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308709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面我对这节进行分析。一、课标解读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析规律”。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理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即使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指导人们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二、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结构是不同

2、的。在鲁教版是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节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这节内容在人教版上是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节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在湘教版上是第三单元第三节,第二节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在不同的版本中都讲述了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对于全套书而言,它是对第二章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同时也是对以后的人文地理区域的学习作一个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本节主要讲了两大内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地理

3、环境的差异以自然带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这种差异在空间上又是有规律的,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三、学情分析根据现在 90 后学生的特点,学生仍然喜欢直观的、趣味性的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自学、探究能力,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但实际生活中活动区域小,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好在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与水循环;对于地理环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教材中语言的专业性强,加之学生对区域的了解甚少,需要借用图片素材比较分析以提高感性认知和理解能力。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在自主探究的方式下,创设情景,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小组合

4、作探究学习。四、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掌握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和表现(2)过程与方法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探究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性观察主要自然带景观图,分析热量、水分和高度变化所引起的自然景观变化(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尝试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了解,增强因地制宜的观念五、教学重、难点本着课标,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地理环境地

5、域分异规律难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六、教学方法和学法我们都知道地理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一门学科,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辨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和激发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

6、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七、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新课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把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1、导入新课(23 分钟)根据自己亲身旅游经历拍摄的照片展示海南岛、杭州、哈尔滨的景观导入本课,让学生感悟到生

7、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紧接着导入,自然过渡设问 1、说出照片中景观显示的特点;2、分析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让学生思考,进入新课。2、新课学习(大约 30 分钟)通过设问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存在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和土壤等五个方面;3、以植被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带是区域差异性存在的最显著的直观表现;4、影响植被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的水热组合。完成重点知识一: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教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小结展示出来。在学习重难点地域分异规律时根据学生的实际

8、心理认知规律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运用大量的图片展示出来,避免枯燥和乏味,主要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的问题以投影的形式展示在多媒体上,让学生分组体验讨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感受差异,讨论差异。合作探究问题为:第一组活动内容:以大兴安岭起点,沿经线方向向海南行进,注意观察沿途看到哪些景观?有何差异?在这条线路上的差异大体上沿何方向延伸?沿这条经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第二组活动内容:以北京为起点,沿 400N 向西行进新疆,沿途看到哪些景观?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上沿何方向延伸?沿这一方向自然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第三组活动内容: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山发,从北坡返回,比较两坡植被分布,差异及形成

9、原因。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教师进入组内适时引导 :你发现了什么差异?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规律的话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述,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好有这样的分布情况等等,一系列带有引导性的问题,带领学生思维前进。讨论(约 78 分钟)结束后让每组学生派代表上讲台分享讨论结果,对小组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质疑,交流。这样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培养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以表格的形式,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投影展示出来,强调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加工、重复。同时可以用两三个实时的4题目练一下,及时反馈,从而达到

10、举一反三的效果。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分布明显的地区 特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高纬和低纬地区 20E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中纬地区 中纬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 海拔高、纬度低 珠峰 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带与气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回答:大致有意义对应的关系。紧接着教师展示图片 “月牙泉鸣沙山” ,提出问题: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学生思考,引出非地带性。同时以图片展示的形成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荒漠

11、中的绿洲等来说明非地带性。最后教师再设问“为什么要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学生自主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因地制宜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扬长避短,突出重点。3、课堂总结(大约 2 分钟)课堂总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好的使用。总结仍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学生更能够系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4、课堂反馈(大约 10 分钟)一节再精彩的课都要有一个及时的反馈,有过程反馈和末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了一些难易不等的练习来巩固。也可以让学生记背重点内容花个大约十分钟的时间记背,再以填空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巩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从认识地理表象,上升到总结地理规律、最后又回归于地理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环环相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探索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发展潜力,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课前要做大量的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达成目标,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