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 届高考语文一轮 复习培优课-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课时一、复习指导与技巧解读考纲解读新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修改为“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高考所考查的论述类文章,常常是指有关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化、文艺、历史、法律、美学等学科的文章,涉及此要求的一共有六个考点,两个能力层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两个能力层级为 B 级,属“理解的范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规点态度”这四个考点的能力层级为 C,属于“分析综合”的范畴
2、。在上述的总共六个考点上,作为课改区的考查,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是重点和热点。把握命题规律了解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准确性,命题者设计错误选项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十种:陷阱一:范围不清,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高考例题原文: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0 年天津卷)选项: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
3、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试题第 5 题 C 项)解析:选项将“生态道德”范畴扩大为“道德” 。解题技巧提示: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边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 “几乎” “除之外” “到为止” “绝大多数” “全都”等,见到这些词,2就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 ,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 ,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例: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选项:B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原文:他们对从这种
4、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选项: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2012广东卷)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a 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b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c 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陷阱二: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高考例题原文: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
5、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2010 年全国 I卷)选项: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试题第 5 题 C 项)解析:“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解题技巧提示: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 “将来”“一定会”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例:原文:研究者甚至想办法将多个晶体环绕一个半球形物排列,有朝一日或可用它来制造视野能达到 360 度的装置。 ”选项:研究者可用多个复眼晶体环绕成的半球形物制造视野达到 36
6、0 度的装置。3原文所说是属于研究方向,只是表示将来有可能出现,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而选项却判定为“已经”的事实,这就违背了原文意思。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陷阱三: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高考例题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
7、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2010 年新课标地区卷)选项: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试题第 2 题 A 项)解析:提取原文主干,可以发现“再快一点就是草书”的是“真书”而不是“行书”;草书的来源是章草,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而不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解题技巧提示: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例: 原文: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
8、。这一命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选 项 : 太 极 图 与 有 机 的 宇 宙 观 互 为 表 里 , 显 示 出 中 国 人 的 思 考 方 式 的 特 点 。根据上下文, “这一命题”指的是“变化即是常念” ,而不是“太极图” 。这里犯了张冠李戴或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选项: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陷阱四:条件错误。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4高考例题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
9、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 年全国卷)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试题第 7 题 A 项)解析:选项错误地把“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理解成“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生存环境”的必要前提条件。解题技巧提示: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分条件:只要就。例:原文: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选项: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 就
10、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原文“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只是一个必要条件,选项里把这当成了充分条件。原文:在阅读可以很个性这篇文章第三段强调有了阅读的内在感应“热爱” ,会产生阅读的“迷狂” ,从行文看,这是指并不多见的一种可能性。选项:只要形成生命中内在的感应器,我们就能读出一些公认伟大的书的“好”来。陷阱五: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高考例题 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
11、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2010 年湖南卷)选项: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试题第 14 题D 项)5解析:原文中“强竞争”是原因,“对高情感的向往”是结果,但是在选项中,“强竞争”和“对高情感的向往”都成了结果。解题技巧提示: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原文: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选 项 : 有 两 千 多 年 历 史 的 中 医
12、 和 仅 一 百 年 历 史 的 西 医 , 因 历 史 的 巨 大 差 距 而 势 成 水 火 。经分析可知,造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 。此项强加因果。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陷阱六:遗漏信息。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高考例题原文:艺术活动,不管是创造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2010 年广东卷)选项:艺术活动
13、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试题第 12题 A 项)解析:“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错,遗漏了原文中“并不是只有我”这一信息。解题技巧提示: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陷阱七:无中生有。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高考例题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年天津卷)6选项: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
14、无必要的礼节。(试题第 6 题 B 项)解析:“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属于无中生有。解题技巧提示: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则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陷阱八: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高考例题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
15、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2009 年天津卷)选项: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能够随时了解“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实际进程,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试题第 6 题 B 项)解析:“这样”指代的是“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用“研究居民健康状况”解释“这样”不合文意。解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再进行判断。陷阱九:逻辑错误。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
16、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高考例题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2010 年江西卷)选项: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试题第6 题 C 项)解析:推断不合逻辑。7解题技巧提示: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陷阱十: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高考例题原文:一个人
17、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2009 年江西卷)选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野”和“史”也没有本末内外的关系。(试题第 2 题 A 项)解析:从原文可以看出,“文”是重在文化修养,而“质”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所以选项说“这里文和质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等而言的”,明显曲解了原意。解题技巧提示:阅读中我们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二、课堂练习判断错误点并
18、填写错误类型1、( 以偏概全 )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 8题)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2、( 答非所问 )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 l第 8 题)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8【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
19、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第二段)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3、( 无中生有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上海卷)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 3 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 2003 年 6 月 13 日发表
20、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 3 份报纸进入前 20 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 270 万份排在第 9 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 186 万份排在第 18 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 150 万份排在第 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 8200 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 万份。4、( 强加因果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对应文段】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
21、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5、( 张冠李戴 )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第 7 题)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96、( 无中生有 )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气冰”有利有弊
