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集群视角下的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摘 要 : 在金融产业领域,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关键字:金融集聚;兰州新区; 产业园区一、引言在金融产业领域,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
2、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州新区被分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临空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区、循环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等十个园区,二、兰州新区及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兰州新区基本概况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 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南北长约 49 公里,
3、东西宽约 23 公里,距兰州市 38.5 公里,白银市 79 公里,西宁市 195 公里,距西安 560 公里,经景泰到银川有 470 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距乌鲁木齐 1805 公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2010 年 12 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 年 8 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辖永登、皋兰两县中川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西岔镇和水阜乡 6 个乡镇(街道办) ,73 个行政村。对原永登县中川镇、秦川镇整体以及原皋兰县西岔镇
4、的 7 个行政村进行托管。兰州新区位于东经 10329221034956,北纬 361715364329。西界为尹中高速公路向北沿王川盆地西边缘延伸至引大东二干渠;东界为皋兰县西岔川东缘向北延伸至永登县秦川镇东界;北界为引大东二干渠;南界为永登县树屏镇尹家庄水阜乡涝池公路北缘。兰州新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也是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插入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平川、梁峁、沟壑及河谷地貌发育。整个地域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两面是低矮黄土山丘,南北长 60 公里,东西最宽处 21 公里,平均海拔高度 1910 米。土质
5、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表面土层平均厚度在 0.53 米之间,自然植被稀疏。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野生植物总数约 2 种,有明显经济利用价值如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兰州新区航空条件便利,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直通兰州中心城区,另有甘肃省道 201 线穿盆地而过。兰州新区总体规划“三纵一横“。三纵: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 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白银-中川机
6、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按照兰州新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现有人口 18.95 万人。2015 年,城市人口规模 3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规模 60 万人, 。2030 年,城市人口规模 100 万人。5 兰州新区被分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临空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区、循环产业园区、生态休闲区等十个园区,其中仅生态休闲区就占地 50 平方公里,将依托现有的一块湿地,建成主题文化公园,此外还有 248 平方公里将被储藏起来,表面是生态修复,其实质是未来发展的预留地。 十大主导产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
7、现代农林业、现代物流仓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综合产业片区:依托现有吉利汽车等企业,发展汽车与机械制造产业,在其南部,依托产业升级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石化产业片区:位于新区北部,结合国家石油储备库和西固石化产业扩能,重点引进与石化产业相关的项目类型。装备制造产业片区:在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兰通厂、长征机械等项目的带动下,引进相关产业类型,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组团;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通过对机场航站楼周边用地改造,形成临空特色商贸物流区。两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三廊:东西向的绿化廊道主要结合北侧的引大东一干渠防护隔
8、离带设置,是石化产业组团与其他功能区之间重要的绿化隔离屏障;中部廊道结合贯穿新区的水系和周边的公共绿地设置,形成具有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绿化廊道;东部廊道依托东部产业带之间的生态隔离带设置,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功能。一绿廊:依托兰州新区外围山体,在城市外围形成环状绿廊,同时与南北两区联通,构筑新区生态屏障。(二)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现状分析1.生态农业兰州新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气候资源、区位条件、科技实力和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也面临生态环境薄弱、龙头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制约;既有国家、地方政府对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与配套政策,也有来自其他省区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农
9、产品物流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压力。为使制定的生态产业化发展战略符合新区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必须对农业发展 的内外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甘肃兰州新区全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近年来,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精品林业、优质畜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新区着力建设八大基地,打造六大示范区,突出以玫瑰、牡丹、枸杞为主的特色农业,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调结构,追求耕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玫瑰产业发展方面,从 2013 年开始,兰州新区生态建设规划范围内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林业休闲区及其他生态用地中每年新增的生态经济林,苗木由新区生态建设管理部门按照造林作业设计负责统一组织采购配送给建设主体。并按照 200 元/亩/年
10、的标准自栽植之日起连续补助 3 年管护费。在种植业发展方面,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争取资金,购买 24 吨地膜用于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高原夏菜和玫瑰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中川镇、秦川镇和西岔镇,种植高原夏菜 4.5 万亩,玫瑰 4 万亩。另外,中药材 1.35 万亩,完成脱毒马铃薯种薯推广 6000 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5000 亩,高效农田节水 6.2 万亩。新建日光温室 60 亩,高架大棚200 亩 1。同时,结合高原夏菜、玫瑰种植等特色产业优势,兰州新区还改变以往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着力培育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减少农产
