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目前(2010年)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是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由美国细菌学家Holt主编,共4卷。 第1卷于1984年出版,记录了医学及工业有重要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第2卷于1986年出版,记录了医学与工业有重要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第3、4卷于1989年出版,前者收载了古细菌和蓝细菌,后者描写了放线菌,原书名为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第8版由于内容增加,范围扩大,提高了手册的
2、实用性,同时指出各类细菌间的关系,所以改名为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由1卷分成4卷,这是考虑到能及时反映新进展和使用者的方便;第三,细菌在生物界的地位,8、9版间无变动,但它们的高级分类单位有很大变化(见下表),尤其嗜盐细菌和产甲烷细菌,根据胞壁分析和DNA序列分折,另列疵壁菌门,古细菌纲;第四,趋近自然体系,在各级分类单位中全面应用核酸研究;在表型特征的基础上,以DNA资料给予决定性的判断。使人为的分类体系过渡到自然体系的理想进一步付诸实现。,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姐妹篇,伯吉氏细菌鉴定手册,简重地描写了各个属的性状及属内各种的简明比较。 自1923年出版熬头版以来,不停充实修改再版
3、,1994年面世第九版。,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 影响,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及伯吉氏细菌鉴定手册建立了细菌分类的公认体系。根据表型特征建立了一套动物致病菌检测程序,商品化的快速鉴定系统已应用于常规细菌学鉴定。 伯吉氏手册虽然采取了种系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内容,但主要仍是依据经典的分类手段,未能充分体现分子序列研究对于细菌分类的影响。Balows等编写的“原核生物”(TheProkaryotes)第二版(1992年),可填补伯吉手册的不足,该书有4卷4100页,得到微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界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 门I 光养原核生物(“光细菌“) 纲I 蓝绿光细菌 纲II 红光细菌 纲III 绿光细菌 门II 与光无关的原核生物(“暗细菌”) 纲I 细菌 纲II 在真核细胞内的专性胞内暗细菌立克次氏体 纲III 无细胞壁的暗细菌软壁体纲,分类单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