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3- 新文化运动.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10223560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5.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3- 新文化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7-3- 新文化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7-3- 新文化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7-3- 新文化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7-3- 新文化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时人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是当时人创作的漫画老猿百态图,选自钱病鹤编袁政府画史。,1912年扩大总统权力,操纵内阁更迭,镇压革命力量,1913年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会,解散国民党,1914年,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时约法,1915年接受“二十一条”,1915年组成筹安会,鼓吹帝制,1915年11月选他为中华帝国皇帝,准备1916年登基,1914年12月冬至日,袁世凯身穿皇帝礼服模仿古代帝王率官员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右上图为中华帝国官员官服。,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准备的 “中华帝国之玺”、“皇帝之宝”的大印和国旗,纺织工业

2、: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PK,民主共和,专制独裁,科 技、器物, 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制 度,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器物,?, 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制度,“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共和”,中国的前途何在?,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进一步发展,经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3、,思想 文化,政治,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列强侵略,袁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抨击封建思想,实现民主政治,新文化运 动,(根本),(直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称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陈独秀(1879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安徽人,17岁考中秀才,后进新式学堂接受近代教育并留学日本。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陈独秀年谱(18791942),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 ,幼

4、年丧父,随祖父习四书五经。,17岁(1896)中秀才第一名,信奉康有为、梁启超为首 的维新派的主张。,23岁(1902)从改良派转变为革命派,立志推翻清王朝。 26岁(1905)加入同盟会 。,33岁(1912)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入狱,出狱后到日本。 36岁(1915)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39岁(1918)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40岁(1919)参加领导五四运动。 42岁(1921)创立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书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为主编和主笔 。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

5、长,杂志总部迁往北京。,1919年10月,新青年 迁回上海,1920年9月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停刊。,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鲁迅,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 ),民主革命家和近代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曾任中华民国的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蔡元培(18681940)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

6、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

7、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蔡元培,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今日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蔡元培像。,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请思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表面上不偏不倚,但客观上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宽容的环境。,1917年,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校内既可以讲封建经学,又可以建立研究团体“亢慕义斋”(英

8、文“共产主义”Communism的谐音)。,蔡元培在教育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方针,蔡元培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讲学。,新青年迁到北京后,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阵营,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当时入学者,多为出身举人、进士的京官。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馆等。清末宣统年间,改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工、商等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北京大学逐步改为文、理、法三科,并进行大刀

9、阔斧的改革。,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材料三:(蔡)多次拜访(陈独秀),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办学方针、善于用人、新青年,延伸拓展,课外阅读敬告青年,思考陈独秀向青年陈述的六点希望是什么?给我们当代青年以什么启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

10、守的” “进退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敬告青年,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1、两先生是谁?

11、,3、两先生的引进具有什么意义?,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2、为什么要引进两先生?,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DEMOCRACY-民主 SCIENCE-科学,指导思想,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 (赛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新道德: 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2、提倡新道

12、德,反对旧道德,原因:,儒家的三纲五常成为套在民众身上的精神枷锁,摧残着人性,使 得普通民众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阻碍资主阶级民主政治的实现和社会的进步.,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首的封建传统道德。,新道德: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

13、办到?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材料1: 20年代初新青年一个贞烈的女孩,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

14、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貞風可烈,问题1:此女孩“贞烈”而死的根源是什么?,深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毒害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问题2:旧道德指什么?鲁迅为什么说它“吃人”?,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

15、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因为旧道德所体现的是等级尊卑、男女不平等、压抑个性发展、不自由,问题3: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斗士将矛头对准儒家思想?,新道德是指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原因: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为推进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传播,问题4:我们应如何看待“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新文化运动的这一特殊时刻,为最大限度促进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对儒学的批判是必须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许多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两个黄蝴蝶,双双

16、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1917年新青年),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林纾妖梦内容简介: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林纾为什么反对文学革命呢?,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各持什么态度,谈谈你的看法?,探究: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材料2:胡适妙解白话电报 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一些喜欢文言文的学生的不满。一次,

17、胡适正讲得得意的时候,一位姓魏的学生忽然站起来,生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说:“没有。”那位学生更加激动了:“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的目光顿时变亮了。轻声地解释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白话文确实比文言文简单,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以文言文为载体的旧文学陈腐、雕琢、晦涩,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和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问题2:据教材内容,指出文学革命是如何推进的?,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

18、秀文学革命论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新文学的典范。,问题3:文学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和普及 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著作,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死了都要爱 不哭到微笑不痛快 宇宙毁灭心还在 穷途末路都要爱 不极度浪漫不痛快 到绝路都要爱 不天荒地老不痛快 不怕热爱变火海 爱到沸腾才精彩,中国最早的新诗蝴蝶 (1

19、916年,作者: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1910-1917年在美国学习哲学。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和院长等职。,胡适(1891-1962),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20、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918年周树人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也是新文学的典范。,李大钊 (18891927),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与陈独秀一起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胜利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创办每周评论。 年在北京领导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年中

21、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全面工作。 1927年在北京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等,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前期内容:,2、后期内容:,李大钊首先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三、内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

22、尤其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推动作用。,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一:将所有的古籍

23、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局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绝对的否定。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的特点,没有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缺乏群众基础;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4、,(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提倡、四反对,“新”在哪里?,性质:,谁要求“新”?,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对封建主义提出了彻底的批判,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提示:如果说洋务派是全力维护封建主义,维新派是试图改良封建主义,革命派是不彻底的批判了封建主义,而新文化运动却是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渐进性!,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大),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3.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4.为马克思主义的传

