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 2002 年 4 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
2、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A. 12 B. 2040C. 6070 D. 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A.感觉登记 B.注意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 )了。A.大 B.多C.小 D.增加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
3、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
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热情 B.心境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 B.胆汁质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A.否认 B.文饰C.投射 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
5、现。A.升华 B.补偿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 )A.增强 B.变化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注意的功能有( ABD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6、 C.恒常性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BC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BCD )A.难度 B.效度 C.信度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AB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D.表浅性 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
7、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CE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
8、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浙江省 2002 年 4 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B 2.C 3.A 4.D 5.A6.B 7.B 8.C 9.C 10.C11.B 12.B 13.B 14.B 15.A16.B 17.B 18.B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三、名词
9、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
10、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 , “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11、分)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12、。(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浙江省 2002 年 10 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 )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A.冯特 B.詹姆斯 C.
13、华生 D.魏太默3.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B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B )意识状态。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 C.白日梦状态 D.不自觉的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 C )失眠。A.假性 B.情景性 C.失律性 D.功能性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
14、毫微米。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B )秒钟。A.5 B.2030 C.60 D.120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D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12.某学生智商为 100 表示( B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A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1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
15、从 D.强迫15.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 A )气质。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 D )特征。A.理智 B.情绪 C.意志 D.态度17.美感属于(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都不是18.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 D )特征。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19.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B )因素造成的。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20.青少年期一般指( B )岁。A612 B.1218 C.618 D.1020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16、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注意的特点主要有( AB )A.指向性 B.集中性 C.有意性D.无意性 E.稳定性2.人在睡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是( CD )A.静止 B.紊乱 C.感觉麻痹D.解除抑制 E.轻松3.皮肤觉通常包括( BCD )A.感觉 B.触觉 C.痛觉D.温度觉 E.痒觉4.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AB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5.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B )A.感觉 B.知觉 C.注意D.思维 E.意识6.想像的基
17、本特征有( AE )A.新颖性 B.离奇性 C.生动性D.现实性 E.形象性7.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BC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 E.节奏感知力8.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 BCD )A.成就 B.包容 C.情感D.支配 E.生存9.影响压力的因素有( BCDE )A.心情 B.经验 C.准备状态D.认知 E.家庭10.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 ABE )A.由上到下 B.由内到外 C.由轻到重D.由脚到头 E.由简单到复杂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实验法2.注意3.记忆4.知觉5.心理健康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
18、共 24 分)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2.简述遗忘的原因。3.学校教育对智力有何影响?4.简述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结合实际谈谈情绪情感的功能。浙江省 2003 年 4 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 B )的规律的科学。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认识过程 D.个性心理2.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苛勒 B.斯金纳 C.弗洛伊
19、德 D.马斯洛3.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C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4.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 C )。A.意识失控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C.白日梦状态 D.半睡眠状态5.明天要考试,今晚难以入睡,属于( A )失眠。A.情景性 B.假性 C.失律性 D.兴奋性6.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7.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 C )关系。A.正比 B.同比 C.反比 D.对比8.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9
20、.“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A.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10.智力是一种( A )。A.综合认知能力 B.适应能力 C.学习能力 D.思维能力11.某学生的智商是 130,表示( C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天才智力12.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由( C )提出的。A.塞斯登 B.斯皮尔曼 C.斯腾伯格 D.达斯1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 )动机。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
21、度的动机。A.高 B.低 C.中等 D.无16.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17.安静稳重、自制力强的人一般属于( C )气质。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A )。A.独立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19.恐惧症来自于( B )。A.挫折 B.焦虑 C.压力 D.幻想20.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叫( A )研究法。A.横断 B.纵向 C.序列 D.实验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22、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在于( AB )。A.调整行为 B.控制行为 C.改变生活D.防病治病 E.放松自己2.人的行为与时间循环相联系,构成人的生物节律的时间有( ABC )。A.1 年 B.28 天 C.90 分钟D.一个月 E.一星期3.黑林的拮抗理论认为构成颜色对比(或互补) 的是( CD )。A.红与蓝 B.黑与白 C.红与绿D.黄与蓝 E.红与黑4.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 BCD )等方面的恒常性。A.温度 B.大小 C.形状D.颜色 E.空间5.记忆的基本过程有( ABD )。A.编码 B.保持 C.整
23、理D.提取 E.系统化6.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B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D.想象性 E.目标性7.动机具有( CDE )功能。A.社会 B.成就 C.激活D.指向 E.维持8.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是( BCDE )。A.机遇因素 B.智力因素 C.人格因素D.环境因素 E.动机因素9.社会性动机包括( ABC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工作动机D.权力动机 E.归属动机10.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ABDE )。A.智力正常 B.了解并接受自己 C.身强力壮D.适应环境 E.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学习2.思维3.能力4.挫折
24、5.人格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列举出心理学的流派。2.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成就动机有何特征?4.人际吸引的条件有哪些?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论智力的影响因素。2.结合实际谈谈复习的策略。浙江省 2003 年 10 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B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798 B.1879C.1789 D
25、.18972.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C.调查法 D.观察法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B )关系。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D.成准比例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C.不适应 D.知觉适应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 C
26、) 、提取。A.识记 B.回忆C.保持 D.再认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个组块。A.72 B.52C.82 D.92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B ) 。A.概括性 B.间接性C.合理性 D.整体性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B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B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B ) 。A.
