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讨论题若你拥有一家生产廉价太阳镜的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你想把公司从中国转移到低收入的国家,选择一个你心目中的国家,该国国内商务环境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你的商业行为?国际商务环境中有无你要克服的障碍?当你从事国际活动时,怎样才能使公司经营与众不同?管理新职员的时候你会遇到哪些挑战?答:1、在亚洲来看,人工成本比中国低、经济实施可行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的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综合这些国家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我们认为选择印尼作为投资目标国,会更可行一些。因为与其他两国相比,在南海争端中,印尼表现得相对更为克制一些,且受到美、日干预的背景要更弱一些。比较而言,可以使企业更大程度地降低
2、政治风险。我们认为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国际投资的最大风险。同时,印尼也是被公认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少数几个亚洲国家之一,其国内经济的发展潜力较大。2、对印尼国内商务环境分析(1)低用当地的低工资水平,最大限度雇用当地人员。印尼高级白领的月工资水平应该不会超过 700 美元,该国政府规定的月最低薪酬水平为 230 美元左右(2013 年初) ,因此一般员工的薪酬水平应该比中国沿海省份的用工薪酬低一些。因此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投入,公司决定在印尼投资建厂后,最大限度雇用当地人员,以节省人工成本。(2)尽可能利用印尼本国较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印尼吸引外资的不仅是廉价劳动力,还有 2.4 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公司
3、可利用在印尼投资建厂的时机,在印尼拓展当地的市场,通过业务的扩大,提高企业的持续营收的创造水平。3、国际商务环境中要克服的障碍(1)政治风险首先,印尼素有排华的历史,98 年的排华事件举世震惊,近年来虽改善很多,但在印尼长大的华人,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在印尼投资首先要密切关注印尼国内对华的抵触与反华势头与趋势。其次,虽然近年来印尼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保持了一种克制的态度,但从长期来看,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仍是中国和印尼两国的政治负担,若未来争议恶化,势必会对中国企业在印尼的投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跨国文化风险印度尼西亚国民中约 88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基督教新教,3信奉天主教,2信奉印
4、度教,1信奉佛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由此产生的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民俗等方面差异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印尼当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传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才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业务顺利开展。(3)印尼国内政府的腐败问题印尼政府清廉指数 2012 年为 118 位,属于国内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在印尼投资,很可能需花费较多的灰色支出,加重企业的运营成本。(4)投资壁垒目前,印尼在各个投资领域还存在各种形式的限制措施。无论是印尼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还是具体实施部门出台的指导意见,都规定外国公司必须与印尼当地公司合伙经营,并且必须在印尼当地购买商品和服务。2007 年以来,
5、印尼政府一直试图改善其投资环境,并出台了新投资法以改善其在投资领域的政策透明度,同时也规定了投资者保护措施,包括非歧视待遇、保护不被征收以及通过国际仲裁解决争议等。虽然新投资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印尼的投资环境,并提高了部分限制行业的外资最低控股标准,但是省和区一级政府的执行缺乏效率和力度,限制了新投资法的效力。(5)货币风险根据印尼中央银行于 1999 年制定并颁布的监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流量法 ,印尼基本不存在外汇管制,货币可自由兑换,国外公司的利润等可以自由汇出。但这也使印尼的货币汇率受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使该国金融市场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的风险加大,从而对该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使
6、企业面临该国的宏观风险。4、怎样才能使公司经营与众不同?(1)充分尊重印尼当的宗教文化传统,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确保员工薪酬的设计要适当高于当期的平均水平,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加强与当地员工的交流与沟通,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充分利用当地低人工成本的投资优势,强化内部人才本地化管理措施,通过用工素质的提高来促进企业运营水平的提升,丰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含。(3)认真研究分析印尼当地的法律法规体制、税收管理制度、进出口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贸易及技术壁垒管制措施,有效规避投资风险。(4)寻找有利于共同发展的业务合资伙伴,在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本企业的业务成长性,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5、管理新职员的时候你会遇到哪些挑战?挑战应有以下几点:一是要从各方面尊重当地员工的宗教传统,该国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该国人口的 88%) ,尊重员工宗教传统是建立与其良好沟通的基础。二是属地员工的素质问题,必须要注重并强化对员工的业务素质的培训,使员工的业务能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三是员工待遇问题,为提高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并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制定略高于当地平均薪酬水平的薪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