,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参考资料,The Internet Pathology Laboratory for Medical Education http:/library.med.utah.edu/WebPath/webpath.html,English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www.wikipedia.org/,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精品课程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