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练习难度系数界定李慎广练习是学生记忆知识,内化理论、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不同的练习形式其难度不一。现就典型的几种分析如下:练习难度系数 1“朗读” 。既是记忆知识,也是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练习难度系数 2“默读” 。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腾出一部分精力去思考与知识有关的问题,通过理解促进记忆。练习难度系数 3“抄写” 。在默读的基础上多了实践环节,可初步检验记忆情况。这既可加深记忆,又是尝试实践。练习难度系数 4“默写” 。将记忆的内容系统的展现,可作为查缺补漏的依据。这从根本上练就记忆准则。练习难度系数 5“做题” 。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练习难度系数 5.1“比照例题做题”
2、 。学习、记忆的是练习的知识格式、规律、技巧、常识。练习难度系数 5.2“修正练习中的错误” 。在知晓错误之后,通过查找资料、自我思考去独自改错。有针对性的改正不当之处,加强对错误之处的理解与记忆。练习难度系数 5.3“自我寻找练习中的错误” 。在了解到某一范围有错误后,自己去找错误并予以改正。这会大大增加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练习难度系数 5.4“做一次没有错误的练习” 。这个要求更高。要达到这个高度,学生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这种训练可是学生心平气和、做事认真、记忆准确、思维深入。练习难度系数 6“应用” 。就是靠现有的知识、能力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设计实验题,命题作文等。这类题虽然对学生要求不高,对学生来讲困难重重,毕竟是一个全盘考虑的训练。要做好这一点,遵循的基本点是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以上所述,总结如下:这些训练都很重要,但就眼前来看,思维训练更为重要。你可能要说,思维训练没有得出正确结果岂不浪费时间与精力?我觉得,训练思维过程更重要!不信,你看看高考题,有没有你做过的题?20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