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67162 上传时间:2019-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概述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与幼儿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教育是指(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网络教育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吃奶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3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 )。A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教育是动物的本能C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D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4下列不属于教育的构成要素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环境5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称为(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6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作用的是( )。A导向作用

2、 B基础作用 C激励作用 D评价作用7(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标8柏拉图是( )的代表人物。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9“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10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 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 D个人

3、本位论1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B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社会主义制度12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关系。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1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的是( )。A经济发展 B文化水平 C人口状况 D政治制度14下列不属于教育对人口的影响的是( )。A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B教育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C教育促进人口迁移D教育再生产劳动力1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

4、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 )。A杜威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16“南人善泳,北人善骑”主要说明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因素 B环境 C生理成熟 D先天因素1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环境 C生理成熟 D先天因素1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19“成熟势力说”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 B.格赛尔 C华生 D皮亚杰20“白板说”是下列哪个教育家提出的?(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洛克21“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 )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22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23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24在教育工作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25失明者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规律。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26人们常说“聪明早慧”或者“大器晚

6、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27幼儿教育是对()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A45 岁 B16 岁 C27 岁 D36 岁28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 C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29幼儿教育具有( )。A基础性和公益性B基础性和营利性 C基础性和潜能开发性D基础性和代表性30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3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 )。A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B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条

7、件C为小学教育提供基础 D对幼儿进行照看32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331840 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始人是( )。A欧文 B蒙台梭利 C卢梭 D福禄贝尔34中国创办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湖南幼稚园 B河北幼稚园C湖北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35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A1915 年 B1923 年 C1934 年 D1936 年36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儿童与课程B童年的秘密C母育学校D世界图解37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的教育家是(

8、 )。A杜威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洛克38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 )。A自然教育理论 B活教育理论 C绅士教育思想D和谐教育思想39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是( ),这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明了正确方向。A亚里士多德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福禄贝尔40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黄炎培 B蔡元培 C陶行知D梁漱溟 41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42皮亚杰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成熟 B物体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43被誉为 20 世纪初“幼儿园改革家”

9、的是( )。A杜威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洛克44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 )。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宠物45(2012 年真题)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福禄贝尔 D陈鹤琴46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47主张“生活教育”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48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是( )的教育思想。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陶行知49“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10、是由( )提出的。A蒙台梭利 B夸美纽斯 C福禄贝尔 D陶行知50(2014 年真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 )。A做是中心 B学是中心C教与学是中心 D教是中心51( )提出“幼儿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A洛克 B卢梭 C陈鹤琴 D皮亚杰52(2013 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质量影响最小的是( )。A经费投入 B师幼互动 C教师学历 D高档园舍二、简答题。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7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哪些特殊功能?8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是什么?9简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10简述裴斯泰洛

11、齐的主要教育思想。三、论述题1试述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试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3.试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4试述幼儿教育的意义。5试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6试述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7试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8试述皮亚杰的主要教育思想。9试述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10 (2013 年真题 )请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教育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第一章 教育与幼儿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2B【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初生婴儿吃奶是本能反射。3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

12、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4D【解析】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5A【解析】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6B【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7C【解析】题干所述是教学目标的含义。8B【解析】社会本位论产生于 19 世纪下半叶,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柏拉图、

13、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9B【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10D【解析】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11C【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D【解析】题干中的“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都是指治理国家和管理人民,是属于政治这个范畴内的概念,都阐述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13D【解析】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14D【解析】D 项属于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与题干要求不符。15B【解析】题干中的语句是

14、华生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论断。16B【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7B【解析】题干中的语句是一种比喻,比喻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18B【解析】题干这句话夸大了遗传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19B【解析】“成熟势力说”是心理学家格赛尔在“双生子爬梯”实验基础上提出的著名理论。20D【解析】“白板说”是外铄论著名代表人物洛克的观点,反映了他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21B【解析】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但是如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上,则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因为人还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身心发展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2

