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3812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11G101-1(平面识图与钢筋算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2,目 录,3,梁钢筋的标注方法,4,目 录,-梁平法制图规则,5,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梁钢筋的标注方法,6,返回,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梁钢筋的标注方法,7,梁钢筋的标注方法,原位标注,集中标注,8,集中标注:1、梁编号、梁截面尺寸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 密区、肢数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5、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梁钢筋的标注方法,9,梁钢

2、筋的标注方法,梁编号,集中标注,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钢筋,侧面纵筋,梁顶面相对于楼板面的标高高差,10,梁钢筋的标注方法,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下部纵筋2、吊筋、附加箍筋,11,梁钢筋的标注方法,12,集中标注梁编号,13,集中标注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

3、在平面中绘制;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14,集中标注箍筋,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 : 10100/ 200(4)8100(4) /150(2),15,集中标注箍筋,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

4、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10150/200(4),1812150(4)/200(2),,16,集中标注通长筋,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例 : 2 22 + (412)2 22 + 4 20,17,集中标注通长筋,当

5、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例 322;320,18,集中标注侧面纵筋,五、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 G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G412。 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N622。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

6、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19,集中标注梁顶面标高高差,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 粱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粱,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20,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

7、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例 625 4/2, 225+222,21,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梁下部纵筋: 1 “/”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3“”不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 例 625 2(-2)/4,225+322(-2)/525,,22,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梁下部纵筋: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纵筋值是,则不需要在梁的下

8、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里。 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梁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斜纵筋应在加腋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隔。 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是,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23,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24,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25,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

9、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26,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1、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同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n/4 位置。l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为

10、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2、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仲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延伸至 3l/4 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27,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3、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取0.1Lni。,28,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4、其他 4.1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当设计按铰接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35Lab,弯折段长度15d;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直

11、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长度15d。设计者应该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种构造,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统一写明,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图中注明。,29,梁支座纵筋的长度规定,4.2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按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考虑。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为15d。 4.3非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规定对于带肋钢筋为12d,对于光面钢筋为15d。 4.4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

12、为La,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长度15d。,30,目 录,31,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弯锚,32,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直锚,33,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34,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35,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纵筋,36,目 录,37,分析在平法中出现的钢筋类型,1、梁上部贯通钢筋 2、梁端支座负筋 3、架立钢筋 4、梁下部钢筋,5、腰筋 6、拉筋 7、吊筋 8、箍筋,钢筋算量,38,钢筋算量,39,1、梁上部贯通钢筋,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

13、长度*接头个数)*根数,40,41,42,43,2.支座负筋-端支座,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伸出支座的长度)*根数,第一排:Ln/3 第二排:Ln/4,44,2.支座负筋-中间支座,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宽度+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长度,第一排:Ln/3 第二排:Ln/4,45,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上排长度Ln/3+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3 下排长度Ln/4+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4,2.支座负筋-跨中支座,46,3.架立钢筋,架立筋长度=每跨净长-左右两边伸出支座的负筋长度+150*2,47,4.下部钢筋-通长配置,下部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支座锚固+右

14、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根数,48,4.下部钢筋-通长配置,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下部钢筋长度。,49,4.下部钢筋-分跨配置,计算公式: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注:Ln净跨长; 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50,4.下部钢筋-分跨配置,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下部钢筋长度。,51,4.下部钢筋-不伸入支座,计算公式: 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52,5.侧面纵向钢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长度=通跨净长+15d*(接头数n+2) 侧面纵向受扭

15、钢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数n,53,5.侧面纵向钢筋,条件: 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侧面纵向钢筋长度。,54,6、拉筋,拉筋计算公式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55,7.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 a=60o800mm a=45o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56,计算公式: 箍筋单根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度+26d箍筋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箍筋长度=单根长度*根数,8、箍筋,57,一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根数(2*梁高-50)/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8、箍筋,58,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 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8、箍筋,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