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RICE:THEORY&PRACTICEPRICE国家发改委在 2011 年 12 月开始在广东和广西两省进行了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 。本次价格改革标志着新一轮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启动 。在两广地区天然气改革之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采用 “成本加成 ”的方法确定,此后将改为按 “市场净回值 ”方法确定天然气价格 。天然气价格改革涉及面广,对天然气产业 、相关行业及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对于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以及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两广 ”地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两广 ”地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
2、下方面:1. 将现行以 “成本加成 ”为主的政府指导定价方法,改为按 “市场净回值 ”法定价 。“市场净回值 ”法以商品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货价格 。而商品的市场价值按照竞争性替代商品的当量价格决定,最终用户价格按市场价值确定 。以此法确定天然气价格,可让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迅速传导至供应链各环节 。由于我国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 (LPG)大量依靠进口,其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因此,选取这两种可替代能源价格与天然气价挂钩,通过挂靠,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际市场形成一定程度上联动 。2. 以计价基准点价格为基础,考虑天然气市场资源主体流向和管输费用,确定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天然气门站价格,用以取代
3、现行的 、基于不同气源及路径分别制定出厂价格和管道运输价格的做法 。依据上述思路, “两广 ”试点地区的具体定价方案为:选取上海市场 (中心市场 )作为天然气计价的基准点 。可替代能源品种选择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 (LPG),权重分别为 60%和40%。可替代能源单位热值价格加权平均后,天然气价格在此基础上乘以 0. 9 的系数得出,此即为计价基准点价格 。在此基础上,减去管道运输费用,即可确定某省的天然气门站价格 。中心市场(上海)的门站价格计算公式为:PNG(上海)=KPFO(HNG/ HFO)+PLPG(HNG/ HLPG)(1+R)其中: PNG:中心市场天然气门站价格(含税),元 /
4、立方米; K:折价系数,暂定 0. 9; 、:燃料油( FO)和液化石油气( LPG)的权重,分别为 60%和 40%; PFO、PLPG:计价周期内海关统计的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价格,元 / 千克; HFO、HLPG、HNG: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净热值(低位热值),分别取 10000 千卡/ 千克 、12000 千卡 / 千克和 8000 千卡 / 立方米;R:天然气增值税税率,目前为 13%。依据该定价方案,进口自中亚的天然气到达“两广 ”地区的门站价格应先由上海基价减去新疆至上海的管输费用,再加上新疆至 两广 地区的管输费用得到 。具体为:PNG(两广)=PNG(上海)-P
5、PT(新疆 - 上海)+PPT(新疆 - 两广)其中: PPT(新疆 - 上海)、PPT(新疆 - 两广)分别为新疆至上海 、新疆至两广的管输费用,元 / 立方米 。按 2010 年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对应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每桶 80 美元左右)测算,确定广东 、广西两省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 2. 74 元 / 立方米和 2. 57 元/ 立方米 。若以西气东输二线来算,广东 2. 74 元 / 立方米的门站价格虽然并不能完全弥补进口中亚气的亏损,但综合全国各管网 、各产地气源来看,这一价格仍然比此前由政府确定的价格提高了很多 。3. 由新机制确定各省仅存在一个最高门站价格,不再
6、进行居民用气和工商业用气的分类 。下游销售价格由地方政府制定,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这一价格水平的前提下,自主协商或通过价格听证确定实际交易价格,从而建立天然气上下游的价格联动机制 。4.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天然气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并逐步过渡到每半年或每季度调整 。5. 放开页岩气 、煤层气 、煤制气三种非常规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出厂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进入长途管道混合输送的,实行由政府管理的统一门站价格 。这一放开上游 、管控中游的措施为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改革试点目的是在以三大油公司为首的一级经销商和
7、以省级管网 、城市燃气为代表的二级经销商之间引入新的竞争平衡机制,将之前由地方政府享有的部分利益转移给石油企业,以刺激其加大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二 、“两广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影响“两广 ”天然气价改试点,对煤炭等替代能源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促进天然气产业步入新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现行的油气经营 、管理体制下,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主要由中石油 、中石化及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11YJCZH108)、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 ZR2011GQ004)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11CX04032B,12CX04005B)资助 。丁
8、 浩 刘 玲 陈绍会我 国 天 然 气 定 价 机 制 改 革 的 影 响 及 其 政 策 建 议基于 “两广 ”地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实践内容提要:天然气是 21 世纪最有潜力的清洁能源,改革天然气现有的政府定价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推动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能源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 “两广试点方案 ”重点分析了本次气改方案对天然气产业及化肥 、煤炭 、电力等相关行业及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 。针对这些影响,提出推进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定价 机制改革 影响政策热点聚焦 36中 海油三大油公司开展,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5%以上 。随
9、着气改试点方案的实施,三大油公司加快了对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布局 。其中,中石油对油气管道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变革,将此前按线管理方式调整为分区域管理,推行 “油气并举 ”战略,进一步强化上游采气 、中游输气 、下游售气的一体化格局 。中石化则先后与华能集团公司 、国电集团公司等九家大型煤电企业签订协议,计划投入千亿巨资建设输气规模达 300 亿立方米 / 年的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 。另一方面,三大油公司自 2012 年以来相继加大了对海外相关油气资产的并购及中亚 、中缅 、中俄三大油气管道布局 。不仅如此,按照试点方案原则,国家将逐步放开上游生产领域,引导更多的投资主体进入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
