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48996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血压在危害的认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高血压的危害再认识,深泽县医院内三科王士敏 15231160268,估算15岁人群患病率24%,2012年患者达2.66亿,每5个成人中至少1人患高血压,12组中年人不同时期高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的流行趋势,由于危险因素水平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全国现患高血压2.66亿,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的比值是51;高钠低钾、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流行趋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控制高血压可降低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危险分别为40%5

2、0%及15%20%。加强我国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首要死亡原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国死亡人数的43.8%,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根据我国一项“十五”攻关研究资料显示,收缩压在140-159,160-179及超过180mmHg时,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10倍和25倍。因此,高血压患者除注意严格控制血压外,尚需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集聚药物作为基础治疗,以防血栓性心脑血管事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因素。起病缓慢,

3、患者早期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表面上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就会变成较为严重的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这些常见高血压的合并症。,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前期危害,头疼,多在脑后,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头疼剧烈伴恶心呕吐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眩晕,可能在突然下蹲或者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高血压前期危害,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恶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絮乱及自主神经

4、功能失调有关;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一),心脏:(1)高血压可引起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一),心脏:(1)高血压可引起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

5、压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一),心脏: (3)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一),高血压增加左室心肌张力,通常心肌肥厚(LVH)加速冠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缺血,梗死,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死亡率,高血压病对冠脉循环的影响(一),LVH心肌纤维化和冠状循环改变:加速冠脉及其分支粥样病变及心肌

6、中冠脉阻力小 动脉及微动脉再生不足;阻力小动脉结构重塑, SMC重组,壁/腔比值上升;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异常;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下降及分叉异常,扭曲变形 冠脉阻力上升和阻力小动脉血管外压上升(左室压上升)冠状血流储备下降。,高血压参与及加速冠脉粥样硬化 发生发展的机制,高血压使冠脉灌注压上升,血管壁张力增加,内膜损伤 斑块形成;高血压使心外膜大冠脉壁机械力增加,活性物质、炎症化学介质、血管壁结构与代谢改变 斑块;高血压与其他致冠脉粥样硬化因子相互作用 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高血压对小动脉微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降压治疗中的心肌缺血:冠脉灌注压=动脉DBP 左室舒张压降压后血压下降过快,出现冠脉

7、灌注不足 微血管性心绞痛:发作性胸痛,心电图缺血,冠造心外膜大冠脉正常 高血压使并存冠心病预后更差。,高血压心脏损害的临床类型,高血压对脑血管的危害(二),脑: (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70%的卒中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卒中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2)高血压对脑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脑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对脑血管的危害(二),脑: (3)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脑出血

8、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中国人群脑卒中死亡在总的心血管病死亡比例最高,脑卒中,其它心血管病,冠心病,中国25岁以上人群卒中发病率的地域分布,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三),肾脏: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情况: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9、010版本)摘录,肾损害指标: 血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mol/L(1.31.5mg/dl),女性107124mmol/L(1.21.4mg/dl);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 1.73m);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30mg/g(3.5mg/mmol) 肾评估指标: 血肌酐男性133mmol/L(1.5mg/dl),女性124mmol/L(1.4mg/dl); 蛋白尿(30mg/24h)。,高血压加重肾功能损害的机制,肾脏: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压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一般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出现肾损害,肾功能

10、减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可促进小动脉硬化和发展,肾内小动脉硬化可使肾内血管床减少,加重肾小球的缺血改变和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内压增高是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基本血流动力学因素。,肾脏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Ridao等对1921例不同肾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的调查:高血压总发病率:60.5肾血管性疾病:93糖尿病肾病:87多囊肾:74慢性肾盂肾炎:63 肾小球肾炎:54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1:16 Suppl 1:70-73,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血管改变,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三),高血压对眼部的危害(四),高血压可损害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造成眼底视网膜小动脉

11、硬化,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萎缩、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高血压对眼部的危害(四),视网膜:高血压使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中心反射变窄,动脉管径狭窄;如血压长时间增高,视网膜动脉出现硬化改变,动脉发生银线反应,动静脉出现交叉;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时间长久,这些渗出物质就沉积于视网膜上,眼底出现放射状腊样小黄点,此时可引起病人的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高血压对眼部的危害(四),高血压眼底病变:I 级 视网膜动脉变细, 反光增强;II 级 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III级 眼

12、底出血,棉絮状 渗出;IV 级 视神经乳头水肿。,高血压病对外周血管病的影响(五),外周血管病是指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疾病。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伴有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有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诊断方法:间歇性跛行、踝肱指数(ABI0.90)、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无创方法。我国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在3047例高血压人群中50岁者患病率27.5%。,高血压病对外周血管病的影响(五),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把主动脉的内膜和中层剥离,形成壁内血肿。典型者可表现为突发的胸腹部撕裂样剧痛,病情非常凶险,可伴

13、休克,甚至猝死。,影响高血压危害的因素,(1)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血压愈高,预后愈差。经治疗的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多数在半年内死亡,一年生存率仅为2%以下,但一期或二期高血压如能及时治疗,可获得痊愈或控制住病情发展,心、脑、肾等并发症也不易发生,几乎能与正常血压者享有同等寿命,并且不影响生活质量。,影响高血压危害的因素,(2)并发症的严重程度。高血压合并脑卒中者预后较差,及时抢救后仍有相当高的病残率。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 虽然可在许多年内保持正常生活,但一旦发生左心功能不全,病情常急转直下,尽管给予治疗,5年后仍有半数死亡。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或因急性冠状动脉供血

14、不足而发生猝死。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一般出现较晚,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小。,影响高血压危害的因素,(3)年龄愈大,预后愈差。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疾病,高血压合并症也较多见,对药物的耐受力降低,副作用增多,影响生活质量,并易发生各种意外。,影响高血压危害的因素,(4)患者不遵从医嘱,不能坚持长期用药,乱投医,乱用药者,体重超重不能坚持减肥者。长期嗜好烟酒而不节制者,预后较差。(5)有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心肌梗塞或猝死家族史者,其严重并发症出现早,发病率高,较没有家族史者预后差。,总结,高血压的危害是致命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第一杀手。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不进行治疗,高血压将导致脑卒中、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和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