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骨改良“L”形切口,跟骨外侧L形切口“标准化”,切口肿胀切口张力过大,动脉损伤:局部血肿形成 静脉损伤:回流障碍,伤口肿胀明显 手术时机选择不当:肿胀消失之前手术 骨折未能良好复位 内固定物过厚 能否尽量少的剥离软组织减少对动、静脉的损伤,从而减轻水肿?,跟外侧动脉腓动脉穿支外侧支,小隐静脉外侧缘支(100%)跟腱支(95%)外踝支(60%),安全区的定义,在此区域能操作,能最大程度保留跟骨外侧血供、静脉回流及神经支配 直径超过1mm的血管、神经走行为危险区 直径小于1mm的血管、神经走行为安全区,手术安全区,相关文献,探讨改良外侧“L”形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
2、5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133例143足,男125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43.2岁.左侧56例,右侧67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骨折.其中3例合并脊柱损伤.根据Sanders分型:型15足、型107足、型21足.均采用外侧改良“L”型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均未给予石膏外固定,早期行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6周部分负重,12周完全负重.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踝功能.结果 125例135足获得随访(8例8足术后12周后失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3周.无神经损伤,骨髓炎.4足切口愈合不佳,占总数2.9%,骨折愈合内固定钢板取出后皮肤愈合.17足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走时疼痛.5足负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优94例、良29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应用改良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异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掌握熟练手术技术. 梁军,辛景义改良外侧“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2,86(27)1:98-100.,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