25、播创造了条件,性 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1. 动摇、解放2. 弘扬、推动3. 思想武器4. 宣传动员-五四运动5. 普及文化,四、意义 SBP74,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或否定。,新文化运动是否有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比如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毛泽东,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26、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的思想武器,进 步 性,局 限 性,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评价新文化运动,进步性,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促进人们思想空前解放,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使 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后期传播的 ,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态度绝对的肯定或否定,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封建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弘扬民主科学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思

27、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没有提出反帝,进步,局限,2.五四运动时,当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时,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提示: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同时,传入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思考、宣传论战,经过求索、鉴别、扬弃和实践,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解决中国问题,从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8、。,新文化运动,背景,积极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兴起的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活动阵地、基地,提倡反对(前期) (新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期),兴起,内容,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曾、李、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王、郑、薛,变革政治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康、梁、严,实行君主立宪,民主、科学,李、陈,李、陈,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 堂 检 测,一、基础演练:,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2、新文化运动的

29、核心内容是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 C.科学与技术 D.科学与进步3、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在北京大学任教B.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C.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D.北洋政府的大力发展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A.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B.弘扬民主和科学,推动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初期,后期,兴

30、起,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十月革命以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1、维新派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道理。,2、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革命思想武器。把学习西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3、激进派以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为指导思想,绝对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绝对肯定西方文化学说。,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与新文化运动兴起无关的一项是( )A、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C、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人深切认识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的重要性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

31、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2、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从根本上体现的是( )A、儒家的大同思想 B、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C、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 D、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C,3、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 )A、反对尊孔复古 B、继续反封建 C、向西方学习 D、主张民主共和,B,4、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的狂人日记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A、 B、 C、 D,A,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一战期间, 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资 产阶级要求实

32、行民主制度。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 、平等、博爱等思想 进一步传播。,资本主义,自由,(2)袁世凯倒行逆施政治:袁世凯废除 ,实行独裁统治,准备复辟帝制。思想:袁世凯掀起 逆流。,临时约法,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概况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 ,提倡民主与 科学。 (2)代表: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 (3)阵地:新青年。 (4)基地:北大。,青年杂志,李大钊,3.内容(1)提倡 与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 ,反对旧道德,提出“ ”的口号。 (3)提倡 ,反对旧文学

33、,倡导白话文开端:1917年胡适发表 。典范:鲁迅的 等。,民主,科学,新道德,打倒孔家店,新文学,文学改良刍议,狂人日记,4.影响 (1)冲击了 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为 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封建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到思想观念的转变,但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片面看法,同时思想脱离工农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开始传入 (1)背景国内: 如火如荼。国际: 的爆发。 (2)概况:李大钊率先举起 旗帜,发表法俄革命 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 等文章。,新文化运动,十月革

34、命,社会主义,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进一步传播 (1)背景: 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2)概况李大钊发表 ,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3)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建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促进 诞生。,五四运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以下特点: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1.特点 (1)它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 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自己获得了借以开拓前进的 契机和力量。 (2)在文化选择上

35、,敢于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立新。 (3)以“科学”与“民主”作为旗帜,使当时那场异常复杂的文化 运动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4)抓住了要害,对当时作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之主要惰性精神力量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空前彻底的批判。,2.局限性 (1)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1.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 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 A.使民主

36、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封建正统思想未受到根本冲击。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故常有“补课”的性质,选D。,D,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 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

37、的道路。 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A、C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是五四运动的作用。,答案:D,D,1、 (2009全国卷)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

38、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2.(2010临沂质检)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实质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3、(2009四川高考)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

39、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4.(2010广州测试)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 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 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 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5.(2010烟台模

40、拟)1918年12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 刊词上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 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但不久每周 评论又刊登了文章说:“什么公理、什么威尔逊总统 十四条宣言,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当时中国人“站起来”的做法是发动 ( )A.五卅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土地革命,6.(2008四川高考)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 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7.(200

41、8广东文基)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 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8.(2008重庆高考)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 技术的人物有 ( )魏源 光绪帝 赵三多 陈独秀A. B. C. D.,9.(2010徐州模拟)“(尊重孔教)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 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 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为达到“巩固共和”的目的,他们掀起了 ( )A.维新变法运动

42、 B.君主立宪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0.(2010临沂模拟)阅读下图中的文字内容,其创作背景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1-5 BBCBB 6-10 DBBCD,1、 (2009全国卷)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解析

4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李大钊的文章可知,他强调专制不能容于自由,而孔子是专制的护符;批判了孔子,就打击了专制存在的基础,故选B。,答案 B,B,2.(2010临沂质检)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实质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口号直指孔教,但“孔教”并不是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历代儒学家们改造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答案:B,B,3、(2009四川高考)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

44、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A项体现不出变化,B项与史实不符,D项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故应选C。,答案 C,C,4.(2010广州测试)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 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 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 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

45、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工人在未来社会、中国和世界的主人地位,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B,5.(2010烟台模拟)1918年12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 刊词上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 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但不久每周 评论又刊登了文章说:“什么公理、什么威尔逊总统 十四条宣言,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当时中国人“站起来”的做法是发动 ( )A.五卅运动 B.五四运

46、动 C.新文化运动 D.土地革命,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18年12月”这一时间和“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可判断每周评论的第二篇文章是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情况下,号召中国人民起来进行抗争,而当时的抗争即“五四运动”。所以B项符合题意。,6.(2008四川高考)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 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A为守旧观点;B、C为维新观点,只有“科学”一词,两者皆重视,选D。,D,7.(2008广东文基)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 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