15、2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23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24B【解析】“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完全忽视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25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题干中的内容体现了这一规律。26A【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

16、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则“大器晚成”。27D【解析】狭义的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28C【解析】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但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29A【解析】幼儿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幼儿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0C【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中心任务。31A【解析】我国幼儿园是学制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

17、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所以,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32A【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33D【解析】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34C【解析】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 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35B【解析】1923 年,陈鹤琴率先采用实验法在其创立的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

18、幼稚园开展全方位的研究。36C【解析】夸美纽斯的著作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37A【解析】杜威在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38A【解析】卢梭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并在爱弥儿中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39A【解析】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40C【解析】陶行知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平民的、乡村的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41D【解析】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教育要启发儿童、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有放开让儿童进行创造,才能培

19、养真正的人才。42D【解析】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成熟、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他认为,平衡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43C【解析】蒙台梭利被誉为 20 世纪初“幼儿园改革家”,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学法传遍了全世界。44B【解析】福禄贝尔在幼儿园实践中创制了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活动玩具,并称之为“恩物”。45D【解析】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体系。46D【解析】张雪门是著名幼儿教育家,行为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与南京的陈鹤琴有“南陈北张”之称。47D【解析】“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20、,陶行知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48C【解析】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观点包括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49D【解析】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0A【解析】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幼儿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51C【解析】题干所述属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观点。52D【解析】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条件、物质条件、园所管理、师幼互动、学习环境、家长参与等。题中的选项中,高档园舍对幼儿教育质量的影响

21、最小。二、简答题5【参考答案】(1)遗传(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2)环境。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3)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6【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7【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按社会要求对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8【参考答案】(1)国家对幼儿身心

22、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家长希望幼儿园提供更广泛、更多样化的服务。(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质量有更高的要求。9【参考答案】(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10【参考答案】(1)提倡爱的教育;(2)提倡要素教育理论;(3)教育实践活动:确立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三、论述题2【参考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身心发展不仅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而且个别过程

23、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意味着达到一个新的阶段。(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

24、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要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人的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是指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教师要在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的同时也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6)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是指机体的某一方面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

25、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7)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差异性。3【参考答案】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实行保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表现在:(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

26、手能力。(3)使幼儿萌发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4【参考答案】(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一方面,幼儿的身体正在迅速发育,幼儿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力量,并在不断活动中显现这种力量。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还极不成熟,动作发展还不协调,自我保护能力还很差,易受疾病、事故的伤害。(2)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大脑与智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幼儿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对智力的影

27、响特别大。若在这一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3)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时期,幼儿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教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因此,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4)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3 岁左右的幼儿,开始产生性别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将自己的性别与社会要求的性别角色对应起来,他们的性心理就能够正常发展。(5)培育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思维、情感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形象、声音、色彩、身体动作

28、等来思考和表达。从这一特点出发,幼儿教育以美熏陶、感染幼儿,满足其爱美的天性,萌发其美感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发展他们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6)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偏重某个方面诸如智力的发展这样的片面教育。5【参考答案】(1)“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提出“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论其贫富贵贱,都应该进学校”,这就是其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这也构成了其普及教育论的基础。(2)幼儿教

29、育思想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四级学制。第一级是婴幼儿期(06 岁),儿童在“母亲的膝前”即母育学校接受教育。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主要教师。他还编写了世界图解指导儿童学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幼儿教育主张对于西方幼儿教育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3)教学基本理论夸美纽斯坚持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他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应遵循的几大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

30、序渐进原则、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的原则等。夸美纽斯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人。班级授课制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对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6【参考答案】(1)强调儿童的发现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种关于儿童的观念在人类的儿童观演变史上是前无古人的。(2)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教育的三个来源。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即“自然”“人”和“事物”。教育遵循自然。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