10、领域,民营资本的介入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大对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的投资力度 。2.对天然气下游行业的影响 。对于利用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的下游企业尤其是化肥企业而言,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及经营压力的增加 。在现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下,化肥企业一直享受政府制定的低价政策,客观上造成众多氮肥 、尿素企业过分依赖天然气为原料或燃料 。其中,氮肥企业对天然气的消费量曾经一度超过了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 50%;尿素企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占 30%以上 。天然气提价后,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无疑会增加,竞争力削弱,由此加快化肥行业向 “气改煤 ”的转变,这为煤气化技术服务供应商和相应的技术
11、、设备和仪表等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从长远看,由于目前的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成品油 、煤炭)的价格差距非常明显,天然气价格处于明显低位,通过气改方案理顺价格,将有利于规范下游的用气行为,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 。3.对煤炭及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影响 。对于煤炭市场来讲,天然气价格上涨改变了目前的能源比价关系,使得煤炭这一低价能源显示其替代优势和潜力 。尤其是具有的环保性,市场前景看好 。无烟煤相对于天然气的比较优势及其在炼焦 、无烟喷吹等技术上的实质性突破等,都将使无烟煤的利用领域更加广泛 。在电力行业,按照发电成本分析,天然气发电成本比无烟煤高 60%,从长远看,天然气价格上涨很可能促使电
12、厂利用更多的无烟煤取代天然气发电 。而今年 1-5月欧洲气电转煤电的事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短短 5 个月内,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加之国际市场碳价格偏低,德国的无烟煤及褐煤发电量涨幅接近 68%,拥有 1200 万吨电煤储备的英国也开始大幅提高煤电比例,增加煤电已成为欧洲各国电力公司的普遍选择 。4.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 。煤炭 、石油 、天然气三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有着较大差别,天然气排放量最低,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迈向低碳经济的桥梁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能源结构中 70%以上是煤炭, 18%左右是石油,天然气占比例还很低,仅占 4%左右 。而世界平均占比是 23.
13、 8%以上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价格改革既有利于促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和进口,增加市场供应,又有助于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重 。从长期看,定价机制向市场化的迈进有利于天然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并逐渐优化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向清洁 、绿色能源转变 。三 、推进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1.在上游环节引入更多投资主体,通过第三方介入加强中游管控,引导天然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政府意欲在 “十二五 ”期间引入更多投资主体,大力发展页岩气 、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但由于页岩气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勘探开发技术,投资风险高,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条件和动力明显不足 。为此
14、,建议政府可以在补贴 、税收 、准入政策等方面给予民营资本特殊的优惠鼓励 。跟成品油不同,天然气的供应渠道基本上依赖于管道运输,其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垄断性比石油更强 。因此,如果不对现有的垄断格局进行严格规制,单纯的定价机制改革会成为市场主体在天然气产业各环节涨价的理由,改革成本最终还会转让到下游用气的企业和城市居民头上 。分析近年来能源价格改革后仍然不断遭遇电 、油 、气荒等现象,其根本问题应在于能源企业成本不透明和成本结构不完整 。因此,建议政府在推广 “两广 ”气改方案过程中:( 1)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严格监管,依据能源的消费类别进行成本评估,计算出各种消费群体的成本,确认补
15、贴群体范围,量化能源补贴 。( 2)将中游管道资产从油公司中剥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管输公司,强制实行管网第三方准入,加强对管输价格的管控 。2.减少高排放能源对天然气的替代效应,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带来的气价上涨压力很可能会促使化肥 、电力行业向 “气改煤 ”转变,从而拉动煤炭的消费需求,对环境造成更多的破坏,影响 “十二五 ”规划 “节能减碳 ”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进行气改调整的同时,要科学合理地确定煤炭价格,这其中应该包括煤炭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通过对煤炭增收碳税等手段来减小煤炭对天然气的替代效应,并通过大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16、。3.在 “两广 ”试点方案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则法规,加快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进程 。“两广 ”天然气试点方案尽管初步将天然气门站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但对于天然气定价的市场化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 “市场净回值 ”法中规定的调价时间间隔较长,还无法快速反应市场变化 。同时,本次价改试点方案所确立的中心为上海,而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京津唐 、西南 、珠三角等多个天然气消费中心 。随着天然气管网进一步丰富 、气源来源进一步扩大,若仍以上海作为惟一中心城市,基准价格很可能会偏离其代表性 。因此,如何在价改方案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更科学合理地确定调价时间间隔,分地区确定适合的中心市场选点,是
17、价改方案在全国得以顺利推广的关键 。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其他供气企业按照公平原则接入,以提高管网设施的利用率,避免主干网的重复建设 。对于下游由地方政府掌控的天然气公共事业,国家还应该建立更高层次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以保障用气企业及城市居民得到安全稳定的燃气供应 。参考文献:1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8(10)2张海滨.目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7)3蒋耘莛.对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思考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3)4彭文艳,张媛媛.日本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研究及其经验借鉴 以日本东京燃气公司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0)(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思考篇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