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关于文广局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按照人大常委会议要求,现将近两年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向各位主任、委员作如下报告。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基本情况两年来,为了丰富地区文化生活,提升地区文化品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六进”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结合实际,精心策划活动载体,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类接地气、通民气的系列文化活动,两年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650 余场次,受众人群 5 万余人次,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为新南芬建设,营造了凝心聚力、提振精神的良好氛围。1、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区现
2、有文化广场 40 个,新建 6 处,1000以上的 7 个,近期在人大代表的支持下,在人民广场修建了舞台,解决了无台演出的难题,受到群众的赞誉;现有基层文化活动室 36 个,新建 7 处,100以上的有 8 个;农家书屋 23 个,社区书屋 14 个(其中爱心书屋在 2015 年纳入社区书屋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近年来,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形式,不断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大多数群众有场所开展活动,有场所学习文化,有场所交流娱乐,基本满足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需要。2、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区现有文化团队 57 个,文化骨干近 300 人。相继成立了书法、砚石、音乐、舞蹈等各
3、类协会,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壮大了艺术创作队伍。本土各类原创作品悄然兴起,如俞春林创作的永安物语、双姓堡、知青部落等文学作品,以矿山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铁色庙儿沟;杨培斌创作的南芬美丽的地方等歌曲 800余首;辽砚石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创意作品不断推出;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更是盛行,以王志华、张全国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书画爱好者,创作了一批地方优秀作品;五品诗社连续举办的“桃花会”在全市小有名气,形成了本土特色文化。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拓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途径,积极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地、进军营、进学校”活动。
4、两年来,区本级组织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 60 多场次,放映电影 552场,参与群众达 5 万余人次。相继开展了以“春联大派送、送戏下乡、拍摄全家福”等为主题的新春下基层系列活动;文化“大篷车”走基层活动;以“百姓联动大舞台、百姓健康舞、电影广场、墨香诗韵、细河风情手机摄影”等为主题的细河公园文化长廊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辐射本地社区 8 个,参与活动的文化团队 15 个,文化志愿者 50 人,参与群众 2 万余人次,受到群众的欢迎。率先在全市完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每年补充更新图书达 23000 册,各书屋藏书 2000 余册,年受益人数近 7000 余人,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求。4
5、、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初步形成。注重基层文化活动的差异化和多样性,树立品牌意识。三十六户的“民心小剧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自编自演的快板等节目近百个,坚持 14 年的社区小报先后有40 多篇稿件被省、市报刊转载刊登,形成了一种小报文化现象,先后获得省文化先进社区、市优秀文化团队等 10 余项殊荣;六百户的铁山红舞蹈队经常代表全区参加省市各类赛事,屡获佳绩,2014 年(本文来自微传网 )获省优秀文化团队称号,梦源书屋的公益活动受到居民赞誉;解放村的京韵大鼓登上刘老根大舞台;甩湾社区军乐队在第三届全市文化节器乐大赛中获优秀表演奖,盘道社区成为南芬区音乐家协会的演唱基地,南山社区的爱心书屋为学生们提
6、供假期读书、娱乐的场所,举办的绘画比赛、亲子活动灯谜会、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5、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不断增强。借助载体,构筑平台,不断扩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积极组织推荐各文化团队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赛事和创优活动,并获得群众之星、优秀原创作品、优秀团队、表演等集体和个人奖项 20 余项,极大促进和激励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各村、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舞蹈、秧歌、合唱、器乐等团队,群众自发组织活动的热情和参与度逐年提高。二、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不足和差距1、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区离市区较远,不能互相借力,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尤显重要。近年来我
7、区虽加大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力度,但仍有部分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简陋,承载能力和水平与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区级两馆建设(即文化馆和图书馆)远未达标,五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仅思山岭街道达到省三级标准。文化广场不足 100 平的有 9 个,个别村和社区广场面积还不到 60平,有的还没有广场,软硬件设施不齐备,影响和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2、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城区基础设施齐全的开展的较活跃,广场文化主题比较丰富。农村受场地、观念等因素影响,活动开展的偏少。有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还不高,特别是参与文化活动的男性人数不多。从内容上看,创作能力不足,学别人东西的多、原创的东西少,活动内容还
8、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真正符合群众生活特点、适合群众欣赏水平、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还比较少。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区本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现有人员 5 人,专业技术人员 2 人,从事“两馆”的事务性工作多一些,专业性指导和培训少一些,成为工作的短板。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村)三级的文化艺术人才缺乏,已成为推动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瓶颈。有一定知名度的业务骨干还不多,带动性不强。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打算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地,增强文化活动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全区群众惠享文化发展成果。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城区改造,加快推进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添文化活
9、动场所和设施。加强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广场建设,配备健身设施和灯光音响设备,有条件的可搭建舞台,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较好的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应的社会化与市场化。2、加强文化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文化骨干的培养,提升文化骨干的综合素质,营造文化技术人才充分展示才能的良好环境。主动与上级相关业务部门沟通,组织有一定技能的文化人才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争取多参加省、市综合性大型文艺演出,借力省、市的业务培训平台和演出实践,调动他们参与、指导和服务文化活动的积极性。3、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切实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引导,致力帮助人民群众提高鉴别选择文化产品的能力。挖掘培养群众文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示范、带动、传播作用,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以民俗节日、重大节庆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举办有影响力、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群众走出家庭,进入社区,融入社会,增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参与度,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向更高层次、更高领域、更多种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