31、法则,适应幼儿天性的发展,促使幼儿身心的自然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从自然教育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卢梭明确提出,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在他看来,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发达、体脑两健、不受传统束缚、天性发展的新人。(3)教育的阶段论婴儿期(出生至 2 岁),这个时期儿童处于长身体的自然状态,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以身体养护为主。幼儿期(312 岁),这个时期是儿童的“理性睡眠时期”。虽然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感觉能力都开始发展了,但还没有达到理智阶段,言行多受感性支配,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注重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少年期(1

32、215 岁),注重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青年期(1520 岁),注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4)提出“否定教育”的观点卢梭认为对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他自称这种教育为“否定教育”。(5)论幼儿教育的方法给予行动的自由。卢梭认为,为了使幼儿身体能够得到自然发展,幼 J1N,I 从母胎出生就要给予行动的自由。合理的养护锻炼。卢梭认为,幼儿的养护和锻炼应该顺应自然。婴儿应该由父母亲亲自喂养。应该让幼儿穿着宽松、朴

33、素;给予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在对幼儿进行养护的同时,应该注意对幼儿进行锻炼,包括体格和品质方面的锻炼。注意语言的发展。卢梭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人要发幼儿能听得懂的一些声音,要少、要清楚、要容易、要常常翻来覆去地说给他们听。而且在孩子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感觉教育。卢梭认为,212 岁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有所发展,但是理智还没有开发,因此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幼儿的感觉发展方面,他认为这个时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卢梭从其哲学的认识论出发,非常强调人的感觉经验的作用。重视模仿。卢梭认为,幼儿具有一种模仿的本能,这在他们的自然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来。幼儿的模仿不仅表现在道德上,也表

34、现在感官发展上。为了使幼儿有好的模仿榜样,教育者要严格管束自己。自然后果法。以自然教育理论为依据,卢梭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自然后果法”。他强调对于幼儿的过失不必加以责备和处罚,而要利用幼儿过失造成的自然后果,使他们自食其果,从而使他们认识其过失并予以改正。7【参考答案】(1)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让儿童在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经验的不断改造来实现的。(2)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自身无目的,生长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3)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教育过

35、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4)教育方法杜威十分强调学生的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为:倡导“做中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静听”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确立新的课程观。杜威认为学校的课程计划必须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教材上的迫切问题是在儿童当前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课程教材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且随知识的发展而发展。8【参考答案】(1)皮亚杰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涉及四个基本概念,即图式、同化、调节、平衡。(2)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6、主要有四种:成熟、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他认为,平衡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9【参考答案】(1)儿童的心理发展观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 3 岁的婴幼儿阶段。心理具有吸引力。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能力,简称“吸收心理”。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

37、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 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第二阶段:612 岁,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有意识的学习时期;第三阶段:1218 岁,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能进行像对成人那样的宣传教育。(2)教育的目的与原则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使每个儿童具有的天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

38、现,幼儿的学习应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有:环境教育原则;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3)课程内容感觉教育。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她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把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的教学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二是自我教育的原则。她提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作、自我矫正。语言教育。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包括口头语言训练和简单的书写活动。她认为,书写应先于口语训练。口头语言训练通过为儿童

39、提供阅读教材和交谈两种形式进行。阅读材料由清晰的书写好的单词和短语纸片与卡片组成,还有大量的玩具。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她为学前儿童设计的重要课程内容。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纪律在本质上是积极的、活动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外在的和暂时的。纪律就意味着自由。但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的自由概念,并不是放任自流或让儿童任意妄为,而是有范围和限度的。数学入门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数数,数字练习,用书写符号表示数,数的记忆练习,从 1 到 20 的加减乘除法,10 以上的算术运算等。针对不同的内容,蒙台梭利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10【参考答案】(1)

40、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2)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中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动阶

41、段一前运算阶段一具体运算阶段一形式运算阶段。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一 t9 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小学化”倾向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秩序的开展;“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珍视和利用儿童的自然智慧,坚持科学保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对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要坚决取缔;对于家长来说,应摈弃功利,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对于学前教育之外的其他学段来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