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23494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综合质量检测试题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质量检测卷(十)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1若 1 体积硫酸溶液恰好与 10 体积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A101 B51C 1 1 D110解析: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c(H2SO4)21c(NaOH)10,故 c(H2SO4)c (NaOH)51。答案:B2(2009贵州十校统考) 现有 pH3 的醋酸和 pH3 的硫酸两种溶液,下列有关这两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 )110 11 m

2、ol/LB 加水稀释 100 倍后两溶液 pH 仍相同C 醋醋中 c(CH3COO )与硫酸中的 c(SO )相同24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片放出 H2 体积相同解析: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因此 A 项正确;pH 相同的两溶液,由于醋酸为弱酸,故醋酸的浓度一定大于硫酸的浓度;加入足量锌后醋酸生成的氢气要多;当加水稀释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硫酸则不能继续电离,所以 pH 不再相同。答案:A3(2009江南十校统考) 常温下,pH2 的二元弱酸 H2R 溶液与pH12 的 NaOH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 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R 2 )c(Na

3、 )c (H )c(OH )B 溶液中:c (HR )c (Na )c (H )c(OH )C 溶液中:2c (R2 ) c(HR )c(Na )D溶液中:c(R 2 )c(HR )c(OH )c(Na )c (H )解析:溶液的 pH7,则 c(H )c(OH ),根据电荷守恒得:2c(R2 )c (HR )c(OH )c(Na )c(H ),所以 C 项正确。答案:C4(2009西安交大附中质检) 在 100 mL 某一元弱酸的溶液中,以 0.50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后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弱酸在滴定前的浓度是 0.15 mol/LB 该弱酸稀释 10 倍

4、后 pH 为 4C 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D滴定过程为求滴定终点,最合适的指示剂是甲基橙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用 NaOH 滴定该弱酸溶液达到终点 pH范围是在 711,变色范围最合适的指示剂是酚酞,而且用去 NaOH的体积是 20 mL,该弱酸滴定前的浓度是 200.50/1000.10(mol/L) ,因为滴定前该弱酸的 pH3,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会继续电离,所以pH 小于 4。答案:C5(2009大同一中测试) 如图是一水溶液在 pH 从 0 至 14 的范围内,H 2CO3、HCO 、 CO 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百分率,下列叙 3 23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可完全根据

5、 1.0 mol/L HCl 溶液滴定 1.0 mol/L 碳酸钠溶液的实验数据绘出B 1.0 mol/L HCl 溶液滴定 1.0 mol/L 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C 二氧化碳溶液在血液中多以 HCO 的形式存在 3D在 pH 为 6.37 及 10.25 时,溶液中 c(H2CO3)c(HCO ) 3c (CO )23解析:1.0 mol/L HCl 溶液滴定 1.0 mol/L Na2CO3 溶液时,溶液中的 pH 呈下降趋势,当 CO 转变为 HCO 后,继续滴加 HCl 溶液,23 3会生成 CO2,而不是 H2CO3,H 2CO3 在酸性溶液中不存在,所以 A 错误;当

6、溶液为中性时,应是碳酸与 HCO 共存的情况,因此 B 项错 3误;由图像可判断,pH8 时,主要以 HCO 的形式存在,则 C 项 3正确;根据图像可知,碳酸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同时存在,D 项错误。答案:C6(2009南京调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NH )相等的(NH 4)2SO4 溶液、(NH 4)2Fe(SO4)2 溶液和 NH4Cl 4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c(NH4)2Fe(SO4)2c(NH 4)2SO4c (NH4Cl)B 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入 KI 溶液,有 AgI 沉淀生成,说明 AgCl的溶解度小于 AgI 的溶解度C 0.2 mol/L HCl 溶液

7、与等体积 0.05 mol/L Ba(OH)2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1D0.2 mol/L 的 NaHCO3 溶液中 c(H ) c(H2CO3)2c (CO )23c (OH )解析:A 项中首先忽略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则确定 NH4Cl 浓度最大,在此条件下 NH 浓度相同的另外两种溶液中,(NH 4) 42Fe(SO4)2 中的 Fe2 水解显酸性,抑制了 NH 的水解,所以其浓度最 4小;B 项中的现象说明 AgI 的溶解度更小; C 项中的 pH1g1g 0.05 ,所以错误;0.2 mol/L1 L 0.05 mol/L21 L2 L在 NaHCO3 溶液中 HCO 既水解:

8、HCO H 2O H2CO3OH , 3 3 A又电离 HCO H CO ,溶液显碱性,所以满足 c(OH ) 3A23c (CO )c (H2CO3)c(H ),D 项错误。23答案:A7人体口腔内唾液的 pH 通常约为 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 10 min,酸性逐渐增强, 之后酸性逐渐减弱, 至 40 min 趋于正常。下列曲线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是( )答案:B8(2009广州模拟 )现有等体积的 Ba(OH)2、KOH 和 NH3H2O 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 V1 L、V 2 L、V 3 L 等浓度的盐酸混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 pH 相等,将它们同等倍数稀释后,