27、B. 10CAM(IQ))实 足 年 龄 ( )心 理 年 龄 (智 商 10CAM(IQ))实 足 年 龄 ( )心 理 年 龄 (智 商C. D. )实 足 年 龄 ( )心 理 年 龄 (智 商 )心 理 年 龄 ( )实 足 年 龄 (智 商1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14.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 A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B.情绪发生晚,情感
28、产生早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15.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B ) 。A.多血质 B.胆汁质C.粘液质 D.抑郁质16.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C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A.10 B.12C.16 D.2417.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 B ) 。A.服从 B.从众C.信任 D.接受1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C )A.文饰 B.转移C.投射 D.幻想19.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
29、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 ) 。A.升华 B.转移C.文饰 D.压抑20.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B ) 。A.612 岁 B.1218 岁C.1828 岁 D.1845 岁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注意的功能有( ABC )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D.启动功能 E.适应功能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ADE ) 。A.知识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D.技能学习
30、E.社会规范学习3.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BCD )。A.独立性 B.自信 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 E.易怒4.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 ACE ) 。A.内容效度 B.直接效度 C.构想效度D.间接效度 E.预测效度5.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 CD ) 。A.内在动机 B.外在动机 C.生理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 E.主导动机6.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ABC )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D.计较个人得失 E.不打无把握之仗7.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ABC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D.幸福感 E.紧张感8.现在用于人格测量的著名投射测验是( AD )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E.16PF9.克服焦虑的原则有( DE ) 。A.运用想象 B.放松自己 C.认清焦虑状况D.不回避 E.正面迎战10.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 ABCE )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D.数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实验法2.注意3.信度4.认知方式5.挫折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
32、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3.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4.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26 分)1.如何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2.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浙江省 2004 年 1 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D )。A.霍尔 B.马斯洛 C.魏太默 D.华生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
33、究方法称为( A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3.梦是一种( D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 D.无意识的心理活动4.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指向性与( B )。A.选择性 B.集中性 C.兴奋性 D.不随意性5.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C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6.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7.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
34、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B )。A.程序性记忆 B.陈述性记忆 C.长时记忆 D.技能记忆8.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C )。A.机械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9.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 C )时记忆效果较好。A.30% B.40% C.50% D.80%10.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B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异思维11.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
35、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2.智力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 A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3.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在( C )年编制的。A.1895 B.1907 C.1905 D.191514.美国心理学家( C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15.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是( D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6.某学生喜欢与人
36、交往,到了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从气质类型看,他属于( A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7.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D )。A.反向 B.投射 C.压抑 D.幻想18.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是( C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具有二重性的 D.无效的19.划分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A )。A.个体心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B.智力水平 C.生理成熟 D.言语发展20.“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
37、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C )。A.后天的饮食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CDE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2.记忆的三存储模型把记忆加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它们分别是( ACD )。A.感觉记忆 B.暂时记忆 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E.永久记忆3.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BCD )。A.常规性 B.独创性 C.再定义性
38、D.灵活性 E.现实性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结构的维度包括下述方面( ABD )。A.内容 B.操作 C.认知D.产物 E.加工5.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包括( ABCDE )。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6.( ABCD )属于社会性动机。A.工作动机 B.交往动机 C.成就动机D.成长动机 E.进食动机7.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 BCDE )。A.嫉妒 B.快乐 C.愤怒D.恐惧 E.悲哀8.人的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ABC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D.动作姿势 E.腺体变化9.影响人际吸引
39、的主要条件有( ACDE )。A.相似性与互补性 B.社会地位 C.个人品质D.接近性 E.熟悉性10.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ABCDE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D.性格 E.环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意识2.晕轮效应3.常模4.内在动机5.从众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1.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在认知活动中,元成分的作用怎样?3.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的三类变量是什么?4.概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五、论述题(每小题 13 分,共
40、 26 分)1.试述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及如何防止遗忘?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浙江省 2004 年 4 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 )A.1879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 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
41、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2.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采取了( D )手段。A.统计分析 B.测验C.调查研究 D.口语报告3.在( A )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A.可控制的 B.白日梦C.自动化的 D.睡眠4.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 D ) 。A.假性失眠 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5.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整体C.外部 D.本质6.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
42、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7.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8.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C ) 。A.长时记忆 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 D.工作记忆.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A ) 、保持和提取。A.编码 B.回忆C.再认 D.遗忘1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B )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A.语义记忆 B.感觉记忆C.工作记忆 D.情绪记忆11.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 A )A.
43、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C.间接性 D.概括性12.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 D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13.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B ) 。A.例证 B.外延C.名称 D.属性14.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 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D )水平。A.超常 B.弱智C.中下 D.中等15.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A )A.人际交往能力 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 D.运算能力16.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 ) 。A.较低
44、B.中等C.较高 D.不变17.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B )A.水 B.饥渴C.寻求水源 D.喝水18.人格除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复杂性、功能性的本质特征外,还包括下面哪一特征?( C )A.两极性 B.动力性C.统合性 D.遗传性19.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身体健康 B.生理无残疾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20.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 A )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C.习得期 D.发展期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