22、,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对应文段】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7、( :混淆时态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
23、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对应文段】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8、(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有了网格计算机,应急小组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处理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等事故,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对应文段】克塞曼说:“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应急小组的领导,正在处理一起重大有毒化学物泄漏事故,你可能想要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如泄漏物中含有哪些化学物,预报的天
24、气状况如何,它们对事故处理有什么影响,现在的交通状况怎样,它对疏散线路有什么影响要在今天的因特网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因为登录步骤的繁琐和软件的不兼容随时可以使你陷入困境,而如果采用网格计算,问题的解决将变得易如反掌。网格协议不但为人们发现、访问和调用几乎所有的在线资源提供了标准的平台,而且也为安全和认证等要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09、( )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对应文段】
25、植物睡眠之迷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绳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迷。10、( 范围不清,夸大事实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湖北卷第 10 题)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
26、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 分)(2008 年广东卷)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对应文段】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3、真题训练2015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11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
27、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
28、,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 16 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 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
29、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5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
30、。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12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概念)、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错误,原文中有“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 16 篇”的表述,表明古文经的篇目更多。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31、。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6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A 项,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有误,原文中是“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C 项, “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文中无此信息。D 项,说“白虎
32、通义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最高成就” ,夸大其词,原文中只说“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7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13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7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直未能立于学官”表述错误,原文为“一
33、时没有实现” 。2017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培优课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课时一、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
34、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14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三、论述文选择题答题方法:索检原文比对选项 作出判断论述文选择题的选项,照抄原文的很少,一般都会作出改动,也就是“换一个说法” 。答题时,就要找出原文相关内容,与选项的内容相比较,看这种“转换”是否成立,就是判断选项中改变了的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正确的转换
35、:变换句式;适当概括;合理推论。答题时第一步要粗略了解文章内容,第二步要看题目,第三步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边读边圈边画,这样的阅读就会很有针对性,就能很快找到相应的信息区间。1、比对范围 例 1:下列关于“ 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010 年全国课程标准卷) B 在 历史上, “书”与“金”“石”“画” 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原文信息 (对应原文第 1 段)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 “书” 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题文比对两相比对,B 项中的“它们”属范围扩大。再如 2010 年江西卷第 7
36、 题 A 项也是以偏概全, “只用牛羊献祭” 错。原文只说“ 通常只用牛羊献祭”。 2 、比对有无 例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010 年天津卷) 该题的正确选项是 A,其它三项都是错误的。以 B 项为例。 B 生态 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要的礼节。 原文信息 (对应第二段)生态伦理以珍爱、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 题文比对原文中并无该选项内容的表述,所以 B 项属无中生有。 3 、比对内涵 例 3:下列对“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7、) (2010 年天津卷) C 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原文信息 (对应第 2 段)所谓 “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业选择,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题文比对C 项偷换概念,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不是用来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合理性,而是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背后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再如 2010 年全国课程标准卷第 2 题也属偷换概念,原文中的 “就是用
38、真书的笔法写章草” 在 B 项中换成了“ 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 。 4、比对因果 例 4: 下 列 关 于 孔 子 思 想 和 儒 家 学 说 的 理 解 , 不 符 合 原 文 内 容 的 一 项 是 ( ) ( 2010 年 辽 宁 卷 ) 15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 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原文信息 (对应第 5 段)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 ,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 题文比对原文中没有“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影响 ”这一因果关系。D选项犯了强加因果、
39、无中生有的毛病。再如 2010 年湖南卷第 14 题“强竞争” 在原文中是原因,而选项 D 把它说成了结果。 5、比对程度 例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010 年四川卷) 正确选项是 B。以 A 项为例。 A 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原文信息 (对应原文第 3 段)因而,他(米芾)主张以纸来托裱 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题文比对A 项过于绝对化。 6、比对时间 例 6:下列有关先秦“ 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010 年福建卷) D 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
40、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原文信息 (对应第 5 段)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和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 题文比对据原文内容可知, “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这一说法不成立。D 项是混淆了时间。 7、比对是否 例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2010 年广东卷第 12 题) A 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原文信息A 项对应第二段的第一句与第三段的第一句。当然,离不开“ 我”,并不是只有“ 我”。文 学 艺 术 总 应 该 是 生 活 现 实 的 反 映
41、, 而 不 能 只 是 作 者 的 自 我 表 现 。 题文比对A 项把否定说成了肯定。 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题解题失误往往在于心态不稳,所以在掌握“比对” 方法的同时,还需有良好的心态,即树立必胜的信念,静心阅读,细心比对,把原文的信息作为试金石,以此准确判断题干的真伪。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 “这些”“ 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注意以下几点答题盲区:(1)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题干中有“ 根据”、 “证据”、 “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有的选项要选最佳
42、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 ) 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四、教你审题:(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16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 的一项 ”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 的一项 ”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五、真题训练201
43、5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
44、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 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 ,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
45、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
46、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17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 ;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 ;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
47、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 ,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1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A 项,曲解文意,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分析错误,根据第一段“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
48、它等同于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中国经典不等同于“经” 。B 项,无中生有,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 ”在文中并未提及。D 项,以着重代假设。 “还需要侧重考虑”是提出了着重点,而原文却说“是否可以包括甚至” ,这只是一个假设,选项与原文不符。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
49、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18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2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B 项,任意嫁接,导致以偏概全。 “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可知,这是两句话,意思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