9、则KOH 溶液 pH 最大B 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 V1 V2 V3C 若混合前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则 V1 V2 V3D若混合前三种溶液 pH 相等,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则V1V 2V 3解析:A:若混合前三种溶液 pH 相等,稀释相同倍数,Ba(OH)2、KOH 的 pH 比 NH3H2O 大,但 Ba(OH)2 和 KOH 的 pH 相等;B:若三种溶液浓度相等,则与盐酸反应呈中性,需要盐酸:Ba(OH)2KOH NH 3H2O,正确; C:若完全中和,需要盐酸 Ba(OH)2KOH NH 3H2O,即 V1V 2V 3;D:若

10、三者 pH 相等,酸碱完全中和,需要 HCl:NH 3H2OBa(OH) 2KOH,即 V3V 1V 2。答案:B9(2009济南模拟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 纯水的 pH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 )增大D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解析:固体 NaCl 不导电,但熔融的 NaCl 或 NaCl 的水溶液都能导电,A 正确。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电离出的 c(H )增大, pH 减小,B 正确。在 CH3COONa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可使溶液中 c(OH )增大,

11、C 正确。选项 D,纯水中加入少量(NH4)2SO4,NH 与水电离出的 OH 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故选 4项 D 错误。答案:D10下列事实可以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的是( )0.1 mol/L 的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0.1 mol/L 的氯化铵溶液的 pH 约为 5在相同条件下,氨水溶液的导电性比强碱溶液弱铵盐受热易分解A BC D解析:证明氨水中一水合氨是弱碱的基本原理有两个:(1)证明一水合氨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这也是最本质依据;(2)证明铵根离子水解(谁弱谁水解)。本题中选项可以据(2)原理分析,选项可以据(1)分析,而和都不能与以上两个原理结合起来,特别是有迷惑性

12、,只说明一水合氨能电离而不能体现其电离程度。答案:B11(2009 南宁质检)常温下,用 0.1 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 a mL NaOH 稀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消耗 HCl 溶液 b mL,此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c(OH )是( )A110 7 mol/L B110 7 mol/LC. mol/L D. mol/L0.1ba 0.1b(a b)答案:A12将 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 (NH )c(Cl ) c(H )c (OH ) 4B c(NH )c(Cl )c (OH )c(H ) 4C c(Cl ) c(

13、NH )c (H )c(OH ) 4Dc (Cl )c(NH ) c(OH )c(H ) 4解析:氨水存在电离平衡,与盐酸中和时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出OH ,则 c(OH )c(H ),再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B 正确。答案:B1350 mL 浓度为 1 mol/L 的 CH3COOH(其电离程度小于 1%)与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 ,对该溶液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 (Na )c(CH 3COO )B 原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0.5 mol/LC 原溶液中 c(CH3COO )c(OH )D原 NaOH 溶液的浓度小于 0.5 mol/L解析:溶液中只有 H

14、、OH 、Na 、CH 3COO 4 种离子,因为pH7,则 H 、OH 浓度相等,由电荷守恒, c(Na )c(CH 3COO )所以 A 正确。由于主要溶质为 CH3COONa,C 正确。由于存在电离平衡,混合溶液中还有 CH3COOH 分子,则原 NaOH 溶液的浓度小于0.5 mol/L。答案:B14(2009 崇文)95 时,纯水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6 mol/L。若将 0.01 mol NaOH 固体溶解在 95 水中配成 1 L 溶液,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的浓度(单位:mol/L)( )A10 6 B10 10C 108 D10 12答案:B15(2009 西城模

15、拟)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 NaHA 溶液,若pHc(HA )c(H )c(A2 )c(OH )B答案:C161909 年丹麦科学家 Sorensen 用公式 pHlgc(H )引入pH,1999 年荷兰科学家 HenK Van Lubeck 提出酸度(AG)的概念,以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AG)的定义为 AGlg ,下列c(H )c(OH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常温时,中性溶液的 pH7,AG 0B 酸性溶液的 AG 0,AG 越大,溶液的 pH 越小C 碱性溶液的 AG 0,AG 越大,溶液的 pH 越大D常温下,0.1 mol/LNaOH 溶液,AG 12,pH 13解析:对

16、A 项,pH7,c(H )c(OH ),则 AG0。AG 大说明 c(H )大,溶液 pH 小,B 项对、C 项错。 D 项AGlg 12 。10 1310 1答案:C17室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 和 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 11026 mol2/L2,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Cl BHCO 3C Na DNO 3解析:因 11026 小于水的离子积常数,故该溶液为酸性溶液或碱溶液,HCO 一定不能存在。 3答案:B18(2010 石家庄质量检测) 用酒精灯加热下列溶液,蒸干后灼烧,所得固体质量最大的是( )A20 mL 2 mol/L FeCl3 溶液B 40 mL 1