11、品中间流通环节,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建成万和、双龙、延强等 6 家蔬菜保鲜库,可年保鲜蔬菜 700 万吨。说起这些,万和保鲜库的负责人董万和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他库里的高原夏菜已经远走广东、福建、深圳并出口到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同时作为中转,新区百姓的餐桌上也多了一些外地的时令蔬菜。兰州新区还通过积极招商引资,促成了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新区。同时,综合市场建设、天然玫瑰、绿苑农业、敬业向日葵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天欣猪场建设、恒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改扩建等项目全面完工。相关部门还确定专人,每周与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沟通,了解项目进展和存在的困难,及时与相关部门衔接协调解决,
12、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另外,兰州新区天然玫瑰精油加工项目基建工程顺利完工,2014 年全面投入生产。2.石油化工方面石油化工产业,是我市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兰州新区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兰州新区石化产业园规划占地 51 平方公里,布局在兰州新区东部产业集聚发展带。按照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原则,在石化产业园规划石油炼制及化工、精细化工、原油及成品油储备区、原辅材料中转物流区等四大区块。其中一期石油炼化及化工占地 20 平方公里,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占地 5 平方公里,原油及成品油储备、原辅材料中转物流占地 5 平方公里。按照远期 2000 万吨炼油、200 万吨乙烯和 2000 万吨油品储备能
13、力规划。中近期,也就是 2020 年前后,兰州新区将建设 1000 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烷制乙烯工程。努力将其打造为资源配置效率高、装置规模效益好、产业集聚效应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油品储备五位一体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据规划讨论稿显示,在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中,兰州新区按照“油头化尾、深度利用”原则,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尽可能的多生产化工原料,并做大做强五大领域、打造九大产业链。原油价格,建设 1000 万吨炼油装置,实现炼化并举,以化为主原则,应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统筹考虑汽油、柴油、化工轻油的油品结构比例,提高原油加
14、工转1数据来源:中国甘肃网。换能力和油品质量,降低原油加工综合能耗,加大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中下游产业提供丰富原料。C1(碳一)化工,将以天然气为原料,以乙烯及合成氨、尿素/浓硝酸为重点,发展甲醇及其衍生物、甲醛、及甲醛等碳一化工产品。合成新材料,将以硅材料、碳纤维、聚碳酸酯、高吸水性树脂、合成橡胶、塑料合金等为特色,促进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发展新材料及其产品加工业,发展汽车油漆涂料、轮胎等延伸产业项目,形成兰州新区合成材料优势。精细石油化工,以 C2(乙烯)、C3(丙烯衍生物)、C4(顺酐、甲乙酮)、C5(树脂及异戊二烯等)综合利用和芳烃及重芳烃衍生物为基础原料,大力发展石化“
15、三剂”(催化剂、溶剂、添加剂)、化工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建设炼化催化剂、现代煤化工催化剂、石油助剂、炼油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等生产项目。原油与成品油储备,将利用新区区位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原油 300 万立方米战略储备、100 万立方米商业储备能力,新增 1000 万立方米原油战略储备、200 万立方米成品油战略储备和 400 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能力,使兰州新区油品储备总能力达到 2000 万立方米 2。同时,精细化工产业将重点依托炼油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橡塑材料加工等项目,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做长做强精细化工产业链,并以加氢石油树脂和特种涂料为核心,发展加氢石油树脂及改性共聚物、水性涂料
16、、粉末涂料、防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型产品。鼓励氟化工原料生产企业与电解铝、化工涂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企业进行生产配套和协作。此外,以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白银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国家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优势企业为依托,全面推进特种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氟材料、功能膜材料、聚氨酯、特种涂料及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项目在新区建设。3. 装备制造产业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将占地 16 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石化重型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风力发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及数控机床 5 大产业。其中,石化重型装备产业占地6000 亩,拥有石油钻采、炼油化工、煤化工、核电、快速锻造机组、异型钢管等重型装
17、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地 5000 亩,将以吉利汽车公司为核心,重点布局汽车整车制造及冲压件、内饰件、汽车灯具、安全带、玻璃升降器、减震器等配套零部件制造项目。新能源装备及电工电器占地 5000 亩,重点布局风力发电装备、光伏光热发电装备、大中型电机及电工电器装备项目。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占地 4000 亩,重点布局城轨地铁车辆、城2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际列车、货车、内电机车等,开展机车、动车组、铁路客车检修及再制造项目。数控机床及专用设备产业占地 4000 亩,重点布局数控机床及其配套部件、泵阀、环保、农业装备等项目。预计到 2015 年,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累计达到
18、 480 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 400 亿元,到 2020 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000 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 950 亿元。电子信息方面新区将实现“百兆入户、千兆进楼” 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将占地 1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石化重型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风力发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及数控机床 5 大产业。其中,石化重型装备产业占地 6000 亩,拥有石油钻采、炼油化工、煤化工、核电、快速锻造机组、异型钢管等重型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占地 5000 亩,将以吉利汽车公司为核心,重点布局汽车整车制造及冲压件、内饰件、汽车灯具、安全带、玻璃升降器、减震器等配套零部件制造项目。新能源装备及电
19、工电器占地 5000 亩,重点布局风力发电装备、光伏光热发电装备、大中型电机及电工电器装备项目。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占地 4000 亩,重点布局城轨地铁车辆、城际列车、货车、内电机车等,开展机车、动车组、铁路客车检修及再制造项目。数控机床及专用设备产业占地 4000 亩,重点布局数控机床及其配套部件、泵阀、环保、农业装备等项目。预计到 2015 年,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累计达到 480 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 400 亿元,到 2020 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1000 亿元,主营业收入达到 950 亿元。电子信息方面新区将实现“百兆入户、千兆进楼”未来十年,兰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将
20、围绕引进建设一批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聚集一批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构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百亿元产业链,打造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根据规划,兰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 6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通信和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对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并带动兰州及西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 30 亿元,以 RFID 产业为重点,推进物联网网络设备制造和运营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投资