17、 mol/L NaHCO3 溶液C 20 mL 1 mol/L Na2SO3 溶液D40 mL 2 mol/L NH4HCO3 溶液解析:D 选项加热蒸干后固体完全分解。C 选项加热蒸干灼烧后相当于 0.02 mol Na2SO4,质量为 2.84 g。B 选项加热蒸干后为 0.02 mol Na2CO3,质量为 2.12 g,A 选项加热蒸干后为 0.02 mol Fe2O3,质量为 3.2 g。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共 46 分)19若用浓度为 0.20 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此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时记录了以下 2 组数据

18、:完成实验记录:(1)a _、b_、 1_。V(2)c _、d_、 2_。V(3)由以上数据算出碱液浓度为_mol/L,酸液浓度为_mol/L。解析:c(NaOH)c(HCl)V(HCl)V(NaOH)0.20 mol/L10.50 mL10.00 mL0.21 mol/Lc(HCl)c(NaOH)V(NaOH)V(HCl) 0.23 mol/L0.21 mol/L11.00 mL10.00 mL答案:(1)10.40 10.60 10.50(2)11.10 10.90 11.00(3)0.21 0.2320(1) 常温下将 0.2 mol/LHCl 溶液与 0.2 mol/LMOH 溶液等体

19、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pH6,则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_0.2 mol/LHCl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填“”“”或“”)(2)常温下若将 0.2 mol/LMOH 溶液与 0.1 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 MOH 的电离程度_MCl 的水解程度。(填“” “ ”或“”)(3)常温下若将 pH3 的 HR 溶液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pH7,则混合溶液的 pH_。(填“7” “7”或“无法确定”)解析:(1) 由反应后溶液 pH6 知 MOH 为弱碱,故反应后的溶液pH6 为 M

20、 水解产生的,由水电离产生 c(H )10 6 mol/L。02 mol/LHCl 溶液中 c(H )0.2 mol/L,由水电离产生 c(H )c (OH ) 510 14 mol/L。10 140.2(2)0.2 mol/LMOH 溶液与 0.1 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MOH与 MCl 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后溶液 pH7 ,说明 M 水解趋势大于MOH 电离趋势。(3)pH3 的 HR 溶液 c(H )10 3 mol/L, pH11 的 NaOH 溶液中 c(OH ) 103 mol/L。因 HR 与 NaOH 等体积混合后 pH7,故HR 一定为弱酸,酸过量,故 pH7。答

21、案:(1) (2) (3)721(1) 现有 0.1 mol/L 的纯碱溶液,试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_。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_,你认为该溶液 pH 的范围一定介于_之间。(2)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 CO 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23单的实验方案。_。解析:纯碱由于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较小,所以其pH 应小于同浓度的一元强碱的 pH。要证明碱性与 CO 有关,可以23用化学反应将 CO 除去,对比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23答案:(1) 把一小块 pH 试纸放在表面皿( 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

22、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 pH CO H 2O HCO OH 71323 A 3(2)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 CO 引起的2322(2010 名校联考)(1)常温下,0.1 mol/L 的醋酸和 0.1 mol/L 的盐酸各 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前者_后者(填“” “”或“”)。(2)常温下 , 0.1 mol/L 的醋酸和 pH1 的醋酸各 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者比后者_。(3)在 25 条件下将 pH5 的氯化铵溶液稀释 100

23、倍,稀释后溶液的 pH 为( 填选项字母,下同)_ 。A5 B7C 3 5 之间 D57 之间(4)25 时,向 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当晶体溶解后测得溶液 pH 将_。A增大 B减小C 不变 D无法确定(5)室温下 , 向 0.1 mol/L 的 H2SO4 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若想减慢H2 产生的速率,但又不影响 H2 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_试剂。A碳酸钠晶体B 醋酸钠晶体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水解析:(1) 醋酸、盐酸均是一元酸,体积、浓度均相等,则提供等量 H ,产生气体相等。(2)醋酸是弱酸,pH 1 的醋酸浓度要远大于 0.1 mol/L,故等体积时与足量 Zn 反应,pH1 的醋酸产生气体多。(3)pH5 的氯化铵溶液稀释 100 倍后,浓度变小,水解程度增大,因此 H 浓度小于 105 而大于 107 ,即选 D。(4)加入醋酸钠晶体,使醋酸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H 浓度减小,故 pH 增大。(5)减慢 H2 产生速率,但不影响产生 H2 的体积,则可减小 H 浓度,但不减少 H 物质的量,故选 B、D。答案:(1) (2)少 (3)D (4)A (5)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