21、20 亿元,建成数字电视产品、家庭智能机、一体机的生产线、LED 照明装备及封装产品、城市供热计量表、第三代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装置等生产线项目。同时,大力支持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广电网络公司加大投资规模和强度,使云计算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模式,以互联网网站服务、IP 化业务、移动化业务等新一代电信增值服务以及数字电视服务、信息内容服务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提升。预计到 2015 年,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 120 亿元,到 2020 年达到360 亿元,投资累计达到 200 亿元。届时
22、,兰州新区将实现“百兆入户、千兆进楼、T 级出口” ,光纤干线超过 50 万芯公里,出口带宽达到 2T,光纤入户率达到 100%,无线基站超过2000 座,移动电话用户超过 50 万户。未来十年,兰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将围绕引进建设一批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聚集一批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构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百亿元产业链,打造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根据规划,兰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 6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通信和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发挥电子信息
23、产业对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并带动兰州及西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 30 亿元,以 RFID 产业为重点,推进物联网网络设备制造和运营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并投资 20 亿元,建成数字电视产品、家庭智能机、一体机的生产线、LED 照明装备及封装产品、城市供热计量表、第三代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装置等生产线项目。同时,大力支持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和广电网络公司加大投资规模和强度,使云计算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模式,以互联网网站服务、IP 化业务、移动化业务等新一代电信增值服务以及数字电视服务、信息内容服务等
24、为重点,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提升。4.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周边优质硅矿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新材料方面,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在兰州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 2015 年,初步形成西北创新集群、新一代大科学装置应用基地、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区、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应用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辐射带动作用。5. 生物医药产业兰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
25、园规划面积 15 平方公里,一期建设 6 平方公里,二期 9 平方公里。依托兰州老城区“出城入园”企业原址土地开发,建设兰州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中心。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布局孵化中试、加工制造和营销物流等生产流通环节,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园四区”、“三平台五板块”,即生物医药孵化中试区、加工制造区、营销物流区、实验动物养殖区,各功能区形成产业链循环、相互依托、配套协作格局。根据规划,孵化中试区将占地 1.5 平方公里,布局建设集生物医药科技成果孵化中心、中试生产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医药孵化中试聚集区。加工制造区占地 12 平方公里,布局建设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及健康产品制造、化学药制
26、造、生物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五大产业项目。营销物流区占地 1 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建设药品仓储、物流配送、区域代理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指挥调度与监控系统、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医药物流资源网等医药物流体系。实验动物养殖区占地 0.5 平方公里,主要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制药企业动物实验配套。据悉,兰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将把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特色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使其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区,并孵化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建成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
27、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 2015 年,兰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收入将有望达到 200 亿元,2020 年达到 500 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 20%,并力争年销售收入 10 亿至 50 亿元的企业达到 3 至 5 家,超过 2 亿元的企业达到 20 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 1 至 3 家。6. 现代物流方面兰州新区对外物流通道体系主要有铁路、航空、公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其中,新区铁路将向西连接兰新铁路,连通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内蒙古和青海西部及中亚各国,形成亚欧大陆桥的核心节点站。建设兰新线-兰州新区-包兰线-靖远王家山-宝中线-庆阳环县沙井子矿区铁路联络线,将兰州新区与白银国家级有色化工
28、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庆阳石油煤炭基地及陇东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武威及河西系能源基地等甘肃最为重要的若干工业集聚区连接在一起,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分工合作的集群优势,形成以兰州新区为核心的西北最大的工业区集群。在航空枢纽建设中,中川机场将规划建设三条跑道,机场用地控制范围总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可满足未来发展航空货运的空间要求,将中川机场扩建为货运枢纽机场,并在长远规划中可将客运机场迁至适当位置。此外,公路网建设将通过公路联络线使新区与连霍高速、京藏高速、兰海高速交汇连接,使新区成为高速、国道通畅的公路枢纽。同时,新区物流园区之间将通过建设内外两环线及其放射状连接线,实现所有物流园区可通过城市环线及连接线,便捷地组织园区之间货物运输,并方便共享物流园区提供的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加快兰州中川航空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及公路交通建设等一大批交通网络建设,兰州新区将有望打造成为中国西北区域重要的陆港、铁路货运中心和中国至中亚、西亚航空中转基地、国际航空港,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保税商贸中心和保税加工区,形成西北内陆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级物流中心。预计 2015年,兰州新区物流业总收入将达到 56 亿元,2020 年将达到 236 亿元,并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7.参考文献:1 陈东兰州新区产业发展规划N. 甘肃经济日报,201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